那一声深沉浓郁的感叹

时间:2022-04-14 13:35:0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那一声深沉浓郁的感叹

            傅书华

   不知道别的读者读《阿长与〈山海经〉》是怎样的感受,我每次读这篇文章,读到结尾那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时,心里总有一种被猛烈地突然震撼的感觉,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读全文时,并没有感到阿长是怎样的不凡,何至于作者要在结尾发出如此深沉浓郁的感叹;一方面是这样充满浓烈情感的句子,在一向以冷峻而著称的鲁迅先生的笔下,并不多见。二者合在一起,总使我在读完全文后,忍不住要重新翻一翻,总觉得在字里行间,有着某种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所谓朝花夕拾,乃是人在晚年对少儿时代的忆念。人至晚年,历尽了人间的风雨沧桑,更能体会到人生珍贵的所在,更能体会到历史的纵深感。那么,鲁迅在自以为的晚年,他在记忆深处打捞出来的结晶体是什么呢?

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不是么?谋死作者所特别喜爱的隐鼠的是阿长;让作者“最讨厌的常喜欢‘切切察察’”并因此使家里“有些小风波”的是阿长;挤得作者“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却“实在是无法可想的也是阿长;让作者去做那些“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的还是阿长。就是阿长所讲的“长毛”的故事及对自己那让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的作用的讲述吧,今天的读者也一眼即可看出,是多么得可笑与荒谬。但即使是这样吧,读者依然不觉得阿长会让人感到可惜与讨厌,倒是让人感到分外的亲切、亲近甚至可爱。

为什么呢?

我以为这与作者所选择的叙述视角首先有关。所有这些讲述的事情,都是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讲出,而他讲的又是日日看护他长大的保姆的故事,这就使这种讲述有了一种来自亲情的亲近感,也使这种讲述,有着某种“仰视”的意味,正是这种亲近与仰视,使原本可憎、讨厌的阿长,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但阿长的种种可憎、讨厌之处,之所以让我们觉得亲切可爱,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五四时代的文学,用周作人的话说,是“人的文学”。正是以人为本体,正是对人的看重,而不是以社会性为本体,不是对社会性的看重,使五四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在五四文学时代,人应该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被社会规范抽空了七情六欲的人;人应该有血有肉地生活在尘世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不是纯净地不带一丝凡尘地生活在神圣的高空之上。使人第一次真正成为人,而不是被提升、净化为一个合乎社会规范的部件,是“人的文学”对传统文学最本质的颠覆,阿长正是在这一点上,才能引起我们的亲近与仰视,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阿长的那些表面让人憎恶、讨厌之处,才会给我们以亲切、抑视之感。

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文章的前半部分对阿长“可憎”“讨厌”之处的描写,并不与后半部分对阿长寻来《山海经》的感激构成对比关系,也并不表示着作者对阿长情感的实质性转折,而是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提升,是作者对阿长情感的认识的深入。在平凡的尘世的日常生活中,自有着那神奇的闪光之处,而这二者,是有机地成为一体的,只是我们对此缺乏一种真正的认识。我有时想,类似阿长所说让妇女“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场面,在鲁迅的其他文章中,一定会是再好不过的批判国民愚昧、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材料,何以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对此却并不加以猛烈犀利的抨击呢?

儿童的叙述视角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我以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鲁迅自以为的晚年对人生历程的忆念中,鲁迅看到了在似乎没有希望中,其实却是希望所在,看到了在似乎没有力量中,其实却是力量所在。这在对阿长的重新认识中,得以充分明确地体现:“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样的一种充满亮色的认识,在鲁迅的一生中,是极为少见的。

这样的一种充满亮色的认识,之所以能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得以体现,我以为其主要原因来源于对生命之初的强烈记忆及因为对现实的失望而对这种强烈记忆的一再复现,并因了这种复现而获得在失望现实面前的生存勇气。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引言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而之所以要“时时反顾”,却正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所以,还是在《朝花夕拾》的引言中,鲁迅又说:“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正是因了这种“无聊”,作者才要在岁月的长河中,去打捞这种生命之初的强烈记忆,从而在“无聊”的生活中,透露出意义与亮色。而忆念从来不会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忆念的性质与内容必然与记念时当下的具体心境、情境、价值指向密切相关。正因此,鲁迅对阿长的忆念及在忆念中所透露出的意义与亮色,就必然地打上了前述中我所指出的五四文学“人”的意味与色彩。于是,我有点儿明白了鲁迅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为什么会发出那样一声震撼人心魄的感叹。于是,我有点儿明白了,这一声感叹为什么每次都会给我的心灵以震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也与鲁迅其时的心境、情境有着某种相识、共能之处么?那一声感叹,让我们产生多少次共鸣却又是那么得让人难以言说更难以让人言尽呵。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

【那一声深沉浓郁的感叹】相关文章:

总有那一片蛙声、光、树(作品赏析)04-14

深沉的父爱(教师随笔)04-14

蛙声高中作文02-11

蛙声初中作文02-11

说声对不起教案05-04

说声对不起说课稿11-17

声现象教学反思04-16

《声现象》教学反思09-26

家乡的蛙声 (作品赏析)04-14

《捉不住的蝉声》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