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快速写作六课时训练法(论坛帖)

时间:2022-04-14 13:51:5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叙文快速写作六课时训练法(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886

记叙文快速写作六课时训练法(论坛精华帖)

周永壮

 

                     记叙文快速写作六课时训练法

                           第一课时

                     变换题目,找出角度

教学目的:激活思维,引起共鸣,激发创作冲动。

教学步骤:

一.解题:

    找角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变换题目的过程。任何作文题目,在找出了角度之后,它就会变得熟悉和容易了。如:中考作文题《伸出友谊的手》,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去变换,就可以找出许多我们熟悉的材料来。如:从人际关系方面,可以转换成《同学情》;从社会影响方面,可以转换成《路遇》、《乘车记》;还可以转换成诸如《邻里之间》、《运动场上》等等。只要使题目与我们所熟悉的材料联系起来,选材就有了根据,就可以活跃思维,引起内心的共鸣,激发创作的冲动。

二.换题:

    示例1《关怀》

    a.邻里之间  b.我们这个班  c.老师,我忘不了你

    

    示例2《我们这个班》

    a.风波  b.运动会上  c.在学雷锋的日子里

    

    示例3《运动会上》

    a.他真了不起  b.伸出友谊的手  c.谁说女子不如男

三.练习:

    根据示例中的题目,任选三题,分别进行扩展变换。

    明确:所换题目必须紧扣原题,不得违背原题要求。

四.讨论讲评

                            第二课时

                        提炼素材,为我所用

教学目的:1.理解: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2.理解:写作时不是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发现。

教学步骤:

一.解题:

    多角度变换题目,目的是为了激活思维,打开思路,从而去更快的选择材料。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之中,生活中的素材是可以提炼出作文的题材的。小到洗脸刷牙,大到山崩地裂,都可以提炼出作文的题材。生活中的任何素材只要经过恰当的加工,都完全可以使用在我们的作文里面。

二.举例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洗脸刷牙,这是极为普通的小事例。但就是这种事例,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表现事件的主题。诸如父母的关心爱护或娇宠溺爱,子女的勤劳朴实或懒惰任性,兄弟姊妹间的矛盾冲突或互谅互解,这些琐碎的凡人小事,只要经过适当的加工,它们都能成为我们作文的题材。如《洗脸》

    你说烦不烦,洗个脸妈妈都要罗嗦。

   “擦擦脖子......洗洗耳朵......”她又不厌其烦的开始唠叨了。

    每天都这样,我都十五岁了,她还把我当小孩子。还不能不听,如果略有“不轨”,她会亲自动手操作。这不,洗完脸,我把毛巾一搭,还没转身,“你啊……你……”妈妈就过来了。一边拧毛巾,一边又开始数落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要……”你说烦不烦?……

再如《刷牙》:

   “奶奶,牙刷呢?”

   “奶奶,牙膏呢?”

   “奶奶,热水呢?”

   “奶奶,……”

    奶奶真拿她没办法,这小祖宗,什么事也不会做,可就会使唤人。这洗个脸刷个牙,实在不难吧?她偏要喊得惊天动地……

    生活中的素材当然不止是洗脸刷牙,还有更多更多的材料。一天当中,会发生许多事情。如果我们把它列成提纲,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写作的材料。

三.设题讨论:

    设题《我的一天》

    1.早上起床晚了,未吃早饭就匆忙骑车上学。    

    2.路上车坏了,总也修不好,急死了。后来一个过路人帮忙修好了车。

    3.在校门口买了早点,进校又被值勤的老师拦住,吃完早点才能入校。早自习未赶上,被班主任训了一顿。

    4.放学回家,父母都不在家。自己煮饭,半生不熟的,只吃了个半饱。又不敢睡午睡,怕迟到,看了一中午的书,头昏脑胀。

    5.下午上课打瞌睡,又挨一顿训。

    6.课外活动时在走廊上踢球,违反了校规,球被没收了。

    7.放学回家,父母回来了,看见夹生饭,数落了好一顿。不过,总算吃了一顿舒服的晚饭。

    讨论:以上七个材料能否在作文中使用,如何使用。

    提示:这是一种流水帐式的材料,但稍加提炼加工,就可以变成作文的题材。如:从材料4中,可以提炼出自己动手、不做小皇帝的主题(《我第一次_》);从材料2中,可以提炼出互相关心、乐于助人的主题(《路遇》);从材料3、4、5中,可以提炼出要注意劳逸结合,不然则得不偿失的主题(《有这么一个少年》),从材料7中可以提炼出赞美亲情的主题(《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仅仅是一天中的部分材料,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天中发生的事例是远远不止这些的。如果我们不局限于一天,而是从几天,几个月,乃至几年中去提取材料;如果我们不局限于自己一个人,而是从众多的熟悉的人物中去提取,去发掘材料,那么,材料的来源就更广泛,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我们就会惊喜的发现:材料到处有,只要伸伸手。生活中并不是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发现。

四.练习:记录一天的流水帐,从中提炼出作文的题材。

  1.起床,穿衣,叠被子,洗脸,漱口。

  2.吃早餐。

  3.上学。

  4.早读,上课(语文、数学、物理……)

  5.课间休息。

  6.课外活动。

  

示例:题目《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选材料:起床、穿衣、叠被子

      可选材料:吃早餐、上学。

      题目:《我的老师》《中学生活小记》

      可选材料:早读、上课、课间休息、课外活动。

               

      题目:《风波》

      可选材料:吃早餐、上学、课间休息、课外活动。

理解:1.生活中的材料是原始的素材,需要进行提炼加工,才能成为作文的题材。

      2.提炼加工时要进行合理的联想,联想时要紧扣题目,紧扣生活,紧扣文章主题。

                                 第三课时

                              以线串珠,谋篇布局

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线索连缀材料,培养选择材料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解题:

    写作时也会碰上这样的情况:并不缺少材料,而是材料太多了。在众多的材料中,不知道如何选择了。例如:《运动会上》这个题目,可写的材料很多,百米跑啦,接力啦,跳高跳远啦,等等。罗列出来不下十几项,写起来如果面面俱到,势必会拖沓、冗长,读来乏味。集中笔墨写一项吧,又觉得材料太少,写不出什么东西。这种困扰,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想必都曾遇到过。

    安排选材的线索,是解决这种困扰的很好的方法。

    一次百米比赛,时间不过十几秒,这一过程确实很短。如果能以时间、空间的变换作为选材的线索,百米比赛的过程就变长了。从赛前来选择:老师、同学的鼓励,自己临赛的紧张,对手的表现;从赛后来选择:人们的祝贺,自己的兴奋,对手的沮丧等,都可以写入文章。也可以用情绪的变化作为线索,从兴奋到紧张,从自责到自豪,或者从满心沮丧到扬眉吐气,围绕情绪的变化去选材不也可以找出很多材料吗?还可以用人际关系、见闻感触为线索,同样可以很好的解决选材的问题。

二.设题:《运动会上》

    变换:

    a.我们这个班         b.啦啦队小记

    c.记一次接力赛       d.他真了不起

三.练习:根据所列题目,依据要求选择安排写作材料

    1.时空转换 (赛前赛后、场内场外)

    2.见闻感触 (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3.人际关系 (互帮互助、化“敌”为友)

    4.情绪变化 (沮丧悔恨、愉悦欢乐)

四.讨论讲评

                             第四课时

                     思“前”想“后”,拓宽思路

教学目的:展拓思维,培养想象力,提高选择材料,加工材料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解题:

    所谓思“前”想“后”,即根据材料的前因后果,联想它的来龙去脉,拓宽写作选材的范围,提炼加工出新的合理的材料。

二.示例:《记一次接力赛》  

变换题目:《他真了不起》

思“前”:

          赛前    a.身体不适,迎难而上            b.出谋划策,“大将”风范 

                     

想“后”:

          赛后    a.同学祝贺,老师夸奖            b.自找差距,毫不自满 

三.练习:补充材料,扩写片断

a.  你说烦不烦,洗个脸妈妈都要罗嗦。

   “擦擦脖子……洗洗耳朵……”她又不厌其烦的开始唠叨了。

    每天都这样,我都十五岁了,她还把我当小孩子。还不能不听,如果略有“不轨”,她会亲自动手操作。这不,洗完脸,我把毛巾一搭,还没转身,“你啊……你……”妈妈就过来了。一边拧毛巾,一边又开始数落我, “……这么大的人了,还要……”你说烦不烦?……

b.  一揭锅盖,傻眼了,一股糊味扑面而来。一锅饭煮出了三种颜色:上面是黄的,中间是白的,底下是乌黑的。 

c.  真是越急越添乱,刚把菜倒进锅子,“哗”的一下灶塌了。还真亏躲得快,要不非烫了脚不可……。

四.讨论讲评

                                                      第五课时

                                            开门“上”山,入题迅速

教学目的:训练快速入题,写起来绝无废话,事件紧凑而集中,一下子切入正题,进入主体,为主体的行文创造良好的开端,进而触发灵感,产生共鸣。

教学步骤:

一.解题: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产生一吐为快的感觉。快速作文时间短,文章开头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要拘泥于传统的作文要求,要着重训练开门“上”山的写法。所谓“开门上山”,即下笔就进入事件,下笔就进入主体的写法。如《野炊》这一作文题目,一般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从集合开始写,从出发开始写,甚至从前一天的准备工作开始写。这样,可能铺陈了数百字,文章还未进入正题。无疑,这是无法完成快速作文的。因此,要训练快速入题。写起来绝无废话,事件紧凑而集中,一下子切入正题,进入主体,为主体的行文创造良好的开端,进而触发灵感,产生共鸣。

二.示例:

    以《野炊》为例。如果从洗菜开始,从切菜开始,从炒菜开始,甚至从吃菜开始。下笔就扣住题目,下笔就进入主体,下笔就出现了人物的性格。这种开头,符合人的思维习惯,使人思路清晰,有时还会使人出现灵感,产生一吐为快的感觉。如:

  1.小胖子什么都不会做,可又特爱逞能。一到目的地,他说要洗菜,端起豆腐就跑,我们喊都喊不住。结果可想而知:一碗豆腐损失殆尽,全糟蹋在那口水井里了。还搞得井水跟牛奶一样,白花花的。

  2.看事容易做事难,这切菜可把我们给难住了。想切丝,切出来的是片;想切片呢,切出来的是块。换个人试试,结果更惨,差点把手给切了……

    这样的开头,下笔就进入了事件的开端,人物的性格也开始展现,主要情节也呼之欲出,思路已经很清晰了。它已经为文章的主体奠定了基础。在写作文章时,有了这样的开头,肯定能使我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速度。更重要的是,这种开门上山式的写法,还可以避免开头雷同,千人一面,读来颇有新鲜感。

三.练习:为每个题目写出三个开头。

     《记一次大扫除》 《小小荒唐》   

四.分析讲评

                           第六课时  

                           提纲训练

教学目的:提高选材能力,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为下列题目写出结构提纲:

    a.《我们这个班》

    b.《可怜天下父母心》

    c.《小小荒唐》

  

要求:1.变换题目,找出写作角度。

      2.从熟悉的生活中选取材料。

      3.安排好写作的线索,围绕线索组织材料。

二.分析讲评,指出得失。

三.根据结构提纲,扩写其中一个片断。

要求:文字口语化,描写多样化。

四.分析讲评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886 

 

【记叙文快速写作六课时训练法(论坛帖)】相关文章:

写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论坛精华帖)04-14

是破落还是败落(论坛帖)04-14

孩子,你能行(论坛帖)04-14

班级管理之我见(论坛帖)04-14

从预习到自学(论坛帖)04-14

谈谈快速作文训练法03-14

写作源于兴趣,兴趣源于习惯 (论坛精华帖)04-14

讲给学生的写作秘诀之三(论坛精华帖)04-14

[转帖]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论坛帖)04-14

乡愁诗(论坛帖)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