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时间:2021-11-19 17:48: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螳螂捕蝉》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5篇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螳螂捕蝉”和“吴王攻楚”之间的联系,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学生一读就能明白的课文,如何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就是要实现对教材的重组。

  结合本课独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我采取“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先对故事整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深入到对小故事内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对比体会少年的劝说之巧妙,最后对人物、故事情节、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学时,首先,利用概括提示引领学生初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同时进行板书,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也就一目了然了。倘若进一步要求学生仅根据板书的三个词语“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再进一步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达到让学生归纳出对叙事性作品主要内容的概括方式的目的。但考虑时间的关系,这一环节并没有付诸实践。

  随后,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了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后果的顺序,直奔中心。让孩子们自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从遣词造句中发现蝉、螳螂、黄雀的共同点,提出质疑,在小组讨论中合作解决发现的问题。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现,教师提问,孩子们扮演角色答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趣味问答中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寓教于乐。上完课后细想,这些问题及答案都很简单,如果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有目的地让孩子们自己分角色来进行创造性的问答表演,是否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呢?

  对“恍然大悟”、“固执”和“死”等词的解读,注重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让孩子们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又体会到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改变,对其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既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又达到了积累习作素材的目的.。

  本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拓展延伸的环节设置过于草率。“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这个问题限制住了学生思考的角度,前一个问题他们已悟出了少年的机智,因此很多学生被我引进了误区,紧紧抓住“机智”不放,在课文中到处搜罗。窃以为,如果将问题改为“你觉得少年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散思维。最后一个问题,要让孩子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联想平日积累和生活实际讲述“像少年这样善于巧(智)劝的故事”是个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导致了冷场。假如我能预设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提前自己准备一些类似的故事,不仅能有效地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更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了。或者,遵循高年段读写相结合的特点,将最后一个问题改为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一个小练笔,再在班级进行分享,达到读写结合,趁热打铁之效。

  纵观全课,虽然环节的设计较为紧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需要细化改进之处。这也是本课的遗憾之笔,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2

  故事离不开人物,文本中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做文章,都值得琢磨。如何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在学生学完螳螂捕蝉的情景后,引领着学生在文本中又走了一个来回,跳出来后换了一个角度感受文中少年的形象。教者始终以巧妙的设计把握着全局,宛若那只守候在螳螂身后的黄雀,令人眼前一亮。

  1、 作品感受法。

  学完课文最后一小节,多次朗读后质疑:吴王悟出了什么?请你帮他拟一道圣旨。

  昨日,有个少年向寡人讲述了( )的故事,故事中的( ),它们( ),结果( )。听了故事,寡人深受启发:( ),故寡人决定( )并( )。

  钦此

  【学完文章,如果问学生吴王明白了什么,一定能够对答如流:用书上的话,用大道理,课堂上少不了出现空话、套话,会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重复,既刻板又机械。以这样口头练习的形式出现,妙处至少有三:其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皇帝”“女皇帝”们纷纷跃跃欲试,都要求过一把帝王瘾;其二,较完整地概括了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处,有机地组织语言;其三,在概括中点明了故事的结局,表明了吴王对少年的.态度:故寡人决定( )并( ),自然流畅又简洁明了】

  2、人物命名法。

  吴王很想见见这位少年,但他还没有名字呢!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既是吴国人,姑且姓吴。

  【每一个响亮悦耳的名字后面都孕育着一份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面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处处险象环生的故事,面对这样一位少年,稍加思考后,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吴聪:因为他实在太聪明了!吴思:非常善于思考。吴少鸣:年少时就一鸣惊人,长大后肯定能有所成就。吴智和:他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和平。不可谓学生想得不深,不可谓学生想得不远,给少年命名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设计,有力地帮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提炼了少年的形象。】

  3、 想象对话法。

  为什么这位少年能成功地说服吴王?大臣们一定想知道,请你替大臣们想好一个问题,待会儿问问他。读读文章的2-8小节,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

  【少年的过人之处绝不仅仅在于他讲了这个故事,螳螂捕蝉的情景与当时吴国的相似之处;连续三天在花园里出现,打湿了衣服引起吴王的注意;选择有露水的早晨,为了使吴王亲眼目睹螳螂身处险境却浑然不觉……“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在一次次围绕少年言行展开的问答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小智者的形象透过细节尽在不言中。】

  《魂断廊桥》中费雯丽那迎上前去的坚定的双眸,《新龙门客栈》里张曼玉坐在龙门客栈屋顶上骂街时娇小的身姿,都是导演在表现人物时选择的一个视角,虽小却经目难忘。在我们的课堂里也多一些这样独特的视角吧,会让我们铭记住一个个跳跃的生命!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3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4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读、师生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氛围。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样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入。

  三、复述故事,表现其“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复述表现“感受”。我在作业部分就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基本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探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学生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堪设想”的后果,可在学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能不断地前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6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为了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充分体现在本节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合作点,共设计了四次合作。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与文本对话,理解语言,形成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开放的,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如,为进一步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我设计了这样的合作学习:请每个小组推选两位同学,一个当少年,一人当吴王,其他的人是导演,表演对话。要求:表演符合人物身份,配合默契。在排演中,小组成员各有其职,职责分明,相互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趣味盎然、快乐无比的表演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自觉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在表演之后,我引导学生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及时鼓励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

  如,在学生明确了蝉、螳螂和黄雀之间的关系后,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我提高了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符号表示三者的'关系。每组的2号做记录,1号汇报,4号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组员发言,必要时提问、质疑。片刻之后,每个小组都设计了示意图,而且各有特色。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

  课后,我也布置了一个合作的作业: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第二天早朝时,他会怎么对大臣们说才不失自己的颜面呢?请小组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而且将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7

  小学语文《螳螂捕蝉》是一篇古文寓言故事。文章主要写了:吴王想要攻打楚国,想法已定,不容更改,一年轻人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使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想法。文章情节简单,寓意深刻。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学习古诗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课上先讲述了学期古诗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生疏。

  在备课过程中,我还考虑到螳螂捕蝉与打仗的联系,如果老师只运用语言去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出示了一张地形图,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文章要说明的道理:考虑问题要周全,同时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轻人)的特点: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难点得到解决。

  在讲课过程中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教给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朗读古文的兴趣。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8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薛老师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意,有所创造。他先通过默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二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薛老师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有目的,十分成功。这里不妨抄录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四、用语活泼,充满欢乐

  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它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等都紧密联系。在共性之外,特级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又有个性,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某些课堂用语:

  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本来也要默写,只是薛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是体现薛老师的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写一些。

  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薛老师表扬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

  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9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参照一些老师的教学建议,把课文最后一节中吴王连声夸奖少年的那句“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作为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话。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找到以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第一,这句话是在吴王下了死命令以后;第二,与 “螳螂捕蝉”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关。

  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还适当延伸:“你觉得少年的话有道理吗?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吗?”学生例举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看见地上放着一个钱包,你偷偷地捡了,没有想到却中了骗子的计。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想到身后的祸患。”“我不会做的题目就去看同学的,到考试时就抓瞎了。抄作业是眼前利益,考试成绩差,就是祸患。”“钓鱼时,鱼儿只顾吃鱼饵,却没想到中间有个钩子。”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0

  语文教学,要以同学实践为主,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他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同学阅读心理动身,根据教材自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同学基本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研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布置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同学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掌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同学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方,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同学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可思议”的后果,可在同学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同学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同学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同学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同学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同学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发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同学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同学对自身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同学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干不时地前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1

  《螳螂捕蝉》的故事由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正谏》中的《吴王欲伐荆》改编而来,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等到开始深入研读文本,才发现麻烦大了:这篇课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寓言故事!

  课文中少年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是个寓言,但整篇文章其实是个故事,其结构类似于“文包诗”,螳螂捕蝉只是“故事里的故事”。可是教参里面很明确地说它就是一篇寓言,查了相关资料,也都说是寓言。到底是故事还是寓言?这个问题令我非常纠结。因为不同的文体,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后来我想,编者把这样一篇故事放在六年级下学期,应该是有意图的。小学阶段学过的很多寓言故事,学生对于寓言的特征已经比较了解了,这个故事安排在这里,更多关注的可能是寓言的运用。当然,这篇课文中少年的高明不仅仅在于寓言的使用,但我的着眼点最后还是落在了寓言上,确定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学寓言,用寓言。

  基于这个想法,第一次试教时我把寓言故事拎出来单独讲。按照寓言的一般教学思路,读故事,明道理。然后讨论少年为什么要用这个寓言来劝吴王。结果发现,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原本精彩的故事变成了枯燥的分析,试教的效果也非常糟糕。后来,我调整了教学思路,把寓言放在故事中,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少年为什么选用这个故事来劝吴王?力求在把寓言的文体特点不着痕迹地融入到故事的教学中去;二是少年为了用好这个故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个问题着眼让学生体悟于少年劝说的巧妙,同时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少年的一举一动和讲寓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选择清晨,手拿弹弓,都是为了给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为让吴王相信这个故事做好铺垫。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还是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采用了自读、讨论、交流的方式。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自读自悟。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设计了“少年,你的心思我来猜”的课堂情境对话。最后再让学生为吴王设计讲话稿,让他们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2

  首先感谢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的精彩点评,感谢老师们一天的辛劳陪伴,感谢一个个活泼灵动的学生。

  上完《螳螂捕蝉》这节课后,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受到了许多启发和感悟。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归纳如下:挖掘文本不够深入,有些粗枝大叶;缺乏女教师该有的细致与优雅;关键地方没有适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给人感觉有些随心所欲。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限于个人能力无法一一体会出来,今后还需慢慢感悟。

  如果反思就是反省不足之处,那么这篇反思就该结束了,如果讲一节公开课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公开课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上完这节后,我就一直拿着筛子筛,看看这节课能剩下些什么,有哪些东西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改进,想看看除了沙子外有没有金子。几番纠结,终于擦出几朵火花,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放下负担,轻装上阵

  教师上公开课会很紧张,不管是多么有经验的教师,这次在上课前,我就在想,当一个人被众人围观时,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以前上公开课时绷得很紧,早早的就背好了“台词”,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老师,自己准备的东西总是难以很好的使用,致使课堂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反思原因:自己太紧张了,你的紧张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也莫名紧张起来。现在,很多老师都说我公开课时看不出任何紧张,我表面上确实也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虽然刚开始会有一点儿紧张,但基本五分钟后就忘记有人在听我的课,而完全投入与文本,与孩子们的对话中。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也许才能更好地展现自我。

  二、小组学习中要突显小组长的作用。

  要更注重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既然要合作就要求大家在同一目标上进行分工,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长把一项任务分成份,每个人去精心完成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合理的组织分工和协调,需要组长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就被突显了出来,教师要协调要自己与组长的关系,不要越厨代庖。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有意体现组长的价值,如:让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小组推荐发言,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练习分角色朗读,组长点评等,小组长汪恩泽点评分角色对话的精彩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合作学习环节是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的,忙而不乱,多而不散,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轻松。

  三、追随内心

  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教育观点。我说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张了?一点也不,我们可以调查自己的`学生,学生知道那个教师好,喜欢那个教师,不喜欢某个教师,孩子们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只是他们没有和教育这个很大的词联系起来罢了。我们小时候也一样,工作经历,生活阅历,继续学习,以及每个人在独特的环境教书育人,这些外在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在影响塑造着我们,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有的人只是缺乏对个人教育理念的总结和思考,当个人的理念形成时候,就要去唤醒内心深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也许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在教学中实践好,操作好,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这必须有个前提,亚里士多德说过“我思故我在”。

  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有这样一种现象,教育不停改革,越改老师越累;越改,孩子负担越大。为什么我们在课改的同时丢失了自己?虽然每天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和自己交流的时间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权力去思考,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反思中成长,思考的过程肯定有些不成熟、词不达意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3

  对于《螳螂捕蝉》这样一个带着原汁原味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且课文这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究竟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课文本身在给学生阅读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挑战,带来困惑:如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等。在这节课上,我在结构方面采用了“故事前置”的处理,这是我的一次教学尝试,这次尝试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自己回顾这节课,感受颇深。

  一、重组教材,故事前置

  寓言故事“螳螂捕蝉”虽说在文中是少年讲给吴王的故事,并非课文之全部要义,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却又事实地因为该寓言而得以存在流行,将寓言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我认为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又能很自然突破理解上的重难点。在课堂伊始,学生兴致正浓之时,直接学习“螳螂捕蝉”之故事内容,学生兴趣较高,效果较好。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对角色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安排了几次角色体验,事实也证明,学生角色的担当也避免了学生认识的肤浅,同时也实现了文本与阅读者的深层信息交流。如安排学生体验“蝉”、“螳螂”、“黄雀”角色的心理:“掉头看看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我找三个同学来替它们回答。”学生的话也充分说明了三个角色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注意身后祸患的危险。另外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体验“少年”、“吴王”“大臣”、“百姓”角色的心理:“故事学到这儿,如果你是少年、吴王或是得知此事后的`大臣、百姓,你会说什么呢?”此次体验,学生不仅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学生精彩的发言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将理解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在丰满着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话出有据,语出有凭,既丰富了故事,也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三、语言训练,扎实有效

  语文课一定不能忘了语文课的特点,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理解,语言的训练,都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在这节课上,我安排学生在理解“恍然大悟”的基础上积累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实现课堂上进行词语的有效积累;比较句子“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和句子“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中的“死”的不同意思,来感受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安排学生比较句子“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通过比较感悟不同表达的作用;安排学生有阶梯地复述:先提供角色和部分词语到只提供角色,学生的复述轻松自然完成等等,使学生在老师安排的这些环节中语言上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这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我在收获欣喜的同时也收获了遗憾,遗憾总是有的,遗憾也是美丽的,因为它会催人思考,催人奋进。这节课上,我将“螳螂捕蝉”作了前置处理,这个故事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在后面环节的安排上怎样体现,还需考虑;在朗读指导上,怎样体现指导的实效性、阶梯性,也还需努力;问题的预设怎样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文在结构板块化处理后怎样回归整体等等,我想,这不仅仅留给我的遗憾,更是留给我的新课题……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4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文章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攻打楚国,少孺子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从结构上看,课文记叙了吴王想攻打楚国,下了死命令,这是故事的开端,可以说是起因,接着,少年巧说故事,寓理于事,是故事的发生发展,意旨分明,是故事的主体。最后,吴王听了故事,收到启发,决定取消攻楚的决定,是故事的结果,文章前勾后连,一气贯通,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从语言上看,文本以对话的.叙述故事,生动传神;少年用寓言故事,通过委婉巧妙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实现语言积累的目的。

  针对文本及学生特点,我在课堂上做了如下工作:

  1.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真疑问自主探究,才能取得学习的真效果。

  于是我从学生课前的质疑入手,梳理文章结构(故事的起因、结果)。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吴王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从问题入手,抓住少孺子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少孺子的一系列做法有什么必要之处。在此,为人物品质的理解、明确道理进行铺垫。

  2.品味语言,在朗朗读书中感悟、理解。

  少孺子的做法令人称道,他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了几个层次:一读,引导学生朗读螳螂捕蝉的故事,使故事整体构建在学生头脑中。二读,引导学生抓住三种小动物的动作,体会它们的悠闲自在和只顾眼前利益。三读,引导学生找出三种小动物的共同点,即它们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藏的祸患。这样,既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整体构建故事,又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3.抓住中心,启发个性展示。

  20xx版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我利用地形图等方式,让学生读懂了少孺子的用心良苦时,孩子们无不赞叹少孺子的才智胆识。于是,在学生感情最饱满、情绪最激动时,我让学生在“谏”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字,最能表达自己对少孺子的敬佩。这样,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答案“巧谏”、“妙谏”、“勇谏”、“智谏”、“曲谏”等富于个性化的答案层出不穷。

  4.适当拓展,延伸课堂。

  古诗文的教学,我个人一直都认为,学校的古诗文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广阔的古文天地的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介绍更多有趣的古文知识。

  文言文《鹬蚌相争》与《螳螂捕蝉》有着极其多的相似之处,我在课堂后部适时引入了《鹬蚌相争》,请学生根据注释进行原文文意的把握,同时,体会文章的寓意,以及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有了前一篇文章的基奠,很快在小组中进行了相关的自主阅读,效果很好。

  反思自己的课堂,这节课所做到最多的还是对文本的尊重和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思路的尊重。当然,课堂上基于自主的步子还不是非常大,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动脑筋做到的。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5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故事形象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对于我自身而言,每一次做课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无论是从自信心的树立上,还是从课堂艺术的感悟上,或是从挑战优质课堂的决心上来说,都是一次激进。课后反思的准确、透彻不分课堂的成与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又能给学生足够参与和表现时间的课堂,是我目前不断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将学生的思维层层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谈话入手,给学生以鼓励和提醒;接下来读写生字“螳螂”,继续加强生字词的教学;并以螳螂、蝉、黄雀三个小动物的图片展示再次吸引学生兴趣,以次引出文章中“螳螂捕蝉”的故事,要求学生反复读并能够复述;整节课中,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吴王究竟突然间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纵观全文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整体情节的把握,同时又能使学生完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这一教学重点。另一个问题是:少年所讲的故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吴王为什么就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反而就相信了少年的话呢?也可以问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这个问题牵扯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佳时空,更是所有学生在各自不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老师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课堂体验之快乐的机会。给学生极少的且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学生才不至于感到思考的劳累与无效,反而会颇具挑战性,会上心劲儿。可以看出,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并没有按照文章原有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给学生以明晰的知识框架。我用这个班的学生已经两次了,而这次学生积极的发言以及对课堂的悉心关注是我意料不到的,尤其是一位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当我提问说:“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呢?”这位学生答道:“少年只是一个侍卫官,根本就没有向君王提建议的权力……”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课堂,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引,学生将有活跃的思维,将有成功的体验,将有积极的思考,将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发现,将有创新幼芽的萌动……。

  熟能生巧,对教材的熟知、对重难点的熟知、对教学环节的熟知、对三维目标的熟知、对每一个举措目的的熟知等等,对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的内容方方面面,面面都很重要,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评语,都有可能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只有熟知课堂中的一些“必备”,才能够随心所欲,使课堂游刃有余,有所声色。而我,在课件播放时,一句总结性的话语竟忘记了出示,对课堂虽说影响不大,但却能反映出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有时候,我会一心想着下一步的环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表现情况或者板书等环节,在这儿,我给自己提个醒,课堂中,“熟”字难得。还有,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一部分,我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但学生个体展示的机会少了,我还看见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着手,那种踊跃积极的劲头儿让我心里倍感温暖,最起码孩子们愿意,可我却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实在愧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给学生清晰的课堂指令,会让学生“有所适从”,而不在模棱两可。

  对于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弥补。一次,我克服不了自己所有的缺点,但我能够在多次的严格要求下克服一个缺点,并使自身的优点和从书中、从优秀老师身上学到的经验点点滴滴滴“常态化”,使它们不再难得一见,而是随处可见。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01-28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精选8篇)07-30

螳螂捕蝉教案07-30

《螳螂捕蝉》教案07-22

螳螂捕蝉说课稿12-05

《螳螂捕蝉》说课稿01-01

《螳螂捕蝉》优秀教案12-17

《螳螂捕蝉》教案(15篇)03-06

《螳螂捕蝉》教案15篇03-03

螳螂捕蝉说课稿10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