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5:49: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    案

                              (435300)湖北蕲春县城关高中  李怡安

                                     15571587098/   liyian1142@163.com 

【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初步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二.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其思想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 学习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四弟子述志

【教学难点】

孔子为何“哂由”“与点”?

【教学时数】

45ⅹ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突破重点

一.导入

《论语先进》上所记载了一位教育家与他的弟子们的一个故事:这个教育家诱导他的弟子畅谈理想并点评他们的理想。这位教育家是谁呢?(孔子)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春秋时代,走进这位教育家的课堂,来感受圣人的教育,来欣赏他的“贤”弟子们的精神风貌。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教具

                                                 《侍坐》人物表 

                                            (人物年龄,来源于相关资料)

                          孔 子:名“丘”、字“仲尼”,60岁           公西华:名“赤”,18岁  

子 路:名“由”,51岁                      曾  皙:名“点”,年龄可能

冉 有:名“求“,31岁                            不会超过子路

四.课文结构 

【明确】1。孔子问志      2。弟子述志       3。孔子评志

五.突破重点

                                                    

四弟子述志

1.四弟子述志

子  路(由):治“千乘之国”,让人“知方”,“率尔而对”。

                                (从政,重视礼治,抢述己志,充满自信)

                   冉  有(求):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如其礼乐,已俟君子”。

                                (从政,重视礼治,虚怀若谷)

                   公西华(赤):“宗庙”,“会同”,“愿为小相”,“非曰能之,愿学焉”。

                                (从政,重视礼治,态度恭谦)

                   曾  皙(点):莫春者,率“冠者”、“童子”,“浴-”,“风-”,“咏-”

                                (当教师,重视礼教,既不谦虚又不自傲)

2.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与评价

【明确】“哂由”,“与点”,肯定求、赤。

3.“礼乐”解释

【明确】儒家教育感化人的两种手段。礼,指典章制度、道德行为的规范等;乐,指音乐,它是实行“礼”的手段,指通过艺术美的熏陶,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知“礼”,其内容与本质都离不开“礼”。

4.《侍坐》主题

【明确】《侍坐》通过孔子与四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难点/文言基训

六.解决难点:

1.孔子为何“与点”?

【明确】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孔子济世不成之后产生的这种避世思想,其“消极”中含有“明智”。

2. 孔子“哂”由,你觉得是否应该?

(孔子“哂”由的结果,造成以后逐个点名发言。/在当今社会,如无自信表现,过分自谦很难将自己“推销”出处。董建华曾在竞选香港行政长官演讲时,自称“当仁不让”,类似子路,并未受到世人讥笑,也不应遭受讥笑。/读一篇作文:《要敢于表现自己》)

3. 师生对话时,曾点鼓瑟,这是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为当时风俗)

七.写作特点

【明确】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人物的志趣、风度、教养、思想与性格等,从而使文章显得深刻而生动。

八.文言基础知识训练

1.字词正音

   哂(shěn)之    端章甫(fù) 小相(xiàng)  比(bì)及   舞雩(yú)

2. 通假字

鼓瑟希(稀)  莫(暮)春者  

3.古今异义词

   比:古义是“等到”,今义是“比较”。  

 端:古义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今义是“一端”、“极端”、“端正”等义。

 与:古义是“赞成”,今常用作关联词。

 或:古义是“有的人”,今常用作选择连词。

   安:古是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全”、“安静”等义。

4一词多义

   以

   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则何以哉(用,做)

   如

   如五六十(或者)

   如其礼乐(至于)

   撰

   撰写(写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5. 词类活用

鼓瑟希  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弹奏。

端章甫  端、章甫: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风乎舞雩  风:名词活用为动词,吹风,乘凉。

6. 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吾与点也:“也”表判断。句意是我赞成曾点啊。

倒装句

不吾知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

则何以哉:疑问句宾语前置,即“以何”。

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结构后置,句意是我的志向才能和他们三位所谈的不同。

7. 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论语》:孔门弟子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附:作文  

要敢于表现自己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绅有两个女儿长得很美,凡是到他家的客人都对他的女儿赞不绝口,而他却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她们都是丑八怪。”时间久了,他的话被传了出来,于是一直到女儿老了也没有媒人登他家的门。 

   这个乡绅因为“谦虚”而说出的话却被当成了真,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故事虽然有些夸张,说明的道理却很值得深思。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谦虚的美德,然而,曾几何时,“谦虚”这两个字被曲解了,仿佛只有否认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才算谦虚。实际上,承认自己的才能,甚至当众表现,都不能算是不谦虚,因为表现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他并向他请教时,虽“未出茅庐”,却敢“定三分天下”。而后随刘备南征北战,终于成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假若他当时为了表示“谦虚”,用“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能担当重任”等词语来推托的话,也许刘备早被灭掉了。 

   所以,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别人充分了解你的才智,才能得到施展你才智的机会。 

   伯乐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伯乐的重要性。而韩愈在《马说》中则进一步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方面人们苦于找不到良马,另一方面真正的良马又被埋没。既然世上“伯乐”如此稀少,“千里马”为何不“毛遂自荐”? 

   有些人总是说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试问:从“不露相”的“真人”要他何用?难道说从不发表自己见解的人才算“真人”?难道说永远搞不出科研成果的科学家才算“真人”?若是这样,科学家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倒不如换上一些只知道服从命令、墨守成规的机器人。 

   有些人看到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做出成绩,总爱泼上一盆带着“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等字眼的冷水。其实,们在讽刺别人“不谦虚”的同时,正充分暴露了自己摆老资格、居功自傲的骄傲本质。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敢于表现自己的精神尤为重要。新一代年轻有为的人们,千万不要因犹豫而失去良机,以致遗恨终身。只要你有能力,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你应当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立志为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03-0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一教学设计)04-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04-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