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12 17:47:3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合集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合集5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简要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战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本册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每周上两课时。其余课时各校自己安排。

  二、对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

  本班共有57人,通过一学年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心集体,热爱学校。但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坚持性短,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育、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三、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总的要求

  1、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激发小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祖国;孝敬自己父母,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个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2、知道秋天是金色的季节,丰收的季节,带着儿童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山川之美,分享收获之乐。让儿童在生活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之情,探索自然和科学的奥秘,使美丽的起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3、以儿童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1)儿童观。教师要珍视儿童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2)教师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成长。

  (3)教材观。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 个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 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身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同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老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同学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同学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维护环境,顾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同学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同学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掌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协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时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空虚,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和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效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时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观赏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教学进度布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劳动节

  10 5.3—5.9

  期中检测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不良习气,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难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五个单元,共15课主题活动,约30课时,每周上两课时。

  第一单元 今天吃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第二单元 我的手儿巧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体验动手动脑以及探究的乐趣。

  第三单元 我有许多好朋友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基础上,欣赏别人的优点,让他们学会交往、感受愉快积极的生活。

  第四单元 快乐的小问号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与能力,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第五单元 我爱美丽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明白病从口入,初步养成不挑食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使学生懂得自己有一双巧手,热爱劳动也是一种美德,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4、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6、通过活动、游戏,让学生学会了解朋友,善于发现朋友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进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

  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四、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从问题开始

  2 创造的快乐

  3 让田野告诉你

  4 走进车间

  5 插上科技的翅膀

  6 坐在家里看世界

  7 沟通无极限

  8 我的信息生活

  9 灿烂的古代文明

  10 伟大的科学成就

  11 绚丽的文学艺术

  12 文明遗产知多少

  13 地球有多大

  14 飞越太平洋

  15 和非洲朋友共舞

  16 迷人的欧洲风情

  17 世界真奇妙

  18 期末总复习

  19 期末总复习

  19 期末考试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03-10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04-10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反思03-26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3-24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1-29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8-26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2-05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7-20

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总结01-21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15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