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2-02-21 11:05: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说课稿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小学说课稿汇编七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5以内的加法”,它是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的 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0~10,掌握了2~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教材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第一层次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小朋友浇花场景图中人数的情况,引导学生要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需要把原来的3人与又来的2人合起来就是一共的人数,由此引出“2+3=5”,初步感受加法的意义,并领悟计算方法;学生认识“+”号,正确读出算式。第二层次通过“试一试”学生熟悉的场景图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1~6题进一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认识,掌握加法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是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加法的意义。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的加法我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小棒、图片等学具。围绕教学目标,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激发兴趣,做好知识准备;

  我创设游戏抢答,课件展示一些5以内的分与合,通过口答,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5以内的加法作好准备。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新知,训练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探究的能力。

  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这里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利用课件出示小朋友浇花的场景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想到什么?接着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认识到:把原来的3人和又来的2人合起来一共有5人。在老师小结的同时,学生用手势表示进一步体会加法表示“合起来”的意思。第二步,在学生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层次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学生玩荡秋千的情境,多媒体出示两组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1个女孩和2个男孩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就要用加法计算。然后学生列出算式后计算结果,在交流中掌握把1和2相加就是把1和2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第三环节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在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结合书中练习主要分3个层次进行巩固。

小学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习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习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习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习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习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习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习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 激发情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习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个百分之一;0.09里有()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习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习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基础练习 (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

  (2)提升练习 (连线题体现学习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习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分一分》一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刚开始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时是很困难的,所以在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的阐述、确定的依据及落实的设想: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及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分数的产生与应用过程中感受分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一些量;但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大半等概念,这就决定了学生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他们的年龄决定了其认识事物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认识新事物,喜欢尝试,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分、折、涂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方法实施教学。

  三、教学法及手段

  1、教学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作用,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媒体辅助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一:分苹果

  1、让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2、接着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一半)

  这个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讨论,但是,“半个”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并把自己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活动二:折圆

  让学生拿出圆通过对折,折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建立1/2的'表象,还使学生知道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是1/2,利用1/2教学分数的写法。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落实了新理念。)

  活动三:涂一涂

  出示一些彩色的图形,让学生涂出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涂一涂,进一步体会到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张纸、半件衣服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活动四:折喜欢的图形

  让学生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同时与伙伴交流。鼓励孩子进一步折纸,探索出1/3、1/4、1/6、1/8、1/10、1/12等,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新分数的理解。最后得出:像1/2、1/3、1/4、1/5、1/10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并由孩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学生明确了分数的概念后我指着其中的一个图形(电脑出示)问:“看到了这幅图,你都想到了什么?(阴影部分表示1/3,在图形中找到了另外2个1/3,一个1/3是1/3,2个1/3是几?3个1/3就是这个圆。

  (设计意图:传统的教材采取的是小碎步式的教学,在这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给学生较大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教材例2~例5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练习设计力求作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针对性强,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我除了利用好书本的习题外,还精心设计了写数()、涂色()、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最后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拓展思维题,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根绳子,反复对折。通过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所占的就越少。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这样既保证了全体的达标,又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四)、归纳整理、评价总结

  学生自己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此环节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PrimaryEnglishBookIVUnit6AtaFarm。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sheep,lamb,goat,cow,horse,hen六个新词。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单词教学。它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句型“Howmany……doyouhave?之后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新词,感知句子Whatarethey?Theyare…。Howmany…。为下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本课时容量大,但难度不大,并受到学生的喜爱。

  三、说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听、说、认、读sheep,lamb,goat,cow,horse,hen等单词。

  (2)初步感知:“Whatarethey?Theyare…。Howmany…。Howmany……”等句子,学生能听懂并理解其意思。。

  2、能力目标:

  (1)能听懂Let’sdo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如Shearasheep。

  (2)能区分农场的动物,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模仿的良好习惯和主动竞争的竟识。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

  学习新词sheep,lamb,goat,cow,horse,hen,能正确认读。。

  五、说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新旧单词卡片、录音机、磁带、流动小红旗、写句子的纸条、挂图。

  七、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这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模仿力强、表现欲旺盛等

  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以活动,合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游戏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组织教学。彻底改变传统的“授—受”的教学模式,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八、说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

  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Wellbegun,halfdone。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意、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兴奋起来,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景。

  因此,在热身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OldMacDonaldhadafarm”,这样的导入能很快吸引住学生,同时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

  (二)自由会话,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是放松的,敢于说、敢于参与教学。教师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充满活力。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与学生进行了朋友式的会话。It’stimeforclass。Areyouready?Hello!Boysandgirls。Howareyou?Nicetomeetyou。?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渲染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

  (三)呈现新知,合作互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紧张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动机,引

  发他们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Today,wearegoingtolearn“Unit6。AtaFarm。”。I’lldivideyouintofourgroups。Whichoneisbest,they’llgettheflag,OK?Now,Let’sstart。于是我提出问题Doyoulikeanimals。引入学习主题,并通过挂图和音乐创设情景Let’sgotoafarm。Therearemanyanimals自然引入新词的学习。在呈现新知时,我尤其注意了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对比,听音,看动作等不同的方式引出新词,给学生以深刻的第一印象。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会使每一位参与者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于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在操练时,我首先进行了一些机械的练习,如:“Listen,pointandrepeat。”听音、指词、跟读,“LookandGuess”看口形、猜单词。同时,我更注意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辅以全身反应法,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与之相关的动作(挤牛奶)等有趣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学习生词时感知句型,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重视对学生思维,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们在师生,生生,小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堂总结,及时评价。

  通过对知识的小结,帮助学生将本课的信息进行加工、储存,从而明确教学目标、重

  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培养小组团队精神,激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活动,为小组争得荣誉。最后做活动手册,是一个常规练习,其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课时掌握的程度。

  九、教学总结

  这节课不论是新知识的呈现,还是游戏的设计,都能紧紧地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充分让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感悟、游戏巩固,是一定能圆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

小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这一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白杨的特点及爸爸的心愿。

  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说教学方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白杨的品格。

  (2)运用朗读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引读,品读,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等,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

  三、说学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学生运用勾画圈点法,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的主旨;运用朗读法、讨论法,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 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大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重点研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的心愿,激发学生对西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

  现在我重点讲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上课,首先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杨》,学生会唱的跟着一起唱。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觉得歌曲中的小白杨怎么样?今天我们就伴随着这动听的歌声,和文中的父子三人一起踏上开往新疆的专列,认识一下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欣赏歌曲,不仅使学生身心愉悦,而且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情感的基础。

  (二)品词析句,理解白杨的品质特点。

  1、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白杨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划出来,用心品读。在这里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2——11自然段这一部分,学生交流时我打算这样来处理: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朗读来展现自己的感悟,指导学生抓住“多高”“大伞”“多直”“这么直”“这么大”等词语体会白杨树的高大挺秀,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话语。

  第12自然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我这样来组织教学:

  (1)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语,学生自读自悟。

  (2)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3)说说从爸爸的话语中,你听明白了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白杨树的特点,板书: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坚强不屈。

  (4)让学生说一说祖国建设还有哪里需要白杨,然后教师激情引读:

  堤岸需要它护堤时,它就在那儿——

  荒山需要它绿化时,它就在那儿——

  戈壁需要它挡沙时,它就在那儿——

  城市需要它美化时,它就在那儿——

  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完全浸润在了课文的语言之中,虚心涵咏,以读见悟,熟读成诵,白杨树的品格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5)在读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白杨树说几句话,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此时定能有感而发,真诚地赞美白杨。

  (三)激发想象,领会建设者的崇高精神。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的第14——16自然段,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在交流14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想想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通过猜测、师生对读了解爸爸的心愿,那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地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边疆。(板书:无私奉献。)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由“知道”推及到“不知道”,由表层体会到深层,加之师生对读激起的情感共鸣,使学生逐步领悟了文章的深刻内含,使文、道得以统一。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让学生钻研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

  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

  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微笑?

  3、那棵大白杨象征的是谁?小白杨又是谁?

  学生在讨论释疑的过程中再次体会了爸爸的内心,同时明白了文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然后说:“同学们,新疆有许多像爸爸一样的‘白杨树’,祖国各地也有许多像爸爸一样的‘白杨树’,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学生交流后,出示诗歌《帐篷》,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在整个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由读到悟到写,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历练语言、宣泄情感的平台。

  (四)拓展延伸,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学们,新疆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件出示今日的新疆面貌。告诉学生如今仍有一批批祖国的好儿女,源源不断地奔赴新建,相信东西部的差距也一定会越来越小,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问学生:读了《白杨》一课,目睹了西部建设的辉煌成就,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安排这一环节,是想在学生心里种下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种苗,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统一。

  (五)布置作业。

  学生可以针对个人情况任意选择

  1、读完课文,你肯定有很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

  2、续写兄妹二人在新疆的生活和为新疆做出的贡献。

  3、阅读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

  五、说板书:

  这样的板书突显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共有的崇高品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小学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情惑目标:①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从小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②使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11根、圆片11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选择教法,突出主体:《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情境教学,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采取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流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指出: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本节课通过创设系列童话情境,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体现了计算题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星期天呀,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瞧!(出示课件),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这里共有11条鱼,我钓的是6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交流,探索算法。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1-6=5,然后引导:你是怎么计算出11-6的?能给菲菲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并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体现。在这里,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交流汇报算法

  要求学生上台汇报并展示自己算法的过程,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①10-6=4,1+4=5

  ②6+5=11,11-6=5

  ③11-1=10,10-5=5

  ④11分成10和1,1-6差6个,不够减,10-5=5

  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更灵活,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合作意义之所在。在这里,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师导:菲菲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方法,解决了cat哥哥的问题,高兴极了。它灵机一动,决定考cat哥哥:有11条金鱼,我钓了5条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钓了几条花金鱼?谁知cat哥哥马上计算出11-5=6。

  小朋友猜猜,它用哪种方法算的这么快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结:小朋友们用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答案,计算时你们要向cat学习,在众多的方法中,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进行,不仅巩固了多种算法,同时同时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对比和选择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练习与交流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菲菲想考考cat哥哥的目的没达到,心里有点不平,拉着cat就来到了河边,瞧!(出示课件)

  菲菲说:我知道刚才你早就数好了是6条花金鱼,那不算,有本事重来!这河里有8只鸭子,岸上有3只,你能写出一个加法两道减法算式吗?(注意还要算出答案)哈哈这回总答不出来了吧!

  cat说:这么简单的小问题,不如考考我们的小朋友们吧,另忘了,我们还要去买礼物,今天可是小猴的生日!小朋友们,敢接受挑战吗?

  让学生先自己解决,然后小组交流,怎么列算式,怎么算以?

  全班反馈,同时板书:3+8=11 11-8=3 11-3=8

  2、自主练习

  充分表扬小朋友们后又继续引入:小朋友们真棒,比菲菲可聪明多了,那谁你们能和cat一样回答得又快又正确吗?(出示课件)噢?河里发生了什么?(又有一只鸭子从水里上岸了)

  那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又说出一个加法两个减法算式及答复?

  在此环节中,练习巩固层次分明,在看图列式说算法中,使学生逐步从多样化的算法中充分体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并且还能使他们充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和明确体验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3、游戏,找规律,并提示课题。

  师导:小朋友们,花猫cat和猫咪菲菲礼物买得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

  哟!买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大礼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啥?

  那得先解开礼盒上的密码11-( )=( )

  ①学生自己思考。

  ②汇报。

  11-2=9 11-3=8 11-4=7 11-9=2

  ③比较每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说出都是11减几的计算,从而提示课题,并板书:11减几。

  ④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相互之间的联系,体会用相邻的算式可以推算出得数。

  在此,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在明确算法后,让学生解开礼物盒上的密码11-( )=( ),有多种填法,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从中发现11减几算式中的规律,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师:猫咪菲菲他们拿着漂亮的礼物去为小猴过生日了,我们这节课也快结束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收获?(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充分相信他们,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出示:12-( )=(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解决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把你们的想法告诉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他们,好吗?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次说课以最大程度参与为原则,我通过围绕花猫cat和猫咪菲菲创设系列情境,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引导,体验新知。教学模式以简明生动,亲和力、感染力极强的儿童语言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的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的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小学说课稿 篇7

  我对《光与影》这课进行了深刻的教研活动,将说课过程同大家一起研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光与影》是河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用不同工具材料用明暗表现物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光与影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色彩斑斓的世界需要光才能看到,而且不同的光还会引发人的不同情感反应,光与影是绘画中表现物象的重要艺术语言。采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明暗审美价值的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明暗表现的基础知识、三大面、五调子。

  (2)能力目标

  ①提高学生明暗表现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明暗表现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②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明暗处理的绘画技巧、三大面、五调子之间的运用,充分发挥明暗作用,表现物体前后虚实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画好一幅素描作品,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

  二、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让学生体验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欣赏激趣法。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创造作业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必须具备三大条件,这三大条件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引出光。

  教师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因为有了光,我们才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有人说:“光源的历史也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的确,造型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光,才使其成为现实,也可以说光给自然万物带来了生机,也给造型艺术以生命。

  2、欣赏作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家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来塑造形体、表达情感的设计提问。

  问题:(1)光线是什么?

  (2)为什么物体具有色彩?

  (3)艺术作品中如何运用光影?

  (4)光和影的关系是怎样的?

  (5)光与影在作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6)在塑造形体方面?

  (7)在表现气氛方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重点放在:1、塑造形体方面:赋予绘画形象丰富的层次和逼真的效果,增强体积感、空间感、质量感(图片展示)2、表现气氛方面:不同的空间光线效果可以赋予事物所处空间以不同的气氛,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光影变化来营造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光影变化规律

  利用立方体为学生做演示,总结规律如下:

  ①物体与光线所成的角度。

  ②光源的强弱以及物体距离的远近。

  ③物体离观察者的远近

  ④物体所处环境。

  4、感知素描,突破难点

  (1)概念―素描(提问学生自主学习)

  (2)物体受光后所产生出的明暗变化

  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

  五大调子:高光、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5、将我所学,为我所用

  采用不同明暗表现一个石膏正方体。让学生注意画面的光影变化规律和透视现象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讨论,组内交换意见后分别用不同方法画出石膏正方体。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石膏正方体做画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明了。布置作业:每人一张石膏几何形体的素描作品。最后学生播放轻音乐,在音乐中完成作业。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6、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表现风格不同,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7、板书设计

  ――初步感知(欣赏作品)

  ――乐中体验(画正方体(1)素描)

  ――讨论探究(自评)

  ――知识扩展(明暗简化练习)

  ――情感升华(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11-02

小学《赵州桥》说课稿12-06

小学体育说课稿11-24

小学篮球说课稿11-04

小学说课稿11-05

小学美术说课稿11-18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0

小学英语说课稿08-27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小学数学说课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