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六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12 17:03:5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练习六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六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练习六教学反思

练习六教学反思1

  课前布置孩子回家预习,将第一题涂好颜色,构思故事,课堂上讲故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图画描述的什么季节,小蚂蚁在干什么?指生说说,口头奖励表述好的同学。

  关于笔顺规则部分,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笔画,书空。然后通过师生问答等方式来完成,以复习巩固为主。说一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还有哪些节日是书上没有的,讨论、读读。读读背背部分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大致了解九九歌中的内容,然后鼓励学生当堂背诵。

  口语交际部分,我提前布置孩子先准备,在家中做足准备工作,孩子的.表达就会清晰有序。课上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仔细倾听,再鼓励孩子上台讲述。在讲述后引导孩子思考:猫妈妈为什么总能钓到鱼,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到小鱼后来调到了呢?从而让孩子也明白只有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干好事情的道理。

  一年级的学生刚学完拼音开始认识汉字、学习课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课堂中我给学生的大胆表述提供平台,让学生爱说、乐说,做最好的自己。在他们说话、交际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表意不明、表达不清的时候,想法启发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必要时我亲自示范,以此鼓励学生喜欢开口、敢于开口。

练习六教学反思2

  今天学习《练习六》,本单元一共有5课时。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第二课时认识周长,第三课时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第四课时就是今天所学的内容,是一节复习课。最后一课时是一节活动课,周长是多少。

  今天这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教学。

  第一层次基础知识梳理,完成1、2两题,让学生重新梳理一下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特点、周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第一题引导学生把“先”“再”这两个字圈起来,提醒自己有两个工作要完成。

  第二层次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变式学生提炼了两道周长方面的.数学关系式,在变式中渗透数学的数量关系式,锻炼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5题要从方法上引导学生量周长,“围”“拉”“量”。

  第三层次是动手操作,逐步优化,逐步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第6题拼图形,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标一标,算一算。孩子们都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他们的空间思维

  得到发展。第七题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最后一题是思考题,此题渗透了平移的思想,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平移在空间图形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后学习几何图形有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我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掌握了画图,列表,平移的数学策略

练习六教学反思3

  读读背背,本题训练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他们品味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古今贤文合作篇(下)》时,不必逐字逐句讲解,让学生试着自己读读,根据生活经验大致理解句子意思,将重点放在练习朗读与背诵上。教学八个成语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故事,初步理解词语的含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体会词语意思。在交流过程中,创设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学习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印象。

练习六教学反思4

  本次的口语交际是指路。我想我们这次口语交际不仅要教会学生给别人指路,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会问路和敢于问路。

  学会指路要做到两点,一是有礼貌,二是把话说清楚。我先给学生讲了“张飞问路”的故事,懂得礼貌的重要性,然后请学生读书上的材料,找找这里的礼貌用语,我还补充了“十字礼貌用语”,教会学生文明说话。接下来我就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表演。在表演中,前面几个学生都做到了有礼貌地回答,也能把话说清楚。当问到吴磊时,他却回答不知道。是啊,问路的时候,不可能问到的人都是知道的啊!这时候只能说不指导吗?这时,我告诉孩子不知道的时候也可以说得很有礼貌,用上“对不起”,经过我的点拨,有孩子会说了:“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去问问别人吧!”这样,虽然没有给人帮上忙,但还是让人觉得很温暖。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怕羞,当需要问路的时候不敢问,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克服这种害羞心理。我就从从刚才的`指路说起,我问孩子们,当你给别人指路,别人对你说谢谢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的?孩子们都说感到很高兴,因为做了一件好事。我说:是的,给别人帮助,自己也会快乐。那你愿不愿意给别人这种机会呢?孩子们都说愿意。那就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吧!我想,经过今天这节课,很多孩子会尝试着勇敢地去请求别人帮助的。当然,他们也会乐于帮助别人的。

练习六教学反思5

  一、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本节课上得成功的表现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还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讲台上施展自己才能,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讨论中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同学的差点,允许随时向老师质疑。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对一节课成功了,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失败了我们也要认真总结,找准症结所在,以便于弥补不足。在教学展示之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议一议看看题中所给的三种情况该不该拒绝,怎样拒绝等。同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几分钟后,全班许多同学举手,我点名两位平时爱上网吧的'同学上台表演,结果效果相当差。两位同学用非常生硬的动作、语言,断断续续地说完整个过程,引得全班同学议论纷纷,我也觉得十分尴尬。课后我自我反思:学生表演时没有道具,凭空想象,加上也没有对话描写,只能通过动作、表情等来表达;同时,题中所给的上网吧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同学根本就接受,没有拒绝。因此,这些学生表演起来违心,困难。所以以后还要多联系实际,给学生以指导,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练习六教学反思6

  口语交际:小烦恼热线,通过创设“小烦恼热线”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一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学习中,人人都会有烦恼的事情,我们要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其中,向别人倾诉,得到帮助,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我们也应该乐于和善于帮助别人摆脱烦恼。二是通过创设“小烦恼热线”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烦恼的事情想向别人诉说,以求得帮助。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而不是单纯形式上的模仿。同时,提醒学生做“小主持人”的.学生,当别人真诚地向你敞开心扉的时候,你也应该以诚相待,尽力帮助他。互动形式要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人都参与交流,人人都有做主持人的机会,教师也参与其中

练习六教学反思7

  练习六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想象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最真切体验和感受的同时,不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习中也多从生活入手,如“洗衣机视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判断从不同位置看到的视图。

  在“动手做”的环节中,题目设计了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摆,使摆出的几何体的前面、右面、上面的视图都符合规定的图形。同时根据三幅视图摆出几何体,其思维要求与操作要求都比练习里的其他活动高一些。安排在《动手做》里面,学生有比较多的时间做做、想想,尝试着摆出几何体。

  第二项内容,给出了三个几何体,先数出每个几何体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为各个几何体添若干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使几何体成为长方体。

  怎样组织“动手做”呢?

  第一项活动数几何体里的小正方体个数,有些几何体的各个小正方体都能很清楚地看到,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很容易;有些几何体的'个别小正方体不容易看到,甚至看不到,数小正方体的个数,不能遗漏这些看不到或不容易看到的小正方体,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些小正方体的存在。教材主张学生一边摆、一边数,体会那些看不到、看不清的小正方体的客观存在,这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极好机会。

  第二项活动,分别为三个几何体添若干个小正方体,使这些几何体都成为长方体。如果不规则几何体里的小正方体只有一层,把几何体补充成长方体并不难,只要“哪里有缺,就在那里补”;如果不规则几何体里的小正方体有两层,把几何体补充成长方体比较难,可以“分层补充”。一般先补下层,再补上层。学生一边补放小正方体,一边想象长方体,空间观念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练习六教学反思8

  练习六,虽然是第三单元一部分知识的综合练习,但是涵盖的面较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挑战性的。

  练习六,可以分成三个知识板块进行。

  第一部分,是练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第1至第5题均属这个范围。第1题,在数轴上按顺序填数,孩子们是非常熟练的,而下面的两个问题,很值得孩子们讨论,通过讨论,让孩子们体会到:两个数是否接近,与它们在直线上的位置远近有关,也就是与它们相差多少有关。第2题,顺着、倒着数数,我们是集体练习的,孩子们兴致颇高,声音响亮,也较熟练。第3题给出的7个两位数中,有比50大的,也有比50 小的,要求孩子们分辨其大小,我相信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分辨的,只是,解题的方法值得一讲,一年级孩子的解题能力还需要逐步培养。于是,“逐一连线,有序比较”的方法,我在课上作了强调。第4题,是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很简单,孩子们全部过关。第5题,渗透着数的排列规律以及简单的推理过程,有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排列,从孩子们的作业情况看,很明显的'是从大到小排列难于从小到大排列。

  第二部分,是单数、双数的初步认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单数、双数的概念,孩子们接触过,也是有生活经验的,但是区分两位数中单数、双数并不是最容易的事,孩子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导致进入判断的误区。第6、7题利用生活情境引出单数、双数,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受什么样的数是双数,什么样的数是单数,丰富了孩子们对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体现了分类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部分,是理解“差不多”的含义。通过练习,让孩子们体会到:“差不多”既可以表示“多一些”,也可以表示“少一些”,“多一些”和“少一些”都可以用“差不多”来表达。课堂上,我还补充了一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练习,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区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练习六教学反思9

  由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棋类运动项目——象棋引入语文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其中的词语造句,并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还可以补充这样的词语,在交流中更好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中国传统象棋的竞赛规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歌诀语言的见简洁明了。通过这样的步骤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象棋大师胡荣华的了。阅读、背诵歌诀时,学生两人一组,用预先准备好的棋盘和棋子边背诵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阅读关于胡荣华的这段话,小组讨论后面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步骤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象棋大师胡荣华的印象了。

练习六教学反思10

  两个数相除不止局限于同类量相除,出示一道不同类的数量之间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这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数量关系,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能用比表示。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里把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区分教学,不但教学过程更清晰,而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比的认识。比的.意义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采用学生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识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比的意义。

  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采用小组讨论学习、自学的方法,让他们交流、汇报,实现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感悟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过程。最后把三者联系填在表格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表格的出现使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显而可见。

  思维拓展题的出现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还给学生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辨析能力,使学生感到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练习六教学反思11

  一、语文与生活:

  1、首先让学生自读语段,解决生字障碍,可以查字典或者通过同桌互助的方式,读通读顺语段,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哥哥话中的含义。

  2、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3、最后,指名学生回答,答出自己的感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二、诵读与感悟。

  1、让学生大声朗读,解决字词障碍。读通读顺。

  2、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圈画礁石、浪花情感变化的词句,并根据这种变化,有感情的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男生读礁石、女生读浪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最后,在良好的氛围中指导学生背诵,水到渠成。

  三、本课优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朗读感悟,学生多少都得到了自己的理解。

  四、不足:还是有少部分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语文与生活环节,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会更好。

练习六教学反思12

  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中,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活动,即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操作,直观感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时先通过对整数乘法的复习,使学生明确整数乘法的意义,再充分利用直观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与抽象推理相结合,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由于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我尽量加强直观,变抽象为形象,多给学生创造对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在推导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而概括出分数乘法的法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不困难,但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其认真审题、注意运算顺序、观察数字特点,、选择简便方法等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間的横向联系。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找到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获得探索知识的体验。

  还要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内推力。

练习六教学反思13

  练习1的“处处留心”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记住各个省市的简称。因为这部分知识较难,所以我是想尽办法,只为帮助孩子更好地记住这些简称。

  一、充分预习

  先让学生充分地做好预习,找找各省市都在中国地图的哪里,特别是看看“鸡头”“鸡脚”“鸡尾”“鸡的心脏”都分布了哪些省市?并让孩子自己对应写好简称的各个省市,读熟。

  二、激发兴趣

  课始,我询问孩子在哪儿见过这些简称,孩子们都说在汽车牌照上。于是,班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小小介绍员,很多孩子都知道家乡江苏的简称是苏,有外地学生告诉大家她家是安徽的`,所以她家的汽车牌照上是皖,有一位学生说他爸爸在山东工作,所以在山东上了牌照是鲁……

  三、归类记忆

  在这些简称中,我让孩子们分类记,有些简称是取省市名称中的一个字,这是孩子们最容易记的。有比较难记的,我教给孩子们一些巧办法,比如重庆的简称是渝,我告诉孩子们重庆的酸菜鱼很有名,可以通过谐音记住它;贵州的简称是黔,贵就是富贵,有钱啊;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南有个比较有名的主持人就叫李湘……

  四、利用板报

  上完了练习一中有关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我在黑板报上贴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写上简称歌。这样,对于简称歌的教学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得以延续下去,不然,戛然而止的教学会让学生遗忘得更快。

练习六教学反思14

  谈习作教学的幸福感——写在一次学生朗诵会之后

  【情境回放】

  那天,刚好上到苏教版小语五上练习5的《诵读与欣赏》,在指导学生欣赏完诗歌《边疆小夜曲》之后,我让同学们根据此练习的要求-----“动眼,动口,动脑,动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越读越有味。先自己练,再走上讲台当众朗诵。朗诵时要注意表情,还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比一比,看谁朗诵的”做好朗诵展示的准备。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以自愿展示的原则,召开班上的朗诵展示会。

  为了确保朗诵的实效性,保证人人参与。我引导学生再次的审题,共同归纳出评价的几条标准,并要求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全部做好评委工作,并进行当堂点评,以提高其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

  我先请第一组愿意展示的学生上台。同学们心理斗争很激烈!挣扎!(其实,这就是我要的效果!)终于一组十二人只有区区1男2女做出了勇敢的抉择,上台展示!

  我说:没事,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你们是最棒的!人生总要有第一次,总要敢于把握机会,挑战自己,展示自己!你们是强者!

  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台上的三位同学顿时腰杆挺直了不少,台下第一组没上台的同学开始有些叹气,大概是后悔刚才的选择。其它马上就要轮到的几组同学心理活动也很复杂!(我暗自窃喜)

  朗诵(男生用书挡着脸,1女生声音小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另1位语速快的'不行),终于完了。

  随机抽了几个学生评委围绕指标进行先优后建议的点评。

  到我时,我问他们每个人:你们当时的心情怎样?(学生谈感受)

  我说:是呀,因为紧张所以影响了你们的发挥。不过每个人第一次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相信再来一次你们肯定会正常发挥。你们瞧,他们多么善于学习,会把握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掌声再次响起!)

  我说:下面轮到第二组了!愿意展示的请上台!

  话音未落,“蹭蹭噌”12人一组先上来了7个人,当第8个人也站起来的时候,教室自发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因为他是我们班学生公认最不聪明的人!

  ……

  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给所有的孩子布置了一道作业:写一篇作文,就写一写这堂课你的所见、所思、所感,题目自拟!(这才是我此次开朗诵会的真正目的所在!)

  学生欢呼雀跃!

  【教后反思】

  第二天,我静静地拜读着同学们的大作,心中很多的感动:每个人此次作文的完成质量都比原先的要高很多。文从字顺,真情流露,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如此的细致、如此的惟妙惟肖!仿佛昨天的情境再现!

  究其原因,只不过我创设了一个场景,让他们参与其中,有了体验,才有话可说!才乐于表达!情初所以辞发!

  试想,为什么平时学生会觉得作文难?是因为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何来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难才怪?

  因此,要想我们的习作教学能让学生充满幸福感-----喜欢习作,乐于表达。教师就应让我们的习作教学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

  正如巴金所说: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