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

时间:2022-04-14 17:46: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孟子: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孔子、孟子: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

古之学者为己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 “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 “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那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

【感想】

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我们从小到大,都知道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佛法教育更让我们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实际上,我们会说:那是多高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的。不对!你相信这个道理吗?如果你说你信,你相信道德,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现在马上做,马上放下,那些烦恼不是马上就没了吗?这就是“当下即是”的道理。你能马上放下了,就能够时时放下,因为你已经领会到放下的快乐。这就是“敏于行而慎于言”的道理。学问,只有学之而正己行,马上、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人生进步与升华之路,否则明白再多道理,也只是头脑里的逻辑思维,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一切学问并没有什么高明,用在自己身上,“知行合一”。

一次,一位记者采访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时,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鲍威尔想了想说:“我成功的秘诀是: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想清楚了再说;没有把握的是不要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安贫才可以乐道,乐道重在行,行动是金!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对“敏于事而慎于言”最好的诠释。教师不仅要安贫乐道,管理好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鲍威尔的话无不给我们教师以启示。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一、攻,解释为“治”,引申为研究的意思。这里,异端解释为“他技”,就是和大道不同的那些小道。已,当“矣”解。那么这句话总起来理解为:光研究那些小技,是有害的啊。

二、攻,当攻击讲。异端,就是彼端,就是经典伦常的对面,也就是指离经叛道的东西。而已,则做“停止”讲。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攻击那些异端邪说,那么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感文】基本上,销售经理都是很有自信的人,这种自信可以影响到客户,影响到销售代表,对提高公司政策的执行,有很大帮助。但往往有些人,会从自信变得很执拗,爱钻牛角尖,也就是专注“异端”。销售经理在业务中一定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最后公司决定了,老板拍板了,就要放弃自己的想法,服从并贯彻公司的决定。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是专注“异端”,会给自己、给公司惹很大的祸害。

大师的理论也不能尽信,尤其是西方的营销方法,如果照搬到中国,就可能不是真理而是“异端”了。所以要多听、多想、多联系实际,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好的策略,否则它们可能变成祸害。

【管理译文】 “思路偏激,盲目接受别人的想法,就容易被误导,祸害自己。”

【分析】这句话有几个难以统一认识的地方,使对它浅译的意思也有所不同。

异端,词义是固定的,古今是统一的,没有变化,就是指新产生的不同于过去认为是正统的被社会确立的认识和观点、主张。

攻,是进攻的意思。但是,由于主语不明确,怎样进攻和为什么进攻就有待商榷了。

因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向异端发起进攻,消灭异端,是敌对关系;一种是接近异端,认识和理解异端,是友好关系。

已,有两种解释,一种把它看作是已经的已,是开始和进行着的意思;一种把它看作是而已的已,是完结了的意思。孔子在这里怎样用,后人非孔子,孔子在这里又没有说明,我们在这里又找不到可以印证的可靠根据,是不能自以为是的。所以,两种浅译都有道理,可以考虑:1,进攻消灭异端,它的祸害作用就完结了:2,攻读和研究异端,它的祸害就产生和开始了。对于“已”,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矣”字,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论语》多有“矣”字出现,怎么就只有这个地方使用了“已”作为语气词“矣”出现呢?这种说法的可靠性是不足的,所以,不应该考虑。

说到这里,就再次提及“也已”的问题。在这里,它们都不是没有意义的语气词,而应该看作是实词。就和现在的“了”一样,在许多地方不是语气词,而是实词。比如,了了,吃了饭了,了解等等。也和已结合在一起,“也”就成为“也就”的“也”,所以,“也已”,就是“也就开始”或者是“也就完结”的意思,和“攻”的意思遥相呼应,产生变化。但是,不管怎样解释,这两种意思都是不正确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同是小范围的,差异是无处不存在的。正是因为千差万别,世界才成为非常有生气的世界,才有发展和进步。

所以,异端的存在才是合理的,问题是,怎样合理的处理异端之间的关系。老虎对人类来说,是够异端的吧?但是,没有老虎的存在,世界的生物就没有了平衡。在孔子的那个时代,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规定了一条所谓的正道,要劳动者接受他们的压迫和剥削,就是不顾劳动者的利益。任何不同于这种“正道”的认识和观点、主张都被看作异端而予以排斥和镇压。孔子是这种“正道的维护者。所以,他在鲁国不及随时个月,就杀了少正卯。实际上,焚书坑儒的源头在孔子那里。他把不同意见和认识、主张看作洪水猛兽,是祸害,以求周朝的制度永远存在下去,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不管怎样说,任何异端都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只要它不侵害其他方面的利益。反过来,任何“正道“只要”侵害任何一个方面的利益,就没有存在的任何理由,不管你把它说得如何神圣都不行,灭亡就是它的历史命运。人类社会更加如此。你想想,吸烟的气味影响了他人,还正在遭受攻击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历史的必然。灭亡就是自以为是而不顾及他人天赋权利和利益的人的下场。周朝灭亡了,孔子还是在为恢复周朝的制度奋斗,把不同于周朝的制度和思想主张视为异端,不允许存在。他在年界七十之际还在为自己能够完全遵照周朝制度办事自豪:“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距。”可是,这种做法是徒劳的,无济于事的,周朝的制度最后灭亡了,他所谓的异端成为主流,统治了中国社会。所以,他的信奉者和追随者大骂秦始皇。汉朝灭亡了秦朝,并没有恢复周朝的制度。在汉高祖和汉武帝给了儒生一定的地位之后,儒生就不坚持恢复周朝的制度,不“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了,高兴地投入了汉朝新兴贵族的怀抱。这是儒家信念的巨大变化的开始,能够和“异端”和平共处了。儒家在后来变化越来越大,不断能够和异端共处,而且能够和侵入的外族共处,俯首称臣,并且忠于他们。这是儒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改变他们的信念。到现在,儒家基本上已经把孔子的区别其他学说的最根本的思想抛弃了,留下的基本上是各家学说都能够接受的东西,甚至许多已经有了绝对和孔子原来根本不相同而是相反的思想。比如,孔子的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早已改变了。和,不是以周礼为主,而是以人民为主,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和谐社会。儒家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进步了。可以相信,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中,儒家的孔子思想越来越少,进步的思想会越来越多,成为一个基本上有别于孔子思想的儒家,是一个在前进在变化的儒家。

【小思】第一个解释的意思,和“君子不器”相去不远。在魏晋以前,以这种理解占据上风。

第二个解释,好像是从何晏开始,并逐渐的占据了市场。到唐代韩愈在攻击佛教的时候,就以“异端”指之。至朱熹引用了何晏的解释后,就成为官方的权威解释。我们来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这句话的阐述:“攻,如攻城。已,止也。攻去异端,则邪说之害止,而正道可行也。”这里的异端,完全等于今日所说的异端邪说。且不说哪个说法是孔子本意,就影响而言,后者明显要大的多。以至于我们今天对异端的理解,就是歪门邪道,除之而后快。从秦朝的“焚书坑儒”,就开始了文化专制,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影响至深,最后以至于清朝的“文字狱”,万马齐喑。 这个思想的错误之处在于,何为异端,何为正道,标准是什么?裁判是谁?裁判都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如果自己能意识到自己思想错误,早就改了不是?所以,这个裁判的标准总是拿自己的利益。就拿朱元璋为例。他算行伍出身,没受过啥正经教育。做了皇帝之后,也就常附庸风雅,学学孔孟之道。这一学不打紧,读到《孟子》就有麻烦了,《孟子》里面颇有些如“民为贵,君为轻”、“君视臣为寇仇,臣视君为独夫”之类的话,朱领导于是大怒,立马就要褫夺了孟子的“亚圣”头衔,迁出孔庙,流落街头。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老朱最后总算同意搞一本《孟子节文》,把这些“异端”一概删除,俨然一“洁本”。就算”正道“,也要是符合皇家的”正道“也,这就是本质。呵呵,实在颇有讽刺意味。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复习一遍伟大的伏尔泰的这句伟大的话--“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相信,正因为有这样的启蒙者,人类才得以走到今天。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管理者对下属的培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激发起他们学东西的想法。喜欢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培训才最有效。培训讲师在上课时,他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让学员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那培训就成功了,学员就成长了。

【读解】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 道--喜好-一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 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 的时住,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 处,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来坚持锻炼身体,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 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是确实的,但‘各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是“好读书,不 求甚解”,这本测览测览,那本翻阅翻阅,觉得有些累了,扔在一 边,明天再读。这就是“好之者”,甚于“知之者”,但还没有进 入“乐之者”的境界。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有一个最恰如 其分的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 事,就像亲密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比如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人们都忍 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雍也》)又比如孔 子,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 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述而》)用当今时髦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太投入了!”

  很可惜,现在“投入”学习,“投入”修养自己的人都太少了,而多半“太投入了”的,是在麻将桌上,坐在那里居心叵测得很,那可真是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啊!

  乐之者,不亦乐乎?

【评析】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记得初中时我害怕学英语,因为老担心自己记不住英语单词,谁知越担心就越记不住,越记不住就越没有自信.结果越学越差,越差越没有兴趣.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再次学习英语,由于自己一方面克服了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建立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另一方面学好了英语立刻就有使用的机会,就多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立刻激发了很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结果居然顺利地通过了全部的英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甚至还在本市的英语演讲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实在让人感叹学习心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我们再来看一下"上网".有些人上网,是为了职业,为了吃饭,不上网就领不到工资.这样的人,对"上网"肯定很懂,也很在行,否则也没有人会聘用他们.另外一种人是爱好"上网",有时上网查查资料,有时消遣一下,不像前一种为了工作不得不上网,而是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另外还有一种人,是以上网为唯一的快乐的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难受,不上网就觉得什么也没有意思.这就达到痴迷的程度了。上网达到痴迷的程度是应该避免的,因为人毕竟还是要生活在网下,网络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们学习某样东西也能达到痴迷的程度,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原文】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评析】 对于“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这句话,有的翻译成“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有的翻译成“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我觉得这两种翻译都不很妥当。如果是因为“无法用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孔子”,与孔子是否伟大并没有什么关系,那是称赞的人表达上面有问题。如果说孔子居然没有一艺之长可以成名,那又怎么能赞扬他伟大呢?所以个人觉得,只有孔子在各方面都堪称专家却又能不以某一方面的专家自居,才能显出孔子的伟大。另外孔子以“驾车”和“射箭”来回应是否有专长的问题,有人说这是表达了孔子的幽默,以开玩笑的方式来回应这个问题。我觉得,孔子是以暗喻的方式表达了他真正的专长是在治理天下方面。所以“射箭”是暗喻“打天下的能力”,“驾车”是暗喻“管理天下”的才能。在孔子的时代,辅助君主们的文人人才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管仲那样“射箭”的人才,一种是孔子这样“驾车”的人才。由于当时短视的君主们更加需要和看重“射箭”的人才,所以孔子这样“驾车”的人才只能到处碰壁。只有到了后代,君主们真正认识到了“驾车”人才的重要性时,孔子和他的学说才得到了重视。

【读解】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而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醋。如孔子在这里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地所说的那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去一所驾校学两个月拿一个驾驶执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英语,如此等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啊,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恐怕连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业了罢。

  所以,更为理想的追求实际上不是“博学而无所成名”,而是要既博学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又博又专,“样样懂,门门精”。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圣人其犹难诸?”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吧?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呢!

【原文】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

【注释】 (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

【注释】 (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啊。有乡下人问我一些问题,我的脑子空空的。我询问了那事情的正反、本末、始终,才把问题完全搞明白。

【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鄙夫”指乡村的人,周制以五百家为“鄙”,后也称小邑、边邑为“鄙”。世界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对于自己缺乏的知识,就要学习,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随时修正自己错误的认识。博学如孔子自称“无知”,正是学问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俗语说:“半罐水叮当响,水满罐不响。”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不足,因为他认识到世界知识之无穷尽,个人所知的确是太少了,对许多知识领域,对复杂的问题,任何一个个人,常常是无知的。所以我们要多闻多识: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天的学者学习为了沽名钓誉。”

【评析】每看到孔子这种厚古薄今的话语,就感觉非常的不爽。他根据什么在古今之间画以一条线,将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他自己又属于那种人?孔子类似的话语,多数都是毫无根据的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你赞成“学者为己”就阐述“学者为己”的道理,你反对“学者为人”就批评“学者为人”的不是,没有道理非得用“古之”、“今之”加以分类,这种一竿子打翻所有非古之学者的做法太无理、太霸道了。

【评析】古人对学习的目的究竟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孔子这番评价古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也就无从判定.孔子时代的人们学习究竟是为了给人看 还是为了做官 还是为了提高自己 我们亦不得而知.根据合理的推想,如果说各种学习目的的人都有,应该不会错太远吧.以我们今天的情形来看,我想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还是会占多数吧.尤其是在我们完全排除了生存的顾虑之前,在我们还没有实现小康生活理想之前,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依然会占绝大多数。当然,学习的种类有许多种,在为了生存而学习的同时,也并不排除我们可以同时进行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更多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与为了生存的学习是并不矛盾的.至于为了给别人看的学习,或者说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习,在我们这个日渐开放和宽容的时代,也应该有其合理的一席之地.个人觉得,只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至于什么目的,往往是并不重要的.

【读解】古今学者,学风有别。 为人为己,一字之差,经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 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人者,装 腔作势,借以吓人,故作深刻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 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事实上,古代树 林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无论哪个时代,总是为 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更应该注意的是你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 用我们做学生时的通俗的问法: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呢? 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 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问题。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的事),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评析】前面一段,孔子阐述了老百姓需求仁爱的迫切性,这一段强调了追求仁爱应该“当仁不让于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不能与老师谦让呢?因为这牵涉到一个对老师的“敬”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彼此的制约。儒家思想认为对老师、前辈、长辈、上司,甚至对同辈等,都是应该谦让的,但是在追求仁爱方面,却不应该谦让,而应该当仁不让。事实上,生活中或管理中,在许多事情上,我们都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几十年前我曾经有过一段在服装厂当学徒的经历。当时我们一起被录用的有十几个人,于是工厂安排我们在一起为缝制好的出口灯芯绒短裤剪线头,也就是做后续辅助工作。由于我是最后一个被录用的,其他人比我先录用好几个星期了,所以他们彼此都很熟,一边工作,一边亲热地交谈。我和他们不熟,又是好不容易才得当的这个工作机会,因此一上班就认真工作,埋头认真剪起线头来,并很快就掌握了要领,一是要剪得干净,要把一条短裤上的所有线头都剪干净,其次是不能在剪线头的时候剪破裤子。我之所以能有机会被录用,是因为服装厂接到了外贸订单,并且交货期非常急,所以才扩大招工,把我招进来的,并且现在每天晚上都加班赶货。因此这促使我更加自觉地认真剪线头了。于是很快就剪完了一包又领了一包。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坐在我对面的一位漂亮女工突然热情地朝我打起招呼来,我正有点受宠若惊地回应着,她忽然压低对我说:“慢点剪啊,你剪得太快了!”我立刻明白我的积极工作不但会让她们遭到批评,还会导致她们不得不像我一样积极工作。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她继续向我展开了游说工作:“俗话说得好,长命功夫长命做,你既然已经进了服装厂啊,有你做厌的日子在后面,趁着现在是学徒,还是多像我们一样轻松一会而吧。再说了,我们辛辛苦苦做一天只有五毛钱工资,做得再多都是替他人做嫁衣。”听她这一说,我剪线头的速度自然慢了下来。其实当时我内心还是并不完全赞同她的观点,毕竟,这个工厂是我以后要生存和依靠的企业,企业能多赚点钱,我个人才有希望。同时也有一个心愿,总要自己表现出色,然后才可能在企业得到提拔或重用什么的吧。但是随着我对这个服装厂了解的加深,我很快变得和她们一样了。因为我发现服装厂的管理者都是任人唯亲,不管你工作表现多么出色,都不可能得到提拔重用。相反,如果你既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又得罪了普通工人,那么你将在这里很难愉快地生存下去。当然,也可能与我当时还没有学习过《论语》有关,我们当时接受的是阶级斗争理论的教育,工人阶级应该与工人阶级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并保持一致。

作为一个职业管理者,我相信,不管你的管理职位高低,都无不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当仁不让,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主动出来和你一起分担。但是能否让部下成为一个当仁不让的人,关键还取决于管理者自己,取决于通过管理者的管理所形成的环境。

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变好,不好的环境,也可以让人变坏。企业环境的好坏,大都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 答:“没有。”孔子说:“来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 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

【评析】 孔子说的这六种品德都属于人的各种美德,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错,但是孔子觉得有了这六种美德如果不学习,反而会产生六种弊病,我觉得这话不是很有道理。如果孔子的这话是对的,那岂不是说:只因为不学习,有了这六种美德的人反而比没有这六种美德的人还要糟糕?这能说得通吗?个人觉得,既有这六种美德又爱好学习,当然是最好的;有这六种美德而不爱好学习比爱好学习要差一些,但是比不具备这六种美德的人还是要好一些。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怎样看?

【读解】这里所谈的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古成语称为“六言六蔽”。

  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这变地把 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这种事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 中都是很多的。就以春秋时期为例,宋国和楚国在弘这个地方开战,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军中有将建议冲锋过去消灭楚军。可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 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了命。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际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 讲信用,结果拚命害了自己。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际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解读】孔子对“六言六蔽”的解释都没有离开是否爱学习。他总是反复强调学习对于仁德的重要辅助作用。六种美德必须用学习来统率,不学,六种美德可转变成六种蔽病,可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孔子讲了思想品德和学习的关系。他谆谆告诫我们,即使你具备仁、知、信、直、勇、刚这六种品德,倘若不好好学习,不深入思考,也不会达到预想的目标,甚至会走向反面。性格品行,须用智慧支撑和完善,须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中领悟其真谛,在实践中把握其要领。 而智慧的获得则依靠在实践中坚持不断的刻苦学习、勤于思考。

为使自己的性格品行更具理性,更富于智慧,每个人首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自己的性格品行中到底有些什么特点?这些性格品行特点有什么优势与弊端?应该如何在实践中通过学习和思考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弊端?这是人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理应高度重视,认真践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问题 。

【原文】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 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③之任, 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 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 有余师。”

【注释】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以也不确切。②一匹雏:一只小鸡。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 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 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 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 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读解】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命题了。 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 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说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求自尊自贵。 这大概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孔子、孟子: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相关文章:

学者的容人之雅04-14

与孔子、孟子商榷(网友来稿)04-14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案11-27

以自然之道为美(网友来稿)04-14

为孔子一哭(网友来稿)04-14

与《亲爱的孔子老师》为友06-18

为好会之探讨(网友来稿)04-1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12-0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04-09

圣贤孟子的教与学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