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景哀情--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赏析(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1:16:2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靓景哀情--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赏析(网友来稿)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陶晓跃

靓景哀情--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赏析(网友来稿)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近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杜牧在晚唐诗人中具有特殊的位置,他的诗语言华美而含蓄,意境妍丽而清幽。特别是他的绝句,常常能在极短小的篇幅中,描摹出一幅色泽鲜艳的优美画面,用最为精炼的语言,传达出幽深的情思。《齐安郡后池绝句》,就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品。

“菱透浮萍绿锦池”,诗的起句,紧扣诗题。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满眼的青绿,柔和而又宜目。特别是一个“透”字,绘出的是菱的傲然突起,其形象之兀立,可感可掬,这也为满池平平的绿萍,添加了一种属于诗人内心的情绪。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由池中之景转入岸边之象,这是池塘夏色图必不可少的衬托。岸边蔷薇摇曳,而摇曳的蔷薇中,传递出来的是莺的婉转的歌声,这歌声拨动着花儿和叶儿的颤抖。一个“弄”字,又将“千啭”的无形的声音有形化了。这样的一幅图画中,有声与色的搭配,有动和静的结合,同时诗人还将自己的情感,密含在风景的描写中,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尽日无人看微雨”,这句看似闲笔,却十分耐人寻味,“微雨”使得诗的画面染上了一层寂寥、迷离的色彩,“尽日无人”,却隐然托出“看”景的诗人,诗人百无聊赖的孤独情状,便在物景中时隐时现。“鸳鸯相对浴红衣”,诗人也许是意识到了画面色彩的搭配素净有余而明艳不足,于是,末句又为这幅画添上了艳艳的一笔。鸳鸯的“红衣”不仅在一片葱绿中格外的醒目耀眼,“鸳鸯相对”的戏水,同样还暗衬出诗人的孤寂和幽怨。

杜牧是一个素有政治抱负的人,却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之志,百无一酬。所以,他的眼底、笔下的自然景观,无论是绿的浮萍、黄的夏莺、粉的蔷薇,还是色泽艳丽的鸳鸯,都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而隐逸于这些色彩背后的,则是诗人欲说还休的人世间的无限感慨,于是那看似靓丽的景观,也就自然地漫溢着一种哀愁。景中有人在,景中有情在,诗人内心深处的隐情,就这样曲折地浮沉在诗的字里行间。

诗人的另一首诗《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也完全可以作为这首诗的参读。在这首诗中,“两竿落日”之景,“半缕轻烟”之象,都相依着一种原于心灵深处的“恨”,这种“恨”,是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诗人自我内情不期而遇的融合。对照两诗,当然,《齐安郡后池绝句》的色彩更为靓丽,意境更为空灵,也就更有若即若离之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