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11-20 10:39:3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4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简析】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课文以聋哑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教学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鱼游到了纸上”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目标确立】

  根据中年段 “如何抓住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内容,更好的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校本教研研究的问题,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抓住描写聋哑青年画鱼和观鱼的句子进行训练。

  2、能力目标:

  (1)有目的的进行课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精神,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设计与教学特色】

  一、欣赏名画,导入新课;师故设悬念,生巧解课题。

  师生一起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欣赏后,请生谈谈这几幅画画得怎样?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位能让鱼游到纸上的“特殊”画家,那就是27课《鱼画到了纸上》(教师有意把“游”板书成“画”)。当生质疑时,师故作愕然,问道:“不对吧,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请生回忆课文内容回答,巧解课题。

  (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名画,感知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真的一样,体会画家技法之娴熟,巧妙导入新课。我又想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住。”因而我创设一个生活场景,从俗语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解题:为什么是游而不是画。)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一)出示问题1: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有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体会字词句含义,有感情朗读。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句并借助多媒体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其体会青年画家技法之高超。

  (二)问题2:这位聋哑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的鲜活逼真,如同游到了纸上?请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字词句的含义,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1、学生进行“读——思——画——批——读”,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并用多种方法阅读,如:指名读、范读、比赛读、评价读等,体会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

  (三)交流:“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美读课文。此时学生心里对聋哑青年的专注、勤奋产生了敬佩之情。以轻柔音乐为背景,请学生随着音乐美读使自己感受颇深的句子,升华情感,积累语言。

  (研读课文这一环节,体现了以下四个特色:

  1、结构清晰。整个环节紧紧围绕着“鱼游到了纸上”这一主线展开了两个问题,即“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聋哑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如同鱼游到了纸上?”

  2、语言文字训练。特别突出了读的训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中描写青年画鱼、观鱼的情节语句优美,让学生多朗读、感受,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体味意境;让学生在朗读、分析中理解词意,体会句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语言文字训练还体现在:我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结合围观人的语言、神态、动作想象当时议论的情景,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文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3、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青年画鱼、看鱼的图画和有关句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把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呆呆地、静静地……”用鲜明的颜色突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句意。

  4、突破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尝试用关联词语“之所以……因为……”和成语“胸有成竹”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拓展延伸。

  1、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2、交流课前搜集到有关勤奋刻苦、专心致志的名人故事。

  (拓展延伸环节以故事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习勤奋、专注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鼓励学生学习青年和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总结全文。

  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那我们今后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动物吃什么》是省编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五:有趣的动物中的活动内容。本活动是在了解了动物的外形之后,继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选取《动物吃什么》作为活动素材是因为:

  (1)。幼儿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他们眼中的动物是他们的好朋友。能和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从幼儿兴趣出发选择内容易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的知识水平。进入大班,幼儿对一些动物吃什么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动物种类繁多,他们了解还很肤浅,而对草食,肉食,杂食知道的应该更少。《纲要》中说:教育内容的选择即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即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

  (3)。灵活性强。本活动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执教者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准备。有足够的空间收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只要本活动留着,什么时候都可以执教。

  我确定本活动目标为: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幼儿兴趣出发,选择本活动就是为达到目标1、2,这也是教材提出的目标要求。为什么我又加上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目标呢?因为我有时感觉到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了,也启发了,也探索了,然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却没有同步发展。半句话,一个字,一个词的说,我觉得利用本次活动在充分完成目标1、2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空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动物小狗,开始小狗来动物园了——我想给小狗送骨头——我的好朋友是小狗,它喜欢吃骨头——我的好朋友是小狗,我把它放在3号桌上,因为它喜欢吃骨头。《纲要》中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兴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本活动就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往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

  难点: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

  为了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我做了如下准备。

  1。动物卡片。20多种动物卡片。

  青草、竹子、桃子、骨头、玉米等图片

  2。动物聚餐餐桌图三幅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本活动把幼儿带入动物园参观动物为情景,了解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与幼儿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思维碰撞或思维发散,本活动中讨论的内容是由教师发起的,动物园还有许多动物,它们喜欢吃什么呢?这样运用已有的经验,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对于吃杂食的动物也逐渐认识起来。

  3。示范法。

  即有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为幼儿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也有能力强的幼儿为其它幼儿提供的范例。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效果会更好。

  当然教学中还灵活运用了其它教学法:如:提问法、观察法、操作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通了幼儿多种感知通道。这也正象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三、说学法。

  浅显的谜语,逼真的'动物叫声,引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幼儿听的习惯和说的习惯。活动情景的设计把幼儿带入一个动物世界。他们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动物,精练的提问:你想给谁送什么?你的好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在这样有梯度的提问中,幼儿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呈螺旋上升,表达能力自然提高。听的习惯、说的习惯也在培养。小动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即得到乐趣,又活跃了思维,即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过程。

  《动物吃什么》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其基本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组织形式,活动流程为: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找朋友感知发现——组织讨论。扩散思维——动物分类。提升经验——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1。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动物园又来了新朋友。谁来动物园了?紧紧吸引了幼儿,通过听声音,看动作,猜谜语把动物们引出来,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到了动物世界,激起他们的兴趣。

  2。找朋友,感知发现。

  (1)。饲养员叔叔给动物准备了好多吃的,它们是什么?

  教师逐一出示食物图片,鼓励幼儿说出这是什么。

  (2)。你给谁送什么?

  幼儿说出给谁送什么,并动手操作。然后扮演动物的老师说谢谢小朋友。送给我……引导幼儿说出不用谢。这里的师幼互动,即为下面的语言训练提供了示范,也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为下面幼儿之间的互动打下了基础。

  (3)。你的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

  部分能力差的幼儿,有了前面的语言示范,也能试着说出来。这里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即了解动物吃什么又发展了语言。

  3。组织讨论,扩散思维。

  动物的种类繁多,前面几种只是代表。经过幼儿讨论想象,会说出更多的动物,能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使本活动重点得到突破。还有许多小动物它们是谁呢?它又吃什么呢?当老师问讨论结果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有些动物只吃草,有些动物只吃肉,这样就为下一步动物分类打下基础。

  4。动物分类,提升经验。

  如果简单的让小朋友给动物分类,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动物联欢、共进午餐的场景。你的朋友是谁?它应该在几号餐桌上,为什么?为了减少盲目性,每号餐桌上先送上两个小动物。老师简单总结,幼儿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放置其它小动物。每位幼儿都非常兴奋和愉快。兴奋和愉快是幼儿活动的最佳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幼儿都敢说,敢做,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积极性比较高。在这里把零碎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认识了许多动物,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落实化解了难点。

  5。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动物范围的广大,让探索没有止境。如果就此结束。刚激起的兴趣也持续不了多久。本活动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动物不同,喜欢吃的食物也不同。请小朋友注意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和图片,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互相交流。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应聘小学信息技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龟画旗帜》。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海龟画旗帜》是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7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本节课是关于海龟作图知识的延伸,并且贯穿着整个LOGO系统语言知识教学,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右转、左转、后退、隐龟及显龟命令的操作。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精神,本课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以学定教,说目标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预设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右转、左转、后退、隐龟及显龟命令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右转、左转命令编写旗帜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右转、左转、后退、隐龟及显龟命令的操作和综合使用。

  三、说教学法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按实践经验,学生在掌握海龟作图的基本要领后,会产生“我也行”的自信,学习热情高涨。因此,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学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多向互动,说流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由以下五大板块组成。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升国旗的视频。我是这么导入的.:大家仔细看大屏幕,视频正播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提出探究任务:本节课利用logo系统语言也来试着画一下。

  (2)凭借课本,自主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将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50到52页,做一做、试一试、说一说,完成画边长为50步的正十边形。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资源,独立阅读文本,尝试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性知识。

  (3)分层教学,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当大部分同学还在摸索尝试的时候,而已经有几位学生完成任务。这时我将让他们充当本节课的小老师,辅导小组的其他成员,当同学都能完成画边长为50步的正十边形时,我将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对上台的学生给予肯定性鼓励,当学生演示用重复命令时,我会适时进行点拨,突破教学重点。对于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我采用对比的方式,列出四个命令,引导学生观察海龟的变化。命令一是命令间未有空格隔开,命令二是重复的命令未用方括号括起来,命令三是方括号中的命令分行,命令四是标准的重复命令。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明白重复的命令必须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且方括号中的所有命令必须写在同一行里,命令间用空格隔开。

  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交流可使知识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实现知识的内化组织,达到掌握操作的目的。

  (4)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此环节意在创新教学模式,我将让学生欣赏一组学校校门的图片,接着让学生充当小小设计师的角色,完成我们学校校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而教师在旁巡视,指导学生。

  (5)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设计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3、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当然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板书飞、等五个方面对《拉萨古城》进行说课。

  《拉萨古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中的第一课。这篇课文主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对拉萨古城中藏族民居特色等进行描写。本课正好与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合专题“走进西部”的内容遥相呼应,使整本教材浑然一体。而《拉萨古城》这篇课文能让同学们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更进一步的了解西部,去亲近西部的极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优美词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基础上产生对拉萨的向往之情。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坏境中的恰当意义;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合“走进西部”专题相呼应的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求知欲强的特点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不同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深刻含义的句子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产生对拉萨的.向往之情.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重点句子“它是一道宗教的江,一条生活的河。”来进行理解、赏析。教学难点为认识拉萨古城的特色。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结合了教材的特点,与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求知欲强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策略:1、自由学习合作法。根据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做学习的主人。2、直观法。运用课件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的感知教学对象。

  下面,我将从创设情境,走进拉萨。初读课文,把握内容,精析课文,走进拉萨,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四个环节来叙述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走近拉萨。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平时旅游都是怎样去的啊?今天老师就用另一种方式,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游,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踏上我们的神奇之旅吧!出示拉萨风光的课件【学生欣赏,教师板书课题】我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出课题,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下文教学作铺垫。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神奇的拉萨,那么在作者次多的眼中,拉萨又是怎么样呢?1、让我们走进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① 吧课文读通顺,把不认识的生字词标记好,和同桌

  一起交流互相学习。② 说一说课文中描写了拉萨古城的哪些景点,并在书上做好批注。2、学生反馈学习成果,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① 生字词:幡、鎏、无与伦比、叹为观止、星罗棋布 ②由学生找景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文中描述的四个景点:藏族民居、经幡、大昭寺、八廊街 ③ 把握文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或自己在书中的批注,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尊重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必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与文本进行直接的对话,才能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成为学生的主人,从而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第三个环节,精析课文,走进拉萨。经过刚才的初读课文,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文结尾处有一句这样的话【出示课件:拉萨古城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带着这个问题快速的阅读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

  ②学生反馈学习成果,课件出示:( )的藏族民居,( )的经幡,( )的大昭寺,( )的八廊街,我将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的学习前面三个景点,而在这三个景点中主要让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经幡”的意义,赏析句子【整座拉萨古城像一支正要起航的漂亮而庞大的航队,布达拉宫则是无与伦比的旗帜】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比喻句式,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繁华的八廊街这个景点,对于这个景点。我将分三步来学习。第一步,学生大声朗读这一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第二步。理解句子“它是一道宗教的江,一条生活的河”的含义,在这一段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八廊街与宗教、生活有关系?引导学生从“藏民是信徒也是热爱生活的人”街上的热闹与大昭寺的庄严肃穆。诵经声与讨价还价声等来理解。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在充分的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有重点的完成本课的学习,从而完成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第四个环节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同学们经过这一次旅游,你想去这么神秘,这么神圣的地方吗?【课件出示事件视频】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最后我来说说。我们要爱护和平让拉萨古城这一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成为真正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从而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一节课下来,我的整体板书是:正中间板书课题 拉萨古城;左侧依次排列的是拉萨的四个景点;右侧是对古城拉萨的总结语: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小班健康说课稿04-14

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11-02

小班常识说课稿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11-03

牛津8A说课稿 Online travel说课稿11-02

高教版乐理说课稿 跳动的节奏说课稿11-03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2-01

《画风》说课稿12-01

穷人说课稿12-01

《泉水》说课稿12-02

《杠杆》说课稿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