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总结

时间:2024-02-07 07:14:29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总结

  一、理清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思想主题大多是通过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来的,理清了线索,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自然就清可见,这为以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思想情感的把握做了铺垫。因此,小说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是要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发展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

  小说的线索形式多样,有的以时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展变化构成整个故事情节,如鲁迅小说《社戏》主要围绕“到赵庄看戏”这一中心事件,以“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有的则以空间为线索,根据地点转换组织故事情节,如《故乡》则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线索构成情节发展;还有的则有明、暗两条线索,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线索不断地演变故情节发展,明线是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变化,暗线则是于勒的贫富变化,明暗两线交织并行,形象而真实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因此,在理清线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小说的结构特点,进而寻找出作品的主要线索,同时,捕捉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小结句等“路标”性的语句,以帮助学生理清情节发展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二、掌握手法,感知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作者往往会借助多种描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体会小说的思想主旨。下面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体态、衣着等外在特点进行描写。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四次对于勒外貌形态特征进行了描写,如“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作者抓住人物颇具特征的手、脸,进行逼真细腻的描绘,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艰辛的生活遭遇,传达出人物辗转悲苦的内心世界。

  (2)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语气的描写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性格。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作者是这样通过语言来刻画“母亲”的性格。盼于勒归来时,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而当知道牡蛎贩子是于勒时,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两次截然不同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母亲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

  (3)神态和动作描写。当菲利普发现牡蛎贩子很像于勒时,他的神态和动作是:“突然不安起来”“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当船长证实这个牡蛎贩子是于勒时,菲利普的神态和动作是:“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结结巴巴”,这样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刻画了菲利普急剧变化的复杂内心活动。

  三、分析环境,挖掘深层作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环境描写,仔细体味咀嚼,挖掘其深层作用,从而把握人物形象、思想主题,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