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学案(一 (高二选修)

时间:2022-04-14 19:58:5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祖本纪》学案(一) (苏教版高二选修)

一、学习目标

《高祖本纪》学案(一) (苏教版高二选修)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和名句。

2、分析刘邦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相关知识:

1、 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述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夸,对“恶”不隐讳。“不虚美,不隐恶”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

2、 互见法

互见法是司马迁为适应纪传体的需要而创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相补。互见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

二、预习展示(研习1--4节)

词类活用: 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因家沛焉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实词: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乃绐为谒曰

古今异义: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虚词:因:(1)因家沛焉                   (2)因敬重之,引入坐

         (3)高祖因狎侮诸客             (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自主翻译,讲述关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天生奇人      宏伟志向      吕公嫁女      入主关中

    鸿门争斗      高祖戏父      高祖还乡      

三、合作探究

1、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刘邦性格的优点 和缺点。

2、见秦始皇时说的话与项羽陈胜的语言对比,思考三人的不同语气和性格差异。

拓展阅读

贵族与流氓

          作者:易中天

项羽最后还是被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

但两人也有些相似。 项羽和刘邦,少年时都不是什么听话守规矩的乖孩子,只不过项羽是个纨绔,而刘邦是个地痞而已。

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个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点也无妨看作优点。刘邦项羽的不爱读书学习,自然都成了“胸有大志”的表现。的确,学术学术,学问只是术,不是道。道不是可以学得来的。治学者学问再多,也只能为人臣;得道者学问再少,也可以为人君。就拿陈胜来说,学问也不多吧,却有“鸿鹄之志”,这才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

所以刘邦项羽这两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便都有和陈胜一样的念头。秦始皇游会稽山时,项梁带了项羽去看热闹。谁知项羽一看,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连忙捂住他的嘴巴。刘邦因为替政府办差,去过咸阳,看到秦始皇的排场,也曾谓然太息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不过,如果我们把陈胜、项羽和刘邦三个人的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还是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充满了挑战性,而且挑战的对象,已不仅是秦王朝,而是命运,因此有一种不认命不信邪的精神,也因此在三说之中格调最高。

项羽的话,则充满英雄气概,说得干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也!”,那口气,就像囊中取物一样。这是自信,也是自大。自信使他成功,自大使他失败。不难看出,项羽说这话时,是不动脑筋的,也是不计后果的。那家伙(彼)怎么个就可“取而代也”呢?万一取代不了又怎么办呢?这可没想过。他想到的只是去取代和可以取代。这正是项羽的可爱之处,也是他的可悲处。

刘邦的话就没有那么气派了,有的只是一个流氓无赖对大富大贵的垂涎三尺。“大丈夫当如此也”,换句话说就是有能耐的人要过就过这样的日子。但不能如此又能怎样呢?大约也只好算了。这当然一点也不英雄,然而却也实在。正是因为这份实在,刘邦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审美的角度讲,我们当然更欣赏陈胜和项羽,但从现实的角度讲,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刘邦是成功者。

的确,刘邦是实用主义者,项羽则是性情中人。

贵族的另一个毛病是清高。清则易污,高则易折,所以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很脆弱,也容易变得小心眼儿。因为他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也常常对别人求全责备。这样的人当隐士倒没什么,当统帅便难免疑神疑鬼,结果自然是圈子越来越小。陈平就说过,项羽身边都是洁身自好、注重风骨、讲究节操、彬彬有礼的人,刘邦身边则是些贪财好色的鸡鸣狗盗之徒。但哪些人多哪些人少,哪些人能干事哪些人干不了,不也一目了然吗?

事实上,贵族由于高贵,可能会有两种性格两种心胸。一种是非常的宽容,一种是非常的狭隘。宽容者的逻辑是这样的:我既然至尊至贵,也就犯不着去排斥什么了。这就像汪洋大海,惟其大,则无所不可包容。狭隘者的逻辑则是这样的:既然我是唯一的高贵,其余也就不是东西。这就像雪山冰峰,唯其高,什么也容不下。狭隘的贵族一旦贬入凡尘,就会处处格格不入;一旦由破落而发迹,又往往会十分小家子气。他会把一切都归于自己高贵的气质和不凡的能力,不承认别人还有什么功劳。他也会把一切据为己有,而不愿与他人分享。这种心态,在他们自己是高贵,在别人眼里就是小气。项羽便恰恰是这样的人。

同样,流氓由于卑贱,也可能有两种做派两种德行。一种是猥琐卑鄙,一种是豪爽大方。前者多半只能占些小便宜当些小差事,或者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出不了头也没想过要出头。后者则倘有机缘,便往往能成大业。第一,他们反正只是光棍一条白纸一张,想什么也是白想,就不妨想大一点,比如“弄个皇帝当当”。第二,他们一无所有,一旦有了,多半是不义之财,或白捡来的,反正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也就并不心疼,不妨“千金散尽”,博得“仗义疏财”的美名。第三,他们自己一身的不干净,哪里还会挑别人的毛病?自然特别能容人。何况他们是从最底层上来的,也最懂得世态炎凉和人间疾苦,知道人们追求什么惧怕什么,要收买人心,总是能够到位。有此知人之心,容人之度,再加上豪爽豁达,出手大方,便不愁买不到走狗雇不到打手,也不愁没人拥戴没人辅佐。一旦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更不难趁火打劫乱中夺权。刘邦便正是这样的人。

刘邦的最后获胜,并非没有道理。

《高祖本纪》学案(二)

编辑:王薇  审核:赵德生 日期:2010-2-23  序号:2

教师寄语: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一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及句式。

2、全面了解刘邦这一人物形象。

二、预习展示 

(一)检查文言常识(5---14节)

词类活用

1.沛公引兵西

2.西过高阳

3.降章邯

4.还军霸上

翻译句子

1.可四千余人 

2.昌邑未拔

3.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4.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5.系颈以组

(二)概括5-7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8-14段写了哪些情节? 

三.合作探究 

1郦生见沛公这一情节中,体现了刘邦什么特点?

2“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刘邦节节取胜的原因吗?

3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有哪些仁爱 的表现?和项羽的做法比较,你能分析刘邦成功的原因?

(8---14节)

4、 刘邦为什么在鸿门宴中能够逃脱?

5、 楚军为什么会败给汉军?

四 精讲点拨  1互见法      2对比法:刘邦项羽的比较

五、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①,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俱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②。诸将尽喧③,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④、孝己⑤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中涓:此处指侍从官。②护军: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③喧(xuān):喧哗。④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⑤孝己: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 

1、对下列三句话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使为参乘,典护军  ②今又从吾游  ③汉王乃谢 

    A. ①做模范  ②游玩  ③道歉     B. ①做模范  ②交往  ③道谢 

    C. ①掌管    ②交往  ③道歉     D. ①掌管    ②游玩  ③道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B.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C. 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D.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 

    ①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②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③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④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⑤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⑥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 

    B. 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 

    C. 陈平靠能言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D. 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 

               

《高祖本纪》学案(三)

编辑:王薇  审核:赵德生 日期:2010-2-24 序号:3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刘邦成功的原因。

二、预习展示

实词:去辄烧绝栈道 

     汉王复入壁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句式: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虚词

则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以    乃以秦王属吏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啖以利  

       可以有大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  

      不然,籍何以生此  

      喟然太息曰  

三、合作探究

1、刘邦即位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成功经验之谈说明什么问题?

2、研习18-20节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情节。

3、刘邦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说明了刘邦人格中的那一面?

四、当堂检测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9、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王薇

【《高祖本纪》学案(一 (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高祖本纪(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02-15

《管仲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屈原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方山子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庖丁解牛》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论语》十则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高二语文人教版小说选修第一单元《曹操献刀》学案04-14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旅夜书怀》《扬州慢》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两度羊肠坂、汉家寨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