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说课稿

时间:2023-09-05 06:57:4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word版说课稿范文集锦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word版说课稿范文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word版说课稿范文集锦

word版说课稿范文集锦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小节第一课时。内容包括比例尺的认识和例1及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资源开发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材分析

  比例尺是第三单元《比例》中的一部分,该单元属于数与代数中的一部分,是比和比例中的重点内容。本单元体现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第三小节安排了“比例的应用”,其中就包括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本单元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是渗透函数思想的重要内容。

  2、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本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六年级上册又学习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下册学习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基础上更深入的学习,为第三学段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阶段的学习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学习理念。

  3、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学习比例尺,能读懂地图或示意图上的比例尺,并能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按照比例放大或缩小图片等。

  4、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内容

  (1)通过主题图教学比例尺的认识。首先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教学时,可由绘制地图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引出比例尺,并结合地图使学生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然后,教材通过一张机器零件放大的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让学生找出教材呈现的图纸的比例尺,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体会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表示放大。

  (2)例1是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5、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出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教学关键:弄清线段比例尺的具体含义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了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些都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生也接触了比例尺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比例尺已不再陌生,并能较容易的掌握本课内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接触过地图,对地图上的比例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资料,带来了方便。

  三、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和高年级数学的教学特点,基于以下原则

  1、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原则。

  2、注重学生合作参与,重视“三主”,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思想。

  3、精讲多练,快乐学习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出了“合作体验,自主感悟,快乐达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和自学意识。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

  1、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2、合作体验,突破重点;

  3、自主感悟,化解难点;

  4、小组互助,巩固知识;

  5、快乐练习,达标提升。

  四、教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合作体验,自主感悟,快乐达标”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天津到北京,只用了3秒钟这是为什么?(学生答是在地图上)天津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小蚂蚁为什么能跑的这么快?(引导学生说出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自学,重点点拨

  因比例尺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的主题图这一教学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自学的空间,在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时教师再去点拨,教师只点拨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展示自学目标,自学比例尺的意义

  教师展示自学目标,让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使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自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同时也能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参与达标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设计的自学题目有;

  (1)什么是比例尺?

  (2)如何表示比例尺?

  (3)比例尺作用?

  2、合作自学,分组汇报

  各小组依据自学目标进行合作自学,自学后,进行汇报。根据小组汇报的情况,教师投影。

  比例尺的意义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同时利用课后做一做进行实战练习。教师重点点拨比例尺的意义。

  3、结合主题图,掌握比例尺的分类

  让学生认真观察48页主题图,通过小组合作自学以下问题:比例尺分哪几类?图中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图中的两个比例尺是将实物放大还是缩小了呢?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点拨线段比例尺的具体含义。

  4、活用主题图,体会比例尺的放大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刚才看到的比例尺都是将实物缩小的比例尺,那么有没有将实物放大的比例尺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适时出示49页主题图,并告诉同学们,在实际生产中,有些零件比较小,我们需要把它扩大后再画在图纸上。之后进一步设疑:图中的2:1表示什么呢?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这类比例尺的含义。教师重点点拨:为了计算的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体会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表示放大。(预设5分钟)

  (三)整体感知,化解难点

  本环节主要利用课本例题1,让学生明确线段比例尺如何改成数值比例尺。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难就难在比例前后项的单位不同。因此应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设计了尝试性练习,针对学生在尝试性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设计了三各方面的学习内容:

  1、出示例题1,尝试性练习。

  2、汇报板演,及时纠错。

  3、巩固练习,点拨提升。设计一道与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再次练习,同学间互相交换答案。通过教师适时点拨,将所学知识再次巩固提升。

  (四)快乐练习,达成目标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判断题、找比例尺、比例尺互化、求比例尺四类题目。

  1.判断题:主要设计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比如:比例尺只能放大物品,比例尺的前后项不能同时是1,等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找比例尺:通过练习,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3.比例尺互化: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教学重难点的巩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势。

  4.求比例尺:主要考察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掌握情况,同时强化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这些题目的设计,一方面考虑本课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全课,深化目标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设计了“我学会了什么?”这一题目,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整理。这里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学生积极讨论,积极发言,是该环节成功的关键。

  教师及时总结: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六)课堂作业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布置比例尺的意义、线段比例尺的具体含义,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等方面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五、资源开发

  课标中指出,要大力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1、文本资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教科书、练习册、教师用书等文本资源。本课的主题图便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对我们的教学非常有用。便于孩子们发现信息,展开讨论。

  2、生活资源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地图,利用这些生活资源,可以加深对比例尺的学习和认识。

  3、信息技术资源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应该成为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便于学生学习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一种工具,多媒体教学贯穿于整节课堂。

  4、课堂新生资源。

  这些资源主要来源于课堂,本课中主要的新生资源是学生进行常识性练习和板演练习题时出现的问题,让同学们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word版说课稿范文集锦2

  一:说教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两向量之间的乘法,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把向量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数之间的运算。本节内容是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运算律的基础上,介绍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为解决直线垂直问题,三角形边角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办法。本节内容也是全章重要内容之一。

  二:说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以及它们的一些简单应用,以上三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以及它的灵活应用。

  三: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因为本节课重点的坐标表示公式的推导相对比较容易,所以这节课我准备让学生自行推导出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几个重要的结论:如模的计算公式,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2)讲解式教学法

  主要是讲清概念,解除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疑惑感;例题讲解时,演示解题过程!

  主要辅助教学的手段(powerpoint)

  (3)讨论式教学法

  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

  四: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借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从而达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引导学生推导4个重要的结论!并在具体的问题中,让学生建立方程的.思想,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准备这样进行:

  首先提出问题:要算出两个非零向量的数量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量?

  继续提出问题:假如知道两个非零向量的坐标,是不是可以用这两个向量的坐标来表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呢?

  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在此公式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1)模的计算公式

  (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

  (4)两个向量垂直的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第二部分是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更加熟悉公式并会加以应用。

  例题1是书上122页例1,此题是直接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的题,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这个公式,并在此题基础上,求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公式例题2是直接证明直线垂直的题,虽然比较简单,但体现了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这种方法要让学生掌握,其实这一例题也是两个向量垂直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的一个应用:即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否为零是判断相应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题3是在例2的基础上稍微作了一下改变,目的是让学生会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这要有建立方程的思想。再配以练习,让学生能熟练的应用公式,掌握今天所学内容。然后是学习小结(由学生完成)最后作业布置!

word版说课稿范文集锦3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同时它也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教材创设了“电视广告”这一计算电视广告费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并能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说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研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

  3.利用小数计算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计算、探究、讨论、观察、比较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四、说学法

  1.合作讨论学习的方法: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本课当学生根据“电视广告”情境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仅有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2.计算、观察、发现的方法:在通过计算解决了平均每秒多少元后,让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从而发现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巩固练习中也让学生通过计算自己发现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情境引入。

  教学一开始,通过学生易错的一道简单整数混合运算的口算题,既突出强调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复习回顾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接着以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广告”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学习。这样做,紧紧扣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平均每秒多少元钱?

  (2)小组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平均每秒多少元钱?

  (2)小组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方法。

  (4)小结发现规律。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结论,更应该注重学生“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计算、观察发现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学习知识,发现规律。

  3.巩固练习,拓展提伸。

  (1)课本“试一试”

  (2)巧算24.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课本“试一试” 小结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一看二算三检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以巧算24再次感知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达到拓展提伸的目的。

  4.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以谈本节课学习收获的形式,整理学习要点,梳理学习感悟;同时布置适量作业以达到应用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word版说课稿】相关文章:

浙大版计算机基础 用WORD制作贺卡说课稿05-06

编辑Word文档的说课稿范文05-03

制作Word表格说课稿(精选3篇)04-14

高教版乐理说课稿 跳动的节奏说课稿05-07

长春版《冬冬写字》说课稿02-21

《角与直角》说课稿沪教版02-22

北师大版《文具》说课稿02-20

北京版《风睡着了》的说课稿02-21

小学英语英文版说课稿03-03

冀教版分数的意义说课稿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