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2-26 20:59: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具准备

  板画一张《晴朗的夜空》,圆月和新月图各一,绘画纸(学生每人一张),幻灯片,录音磁带。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教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交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教师趁机提问:

  s.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2(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打开投影,放上幻灯片,左右移动幻灯片并描述)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师放64、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个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即范读指导。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

  在这较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

  b.个别演读

  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

  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

  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分子。

  4.创作想像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泻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

  我想在上课时,如果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那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必定会水到渠成

语文说课稿 篇2

  1、分析: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

  本课是则寓言,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寓言本身充满了兴趣,但对寓意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通过教学本组前面的课文,也已经初步掌握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所蕴含的道理。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全部教学活动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知道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难点是:感悟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明白其中的道理。

  说教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谈话激趣法.品析词句法、情感体验法、故事表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我指导学生用“读、找、品、画”的学习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进近香

  课前充分利用视频展示春暖花开优美画面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说“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然后说:“是啊,春回大地,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板书课题后一起美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导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促使他们伴随着内心的情感去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受花香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在这条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解决提出的问题师随机正音。这样既检查端粒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三、全心品读,寻探花香

  为了把课堂真真实实地还给学生,在品读课文前,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圈划出破损水罐情感变化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破损水罐的第一次情感,通过抓住“惭愧“”十分惭愧“”“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等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破水罐的惭愧自卑,同时通过课件出示“破水罐因为而惭愧。”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接着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破水罐与挑水工有两次对话,用“——“画出来,小组合作体会他们的心情。”然后让学生通过语速和语调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在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不理解的词,这时我鼓励学生自己互相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破损水罐的第二、三次情感变化,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那只破水罐……感到一丝快乐”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美好的景象。我以鲜花作为拓展点,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来形容鲜花,因为插图中的鲜花很美,而且破水罐也因为看到鲜花而感到一丝快乐,但文章中却没有做详细的描写。这一点的拓展,也为下文做铺垫。

  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二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多美的花儿呀,然而破水罐看了它们仅仅带来了(一丝快乐),你感受到了什么?以此过渡到破水罐的感情变化线: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因为每次只能运半罐水,让挑水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它十分惭愧,即使面对美丽的鲜花,它也只有一丝快乐,从而体会出破水罐一直处在自卑和自责之中。

  出示挑水工的一段话,“难道你没有注意……主人那能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朵呢?”组织学生自读、集体演读、分角色读、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去读、指导再读。对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纠正。读中抓住“早”“利用”“撒下了花种”“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等词指导学生读懂破罐此时仍然伤心,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四、以读促读,收获花香

  用“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将课文读一读”进行过渡,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角色,三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分组汇报朗读表演。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经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内交流)

  我想对完好的水罐说:

  我想对破损的水罐说:

  我想对挑水工说:

  我想对自己说:

  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曾为没有美丽的容貌而懊恼;也许……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这样,既有机结合课文中心进行人文教育,又有效地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读、写、说的训练,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两性统一,接着再读文题内化情感后师生配乐朗诵《欣赏自己》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过程,使学生在感受课文语言的同时,体会要正确看待自己。

  五、课堂小结,花香四溢

  我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小结后用课件出示课后作业,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为今后的习作积累了写作素材。

  说板书:

  板书设计如下:

  一路花香

  完好的水罐(图) 骄傲自大

  破损的水罐(图) 惭愧自卑 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红笔写)

  挑水工 循循善诱

  本课板书简洁,体现课文的特点,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寓意用红粉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揭示了中心。

  总之,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开放学生的双眼,提供观察的空间;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空间;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空间;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创造的空间,为语文教学明媚的春天带来勃勃生机。

语文说课稿 篇3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一分钟》。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并体会元元当时焦虑的心情和事后后悔不已的心理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情感变化。通过朗读学习,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了解一分钟时间的价值。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的:

  (一)、游戏引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一分钟,最后让同学谈感受。

  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一分钟是多长,同时引入本课课题。

  (二)、多个游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巩固本课生字。

  1、“一分钟”组词。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2、“一分钟”找朋友。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组得多。

  3、“一分钟”猜谜。教师把生字编成谜语。如:门里有市场(闹),每人都用心(悔),过去一寸来一尺(迟),人戴鸭舌帽(欠)……以组为单位让学生猜谜,看哪组猜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字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时间意义,同时完成了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可谓一举三得。

  (三)、课文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懂得珍惜时间,了解一分钟时间的价值。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有关句子。注意朗读的节奏及语音、语调。

  4、教师引导复述课文:动画复述按顺序出示课文的六个镜头:睡觉、过马路、等公交车、走路、迟到进课堂、后悔,请同学们边看边读有关的课文段落,然后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故事复述的引导,一是可以内化课文的语言与情感,二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三是复习课文主要内容,为重点问题精读感悟做好准备。

  5.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分钟时间的珍贵。

  四、课堂达标测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

  1、看拼音写汉字

  zhōng líng nào hā qiàn

  ( )声 丁( )声 ( )钟 ( )

  chí jué huǐ

  ( )到 ( )心 后( )

  2、表演朗读 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在精读感悟以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能力与表达情感的集会。

  五、课后延伸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学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后延伸题目: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向我们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消失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使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掌握"霞、盈、茄、庙、揉"五个生字。

  能力目标主要是: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感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文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机、生字卡片、色笔。

  二、说教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击破难点,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范读、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提高兴趣之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6 个环节:

  1 、导入新课:

  在早晨或傍晚,我们经常会看到天空中出现一些美丽的云霞,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自由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发言后,小结:看来同学们平时观察得很仔细,这些美丽的云霞就叫火烧云,(板书课题:8 、火烧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2 、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纠正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 、整体感知:

  这部分可分为三个环节:①提出学习目标②带着问题听录音朗读③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及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投影思考题:

  1 、火烧云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

  2 、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3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录音,边听边思考,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4 、重点深究:

  这部分又分为两个环节: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图文结合,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因此,学习课文内容时,我先投影彩图,指导学生了解图意,再结合课文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回答:火烧云最主要的特点是"变",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的,而颜色和形状变化都显示了共同的特点,就是变化多和变化快。于是,我紧紧抓住"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来讲读课文的三个段,边讲边板书:变(多、快)

  第三道思考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部分时,大部分学生能够从"红通通的,金灿灿的……"等表示颜色的词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的特点,但不一定能找出颜色变化"快"的特点,投影对比句子:

  A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B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一会儿……一会儿……"中体会变化"快"这一特点,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惊奇、高兴之情,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训练朗读:

  《火烧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的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

  朗读要求:

  1 、读第1 、2 自然段,可把文中"了"字的读音适当延长,读成近似"啦"的读音,感情就出来了。

  2 、第3 自然段写颜色变化又多又快,要读出急切的语气,速度可稍快些。

  3 、读第4 自然段至第7 自然段时,随着一种形状的出现到模糊、消失,要读出先惊喜、后惋惜的感情。

  以上朗读要求不是读前提出来的,而是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逐步提出,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加以贯彻: 或通过教师范读,或通过诱发想象,或通过师生共议。总之,就是要让学生读得有劲,读得投入。

  6 、总结深化:

  学完了课文,我让学生看板书,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火烧云的。之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可以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和观察方法两方面来谈。)

  结束语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领略了火烧云这一壮观的自然景观,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遇到更神奇的自然景观,只要我们多用心观察,并将这些内容积累下来,我们的习作便会有源源的材料。

  布置作业:按描写火烧云的方法,展开合理的想象,以《雾》或《雨》为题写一片断。

  五、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说课稿 篇5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本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能力。

  ②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特色,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会辩证的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②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其中,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对胡同文化思想内涵的正确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是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新课程同时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有步骤的引导学生看、听、读、议,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同时,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要求,作一次探索性学习,力求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

  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跳读法: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

  2、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3、比较法: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

  4、讨论法:所有教学重点难点均通过讨论解决。讨论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探究性学习。采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自读课文,思考以下内容:

  (1)汪曾祺其人其文。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4)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二)导入:

  1、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提问:“这首歌有什么特征?”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我抓住“京味”、“京派文化”等加以点拨。然后让学生找出歌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学生会说出“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等,最后我做总结,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体现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体现了一种北京文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胡同文化,并板出课题。

  2、展示多媒体图片——北京胡同和老北京街景,

  (三)明确教学目标〔略〕

  (四)理清思路、研读课文

  1、提问预习问题,指导学生用跳读方法,抓关键词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1)汪曾祺其人其文。学生回答与教师介绍结合。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方正、安静、封闭

  关键要让学生找到依据,教师用几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反复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等。

  (3)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首先,通过概括胡同的五个方面特征,总结它的总特点。这点学生不难概括,一般都会准确找出,但“方正”世胡同的总特点需要教师对“四合院”进行点拨,正确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体现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种方位意识极强的特征,同时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板书一个正方体(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写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学生印象。

  其次,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老师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什么?

  (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课堂交流。)

  前两问也不难,学生回答出“封闭”特征时及时板书在“文化”之下,而其实质是“忍”则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迁,逆来顺受的表现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书“忍”。

  (4)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人怎样的内心世界?(边概括边板书):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

  理想住家——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对物质要求不高

  处事哲学——爱看热闹,不爱管闲事

  (5)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齐读最后三节,思考: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先请学生来回答,后教师评价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伤感、留恋、理解。仅供学生参考。

  ——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①没落的必然(理性)②依恋,但又无可奈何。

  ——胡同文化①既有值得称道的地方,②又有必然抛弃的缺点。

  2、品味语言

  《胡同文化》不同于一般评点或介绍类的书序。它实质上是一篇文化散文、文化随笔。因此,学习并揣摩本文的语言张力,理解并领悟本文的文化内涵,是学习本文的要点。

  教学时,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具体是:先让学生听8—12段的录音,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特点,再在同学之间展开朗读比赛,重点读8、11、12段,看谁读得像,读得好,鼓励创新读法。老师积极给予引导。

  朗读训练后,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子: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质疑,相互解疑,教师辅助答疑。

  4、总结全文。

  (四)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

  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引进单元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课内教学拓展到课外。围绕“胡同文化”这一课题,让学生开展一次语文课外研究学习。

  具体做法是:

  首先,引导学生参照相关内容,发现并确立课题,学生自主选题后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小组协作探究。(课题可以是如下种种:北京胡同和四合院、胡同与名人、胡同建筑经典、胡同风情、胡同与北京人、胡同文化研究等等。)

  其次,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上网等各种方式开展研究的方法,由学生生在课外完成,时间为一个月。期间教师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最后,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通过论文、报告、专题讲座的方式,也可以是图片展览的形式,还可以是放映多媒体、录象的形式让学生发布探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活动心得等。

  总结过程重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通过亲身时间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时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语文说课稿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学习氛围,激发情感,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空间。

  本次教学,主要是以闯关的形式,在游戏中来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巩固学生的拼读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能区别三拼音节与双拼音节,巩固学生拼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活动、游戏为主,寓学习与游戏活动之中。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拼音,并在识记、拼读过程中培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发现、善于表达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从开始的导课,学生接到拼音王国的邀请函,邀请到拼音王国做客,来宾能获得神奇的智慧果

  二、受到邀请:

  今天是十月二十三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今天一大早,老师发现在我们教室的讲台上躺着一封漂亮的请柬,哇噻!是拼音王国国王托秋风伯伯送来的耶,大家想知道请柬的内容吗?

  宣读请柬内容: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首先祝贺你们在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认识了拼音王国的所有成员,并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在这美丽的金秋时节,我们拼音王国将举行一年一度的庆功宴,表彰那些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拼音大臣们。在此,我代表所有拼音王国的成员向你们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光临我们的国度,和我们共渡美好时光,来宾将获得神奇智慧果一枚。

  国王“X”

  九月十四日 晚

  过渡:

  师:(神秘的表情)据我所知,通往拼音王国的道路艰难坎坷,我们必须克服重

  重困难才能到达目的地,神奇果必将属于那些勇敢智慧的小朋友。大家愿意跟着老师去历一次险吗?

  生:愿意。

  出示课题:pīn yīn wáng guó lì xiǎn jì

  拼 音 王 国 历 险 记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低年级儿童强烈的表现欲,把严肃的课堂变幻成快乐的童话王国,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当一次智慧、勇敢的闯关者,经历一场惊彩、刺激的冒险旅程。)

  A :过渡:小脚并并拢,小胸挺起来,眼睛闭闭牢,翅膀张开来。让我们飞起来吧!(音乐响起)

  师:哇,好大的一块空地啊!(出示题板:dà sēn lín )我们来到了哪里?

  生:(学生自由拼读,要求读准前鼻音:sēn lín )

  师:这里住着23个声母朋友呢,我们来开火车叫出他们的名字,一个叫一个好么!看看谁先出来的.……(生开火车读声母表)(课件随机出示)

  师:听你们叫声母的名字又轻又短,他们很高兴。你看“复韵母天地”里好朋友都着急了!分组轮流来叫他们吧!

  师:还有几位“鼻韵母”呢!叫他们的时候,我们的鼻子要感觉痒痒的才对哟!男、女同学轮流叫他们吧。(男、女生轮流读九个鼻韵母。)

  (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力赛的形式,进行声韵母的复习,在学生自主的纠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b :过渡:小脚并并拢,小胸挺起来,眼睛闭闭牢,翅膀张开来。让我们飞起来吧!(音乐响起)

  师:哇!好神秘的地方啊!(出示课件:mó huàn dǎo )我们又来到了哪里?

  生:(学生自由拼读,有一个特殊的音节是“三拼音音节”要求读准三拼音:

  huàn )

  第一部分:找出字母和音节,字母涂上红色,音节涂上黄色。(答题纸)

  待学生做完题后,教师出示答案全班进行对照纠正。在出示音节答案后,教师顺势提问:师:在这些音节中,你能找到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吗?学生读一读。

  第二部分:结合学生找到的音节加调号,教师顺势提问:同学们找的真准,

  师:不好,那里(师指后两行)有妖气,妖怪把拼音娃娃的帽子抢走了,勇敢的孩子应该怎样?

  生:打败妖怪,抢回帽子。(学生进行标调练习,并说出标调规则)

  结果:全体学生成功闯关!

  c: 过渡:小脚并并拢,小胸挺起来,眼睛闭闭牢,翅膀张开来。让我们飞起来吧!(音乐响起)

  you le yuan

  生:学生拼读, 整体认读音节:yuan

  这里准备了不少的拼音游戏等待着同学们的到来,让我们活动起来吧。

  1、小小摄影家:老师出示复韵母卡片,学生要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并且读准它。

  2、超级变变变:双拼音节ban( pan gan gang gun hun hou lou lüe jue )三拼音节luo (huo zhua jia )

  3、 kāi xīn xiǒo wu

  生:学生拼读,读准前鼻音xīn 整体认读音节:wū

  师:这里有这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让我们把他们收集下来,作为送给拼音娃娃的礼物,好吗?

  (在答题纸上,让学生把收集到的礼物用拼音记录下来)

  生:学生指认礼物,拼读。

  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说一句话吗?

  生:学生练说

  教者点评:本学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了拼音与汉字的练习,拼音是为了认字,遇上不会写的字便可以用拼音代替了,当学生运用所学的拼音进行组装字词句时,创造性的学习带给学生的是无穷的乐趣,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关注到不同能力得学生。

  三、拼音王国欢迎你

  历尽了种种磨难,我们终于来到了拼音王国.

  看!拼音王国的大门前彩旗飘飘,上面还写着字呢,我们来读读看:

  huān ying nín yuǎn fāng lái de kè rén

  听!拼音王国的国王正在对我们说话呢:你们是一群勇敢、智慧的孩子,你们每人都将得到我们神奇乐园的智慧果,希望你们充分发挥智慧果的作用,多一点勤奋、多一点刻苦,出色完成下一轮的识字任务,请你们念响咒语进门吧!

  Zhī ma zhī ma —— Kāi mén ba

语文说课稿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通过拓展探讨,了解“月”的不同的象征义。

  二、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三、教学难点

  1.要求学生结合诗中的情景意象推敲炼字,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理解诗中景、情的融合,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四、教学手段

  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诗歌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采用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使学生感受与领悟“月”的丰富意象。

  3、采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身于巩县(今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州的妻子。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杜甫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思亲之作。

  (二)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由画面的月亮引出话题,要求学生回答看见月所产生的联想,得出结论:同一轮明月,在不同人看来,是有不同的象征义的。再引出杜甫的望月诗《月夜》。

  (三)朗读

  (四)交流研讨

  1、在诗歌中杜甫抒发了什么情感?

  2、从诗中哪里看出是抒发思亲之情的?

  3、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

  4、妻子明明有儿女在旁,为何诗中却说妻子独看月?

  5、妻子的.思念程度如何?

  6、诗中仅仅表达了离别思念之情?

  7、诗歌主旨

  8、诗眼

  9、指导朗读

  (五)拓展探讨

  1、杜甫其它写月诗

  《月夜忆舍弟》——怀乡思亲情深意切。

  《江汉》——怀才不遇悲情绵绵

  《后出塞五首》(其二)——边塞苦寒苍凉悲壮

  《客夜》——天涯作客孤独凄凉

  小结:同一轮明月,同一位诗人,由于时、地、心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象征义。

  2唐宋其他诗人望月又产生了什么遐想,思怀、失意、永恒、高洁等

  (六)总结

  月的象征义非常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月的象征义也在变化发展。

  六、课后反思

  1.教师定位。

  在课堂各环节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提纲契领的讲解之后,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最后教师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受益。

  2.学生定位。

  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对学生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集体合作、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课前指导学生查找资料,鼓励学生利用校图书馆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资源,充分搜集占有资料,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初步看法和观点;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的看问题,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最终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了学生研究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3.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4.教学的互动性——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层面和分析理解能力盘旋上升,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坡度,努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附人评诗常有“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或主旨的关键词语.请指出《月夜》中的“诗眼”。

  “忆”。既然“忆”是诗眼,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也就是说它能串联起整首诗,那我们就围绕着这个“忆”字来整体感知一下这首诗。

语文说课稿 篇8

  学习目标: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3、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温习内容。学生带着几个小问题去读。(快速默读)

  1、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用笔做上记号)

  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2、内容写的是自然景物,为何题为“山中访友”?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你感受到什么?

  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是因为作者十分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能体现出作者与这些自然界朋友的深厚情感。

  二.讨论问题2(题略,见前面)

  1.设下悬念,使人产生追问心理,想知道到底是谁,是什么样朋友。

  2.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这是课后第一题中第2小题:“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的答案)

  3.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问,启发学生回答。

  1.作者都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从这些称呼中可看出,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语文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

  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第六单元的课文,它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采用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索溪峪的“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他肩负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己学懂文章的使命。

  2、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3.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字浅显,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困难不大。应该把重点放在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本教材采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1.引导学生预习好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了解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风光的美好,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中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主导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再通过老师提问检查做出总结,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应用资料。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自读章文章。

  出示自学要求:

  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

  三、反馈、讲授新课

  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

  展示:课文第一段

  2、指导朗读。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

  (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

  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排学习段落。

  山山有什么特点?

  “野”表现在哪些哪里?(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

  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指导朗读。

  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为什么?(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

  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先概括后具体)

  水水野表现在哪里的?

  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

  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游人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

  4、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是啊。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文“野”又是什么意思?

  6、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四、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五、总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的说课稿03-25

语文《背影》说课稿07-30

语文《荷花》说课稿08-22

语文说课稿11-03

语文优秀说课稿11-05

语文《观潮》说课稿01-11

语文《猫》说课稿01-05

小学语文说课稿06-09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07-29

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