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11-13 12:13:4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小珊迪》。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作者找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换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惨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可贵品质。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正是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加之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衣食无忧生活,处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小珊迪的生活情况相差甚远。通过课文让他们感受小珊迪的可怜可敬,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也让学生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4、设计理念及三维目标的确定: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我确定了以抓住关键段落进行情感体验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品质。

  依据以上的`设计理念加之结合本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生词含义,积累并运用语言。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小珊迪的人物品质。懂得在生活中要善良、诚实、守信的道理。自觉做一个善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5、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感受小珊迪的诚实、守信等多种可贵品质。

  6、教学难点:

  在读中逐渐感悟出小珊迪的形象。

  二、说教法: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法上采用以读促想、以想促议、以议促悟三结合的方式。

  三、说学法:

  有的语文课是一幅美丽的“画”,有的语文课是一首精美的“诗”,而这节语文课我打算把它“排练”成一部经典的纪实“剧”。课文是一个剧本,小珊迪是主人公,老师是观众,全体学生是导演,大家都在被主人公的命运和品质所牵动着,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屏幕就是荧幕。

  在学法上主要是多读、熟读、精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进而拉近学生与故事主人公——小珊迪的距离。

  四、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写话字卡

  五、说教学时间:

  本课共教学两课时,第一课时: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第二课时:学习生字,解决课后问题,总结写法,联系生活谈自身做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由己及彼产生对小珊迪的同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了两年多,不知道你们对我的印象如何?你能用“( )的老师”来说说你对我的印象吗?指导学生说说三年来对老师的印象。

  (2)我也想了解一下你们,请用“( )的某某”说说自己。

  2、导入新课,在情境中初步体会小珊迪的可怜。

  从刚才谈话中可以看出你们都是幸福、快乐的孩子,你们都生活在甜蜜、幸福中,可你们知道吗,100多年前英国有很多孤儿,没吃没穿,不得不流落街头,勉强度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结识他们中的一个名字叫小珊迪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小珊迪的可怜

  读完课文之后想一想:课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

  (三)、细读课文,体会小珊迪的可怜

  1、体会外貌描写。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了小珊迪的可怜,把它画下来。

  (2)、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如:“又薄又破、瘦瘦的、冻得发青……”。

  (3)、在理解的基础上引读,进一步体会小珊迪的可怜。

  2、体会对话描写。

  (1)抓住关键词语朗读体会对话。

  重点理解“请求”。

  (2)抓住“乞”字的字形进一步体会。

  (3)去掉提示语进行直接对话,再次体会小珊迪的可怜。

  (4)概括小珊迪的形象。

  (四)、展开联想,体会小珊迪的可敬

  1、读小利比的话,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

  2、展开联想

  请学生展开联想,和老师一起回到那个故事中去,看看小珊迪在回来的路上究竟遭遇了什么?

  情境(1)体会得到钱的喜悦

  情境(2)体会小珊迪遭受的痛苦。

  情境(3)体会小珊迪的坚强。

  情境(4)体会小珊迪对弟弟的亲情。

  情境(5)体会小珊迪诚实守信的可敬品质。

  3、感受小珊迪的可敬

  4、带着想象及理解再读这段话。

  (五)、体会作者的情感,塑造出小珊迪的形象。

  1、观看课件,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2、再听一听小珊迪用他那奄奄一息的声音在说什么?

  3、感受小珊迪的形象,就在这样的时刻,就在小珊迪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仍然想着什么?

  4、升华情感

  面对这样可怜又可敬的小珊迪,我们许下重重的承诺(学生接着读……)。

  (六)、情动辞发,读写结合

  小珊迪听了我们的话,他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似乎在表示感谢。突然他眼中的光消失了,我们……真不忍心用一个“死”字来说小珊迪。我们宁可相信他走了,到一个没有饥饿也没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女娲补天》是六年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女娲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读懂女娲补天的过程。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3. 感受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以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因为本文是一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因而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尤其是第3、4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下面我谈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

  1、 充分发挥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这则神话容易理解,所以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要少。主要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地把握想像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像。教学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读读课文、想象情节、讲讲故事。课文的第3自然段着重写了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语言比较精练,只从字面去理解很难有深刻的.感受,这时就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女娲去过哪些地方,又是怎么寻找的。用他们的想象来丰富故事的内容,加深体会,进而感受到女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这也是一个说话训练,学会把一段较长的句子说完整,说清楚。要学会说、会扩、会创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灿烂、繁荣的文化魅力。

  2、 感情朗读,体现个性。

  《课标》中提出: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当学生领悟到女娲的勇敢,她的无私后,怎样把他们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呢?朗读是最好的方式。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读出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样,这时就要创造一个宽容的课堂,只要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就要予以肯定。另外我又以舒缓的音乐弥漫于学生读课文时间段,营造一个愉快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促发思维的生成,营造情境,品尝朗读带来的喜悦。

  3、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故事内容非常神奇,体现了神话艺术的魅力。在教学的最后,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先创设一个讲故事的环境,然后加以点拨,让学生开阔视野,重点在想像力的激发上,并运用所学的语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说

  《七颗钻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就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7个生字,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语句,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教学重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悟爱的博大。

  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本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由宽松,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认识,在提升后促进感情朗读,我想这是对本篇情感味较浓课文增进体验的合理途径。

  2、 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感受。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3、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复习导入,走进文本

  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受了旱灾的可怕,知道了水罐变化这条明线,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水罐变化的原因。上课伊始,我先是复习了本课的部分词语,然后以图片、文字相结合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引出人们在大旱灾时对水的极致渴望。

  然后衔接到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一天晚上,天黑漆漆的,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去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她走了很久很久,可是,哪儿都找不到水,终于,又累又渴,倒在沙地上睡着了。紧接着,让学生在轻柔悠扬的轻音乐中,自读课文,随着文本,随着小姑娘而感动。

  2、整体感知,回忆内容,导出课文明“线”

  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几次神奇的变化?

  通过学生的回答,理清课文脉络,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进行展示:空木水罐——满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面对这样的变化,你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质疑,归纳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一次次神奇的变化、课题为什么叫《七颗钻石》,而不叫……

  建构主意认为:师生、生生之间需要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相互探讨中进行交流和质疑。这就是所谓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一个契机。

  3、理解、品读词句,感悟课文暗“情”

  由于教材层次是层层递进、缺一不可的关系,我通过把握课文、品词句、议论、促体会、想像、升情感这样一种方式进行扩展教学,针对不同变化选择不同切入点进行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采取了示范分析与自我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阅读能力。在水罐的第一次变化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孝心与爱心,同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读中体会、感悟,适时进行拓展想像:水罐中的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让生展开大胆的想像,畅所欲言,训练临场语言表达能力。再以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教学,不过评价的主流应是积极的、鼓励的、富有启发性的。

  在水罐木变银的部分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小狗的前后变化对比出小姑娘的美好心灵,从而凸显她的爱心之无私。

  银变金的部分有个理解难点,这里要让学生体悟、总结出水罐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是:爱,不仅有小姑娘对母亲、对小狗和他人的爱,也有母亲对女儿的爱。是人间广博无私之爱创造了奇迹。在这一部分着重训练学生朗读母亲所说的那句话,从那句话中体会出母女间的深情。可先指名读,生评,再指名读,然后分角色读。

  最后的变化:从金水罐中跳出钻石、涌出水流。这里用讨论法突破难点。从前面我们可以感受出水罐的每一种变化都与爱心有关,是什么样的爱竟然使水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呢?这里可结合前几次的变化来谈小姑娘与母亲都拥有一颗博大而无私的爱心,当小姑娘忍着焦渴把水递给过路人时,她的爱心就如同钻石般可贵,闪耀着异样的光芒。是这种无私的爱,给人间带来了希望,照亮了人间。

  与此同时,进行拓展、说话练习:小姑娘的爱心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源源不断、新鲜的水流,干渴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有了水,人们会说---------------;动物会说----------------;花草树木会说-------------------。)让学生契合本文童话的主题,充分、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4、引伸拓展,让爱层层递进

  学到这儿,学生对课文语言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但仅仅是了解文中故事,明白变化的原因是“爱”。对作者的意图还不甚理解。所以,向学生提出疑问:

  (1)为什么不把钻石留给小姑娘她们,而让它飞上天变成了星星呢?

  让学生明白让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发生奇迹,由爱而生的七颗钻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诉人们,让爱成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

  (2)读完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想做些什么呢?

  ①文中的小姑娘为了找水,累得倒在了沙地上,这水是多么的宝贵啊!读完这个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有什么想法呢?(节约水资源,倡导环保、和谐等。)

  ②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世界?从中,你懂得了什么?(会感受爱,更要懂得珍惜、感恩。世界因爱而美好.....)

  让学生结合实际谈生活中感人的事,明白爱是真实的奇迹。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爱,到处有奇迹发生。

  四、说板书设计

  19 七颗钻石

  爱心——奇迹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形象直观地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进行授课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或上网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这一鲜明的主题。通过交流资料, 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也放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以增加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开始讲课时由于本课是一篇通讯,在教学时没有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引导学生热爱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文训练,在读中悟,在悟中思。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用跳着读的方法。随文识字,多种方式再现巩固生字;结合语境理解重要的词句。创设情趣,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那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同研究。再经过朗读感悟。如:“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投影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指名读——学生练习读——小组集中精神诵读→学生理解分析→教师小结过渡引入图片→投影出示相关图片。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这时候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又如:“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学生理解分析。

  由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师小结:因此,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在这时回顾前文、感悟文情,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把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最后图片赏析,结束全文: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学生看图片→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表述)这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呢?(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在清楚课文内容后,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学文中,领悟深刻的主题思想,激发起热爱和平感情。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篇课文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创设情趣,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针对本册教材的具体情况,大纲要求教学中让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针对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和课文自身的训练重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思想教育方面: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教学中将其作为难点来处理。围绕重点,体会国际社会中的理解与帮助。

  在《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一书中曾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首先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读一篇文章,先要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发展性阅读的“双向”过程是安排阅读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

  结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文的具体情况,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法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这样安排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或上网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这一鲜明的主题。通过交流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过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内容初步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记叙的内容,按老师问题的提示,在揭示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意安排了揭示分析课题导入课文学习的环节。以几个浅显的小问题切入,有利于学生渐入佳境。

  板书是一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发愤立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围绕本单元“成长”的话题,课文以两副对联为主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讲述了这个故事:苏东坡年轻时博学多才,故有时难免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后受到一位老人善意委婉的点拨,明白了学无止境、要发愤立志的道理,而后终于成为中国大文豪。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母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编者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正是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有初步的了解,教育学生学无止境,要虚心好学,其中也可感受到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共有67人,有20人是插班生,还有10多个留守儿童,他们在学习上困难比较大。但是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好,学习主动,积极性高,因此,班级学习风气很好。本课的语言细腻传神,学生读起来饶有兴趣,学习起来也会比较容易。

  《课标》特别强调“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本单元“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训练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和能力

  1、学会5个字,认识5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识记四个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

  以“朗读、感悟、交流、表演”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受到发愤立志、虚心好学的启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上目标在教学中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启发教育学生学无止境,要虚心好学。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启发教育学生学无止境,要虚心好学。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法。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三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第四、五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②“以读代讲”法

  《课标》要求“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和运用,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故事生动,文笔流畅,语言细腻传神,学生读起来饶有兴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讲只要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即可,将课堂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学习语言,以读促情,读中体验,读中明理。

  ③入境表演法

  语言本身是抽象的,我们要创设情境,再现语言环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感染。教学中,我让学生排课本剧,分角色演一演,从而以文本的语言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自然而然地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学生可采用“读一读,画一画,品一品,演一演”的学习方法。先整篇地读、整段地读,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再画出描写苏东坡神态、语言的句子,深入地、反复地品一品,最后全身心地演一演。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获取知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5个字,认识5个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苏东坡年轻时由于博览群书,才气甚高,因而有些恃才傲物,写出了“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插图,从苏东坡的神态中体会他当时骄傲的心情,结合苏东坡年轻时的作品帮学生理解“聪明机敏”。

  第二课时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以“苏东坡为什么要重新写那副对联”为主线,以朗读、表演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不离文本,抓住文中描写苏东坡神态、语言的词句深入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明理。整堂课分为五个环节:

  (一)以问促读,激发求知欲

  “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文中两副对联是人物心灵的镜子,是阅读故事的眼睛。开课时,我让学生高声朗诵这两副对联,再让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即“苏东坡为什么要重新写那副对联?”“牵一发而动全文”的核心问题,为学生与文本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学生有疑而学,学习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

  (二)品读感悟,互动交流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此指导思想下,为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安排了“品读感悟,互动交流”这一主要环节,同时将学法的指导有机渗透。

  1、教给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的教学,我以“找重点词句→品读重点词句→分角色表演→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整段,画出描写苏东坡心理、语言的词句,反复朗读,体会苏东坡十分得意、狂妄自大的心情。其间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盖世无双”。然后让学生想象入境,分角色表演,最后总结出“一找、二读、三演”的学法。

  以上教学,以“情”为核心,唤醒学生情感的体验,使学生自然而然走入文本。以“读”为主线,把读与品悟,读与想象有机结合,体现出读的层次性:由读懂意思到读出情感。

  2、运用学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先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一找、二读、三演”的学法进行自学,再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全班交流、品读,最后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以下语句:

  ①“苏东坡脸上立刻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通过看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感受,揣测苏东坡当时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他当时的羞愧、难堪、焦急、狼狈。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的方式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出来。

  ②“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他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了那副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在学习第②句话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呆若木鸡”“恍然大悟”两个词语,通过查字典、表情演示的方法理解词意,结合句子体验词语传达的情感,通过想象品读引导学生体会苏东坡“恍然大悟”到底“悟”到了什么?使学生深入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理解苏东坡的复杂心情,明白苏东坡在对联前加上“发愤和立志”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从语言文字入手,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思考,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物和文中道理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3、扩充资源,学习第6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6段后,师利用课件出示苏东坡在散文、诗歌、词等领域的成就,在学生无比敬仰、连声赞叹之时,引学生思考“苏东坡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大文豪”,待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之后,师再用课件补充介绍苏东坡生平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虚怀若谷的感人事迹。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不光要立志,还要付诸实际行动,持之以恒、学而不厌,才能有所作为。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老师小结故事内容,让学生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谈启发时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只要学生就文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师都要充分地肯定。正如《课标》所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谈完启发再让学生给第二副对联加上横批。学生写“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手不释卷”都行。通过这一训练,可以升华学生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坚定学生发愤立志、谦虚好学的信念。

  (四)练习复述,体验运用

  由于前面学生读得充分、读得透彻、读得投入,此时让学生复述课文已是水到渠成。通过复述课文,促使学生将文本语言进行内部消化,转化成富于个性色彩的鲜活语言,真正落实了《课标》所讲的“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

  (五)课后延伸,强化主题

  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能使学生从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在课堂最后这个环节,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提出三个课后练习供学生选择。一是找出文中的四字成语,誊抄在积累本上。二是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启发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三是课本剧的排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静态的课本语言为动态的演出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遵循板书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简易明了的板书适合学生们的认知特点,因此,我的板书是:

  发愤立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学无止境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文章。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观察一件事物要从多角度去观察,要实事求是,要尊重他人。

  二、心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心育策略

  通过观察实物,设置情境,多种形式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四、实施例谈

  1、游戏导入,初步感悟:黄色的乒乓球怎么又成了黑色的了?引导学生质疑,又自己寻找答案,初步领悟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2、品读父亲的话:紧扣“叮嘱”,让学生体验“父亲”这个角色进行朗读,和老师互换角色在情境中对话,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明白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3、实物展示,审视杨桃:出示杨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在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观察杨桃的体验中让学生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4、品读老师的话: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在思考中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果是不一样的。

  5、游戏巩固,拓展延伸:从课文里跳出来,在游戏中运用刚才学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巩固了所学的东西,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教学设计:

  11、画杨桃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叮嘱”、“审视”等词语,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样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4、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联系全文,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所说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杨桃、乒乓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份礼物,想不想看?

  2、 (出示乒乓球)请看,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3、 (出示球的另一面)好,请大家再看看?它又是什么颜色?(黑色)

  4、怎么刚才明明看到是黄色的球,它又变成了黑色的了?难道它会变魔术吗?

  5、同学们,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6、同一件事物,换个角度来看,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画杨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7、板书课题,大声齐读课题。

  二、讲解新授

  (一) 、初读课文

  1、释题:看到题目中的“杨桃”,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2、课件出示杨桃的相关介绍,师简单介绍。

  3、看到题目中的“画”,你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4、同学们的问题都提的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同学,那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先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

  6、反馈。

  (二)、体会重点语句

  过渡:同学们明白的道理可真多!课文中的谁告诉你们的?

  1、父亲是怎么告诉“我”的?

  2、老师又是怎么告诉“我”的?

  3、是啊,课文中的小作者有一位好父亲,一位好老师告诉他画画的方法,让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话。(课件出示两段话,男生读父亲,女生读老师)

  (三)、品读父亲的话

  1、(体会“叮嘱”)父亲对自己孩子都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总是千叮嘱,万叮咛。同学们,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叮嘱过你们吗?谁来学学你们的爸爸妈妈叮嘱你们的样子?

  2、点名回答。(多元评价,你学得真像!你也有位好父亲!你记住了爸爸的`叮嘱,真棒!)

  3、那课文中父亲叮嘱我时应该怎样说?自己好好体会体会练习练习。

  4、刚才大家都练习得特别认真。平时都是你们听父母的叮嘱,听郑老师的叮嘱。今天,我来当课文中的小孩,谁愿意来叮嘱叮嘱我?

  5、点名回答。大家觉得他像吗?(像)请同学们像他这样读,叮嘱叮嘱你们的孩子。齐读。

  6、父亲告诉我画杨桃的方法,你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吗?(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师板书。

  (四)、审视杨桃

  过渡:课文中的“我”是个乖孩子,按照父亲的话去做,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1、我们一起来说说下面的故事吧。

  2、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段,一生读旁白,1、2大组读老师的话,3、4大组读同学的话。

  3、咦?我明明是按父亲的话去做的,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呢?

  4、点名回答。

  5、哦,是这样。那“我”到底有没有画错呢?

  6、你们怎么知道?耳闻不如目睹。我们来亲眼看看杨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7、 (出示杨桃)让我们像课文中的老师一样来看杨桃。老师是怎样看的?

  8、 (课件出示)“审视”是怎样看的?谁会看?

  9、点名上台看,大家评点。

  10、大家觉得他像“审视”吗?

  11、谁来说说看他是怎样看的?

  12、请大家学着他这样来审视杨桃。看看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

  13、多个角度展示。

  14、我看谁的样子最像“审视”?好,老师觉得你看得最认真,你来说说。(点不同位置的同学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15、一个普普通通的杨桃,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样子可真是千姿百态呀!

  (过渡)课文中一开始嘲笑我的同学,这下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多么不好意思呀!看到这个情景,老师的神情由严肃变成了什么?(和颜悦色)

  (五)、品读老师的话

  1、他又说了什么?谁想当老师来说说?这个大组坐得最端正,你们来试试。(课件出示)

  1、老师讲的话真有道理,让我们来好好地体会体会。

  2、学习小组带着问题合作学习:

  朗读思考:

  (1)一共有几句话。

  (2)关于画杨桃老师讲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3)听了老师的话,你想到了什么?

  4、反馈。师随机板书:多角度观察,尊重他人。

  5、师引读。

  6、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过渡:老师讲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吗?若从课文中走出来呢?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树上停着三只鸟,被猎人打死了一只,树上还剩几只鸟?为什么?请你从多角度考虑,并说出你的充分理由。

  2、学习小组讨论。

  3、学习组长汇报。

  4、师小结。

  四、 总结全文

  是啊,画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父亲和老师告诉我们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学会多角度观察,更不要随便嘲笑别人,要尊重别人。(点板书)我想,这些话不仅对我们画画有帮助,对我们学习生活、思考问题有帮助,对我们今后做人更有帮助,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让我们记住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吧!(齐读老师说的话)

  《画杨桃》评课稿:

  优点:

  1、学科心育目标较合理,考虑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2、为实现心育目标,心育策略符合要求,遵循了直观性原则,采用了课件,实物等。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体会课文,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色。

  4、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身感受。

  5、课件简练精致,达到了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6、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大方。

  7、教师注重了口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

  不足:

  1、观察力的培养只注重了教学生观察,应该还要拓展。

  2、人文性注意的较好,工具性注重的还不够。

  3、在课堂中若关注细节,处理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更能体现心育特色,为课堂增色。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21课《荷花》(点)。下面我从教材和学生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后小结等六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点)

  一、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 进,入情、动情、抒情、移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点)我所教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城镇,对荷花了解甚少。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以读代讲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点)

  学法: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2、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点)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l、学习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

  2、通过观察画面、创设情景、深入感知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从而达到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准备:CAI课件、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点)

  四、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我把荷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定为四大环节:

  (一)录象引入,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新课开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个谜语“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点)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孩子们带到荷花池。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点)

  (二)直奔重点,品味美丽 (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欣赏画面以后,我将以“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呢?”的这一过渡语让孩子直接去学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由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存在着诸多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因此,我提供三种方法让学生选择:(朗读法、画图法、讨论法)朗读法:用感情朗读表达出你体会到的美;画图法:用五彩的笔描绘美丽的荷花;讨论法:用语言和伙伴交流学习体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组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设计教学,将使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藏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在学习后交流学习体会时,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能讲出理由更好。(点)借助图画,通过自主学习,孩子们一定能大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挨挨挤挤”体会荷叶的茂盛之美;从“碧绿、嫩黄”体会颜色之美;从“冒、饱胀、破裂”体会荷花的长势之美;从“有的……有的……有的……”体会一池荷花千姿百态的美。

  1、 在引导学生提出“冒”字后,我将采用以下步骤让学生深刻理解“冒”

  (1) 换词体会“冒”的妙处;

  (2) 读课文体会怎样长才叫“冒”,选一个喜欢的词填到这句话中,大声朗读、用心体会是不是这种味道?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读“冒”,是对“冒”字内涵的领悟。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

  【说教材】

  《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道理。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2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2、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说教法】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说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2、出示佳句名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学生板书题目

  3、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读的时候结合注释。

  4、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5、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

  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6、春天真美呀!诗人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总之,太好了!让我们自由的大声地读一读,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你就怎么去读。

  7、明诗意,配乐读。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师生共诵《春日》)

  听,远处传来了春的`声音,让我们和着春的旋律,一起来读读。(师生配乐读,师先读,生再读)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远在我们身边该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匆,你能否为我多停留一会儿?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天,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四、作业:绘春

  1真好!读着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我们的中心小学?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

  2默写《春日》

  让孩子们自己走进春天,走进文本

  ——古诗《春日》教学反思

  在这个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我带着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动、一份……的心情,走进了美丽的石岩中心小学,和这里三(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朱熹写的古诗《春日》。更让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两位领导和教学处陈主任,还有庄老师等一起和孩子们走进《春日》。不管教的成功与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呢?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无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孩子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

  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诗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积累。

  2、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红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悦。

  3、惜春:从春的喜悦中感悟春光虽美,韶华易逝,激励孩子们求知。

  4、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教学设计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刚接手三(4)班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学生的学情,对于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我也没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够驾驭课堂。

  带着这份自信,更带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这一课。考虑孩子们,可能平时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因此,课前,我准备了些有关春天的好词佳句,让他们课前读读,即增加积累又营造了一种“春的气息”。

  但教学过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没有时间来演绎!一种失败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居然不投入,不热情!而且还有那么多老师听课?是我的诗情不够?是我的教学设计有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课的老师马上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首先,是板书杂乱无章。当学生把诗人的心情猜测出来后,可引导学生给这些词语归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类的词语,杂乱无章,而且浪费时间。陈主任指出这个板书简直就是空洞无物。是呀,我为什么不让学生把找到的“证据”写在黑板上,而不是写写什么心情的词语?

  其次,读的不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教师亦没有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导致后面的讨论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亦是雾里看花,没了兴致。

  第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想不出什么有关春的词语,诗句,于是自作主张,提供一些美词佳句让学生读,结果学生读得不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分析学生学情,正如陈主任所说“好像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结果连“底”都没保住。

  本来应是领着学生走进春天,结果却是领着听课老师到泗水河畔,走马观花了一下,学生却还在春外!

  《春日》的思索,还要继续--------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9

  关于教材:

  《苏珊的帽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单元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尊重与平等”。课文篇幅不长,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温情,是一篇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课文。然而,平实的语言、平凡的故事却蕴涵着深刻的为人道理:只有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关爱和尊重,才是真正的关爱和尊重。

  课文叙述的是苏珊因为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班上的老师得知后,以研究帽子为名,热情而郑重地宣布全班同学都要戴着帽子来上学,而且越新奇越好。表面上以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为名,实质是为了不让苏珊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当苏珊返校时就避免了尴尬,在不知不觉中使苏珊树立了自信,保护了她的自尊心,在互相尊重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生活。

  关于人物:

  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苏珊和海伦老师,她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苏珊:一个可爱聪慧、热爱生活的女孩。她的可爱在课文第一句已直接说明。她的热爱生活和聪慧从“虽然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被拉下的课。”这句中的两个“足以”能够体会到。除此之外,细读课文,我们可以察觉,苏珊她有着所有女孩共有的心理:她爱美、情感细腻、自尊心强,既有坚强的一面又有弱小的一面。她和绝大多数女孩一样,喜爱自己的一头金发,觉得那很漂亮,然而当她以坚强的意识战胜病魔后,却又背上了新的心理上的包袱。苏珊的形象是多面的,内心活动是丰富的。然而,当小苏珊这颗幼小的心灵将面临再一次的打击时,正是有了海伦老师的巧妙安排,才使苏珊从自卑中走出来,重新树立自信和变得活泼。

  海伦老师:她不仅是一个善良的人,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她用她的智慧,巧妙而自然地掩盖了苏珊掉光头发不得不戴帽子的尴尬。不但保护了苏珊幼小的心灵,而且告诉了她的学生,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什么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

  关于主旨:

  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教育成为了一种细节上的尊重,成为了一种真实的心灵呵护。每个学生都在这种尊重以及对于他人或者自己的呵护中获得了心灵的感悟。这种尊重与理解的来源体现的层面已经脱离了技能的伪装,而存在于生命与生命,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之中。

  关于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现有的阅读基础来看,感受到老师和同学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是不难的。但是,同情,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之情,是非常容易被激发出来的,而感受课文中老师、同学的同情心及善良,只是对文本最浅层面的理解,且绝不是本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精髓,不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回望现实生活,想表达自己的关爱但最终却适得其反的事例有许多,比如身边的残疾人,全社会都在倡导关心他们,但是,在我们表达我们的爱心时,有没有顾及到他们的感受,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呢?我们是不是先把他们的伤疤赤裸裸地揭开,再施以我们的`同情和关心。我们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向人施舍自己的爱,还是把自己放到跟他们同样高的位置,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实实在在的需要,从关爱生命的高度去切切实实地思考他们的诉求?显然,学习本文,学生应该从海伦老师的行动中,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什么是真正对人的关心。它不是光有一份心就够的,它还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而这种正确的表达方式正是“平等”的体现,“尊重”的体现,是海伦老师智慧的结晶,是本文人文关怀的展现。所以,我下面着重谈谈在这堂课教案中,我是如何达成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

  教案:

  课文结构和教学环节设计:

  纵观整篇课文,苏珊的情感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一条线索,从开始的“担心”“犹豫”到后来的“自如”“轻松”,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就是海伦老师的那个充满智慧和爱心的提议。我以苏珊的情绪变化为主线,分为三个板块:体会苏珊担心犹豫的心情——体会苏珊自如、轻松的心情——体会

  海伦老师的智慧与爱心

  板书设计:

  苏珊的帽子

  (智慧)

  担心、犹豫————→轻松、自如

  平等、尊重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

  《小虾》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可爱的小生灵”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对小虾吃东西、打架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虾的可爱,以及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感悟作者“围绕中心写具体、表达有序写清楚、用词准确写形象”的写法。读写结合,以片段的形式仿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中,力图体现“以读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感受小虾的可爱和有趣。例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小虾真有趣”时,通过抓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和吃完后“十分自在”,反复读文,用心体会,模仿表演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小虾的.有趣。教学第四自然段时,通过抓“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让学生带着表情读,体会小虾生气时的栩栩如生的神态。从这些地方入手进行读的训练,学生从而体会到了小虾的有趣。

  读写结合。通过认真研读文本,发现教材为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可以说涉及到习作的“有血有肉、有条有理、有声有色”等方面。感悟写法,从而尝试运用于习作,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也是难点。为此,在教学中,以阅读为载体,让学生在读书中,既着眼于文本内容,又能关注写法,感悟写法,为后面的写铺路搭桥。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当然我们只要求学生能使用其中的一种,鼓励学生能使用更多的写法,不做一概而论,不过,能有所感悟也是收获。

  从课堂实施看,教学基本体现了设计意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没有较好的把握好课堂,在教学时间的调控上不够准确,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反思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阅读教学效率不够高,指导学生的读不够精简高效,有些哆嗦;二是整个目标的设计不够准确,对学生定位太高,要求太高。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

  教材分析

  《赶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课文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年的无穷乐趣,处处洋溢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文章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每当……便……”突出赶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哗哗往下退,只要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赋予浪花以人的神态心理,使浪花奔涌跳跃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写出“我”赶海的兴奋与快乐。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总体写出赶海的人们的活动,又通过细节描写,写了“我”和一个小伙伴的个体活动。其中抓蟹、捉虾是重点,描写得生动具体,富有童趣。第四自然段写赶海的人们在夕阳中归家,海滩也恢复了平静。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给人留下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文章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似”。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本语言,或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想象,感悟赶海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难点:

  通过学习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一、初读感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在播放《大海啊,故乡》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情境。

  2、引导学生说说大海是什么样子?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干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捉鱼虾、捞海带、捡贝壳,这就是——赶海。

  4、板书课题,揭示课题,并引读。

  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一点,我借助背景图画和乐曲等手段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纠正错音。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浏览课文,弄清作者写了赶海时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虾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趣事再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用惊喜、好奇等恰当的语气读好练习4中的句子。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整体感悟是深入体会的'基础。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结果。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初次自读、再次自读的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本文的内容比较浅近,同时“赶海”对本地的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非常接近生活的。教学中,我通过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多媒体、朗读,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等途径,引导学生感悟赶海的乐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借助优美的音乐创设情景,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回忆。

  2、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每当……便……”句式,体会赶海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媒体展现大海退潮时的画面,让海水涌动、浪花跳跃的情景和哗哗的海浪声打动和感染学生。

  2、指导学生读课文,从“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飞跑着追赶”体会海浪与赶海人相互依恋、嬉戏的情趣。从“闹着”、“兴奋极了”体会“我”想去赶海的急切心情。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放手让学生围绕“趣”字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语句,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活动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

  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议议自读的感受,互读对方感到有趣的内容,并相互评议。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分享别的同学的学习成果。在这样的交流中去相互比较、相互评价,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组织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像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从“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虏……”等词句中体会大虾看似威武,实则无力抗争,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在把握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渗透着对“武将”、“俘虏”等词语的理解。

  同时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再次出示课后练习4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并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欢快的心情。

  3、经过前面充分的交流和朗读,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富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抓住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展开想象,说说人们赶海时还会做什么,怎样的有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

  [设计意图:情景表演是学生由:“理解文本——感知文本——表现文本”的一个认知升华的过程,对巩固学生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展示夕阳西下、海鸥飞翔的情景,让学生借助图景朗读课文,想象此时海滩的宁静,感受人们三三两两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再次出现音乐与画面,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我”对大海深深的爱,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板书设计

  赶海

  浪花回头 追赶浪花

  趣

  抓螃蟹 捉、捞、捡 捉大虾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

  教材分析

  《山村的早晨》是一篇诗歌,描写了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村早晨的喜爱之情。优美、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中应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章中的优美的语句。

  2、读懂课文,想象画面,完成读、说、写有机结合。

  3、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感,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完成读说写有机结合

  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朗读中感受早晨的美丽与希望,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运用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方法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思、议、写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使其在乐于参与的情境中主动、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两课时教学,如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欣赏山村早晨)能说说你看完画面的感受吗?而后,引用古代诗人邵雍的诗自然的转到:“那么现代诗人盖尚铎笔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一句话,拉近了孩子们与课文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二)引导探究,读中感悟

  1、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学贵有疑,有了“解疑”的兴趣、动机,才能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实践。因此,在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引导他们想一想:“你觉得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从而找到本文的中心词“美丽、宁静、充满希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这一步骤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3

  一 设计理念

  1.以多角度,多种形式读文,读中求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分析、记忆,解决基础知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3.活用资源,紧扣“美”,激发学生想像力。

  二 教材分析

  本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 目标确定

  本年段的学生在一、二年级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能比较迅速地随文识字,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判断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为自主阅读欣赏和理解课文提供了保证。通过衡量学情,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随文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播放光盘,观看插图,妙悟“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 体会作者的丰富想像,学习边阅读、边想像画面的读书方法。

  (4) 要善于观察、多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本课重点是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之中精彩的词句,难点是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

  四 说教法,学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一个好的教法和学法是相融合的,也是相互推进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想像理解”法,“自主合作”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

  五 说教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 重组美景图片:激发兴趣,初识美

  播放课件,请学生观赏后说说感受,当学生谈到“美”时,顺势而导,这么“美”的荷花,作者如何用文字来表达呢?从而,进入新课。这样,以直观的画面美感受、吸引学生,把学生限于生活环境无法亲眼目睹而又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在眼前,激发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让学习沿“美”的主线展开。

  二 整体把握,感知美

  新课程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中生活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因此,播放范读课件,请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像画面,随优美的音乐、画面走入营造的生动情景中,整体把握课文,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理清作者的思路。

  三 理解课文,感悟美

  结合图片,与学生的读思悟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品读欣赏精妙语句,领悟课文的美妙。

  预设:学生自读描写荷花的重点段(第二—四段),勾画出自己认为准确、生动的词句,想像画面,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荷花?学生会谈到对荷花的形状、颜色、姿态几个方面,教师对学生所谈到的作个小结。肯定学生的体会,与学生共同讨论他们划出来的词句,体会“挨挨挤挤”在文中的意思及作用,感受“冒”字用得好,从而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播放课件,欣赏荷花的美。想像: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

  领悟到荷叶的多,荷花生长的姿态,让学生们带着美的感情美美的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理解作者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活的画”是什么样?当同学们看到、感受到荷花的确很“美”时,顺势而导,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想像自己就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会想些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习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

  文章的优美,具体生动的描写手法,与图画的“美”,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为“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 统观全文,深化美

  以课件中优美的旋律再现课文意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将课文诵读一遍,再现荷花的美景,将文字之美和感受之美融为一体,入情入境,受到美的熏陶。

  五 拓展与练习,不拘形式,表达美

  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提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观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优美的文章、精美的图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提问到:“生活中,你喜欢的花,有多美,说来听听”时。学生们自由地谈开了,受到本课的启发,学生们也能展示美的片段,由学生自由地表达对美的感受。

  英国诗人基慈曾感叹:“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语文课堂能帮助学生不断感受语文的美、生活的美,提高语文素养,升华生命价值!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

  1、说教材: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这篇课文是对我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真实记录。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我国登山健儿1960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登顶的时刻。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这里气压变化不稳定,没有植被,空气中氧气含量少。攀登珠峰是一项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需要勇气、毅力和充分的准备。我国登山健儿登顶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不凡的气概。

  文章脉络清晰,所述的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着实让人感动。但是,那个年代离现代的孩子们太远;孩子们对登山运动也不太熟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缩短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能真正体会文章的主旨。

  2、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两年多的学习中,在识字,阅读,说话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识字方面,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当堂复习巩固,来学习文章中的生字。

  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会了预习课文,复述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字词。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指导学生根据课文里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文本,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感悟真谛。

  三年级的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多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中国登山健儿不畏艰险,勇于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毅力,以及队员之间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

  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本篇课文有十个生字,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讲读课文分散学习。“蹬、斩、骤、噙、钉”这五个生字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而“蹬、骤、噙、堪”这几个字字形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在板书时,指导学生写一写。在理解“骤然,疲惫不堪”词语的意思时,可以结合课后词句活动室中的第一题,让学生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而“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读课文,借助课外资料,查找字典的解释等学生认为合适的方法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已知,来帮助他们学会还不了解的内容。

  目标之二、之三是能力点的落实,让学生在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具有边读课文,边思考的学习好习惯。教师还利用文本资源,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

  目标之四是情感目标的落实,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中国登山队员勇于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毅力,以及运动员之间的互相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

  各位评委,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9课《古诗两首》中的《乞巧》这首古诗。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大块来说。

  一、说教材

  《乞巧》所在的但愿,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实际,我把这首诗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会2个生字,3生个词。

  2、会背《乞巧》这首诗,体会诗中丰富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中描述的画面;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达成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句,品读赏析,丰富和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诗内容浅显,但意义深远。在教学中,我力求在品析语言中让学生感悟到少女们追求幸福的心愿,在感悟少女们追求幸福心愿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维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切入主题

  同学们,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清明、中秋、春节……)这些节日我们都很熟悉了,还有一个节日,你们肯定觉得新鲜,那就是乞巧节。

  你了解乞巧节吗?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生介绍)

  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

  1、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很多文人墨客在乞巧这一天留下了诗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题目就叫——学生说:《乞巧》(课件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学生说,教师作补充:林杰,唐朝人,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作诗写文章了。只不过他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所以比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来,名气不算大。)

  2、同学们乞巧的乞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那通过预习你认会本课的生字了吗?

  (1)谁来领读生词?(乞巧、碧霄、渡河桥)

  (2)放到卡片上你会读吗?

  (3)把这些字词送到古诗中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

  (此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3、谁来读给大家听?

  4、这是一首几言诗呀?那根据我们以前学习七言诗的经验,你会按照节奏和韵律来读一读吗?自己先练一练,一会读给大家听(学生练后试读)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文章蕴含的意思。】

  三、品读赏析,渐入意境

  (一)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

  1、出示“七夕今宵看碧霄”,孩子们自己读读这句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

  2、对!它们都念——学生说:xiāo。(课件:宵—霄,用点标出来)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字形和字义相同吗?(学生解释今宵的宵和碧霄的霄)

  3、在七月初七的这天晚上,人们望着碧霄,那碧霄是什么样的呢?你知道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夜空图)

  指导朗读:看到这美丽的夜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带着这样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吗?

  全班齐读

  师引读

  (二)走进神话意境——“牵牛织女渡河桥”

  1、在点点繁星的夜空中,有两颗最亮的星星,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他们就是牛郎星、织女星。很早很早以前牛郎和织女只是银河两岸星星的名字,后来就演变成了神话中的人物了,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你听过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学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此环节的设计,我努力通过课堂教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学会交际。】

  2、(课件出示牛郎、织女相聚图)师:善良的喜鹊,痴情的牛郎、织女也感动了王母娘娘,后来她就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聚

  3、诗中的哪一句提到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指名学生说)

  出示:牵牛织女渡河桥。

  4引导朗读:今天他们相会了,你一定会为他们而感到……?那么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诗。

  男女同学读、全班齐读。

  两行诗连起来读。

  指导朗读,扩展阅读。

  (三)吟咏千古乞巧一寸心——“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这个民间故事就这样一直留在人们心中,今天又是七夕,天上是“牵牛织女渡河桥”,地上的人们呢?(出示这两行诗)请看大屏幕资料袋的内容。(学生自己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人们向织女乞巧)

  (1)人们向织女乞巧什么呢?(心灵手巧)

  (2)织女的手到底有多巧?(学生说,教师补充)

  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的像粼粼波动的湖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耀眼。凡间的老百姓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人们都对织女的云锦啧啧称奇,怪不得有那么多的姑娘向织女乞巧。

  ,《乞巧》比赛说课资料

  2、、(课件出示九孔针图)这是乞巧的最普遍的方式。

  师:你们知道吗?在乞巧节上女孩们到底穿了多少条红丝?

  师:从“几万条”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啊!女孩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啊!让我们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

  4、(出示图)师:你们看,历朝历代的人们还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了乞巧的活动,让我们走进家家户户的乞巧节。

  5、师:同学们边看图边读读诗句,想想,从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师:是呀!多么热闹、多么有趣的乞巧节、让我们再读读这两句诗,我们分小组比赛读,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更有滋有味?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此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又能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到少女们追求幸福的心愿。】

  7、师指着图:这些古代的女孩子们到底在向天上的织女乞求什么呢?如果是你,你希望向织女乞求什么呢?

  (课件出示:空白的乞巧歌)(指名学生说)。

  【此环节的设计,是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学生的情感告白,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进行情感教育。】

  8、读一读民间的乞巧歌。(乞手巧,乞心通,乞颜容,乞……)

  9、交流: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如果这些愿望都能实现,我们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师板书:幸福

  小结:是啊,对幸福的向往那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于是七夕就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乞巧节”!

  四、咏叹经典

  1、小结引读。

  2、师:这就是经典,它历经了千百年,至今还在我们耳边悠悠回荡?生起立配乐朗诵一遍。

  3、总结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乞、巧)

  六、余音缭绕

  (出示课件:星空)

  古代的民间传说犹如这浩渺的星空,群星璀璨,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作业:同学们回去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亲人听!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乞巧

  智巧心灵手巧

  幸福

  四、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形象直观,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达成了三维目标,便于学生学习。

  总之,这节课我以疑为线索,以思维为核心,以拓宽创新精神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自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