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键》说课稿

时间:2024-01-20 06:57: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优秀】《离子键》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子键》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离子键》说课稿4篇

《离子键》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1、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离子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而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离子键是指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验的方式引课,从宏观到微观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形成过程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对立统一论思想:电性相反的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键和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二、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离子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通过动画、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新课引入

  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让学生加深实验现象,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离子键。目的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入手,让他们能很快并清楚地体会什么是作用力,从而引出新知识。

  2、讲解

  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变化的'本质,提出问题,钠和氯气如何形成氯化钠。利用多媒体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和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分析成键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再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离子键结合?在周期表中处于什么位置?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离子键的特点及离子键的成键规律并学会利用这些规律如何判断离子化合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离子化合物外我们遇到的其他物质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我们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展现出来,不仅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判断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学习任何事物都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3、巩固归纳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并布置作业。至此教学目标完成,最后提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归纳巩固学到的新知识

  三、练习

  1、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D )

  2、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C )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 (C)

  四、布置作业:

  为了节约时间,扩大容量,本节课的板书利用多媒体显示。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说明,谢谢大家。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1.人们把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成键微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原子电子式:

  离子电子式:Na+ Mg2+

  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离子键》说课稿2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键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 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过程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①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

  ②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会给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②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由我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

  从产物NaCl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在了解完离子键的概念之后,我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②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来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尽量用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进行讲解。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点拔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设置思考题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订正,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从错误中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因为电子似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容易犯错,故以习题巩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的课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出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深。

  6、课堂小结:

  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留给学生的思考问题: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之间存在什么作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板书设计

  化学键

  一、离子键

  Na+Cl2===2NaCl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

  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a 原子

  b 离子(阴、阳离子)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AB,A2B,AB2型)

  AB型离子化合物:

  AB2型离子化合物:

  A2B型离子化合物: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写成“====”。 4.不能把“?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离子键》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次说课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说教材:

  1、本节地位及作用

  这次的教学课题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主要讲述了离子键的含义,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本节课是《化学键》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认识性质和结构的关系。由于前面已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进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很好掌握变化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涵义。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3、重、难点

  离子键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

  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涵义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说学情: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知识的储备不充分,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他们在初中已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构成物质。简单分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也能画微粒结构示意图。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弱。所以必须设法把理论直观化,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之主动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离子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离子键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讨论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通过动画、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说学法: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对学生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提高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入手,让他们能很快并清楚地体会什么是作用力,从而引出新知识。

  首先请学生回答: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呢?(学生回答:分子、原子和离子)

  然后又提出这些微粒又是怎么样构成物质的呢?由情景问题引出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意识。

  (二)新课教学:

  接着由金属钠与Cl2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这这个实验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并要求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可以提出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间存在哪些作用力?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是否会中和?由四个问题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离子键。而这四个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透过实验现象,探究变化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并引出怎么样用简单的方法表示这些离子,然后带领学生熟悉电子式的书写,练习硫原子,硫离子,溴原子,溴离子的电子式,使同学们能确实掌握电子式。而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Na原子和Cl原子发生变化生成NaCl的过程,通过对NaCl形成的讨论,思考并理解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从原子结构入手,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分析综合能力。学生讨论完成练习氧化镁和硫化钾的形成过程,并进行归纳。巩固新知识展示学生的习题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三)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我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这个问题来进行总结。

  (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四)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布置了作业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aCl2、MgO、NaF,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教学反思:

  本节课堂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演示实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用问题设置情景,把握教学梯度。在每个新知识点学习之后都及时配置习题,巩固新知识,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解题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我从教材、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离子键》说课稿4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第1课时的内容:离子键。接下来,我会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形象直观以便于理解,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承接之前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从原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因此在设计有关“离子键”的教学内容时,我采用了以下的导入方式:

  创设问题: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种类只有一百多种,为什么形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元素是如何形成如此多彩的物质的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里我会通过讲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来讲解离子键的形成。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首先播放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接着请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产物是NaCl,之后我会提出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的过程:钠原子失电子,氯原子得电子,形成的Na+、Cl-结合形成NaCl。这一过程我会通过动画和讲解的形式来进行,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明白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之后,我会详细地讲解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这一形成过程,方便学生理解。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进行练习,我会请学生用电子式分别表示Na2S、MgCl2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在写电子式时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这样边讲课边巩固的方式能够及时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离子键

  首先提问学生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粒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通过分析氯离子和钠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当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离子键之后我会提出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NaCl就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之后我会结合具体的化合物如Na2S、MgO、NH4Cl等,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一步做出总结: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思考离子键的实质、成键粒子、成键条件分别是什么。这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能够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的结果,还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为下节课共价键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两方面的内容,并且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这样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离子键》说课稿】相关文章:

离子键说课稿05-07

《离子键》说课稿12-25

说课稿小班健康说课稿04-14

实用说课稿模板 说课稿通用11-27

小班常识说课稿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05-07

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05-06

《秋天》说课稿04-14

孔乙己说课稿02-22

《燕子》的说课稿02-22

窗的说课稿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