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重叠问题》说课稿

时间:2022-03-30 13:54:3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重叠问题》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重叠问题》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重叠问题》说课稿范文

  三年级《重叠问题》说课稿1

  一、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纲要》也提出: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基于以上两点,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选择生活中容易理解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二、教材分析:

  “重叠问题”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即“集合”。教材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维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的落脚点不是掌握与集合有关的概念,也不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集合思想,并获得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就常常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等图形时,也常常把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用一个圈圈起来表示。又如,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是,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个集合图,而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基于此,我把知识的原点定位于两个独立的集合圈,没有采用教材例1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从两个并列的集合圈引发学生的探究,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借助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较简单的重叠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学生会借助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五、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法。

  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主动的构建知识,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一)投石激趣,导入新课

  1、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妈妈的身份重叠了,所以她们只有3人,能顺利的进入电影院。)

  2、引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引入,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猜想,引发多元思维,蕴含重复的缄默;二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点出发,初步感知重叠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1、做游戏。①听音乐游戏;②猜拳游戏。

  2、根据以上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这样既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解决的是我们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内动力,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做好准备。)

  3、直观演示。

  4、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你所看到的情形吗?

  5、展示,并说明图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6、引出维恩图。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呼啦圈,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纠正经验偏差,让学生亲身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根据自己的体验来理解维恩图的意义,感受集合思想,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抽象的数学认识。)

  (三)联系生活,反馈练习

  大显身手:(闯关游戏)

  1、书本第105页第一题.

  2、(不重叠问题)小雨一家去采摘。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雨、叔叔6人采摘了圣女果,姑姑、舅舅、外婆3人采摘了小黄瓜。采摘圣女果的和采摘小黄瓜的一共有多少人?

  (重叠问题)小雨一家去采摘。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雨、叔叔6人采摘了圣女果,奶奶、妈妈、爸爸、爷爷、小雨5人采摘了草莓。采摘圣女果的和采摘草莓的的一共有多少人?

  3、拓展:第一盒中有4种奖品,第二盒中有3种奖品,猜一猜:两盒中一共有几种奖品?(设计意图:应用练习从简单到复杂,从正向到逆向,练习一主要巩固学生对韦恩图的认识,练习二主要通过不重叠和重叠问题的正反向思维,来进一步加深对重复的理解,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固化,巩固理解,合理运用。第三个拓展练习主要训练学生多元化、多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梯度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大部分孩子“吃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饱”,从而达到不同的人在本节课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回顾课堂,分享收获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这一节课的知识点,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讲出学到什么知识,只要学生对今天的课有所体会,无论是有关知识点的,还是情感体验的,只要学生有所收获,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这就够了。)

  (五)总结延伸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号进入课堂展开学习,又将带着问号走出课堂继续学习,这样的数学教学不只给学生的今天带来知识与方法,还为学生的明天撒播了智慧与希望的种子!)

  三年级《重叠问题》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重叠问题是属于新课标的新增设内容统计与概率范畴,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即“集合”思想。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一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集合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二.说学情

  关于渗透集合思想的教学,在一年级的分类教学中,二年级的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以及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就开始了,之前学生对集合这一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个集合图,而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基于此,我把知识的原点定位于从两个独立的集合点,再到从两个并列的集合圈引发学生的探究,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知体会集合图(韦恩图)的产生过程,会利用韦恩图来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2.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猜测,操作、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集合思想,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享受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理解集合图各部分含义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法:

  主要质疑引导

  学法:

  观察、猜测、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画图纸教学过程:

  一.情境问题,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从交互式DVD教学光盘中剪辑的一小段情景录像“脑筋急转弯”,以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质疑:2+2应该等于4,怎么3张票就可以了呢?课件演示妈妈这个角色的特殊性,既是外婆的女儿又是女儿的妈妈。课件中感受集合图引入新课重叠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例1,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出示例1的两个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数学小组的有9人,8加9等于17,可是参加这两个小组的没有17人只有14人啊,同学们跟自己的伙伴合作找找看,为什么?

  2.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不是8加9等于17人呢)

  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规律。

  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就适时引入:老师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出那些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适时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韦恩图。课件出示介绍韦恩图,动画演示韦恩图的画法,课件分别介绍讲解韦恩图的各部分各表示什么,让学生充分理解中间这两椭圆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用渐变的动画效果演示课件给学生看,然后强调既参加了语文的又参加了数学的应该放在哪里。这样学生就能一下看出原来用8加9等于17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不行的,因为这样把既参加了语文又参加数学的人数加了两次,语文加了,数学也加了,重复加了。所以要减去重复加的人数,即要用8加9等于17减去重复加了的个数3,所以是14人。还要让学生仔细观察韦恩图,还能用什么方法(强调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有多少人,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有多少人,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的有多少人,5加6加3等于14人)

  3.根据直观的韦恩图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要学生列式计算。(关键点——让学生找到重复的数,得出列式的规律)

  三、接下来让学生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课件出示练习二十四的第一题

  集体解决,重点理解天鹅应放在哪个位置合适。课件出示答案,与学生共同核对。

  2.课件出示练习二十四的第二题学生自己解决,集体订正。3.课件出示练习

  四、再让学生拓展延伸,灵活的运用练习

  课件出示一些情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了吗?(这类数学问题的根源——重复。再次课件演示韦恩图各部分的意义)

【三年级《重叠问题》说课稿】相关文章:

重叠问题说课稿12-29

重叠问题说课稿5篇03-11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精选6篇)05-07

《植树问题》说课稿12-02

植树问题说课稿12-13

《相遇问题》说课稿12-08

《工程问题》说课稿12-27

《丁丁的问题》说课稿05-04

《植树问题》的说课稿03-04

轨迹问题说课稿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