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纸教案

时间:2022-05-03 17:52:5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研究纸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研究纸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研究纸教案

研究纸教案1

  教学资源分析:

  《研究纸》是材料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纸为例对某一类材料进行研究容易导致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入,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材料是《科学》新加入的内容,它是物体(具体)到物质(抽象)的过渡内容,反映社会技术发展的水平,回顾人类从诞生起直到今天的几千年文明史,每天都有使用材料,每天都在探索新材料,历史学家也正是将材料的发展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正是出于这些考虑,《标准》在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加入了此内容,本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是这一主题的入门,单元共分为五课:1,常见材料2,研究纸3,我们穿什么4,玻璃和陶瓷5,材料的使用与环境。通过本课及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认识材料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收集材料,交流信息,观察比较材料的不同特点等,从而意识到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树立节约材料和环保意识。

  《研究纸》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了解纸的用途的多样性。

  二、研究不同纸的特点。

  三、了解纸的发明及其它相关知识。

  四、制造再生纸。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者着重把握以下几条:

  1、重视学生的信息收集渠道,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各种不同的纸,以便研究它们的特点,同时让他们查询一些关于纸的资料,可以向老师,父母询问,也可以到图书馆去找资料,还可以上网查询,形式不限;

  2、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注重对比研究,在各种各样的纸中,帮助学生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马粪纸、包装箱纸,同时注重方法的指导;

  3、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同伴合作,分享收集的信息,意识到节约材料的重要性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者在教这节课的时候,对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纸及有关的纸的信息(种类、作用等)

  课上:

  1、了解纸,交流收集的信息。

  2、研究纸的特点。

  3、做纸的标本。

  4、设计纸。

  课后:制作再生纸。

  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收集多种多样的纸。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浅显的研究。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知识技能: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体会到使用工具进行探究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 了解纸

  1、 学生介绍各自带来的纸。

  2、 师介绍几种特殊的纸(纸币、复写纸、糯米纸)

  出示纸币,学生肯定认识,但几乎没有学生把纸币作为一种纸收集过来的。

  讲述:纸币里有人头像,上面有盲点,还有几个民族的文字。但纸币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象征,我们应该保护它,今天课上我们就不研究它了。

  (评:课上虽然没有多少学生带纸币来观察,但他们听了老师的介绍后,相信他们会课后去观察验证的。同时用纸币向学生进行保护人民币的教育,不失为一种较

  好的爱国教育。)

  3、 交流收集到的纸的其它信息。

  学生可以对纸的发明,纸的作用,种类及特点作介绍。

  教者准备好蔡伦的画像以及古代造纸时的几张图片,在学生提出四大发明——造纸术的时候,向学生展出:造纸术是中国人发明的,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评:课堂一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从教室到实验室,一碰面,肯定是互相交流带来的名种名样的纸,这些纸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也是他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对象,他们势必对这些平时不在意的纸要多留心一些。教者一开始介绍的那些特殊的纸,也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纸的欲望。)

  二、 研究纸

  1、 分类:桌上有很多纸,请学生按一定的标准给纸分类。

  (注意: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初步的比较过程。分类标准可以是按用途分,可按质地、颜色分等,标准不要求统一,只要求有科学的依据。)

  2、 选纸:从不同的种类当中,各挑出一张作为研究对象。

  (说明: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研究的对象相对集中,避免重复研究,剩余的纸放在桌子下面。)

  3、 研究纸:

  (1) 提问: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些纸?

  学生分组讨论

  (2) 大组交流方法。

  学生说出可采用的研究方法,教者加以适当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工具的重要性,可采用尺、天平、小刀、放大镜等。在学生说方法的.时候,教师可挑一两种方法详加指导,其它的举一反三。

  (3) 选择方法研究纸

  A、 研究前让学生说出一些注意点(安全、地面清洁等)

  B、 发给学生研究的记录表格

  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

  C、 学生研究时,适当补充学生研究的材料。确保每一组都至少有以下几种纸: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蜡纸、马粪纸、包装箱纸。

  D、 在学生研究时,提醒学生方法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观察研究要深入一些。

  E、 让学生边研究边做记录,记录要注意简洁明了。

  (4) 交流研究发现

  4、 讨论:研究纸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说明:目的在于把纸的特点与纸的作用联系起来,纸的特点决定了纸的用途,研究纸的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纸的特性,有助于设计新的适应其它特殊用途的纸,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评:教者在这一部分注意学法的指导,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有东西可研究。在学生探究的同时,注重指导时机的介入。指导过早,扼杀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指导过晚,学生又会感到困难重重,从而失去了探究的勇气。在科学探究时,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往往研究得不够深入,在这里,教者不要求学生采用所有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种方法,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某一方面研究的时间,从而可以使研究得以深入开展下去。)

  三、 制作纸的标本

  讲述:为了更好地保留今天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制作标本的形式把它保存下来。

  1、 准备:活动记录手册中的“纸的标本”硬纸板,胶水,剪刀。

  2、 交待好学生注意清洁卫生。

  3、 提醒小组分工合作,剪、贴、写操作有序

  。

  4、 在标本旁写上纸的名称和作用。

  5、 做好之后相互交流展示。

  6、 准备好垃圾袋,剩下的纸让学生收好,课后可以用这些纸来制作再生纸。(进行节约用纸的教育)

  四、 设计纸

  1、 讲述:有时候,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会设计出一些新型的材料。

  2、 创设情境:下雨了,骑车的人没带雨披,买一件又太贵,有没有一次性的雨披呢?

  学生设计防水纸,可利用防水纸来制作一次性雨披。

  3、 学生设计其它新型纸。

  要求:A说明纸的特殊作用;B介绍怎样制作(不要求实际制作,只要给出想法,思路)C纸这种纸取一个各字。

  发给学生第三张纸:纸的资料 设计纸,画出或写出设计的思路

  (评: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下,死记硬背,以记住了多少条知识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往往在初现端倪的时候就被教师扼杀掉了。而今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教材格局,改革原有的考核制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学生设计纸,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科学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树立用科学服务人类的思想。)

  至此,学生的身边有了三张表:

  (一) 研究纸

  (二) 纸的标本

  (三) 设计纸

  再发给学生一张“纸的资料”封面,上面有班级,姓名,形成一份完整的“纸的资料”保存下来。

  教学片断赏析:

  学生选择好纸后,讨论如何研究纸。

  师:你们打算怎样研究这些纸呢?

  生:可以用放大镜看。

  师:(板书:看一看)看什么呢?

  生:看纸的中间有没有孔隙,有没有纹路。

  生:还可以看纸的边缘是什么样的。

  师:看哪一种纸呢?

  生:每种纸都看一看,这样好有个比较。

  生:还可以用滴管向纸上滴水,看哪些纸会吸水。

  师:(板书:滴一滴)怎样知道水是否会吸水呢?

  生:看水滴能不能在纸上扩散,扩散得大说明纸吸水。

  生:摸一摸。(师板书:摸一摸)哪一种纸比较光滑。

  生:可以用小刀在纸上刻(师板书:刻一刻),看哪一种纸结实。

  生:小刀也可以在纸上刮一刮(师板书:刮一刮),看看纸里面有什么。

  师:猜猜可能会有些什么。

  生:可能有木屑。

  生:还有草,树皮。

  师:你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我看过课外书,纸就是用这些东西做的。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生:比一比,把它们放在一起,看谁厚。

  师:如果我想知道一张纸有多厚,怎么办呢?

  生:用尺量。(师板书:量一量)

  生:薄一些的纸,把它们折叠起来,用尺量出总厚度再除以多少层,就得出一层的厚度了。

  生:(看到天平)用天平称一称(师板书:称一称),比较它们的重量。

  (接下来学生选用两三种方法进行小组研究)

  (评:自然科学教育经历了“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侧重的部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而教育目标也在向多无化发展。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也不能千篇一律,要创设多种情境,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研究纸教案2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探索纸的秘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第一册《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各样的纸、观察各种不同用途的纸、了解纸的发明及造纸材料、比较各种纸的不同,重点比较纸的吸水性能和承重性能、了解纸的消耗等。要完成这些内容并非一节课所能解决的。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我将《研究纸的吸水性》作为本课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深入、透彻地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间为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纸的吸水性,并能进行简单分类。

  2、设计实验研究,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能(重点和难点)。

  3、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制造了不同特点的纸,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教学设想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制订方案——交流讨论其方案的科学性——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这一课将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其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问题的提出。

  对于问题的提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另一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其设置的情境进行假设,产生多种不同的意见,从而引起矛盾,自然而然地提出所探究的问题。既照应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又涉及到今后的认知规律,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2、问题的解决。

  是直接探究问题,还是从已经了解这些问题的人那里找到答案呢?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毫无疑问应选择前者。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设计检测方案,并进行反复交流、讨论和相互质疑,通过实验研究,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问题的延伸和拓展。

  本课研究纸的吸水性,重在探究的过程,而它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体会到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萌发要设计一种新型纸张的美好愿望。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体现。

  教学准备

  滴管,水、水槽,小夹子,纸(餐巾纸、广告纸、牛皮纸、硬板纸、报纸),水杯,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每一小组都有一袋材料,拿出来看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学生发言,教师粘贴各种纸标。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纸能吸水”。

  (1)猜测:将这些纸都放进水里,会有什么现象?

  (2)学生预测。

  (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认为纸能吸水,有的纸吸水又快又多,而有的纸吸水比较慢,比较少。(板书:快、多;慢、少。)

  (4)教师提出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哪些纸吸水又快又多,哪些纸吸水又慢又少?

  (5)学生猜测,引起争论。

  2、探究纸的吸水性。

  (1)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各自的预测。

  (2)汇报研究方案,小组间相互质疑、补充,使其方案更科学化。

  (3)小组选择工具进行实验探究。

  (4)汇报实验结果。(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得到什么结论?)

  (5)比较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

  (6)教师小结。(提出课题:研究纸的吸水性。)

  3、了解纸的发明,意识到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发明了各种不同的纸。

  (1)了解纸的发明。

  (2)思考:为什么有的纸容易吸水为什么有的纸不易吸水?

  (3)拓展: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纸。

  第二部分 课堂实录(节选)

  内容:分小组设计“研究纸的吸水性”的方案。

  师:刚才我看了一下,很多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案,现在请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来谈谈你们小组的方案,如有不完整的地方,小组成员或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进行补充。

  生1:我们第三小组的方案是:分别往每一种纸上滴水,看哪种纸上的水印“长”得最大。(这时很多同学相继举起手来。)

  生2:我同意他的意见,但我认为应该分别向每一种纸上只滴一滴水,再来比较哪种纸“长”得大。

  师:你为什么要求在每种纸上只滴一滴水呢?你需要用什么来滴一滴水?

  生2:因为只有向每一种纸都滴相同多的水,才能正确比较出水迹的大小 。我想借助讲台上的那个“吸管”(滴管)来滴。

  师(拿起滴管):是这个吗?这叫滴管,用来滴少量水。

  师:其他同学,你们同意他们的这种方案吗?(大家表示同意。)

  师(指向第三小组):同学们都同意你们小组的方案,能演示给大家看一下吗?(第三小组演示:由一个同学依次向每一种纸滴一滴水。)

  师(激发矛盾):老师看到这位同学先在牛皮纸上滴了一滴水,然后又在其余四种纸上各滴一滴,同学们对他这种做法有什么意见?如果每隔十分钟往一种纸滴一滴水,这样做行吗?

  生:不行,应该同时往每一种纸都滴一滴水,因为不同时滴的话,那么先滴水的纸上,水迹肯定会大些,这样会影响实验效果。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想法吗?(学生表示赞同。)

  师:那么我们将这一小组的方案定为方案一:“滴”的方法。其他的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我们这一小组是将所有的纸都放在水里浸湿,然后分别将每一种纸上的水挤到一个瓶子里,再来比较哪一瓶里装的水多一些,就说明哪种纸吸水吸得又快又多了。

  生4:我对他的方法有一点补充,应该将所有的纸同时放入水里浸湿,然后还要同时取出来,再挤出水来比较。

  师:这位同学说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大家对他们这种方案还有什么建议?(没有人回答。)

  师(举起一大一小两张纸放入水中):是不是这样同时放入水中再同时拿出来?

  生5:不对。在这个实验中所有的纸应是同等大小的,不然纸大一些吸的水多一些,这个实验就准确了。

  师:你们小组接受他的建议吗?(学生点头。)那么我们将这种方法确定为第二种方案。(板书:方案二:挤。)其他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6:我们小组与第五组的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是将同样大小的纸分别放入五杯水中浸湿,并且同时放进去同时拿出来,再比较这五杯水降低了多少。

  生7:我认为不行。这五杯水要一样多才可以。

  生8:也不行。五杯不一样多,五个杯子也要一样大小。

  师:你们小组同意他们提出的想法吗?(学生同意。)那我们就将这种方案定为方案三。(板书:方案三:降。)

  又有同学举手。

  生:我们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这些纸全都同时插入水中,纸的大小也是相同的,然后同时取出,看哪种纸吸上来的水迹高,就说明它吸水又快又多。

  师:你能做给我们看一下吗?

  该生走上讲台,选择了夹子、木棍、水槽等工具,将五个夹子分别夹住一种纸,再将夹子串在一根棍子上,同时放入水中,同时拿出来进行比较。

  师: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怎样?

  生9:我觉得不行,他刚才拿棍子时,棍子是倾斜的,这样,有的纸插入水中多一些,有的纸插得少一些,结果就会不准确,我认为应该将棍子两头固定起来,各种纸插入水中同样多,结果才会准确。

  生10:我还要补充一点,夹子在夹各种纸时也要注意夹入部分同样多,保证露出纸的长度相等。

  生11:各个夹子之间还要分开一点,以免各种纸粘到一起,影响最终结果。

  师:同学们都很不错,想到了这么多方法,我们就将刚才这种方案叫做方案四,好吗?(板书:方案四:插。)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摇头。)

  师:好,根据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有了四种方法:滴、挤、降、插,每种方法都有一些要求,比如说,同学们已注意了纸的规格,要同时放进去同时拿出来。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请各组讨论一下,选择一种方案,想想看,你们都需要些什么工具,每组派一名同学来领取所需用具,进行实验。

  第三部分 教学后记

  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挥余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取舍课程资源。

  在教学《探索纸的秘密》一课时,我们就经历了多次反复的实践。刚开始,教师给学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并确定研究的主题,结果学生热热闹闹地做起了研究。有的研究纸的光滑程度,有的比较纸的厚薄,有的研究纸的吸水性,有的研究纸的承重性,等等,在交流与汇报时,同学们还在忙着“研究”自己的主题,而不理会别人的发言。这样,他们的研究就只停留在自己界定的意义上,而没有丝毫的改变与提高。这种研究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也不是一种真正的研究。我们意识到:让三年级的学生搞研究,不能赶热闹,各搞各的,而是要让他们结合大家的智慧,通过共同探讨,不断完善和提高。于是,又经过几次尝试,将研究的主题由多个递减为三个,两个,一个。最后发现,选取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研究纸的吸水性,让学生之间、各小组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质疑,共同努力,最终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而对于剩下的内容,则可以抱着“授之以渔”的心态放手让学生自己课下去研究。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处理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低估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方法做实验,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使学生走进“坐吃山空”的误区。与其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机械学习,不如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例如,学生在提出用“滴水”的方法来研究各种纸的吸水性时,就经历了同学们相互之间不断提出质疑,不断进行改进的过程,并通过实验演示,在教师再次激发矛盾后才确定其方案。刚开始,学生只说分别向每一种纸滴水,看哪一种纸上的水迹大,马上就有学生指出:应向每一种纸滴同样多的水。由此,引出“滴管”这个工具,研究方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学生对此方案已没有异议,但这与比较科学的方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教师正准备直接给学生一些提示,可一个念头打消了这种想法。与其直接暗示给学生,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只有让学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达到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所以,我让学生来演示这个还不成熟的方案,果然,实验还没演示完,就有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原来,他们发现:用滴管向每一种纸滴水时,不能一个接一个地滴,应该同时滴,再来比较水迹的大小。至此,“滴水”方案已经很完善、很科学了。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逐渐成熟起来,他们已明白要做比较的实验必须在同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总之,讨论和质疑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学生正是在这种讨论和质疑中,思维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营造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忠实的听众,不随意发表意见,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暗示或点拨、引导,使学生的讨论“柳暗花明”。

研究纸教案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关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纸的种类,用途,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学做再生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了解各种纸艺,欣赏纸艺艺术,接受美的熏陶,并学做折纸,剪纸撕纸,纸贴等。

  5.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独立思索等优良品质。

  6.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二、活动准备:

  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

  2.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

  3.教师提供参考书目。

  4.准备做再生纸的工具。

  5.准备各种纸艺的欣赏作品。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1.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样东西最多?

  2.口语交际。

  说一说,在你的记忆中,你最早一次用纸的情形你还记得吗?你用纸干什么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3.用一句话表达你对纸的了解。

  用一句话表达你想进一步从哪个方面了解纸。

  4.综合表达:设计一份广告,告诉大家你想研究的内容,争取几个伙伴和你一起研究。

  (二)学生利用两周的时间,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纸及其文化。开展一些参观和实践操作,体验纸文化。

  (三)学做再生纸。

  1.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过程

  2.自己动手做再生纸:

  A.阅读制作方法

  B.看教师演示过程,听清提示。

  C.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

  D.展示各自的`作品

  (四)纸艺欣赏

  1.布置一个纸艺展览,并对每种纸艺做文字说明。

  主要有:剪纸,纸雕、刻纸、撕纸、折纸、贴纸……

  2.请会剪纸,或折纸的同学为小老师,开办小艺术技巧讲座,辅导学生制作纸艺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起名、配解说。

  (五)综合展示活动

  1.纸文化知识竞赛

  2.看图猜带纸的成语

  例如:纸上谈兵、洛阳纸贵、命比纸薄……

  3.各小组上台演示各自准备的“我的纸文化之旅”五分钟交流材料,可以用图、幻灯片、文字、实物等展示对纸的了解,以及自己探究的过程和体会,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

【研究纸教案】相关文章:

《纸》教案03-12

纸的力量教案11-27

有用的纸教案09-28

《好玩的纸》教案08-30

《纸的发明》教案01-12

《染纸》教案09-19

《纸奶奶的生日》教案11-12

踢纸球教案03-30

好玩的纸大班教案11-25

再生纸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