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教案

时间:2022-03-25 14:13:00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封信》教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怎么写信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封信》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封信》教案

《一封信》教案1

  一、激情导入,积淀情感

  1.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还有3个多月就要结束了, 20xx多个日子,从蒙昧无知到学有初成,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们多少期待、多少关心、多少帮助、多少鼓励啊!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亲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二、自主审题、选材

  1、请快速阅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生谈审题之后明确的习作要求。

  2、师: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和要表达的情感后,我们就要围绕习作要求和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来进行——选材。

  同学们,六年的'时光,一定有那么一位老师给你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情:一次倾心的谈话、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又或是一次令你心跳的家访??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3、小组讨论,个别发言

  4、这些同学说的例子都很好,那么老师给这么多回忆,我们不可能在信中一一倾诉,那么这些材料如何取舍呢?我们在选材时要遵循几个原则——(板书:真实、典型、新颖)

  [设计意图]习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指导学生自主审题,通过审题,确定本次习作的要求,并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选择事例,明确选材的原则。

  三、例文引路,学习表达

  1.有一个同学,他把也在毕业前夕给自己的老师写了一封信,我们看看他选择了什么事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之情。(例文见教参242页)

  2.出示例文,学生自读。(对于借鉴到的表达方法可在资料上圈圈点点)

  3.组织交流,集体评议。

  (1) 例文中,小作者写了哪些事?文章表达了小作者对老师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小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 你领略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4.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

  (1) 围绕中心,选取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2) 详略得当,写清细节。

  [设计意图]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读写的结合”,通过阅读例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选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学法的迁移。

  四、列提纲

  1.在审题、选材之后,动笔写作之前我们别忘了先写提纲。提纲可以使我们的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出示:写提纲要求,学生动笔写提纲。

  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目、二是中心思想、三是内容要点及写作顺序、四是详写、略写的提示。

  五、回忆格式,下笔成文

  师:提纲列好,我们就可以下笔成文了,今天我们要写的是一封信,在动笔之前我们再回忆一下书信的格式。

  1.复习书信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2.出示温馨提示:

  (1)要围绕中心,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情。

  (2)内容要真实,详略要得当,细节描写要生动。

  (3)抒发真情实感。

  (4)注意书信的格式。

  3.难忘和老师相处的那一幕幕!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让我们把心中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写下来,把心中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写下来,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

  4. 学生回班完成作文。

  [设计意图]最后小结,依然营造的是依依惜别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习作的冲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中的“情”犹如教学双边活动的中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渐入佳境,使感情受到升华。

  板书: 习作七

  审题写信 忆事 抒情

  选材真实 典型 新颖

  列提纲

《一封信》教案2

  教学目标:

  l.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为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三、拓展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一封信》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的含义。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音乐《小树叶》、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2、PPT,配乐散文诗,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有一片小树叶,它在春天里出生,教师边讲边出示春夏季节的风景图片(PPT),到了秋天,树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谈论)师小结:秋天,树叶变黄了;树叶变红了;树叶从大树上落下来。

  二、师:今天大树妈妈来到了我们小朋友身边,我们掌声欢迎大树妈妈的到来(出示自制的大树妈妈图)咦,这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信封)这上面还有地址,邮编,大树妈妈收,这是一封信,是谁写给大树妈妈的信呢?(问问大树妈妈,它也不知道)大树妈妈想请陶老师来读一读,也请小朋友听一听到底是谁写给它的呢?好吗?

  三、教师有感情读信,揭示课题“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师:是谁写给大树妈妈的信?大树妈妈收到信心情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学一学高兴的样子)大树妈妈还有话跟我说,大树妈妈说它光顾着高兴,没听到小树叶在信里跟它说什么了,想请小朋友再仔细帮它听一听,然后告诉大树妈妈好吗?

  四、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一)结合PPT完整欣赏一遍录音散文。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跟大树妈妈说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分段欣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欣赏第一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秋天,大树妈妈给小树叶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②、小树叶到哪儿去了?(学说“参加小树叶旅行团”)

  2、欣赏第二段散文(PPT)然后提问:

  ①小树叶跟着秋风阿姨到过哪些地方?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高高的.立交桥,笔直的高速公路,金黄色的稻田,丰收的果园)(学词笔直)

  过渡语:小树叶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很高兴,同时它又很难过,它想念妈妈了…小朋友,如果你们跟妈妈分开了,你会想念妈妈吗?

  3、欣赏第三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小树叶生病了,妈妈是怎么做的?小树叶的妈妈和你们的妈妈一样吗?小朋友生病了,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回答)

  ②小朋友,你们是怎么长大的?那小树叶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学词:吸取露出笑脸)

  ③每当大风大雨来临时,大树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师幼互动拥抱)

  4、欣赏结尾部分。

  师:小树叶很感谢大树妈妈,它对大树妈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请小朋友听听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一学)

  五、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幼儿扮演小树叶,坐在大树妈妈的旁边做大树妈妈的乖宝宝。

  2、师:看,大树妈妈就在我们面前,你们爱大树妈妈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说)大树妈妈今天很高兴,因为它收到小树叶写给它的信,觉得小树叶长大了懂事了!小朋友,如果让你们给妈妈写一封信,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3、幼儿自由讨论讲述,老师记录总结(以图片形式展示在黑板上)。

  六、师幼围着大树妈妈跟随音乐“小树叶”做律动离场结束。

《一封信》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2、懂得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多角度观察事物。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引入:你曾经收到别人给你的信吗?你高兴吗?请谈谈你收到后的感受。(老师做个有心人,提前给每一位学生写封信,不仅仅是为了这次习作,让学生感受写信这一交流工具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

  2、人类进行情感与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你能说一说吗?

  重点引导学生:

  交流的方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写信呢?(让学生认识写信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2、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写信。揭示课题(写一封信)后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明确习作任务。

  3、?你最想给谁写信?为什么?

  4、出示幻灯片:(比尔.盖茨香港总督澳门总督********校长)

  问:(1)想和他交流什么话题?你有什么想法?

  5、除此之外,哪个是你最想和他交流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个别交流)(同伴学习策略。同伴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6、出示课前的信:你对课前阅读的几封信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哪一封信最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随机板书:格式准确用语得体情感真实)

  二、构思起草,完成习作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景:想想你怎么写这封信?请把思路简单地记录下来。(目的是:指导学生理清学生的思路,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

  2、学生独立构思,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全班交流。

  4、自由写文,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修改,完善习作(学生学会修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

  2、出示星级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你认为可以达到几星级?为什么?

  三星级:

  (1)写信格式欠规范;

  (2)语句不大通顺,有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欠得体;

  (4)基本把事情写清楚。

  四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较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较得体;

  (4)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五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得体;

  (4)按一定的是顺序写。

  3、鼓励修改:你认为经过努力,你会达到几星级?你准备从哪几方面修改?

  4、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5、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学生按“原来是怎么写的?-刚才从哪几方面修改?-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相机简单复习书信的格式。

  二、师生、生生合作评改

  1、根据标准评改一个同学的习作,互评后交流评改意见。

  2、根据交流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自我评赏

  (1启发谈话: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多次的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成功之处,或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的,就读全文。对评赏得好的同学,教师将授予“浪花奖”。

  (2评赏交流。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寄出去(相机指导信封格式的书写)。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板书设计:

  写一封信

  格式准确 分清对象 内容具体 情感真实 用语得体

《一封信》教案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起点与终点的路径。

  2、引导幼儿尝试自己设计迷宫。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挂图《一封信的旅程》,各种形状的迷宫图;毛线;笔。

  学具准备:迷宫图片卡,笔,纸。

  一、导入活动:

  1、教师用毛线摆成路线,引导幼儿走路线。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一封信的旅程》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皮皮梦见什么了?”

  “信先后飞过哪些地方,最后到达非洲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走迷宫。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一封信的旅程》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挂图上都有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起点和终点。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封信是从哪里来的?又要飞到哪里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信路过的.地方。教师:“这封信都路过了哪些地方呢!”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提示寻找路径,并用笔画出路径。

  教师:“从皮皮家到森林应该都哪条路,请小朋友们试着走一下。”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5)教师引导幼儿重新走迷宫,

  (6)教师引导幼儿从终点到起点的迷宫,

  (7)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迷宫图。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迷宫。

  (1)教师引导幼儿设计情景,经过集体讨论确定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自己创设一个故事,帮助小动物都出迷宫。”

  “你们觉得谁的故事更合理?”

  (2)教师帮助幼儿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将起点和终点以绘画的形式画的黑板上。教师:“主人公应该从哪里到哪里呢!”

  “你们想做一个什么形状的迷宫呢!”

  (3)教师帮助幼儿确定路径。

  教师:“在走出迷宫的过程中路过了哪些地方呢!”

  (4)教师帮助幼儿画路线。

  (5)教师引导幼儿都自己设计的迷宫。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走学具中的迷宫图,第二组,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迷宫。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在教学中投放各种形状的迷宫图,引导幼儿走迷宫,

  (2)户外活动中用体育器材设计迷宫引导幼儿走迷宫,

  (3)园内完成《操作册》第11、12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玩迷宫游戏,并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迷宫,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11、12页。

《一封信》教案6

  教学要求:

  1、读懂习作要求,了解书信的格式。

  2、借助习作要求的提示,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书信来表达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通过具体情景,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我们这个集体中,亲密无间,老师诲人不倦的身影,都已深深地烙在我们心头,在记忆中显得如此珍贵。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亲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二、讨论回忆

  1、你打算给哪一位老师写信?

  2、在信中,你有哪些话要对老师说?(回忆和老师的交往,老师令你最难忘的事,告诉老师的小秘密,对老师的建议,我的理想等。)

  三、明确要求

  1、复习书信格式:称呼、问候、正文、祝福、署名、日期。

  2、提出习作要求:

  (1)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情。

  (2)要写真实事情,抒发真情实感。

  (3)写完后认真修改。

  四、创设情境

  1、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我……(说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2、下课后,老师欢快地和同学们游戏,或埋头批改作业,我……(谈谈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感)

  3、放学后,老师与我促膝谈心,我……(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这样的情境有很多很多,请学生自己回忆和老师交往中的一两件事,全班再交流,相互启发,选择素材。

  五、组织交流

  1、写出自己和老师交往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2、同学间交流,听一听同学的建议,并相互补充,提出修改意见。

  六、完成习作

  1、拟写初稿。

  2、正面引导,鼓励修改。

  3、评议赏识,表达心声。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写作的格式,能够给亲人或朋友简单的去写一封信,通过这封信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信的方式让学生懂得与人交流,传递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写作,觉得这节课非常成功!

《一封信》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意,感悟蒙生妈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事情的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最后一封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教师:可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抗战资料。走访家长,了解书信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理解“殊死”等词语。

  2、再读课文,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了解事情的.起因。

  预习学案:

  1、预习本课生字新词。

  (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方法:可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完成任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1、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师板书课题(“不平常”用红色粉笔写)学生读课题。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挖出题眼“不平常”留作悬念激趣。

  (信为什么不平常呢?)

  二、预习交流: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拿出预习笔记,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

  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并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寡”字在书写时,注意下面是“刀”,不要写成“力”了。)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如:“敌众我寡”、“殊死”、“惨烈”等词,师引导学生一起品味体会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预习笔记。

  (“我”的战友赵蒙生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为了不让英雄的妈妈伤心,战友们代赵蒙生给母亲写信。而这位英雄妈妈在接到第一封信时,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在了,为了让战士们安心打仗,她强忍失子这痛,坚持托人代笔回信的感人故事。)

  5、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

  三、质疑探究:

  师: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故事了解到这里,孩子们,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质疑:

  1、文中写了几封这样的信?这些信是是谁写给谁的?

  2、“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过渡:同学们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不逊色,下面请孩子们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以上问题。看看谁是最棒的!

  3、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在小组内与合作伙伴交流。

  4、班内展示:

  (1)生汇报: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封这样的信。

  A、分别指名读一读这三封信。

  B、这三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第一封信是排长替牺牲的战友赵蒙生写给母亲的;第二封信是赵蒙生母亲请人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是替赵蒙生母亲写信的大叔写给战士们的。)

  (2)生汇报:“不平常的信”具体指的是第三封信。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第三封信,谈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从中感受到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4)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牺牲)――发生(排长写信)――发展(英雄母亲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最后一封信)”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的条理。

  5、了解故事的起因。

  师导读:同学们,现在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战友赵蒙生牺牲的那次战役中去。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2)同桌交流:听同学读了这两段话,你们脑海里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一个是战火纷飞的画面,一个是战士们因为战友赵蒙生牺牲了的悲痛场面。)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殊死”、“至关重要”、“尽管、、、、、、但、、、、、、”、“非常”、“落荒而逃”、“光荣牺牲”)

  四、达标检测: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封信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拓展:

  总结:同学们,赵蒙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但对于失去战友的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件悲痛的事情。这要是让赵蒙生的母亲知道了,她该有多伤心啊!所以才有了战士们定期给英雄妈妈写信的“欺骗”行为。从这些欺骗行为中,我们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拓展:生活中你们有过这样类似的“欺骗”行为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后练习2的词语。

  2、有感情地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不平常的信

  赵蒙生牺牲

  (起因)

  排长写信

  (发生)

  英雄母亲回信

  (发展)

  最后一封信

  (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问什么说它不平常,了解信中的内容,知道生活中会有善意的谎言,一定要了解情况,做好自己的判断。让学生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一封信》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磁带《小树叶》、范画一幅、字卡若干、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2、学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幼儿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二、感知活动。

  1、谈话:让幼儿结合经验,讲述秋天到来时,大树及小树叶的变化。

  2、教师出示教学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怎么啦?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怎么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录音磁带。

  4、欣赏散文第二遍。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对大树妈妈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可适时散文中的语句给予指导。

  三、游戏活动。

  1、散文中城市里出现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学习字宝宝“笔直”。

  2、大树妈妈每天从土壤和阳光中吸取养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吸取”。

  3、露出笑脸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露出笑脸”。

  四、情感体验。

  让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操作活动:给妈妈的礼物。

  幼儿集体写信,或者画出或写下对妈妈的爱。收拾学具,集体去寄信。

《一封信》教案9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跟家人写过信吗?露西正在给出远门的爸爸写信。让我们看看她都写了什么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2)

  fēnɡ xìn jīn zhī yuán zhū bǐ dēnɡ diàn yǐnɡ

  封 信 今 支 圆 珠 笔 灯 电 影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信、今、电”,后鼻音“封、灯、影”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圆”。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

  一封 削土豆 朝外 一沓 刮胡子 修台灯 冷清

  肩膀 一团 一束 鲜花 星期

  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通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件出示4)

  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

  (露西和妈妈一起给爸爸写信的故事。)

  露西的信写了几遍?(两遍)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5 )出示生字:

  封 信 今 支 圆 珠 笔 灯 电 影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火”加“丁”是“灯”。

  (2)换一换:“株”减“木”换“王”就是“珠”。

  (3)猜谜语:“令少一点”就是“今”;“俺家大人不在家”就是“电”。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信、珠、笔”并讲述:(板书:喝 井)

  “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口”要写的扁一些。

  “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竖弯钩是难点,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露西小朋友,并了解了她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一封信》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

  活动准备

  教具:音乐磁带《小树叶》、范画一幅、字卡若干、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学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白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幼儿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二、感知活动。

  1、谈话:让幼儿结合经验,讲述秋天到来时,大树及小树叶的变化。

  2、教师出示教学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怎么啦?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怎么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录音磁带

  提问:是谁给大树妈妈写的信?

  大树妈妈读了小树叶的信后心情会怎么样?

  4、欣赏散文第二遍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对大树妈妈说了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可适时散文中的语句给予指导。

  三、游戏活动。

  1、散文中城市里出现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学习字宝宝“笔直”。

  2、大树妈妈每天从土壤和阳光中吸取养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吸取”。

  3、露出笑脸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露出笑脸”。

  听口令游戏玩法:老师说词语,幼儿自由摆姿势。(提醒幼儿注意安)

  四、情感体验。

  让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操作活动:给妈妈的礼物。

  幼儿集体写信:——画出或写下对妈妈的爱。

  结束活动:收拾学具,集体去寄信。

  附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大树妈妈:

  您好!我是小树叶。您接到我的信,一定很高兴吧?秋天到来的时候,您给我们换上了黄色和红色的衣服,送我们去参加“小树叶旅行团”。现在,我们跟着秋风阿姨,飘过城市、农村和草原,一路上的风景美极了:那高高的立交桥,笔直的高速公路,金黄色的.稻田和丰收的果园,把祖国打扮的非常漂亮。这使我们更加想念您——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有一次,我们生病了,是您请来了森林医生为我们治病,一直等我们病好了,您才露出笑脸。每天您拼命从土壤和阳光吸取养料把我们养大,从不说一声辛苦。每当大风大雨来临的时候,您把我们紧紧抱在怀里。在这里,我们要从心里说一句:谢谢您!

  亲爱的妈妈!祝您永远年轻、健康!等到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会带最好的礼物给您!再见吧,妈妈!

  您的孩子:小树叶

《一封信》教案1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图夹文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对医生、护士的热爱和敬重。

  2、初步地了解一些简单的书信格式。

  活动准备:

  绘画纸、记号笔、工种不同的人物造型、教师设计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

  (1)“在地震期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值得大家尊敬?为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将幼儿讲到的人物用图片展示出来。

  2、了解信的书写格式:

  (1)出示教师写的一封信:“在地震期间老师最敬重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猜到的?”

  (2)阅读教师信的内容,在读信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知道书信的格式。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疑:“你们想对医生、护士说些什么?”

  3、分组讨论信的内容:

  (1)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讨论:“给医生、护士的信可以写些什么内容?”

  (2)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写信。

  (3) 各组介绍信的内容。

  设计制作“爱心卡”(手工)

  活动目标:

  1、知道医生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医生工作的辛苦。

  2、尝试使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卡片。

  活动准备:

  1、已收集的关于医生、护士工作时的图片、资料。

  2、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装饰材料、颜料、自制的印章。

  活动过程:

  1、交流: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医生、护士如何工作的材料。

  2、讨论:

  (1) 医生的工作和人们的关系:“医生和护士是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的?”

  (2)“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3、想像: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你最想送什么东西给医生和护士?”

  4、 表现:

  (1)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2) 能运用多种材料大胆表现。

  5、交流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制作的‘爱心卡’有什么内容?”

  6、延伸活动:

  将“爱心卡”送给自己最敬重的人。

《一封信》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写信的方式表达感情。

  2、能清楚、连贯地讲述一件事。

  3、体验帮助他人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写信的意义和基本格式,知道邮票、寄信等常识。

  2、物质准备:一封某灾区幼儿园小朋友寄来的信,大张信纸、笔、信封和邮票等。

  活动过程:

  1、读信,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回信的愿望。

  (1)引导语:这是灾区幼儿园小朋友寄来的.信,最近他们那边一直下雨,发生水灾,情觅况很糟。我们来读读,他们要告诉我们什么,需要什么帮助。

  (2)讨论:看完信后,小朋友心里都为他们着急。你们说,我们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2、讨论交流信的内容。

  (1)引导语:灾区小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先给他们回一封信吧。

  (2)讨论:该用什么纸张写?怎么写?写什么内容?

  (3)引导幼儿交流写信的材料、格式,以及信的内容。

  (4)小结:给灾区小朋友回信,能带去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他们肯定非常高兴。我们写信时,要用信纸写,要按照信的格式来写,可以用文字写,还可以用画画来表示,要把我们对他们的关心、问候和准备帮助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表达出来。

  3、分组进行写信。

  (1)以小组为单位,幼儿选择写字和绘画结合的方式,或运用绘画的方式写信;一位幼儿负责写或画,其他幼儿讲述。

  (2)信写好后,大家一起念念信的内容。

  4、各组念信给大家听。

  每组轮流将信的内容讲述给大家听,听后大家相互补充修改。

  5、教师示范写信。

  (1)教师根据各组幼儿的写信情况,组织集体进行回信。

  (2)在一张大信纸上指导全班幼儿按写信的格式和步骤将回信的内容写下来。

  (3)教师把回信的内容读给幼儿听,请幼儿提出修改和补充的意见。

  6、装信、寄信。

  引导幼儿将信装进信封,写上地址,贴好邮票,封好封口,与幼儿一起去邮局寄信,或一起将信投到附近的邮筒里。

  活动延伸:

  1、可选择给出差在外的家人、老师或喜爱的人写信;有条件的可准备一台电脑,将幼儿回信中的话逐一打进电脑,通过大屏幕显现,然后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字和幼儿一起逐句读信;可通过电子邮箱发信,并请对方收到后用电话或在邮箱中回复:"信已收到,谢谢!"让幼儿体验用现代科技方法"寄信"之神速;可演示用传真机互通信件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多种快速传递信息的方法。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写信的材料,让幼儿用剪贴或用绘画的方式写信,感受写信的过程及快乐。

《一封信》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劳动、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2.通过讨论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能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给老师的一封信》,回忆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课文是作者在教师节前夕写给老师的一封信,通过自己在小学读书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叙了顾老师的循循善诱和倾心培养,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2.还留下了什么问题?(小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深情地回忆顾老师?)

  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围绕问题研究回忆部分。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能找到什么答案?与同桌或临近的同学议议。

  2.集体交流。

  (1)出示句子一:“是啊,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桃李”,比喻学生。作者是顾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沐浴”,比喻受阳光雨露滋润。

  “阳光雨露”,句中指顾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怀和传授知识。

  “无不”,可换成“都”,但用“无不”更能体现老师的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好“是啊”两字。

  (2)出示句子二:“您微笑着,把我领进教室,不,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板书:领进大门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知识的大门怎么领进?)

  引导学生理解:受到老师启发教育,从此遨游在知识的宫殿就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这句话该怎么读?反复指导朗读。

  从哪儿能看出老师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理解“您总有办法……也总有办法……”。和“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板书:魔术师)

  什么叫魔术?你对魔术师知道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理解句意:老师丰富的知识,得法的教育,使一个无知的小孩渐渐获得知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崇高的形象。)

  (3)出示句子三:“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板书:仙子)

  仙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课文把顾老师比做仙子,她有什么本领?

  理解“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理解“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

  “灵感”,句中指写日记时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理解句意:顾老师以自己的一颗童心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倾注感情,进入情景,把所见所闻写“活”。文中地“日记充满生机”就是这个意思。)

  拓展:顾老师还会为他的学生做些什么?

  (4)出示句子四:“只有您头上……见证。”(板书:银丝、皱纹)

  (理解句意:在漫长的岁月中,老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了青春和毕生的精力。明白“谁也说不清……谁也数不清……”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

  3.读到这儿,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在教师节前给老师写这封信了吗?(回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几件事,抒发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4.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回忆部分。

  三、.总结:

  课文是以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深情,犹如面对面的叙述,倍感亲切。因此读课文时我们会觉得老师就在我面前,回去后我们可以再好好地读读课文,反复体会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给老师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 老师 学生

  领进大门 爱

  魔术师 仙子 老

  银丝 皱纹 师

《一封信》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读文理解举例在书信中的作用,积累文中的经典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交流深刻理解书信中所讲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母的爱子之情,培养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体会书信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并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的。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块用来出示预设问题及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一生中会拥有许许多多珍贵的东西,(问学生)生命中你最看重什么?为什么?(生答)(老师归纳)我们每个人最看重的事物也许不一样。有人最看重艺术,愿意为艺术奉献终生;有人最看重自由,“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人最看重学识;有人最看重健康;有人最看重诚信等等。然而不管你最看重什么,人的生命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也应该是人人必须看重的,那就是亲情,它是我们每个人生命里的永恒。

  今天,我们来学习刘亚洲先生《给儿子的一封信》,这封信寄托着父辈对子女浓浓的真情,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不少新的感受和启发。

  二、解题

  1、介绍作者刘亚洲先生。

  刘亚洲 1952年10月出生,1968年参军,1972年人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大学毕业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以敏锐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捕捉国际军事斗争新动向,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等。1984年,南国有战事,随军采访,负伤,创作了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响。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语言系客座教授。1990年后创作了《广场》、《之死》、《实录》等作品。多次获奖。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

  2、读了标题后,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明确:刘亚洲先生为什么要给儿子写信?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解读这封书信的关键。

  三、初步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文后字词积累,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思考“解题”2中提出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

  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①刘亚洲先生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这封信?

  讨论后明确:(老师补充介绍)这封书信原来有个题记:“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遂作。”联系全文,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才让作者意识到“十四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进而联想到在这个人生的台阶上,有人胸有大志,例如:“我和你妈妈都是十五岁参军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十六岁参军、“闹红”的;有人失足,进了劳教所。作者在这个重要关口给儿子写这封信,是企盼儿子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打造生命辉煌的篇章。

  ②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信中提出了儿子的优点:一是“心地善良”,一是“具有平民思想”;还对儿子提出了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

  ④个性化感悟:师生共同体会书信中蕴含的情感。(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进行引导:父亲肯定儿子优点时是怎样的感情?为什么要对儿子提出希望?文中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站在父亲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这封信充满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其中主要有这样几种情感:

  A赞许、欣赏之情。作者认为儿子具有优秀的品行,“心地善良”,“具有平民思想”,这些都是作者赞许、欣赏的地方。文中列举了他对大自然充满爱心的事实,同时还称赞他诚实,不说谎,并且我们“反过来也被你的行为所教导”。“平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最重要的灵魂”,谈儿子的“平民思想”时,写他喜欢去平民居住的胡同,不以自居,儿时坐小汽车“宛如做了亏心事”,有时在街上拾起别人扔的废纸放进垃圾筒。事情虽小,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儿子的这两个优点,正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本,故而作者充溢着赞许、欣赏之情。

  B担心、忧虑之情。儿子身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举轻若重”,“意志稍缺”等。“小时候,别人批评一句,你牢记许久。考试前,你如临敌;考试若小挫,你总苦苦焦虑不安”,“有时候做题答案与同学一致,明明是自己做的,却怀疑:我是不是抄同学的?”这种拿不起、放不下的性格对儿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儿子“考试小挫后也屡次发誓不玩游戏机,但常挡不住它的诱惑”,意志力还不够强,所谓“坚强者办大事”,因而父亲对儿子的缺点本能地充满担心、忧虑之情。

  C希望、渴盼之情。.基于儿子的不足之处,父亲提出了两点希冀: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这两点正是一个人感悟人生真谛、追求生命价值的基石,正是一个人战胜挫折、迎来胜利、迎来成功的桥梁。作者饱含真诚的目光渴盼着自己的孩子能早日拥有这两笔财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并解释词语:

  倚马万言 净土锐减取悦熟稔 希冀 豁达 诀窍

  2、思考:十四岁作为人生的一个台阶,你认为还必须具备怎样的一些品质?要求:(1)要言之成理,(2)形成文字,准备下一节课演讲发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书信内容。

  二、个性化论坛

  1、请同学们围绕下面的几句话充分发表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①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它。对社会上那些作践自我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浪费生命的现象,我们应该鄙视。然而珍惜并不等于固守和过分的在意,如果你一味地去担心生命的消亡,一味地看重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陷入自怨自艾的精神泥潭中。课间为了点小事和朋友闹了矛盾,生活中不容许别人对你有任何误解,丢了一块橡皮你牢骚满腹,一道难题你没有做出来你伤心不已……这些都是你太过看重生命的缘故,这不是一种面对人生的良好心态,如果你想到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生命中还有其他很多分量更重的事情,也许你就会释然些。

  ②聪明是一种财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

  人生中有很多很多的财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聪明的廪赋常常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财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的重要因素。但后天的许多品质往往比聪明更有用,更让人倾心追求,比如:坚强的意志。它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牢记的,也会在事情的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最能反映个体的精神面貌。很多人都认为:坚强的意志是人生的支柱,它能克服人的种种惰性,是比聪明更重要的财富。

  ③生命是一种宣泄,生命是一种咆哮,生命也是一个有无。

  “宣泄”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疏散吐露心中的积郁。“生命是一种宣泄”要比这解释含义深广得多,它不仅仅指一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要时常疏散吐露心中的'积郁,它还有其他的种种理解。从出生到消亡这样一个过程,人的能量在渐渐地逝去,这样一个过程是“生命的宣泄”的过程;一个人的思考和想法有向他人表达的欲望,这样的行动也可以称之为“生命是一种宣泄”……

  “咆哮”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虽然人的暴怒喊叫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内容,但“生命是一种咆哮”绝不仅仅指这一点,它还有其他的种种理解。“生命的咆哮”可以比喻人生的过程也应像水流一样奔腾轰鸣,生生不息,轰轰烈烈;平淡虽然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但很多人会在某一情境中产生突然的能量爆发,比如逆境时的奋起,这亦是一种“生命的咆哮”……

  “生命也是一个有无”意味着生命是一个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过程,“人的生”是基因排列的“有序”形式,“人的死”便化为了能量的“无序”形式。生命过程中还有很多“有无”;“有”可以理解为“拥有”, “无”便是“失去”;哲人说,有无相生,现象与本质中,矛盾中,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里,艺术中,“有”“无”常常是相依相存,相互转化的。

  ④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身体、感受和生活方式,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做人理所当然地要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一个人的精彩。那为什么要“再做别人”呢?文中说:“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其实,当你听从了父母的教会和吩咐,当你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你的身上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他人的影子。而且,一个人也不可能纯粹地为自己而活着,你得考虑你周围的人,你常常会为他们而活着,甚至做着自己不太愿意的事情,但这也是必须的。这些都表明:你是“在做别人”。

  2、讨论:十四岁作为人生的一个台阶,你认为还必须具备怎样的一些品质?要言之成理,可以进行演讲和辩论。

  点拨:必须具备的品质是要有理性,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宽容和理解等等。

  三、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积累有关“人生感悟”的哲言妙语。

  2、背诵文中有哲理的话。

《一封信》教案15

  教学目标

  1.懂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爱情不仅是异性相吸的爱慕,更是同甘共苦的忠诚和超越生死的情感。

  2.掌握抓住关键词或短语,联系上下文品读思考、理解文意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歌德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道:哪个男子不重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真是这样的,少男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迈向成人世界,情窦初开,就会思考一个词——爱情。什么叫爱情?爱情是什么?许多年前,有一位14岁的少女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位父亲并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避而不谈,也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呵斥女儿,认为她涉足了禁地,而是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真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位父亲就是享誉世界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二、通读全文,思考:爱情究竟是什么?

  (一)向14岁的女儿解释什么叫爱情,这位父亲用了什么样的方式?

  ——童话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二)理出“爱情”的三层内涵。

  1.请学生围绕“什么叫爱情”的问题阅读第5—23段,寻找答案,圈画相关语句。

  2.学生发言,理出“爱情”的三层内涵:爱情、忠诚、心头的记忆。

  三、抓住“眼神”,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爱情”的三层内涵。

  (一)抓住“眼神”

  1.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每一次对“爱情”的解释都源于上帝和大天使所看到的——眼神。

  2.齐声朗读三处对眼神的描写。

  教师引导:仅从这三个眼神中,我们是不是能清晰解释它们所代表的“爱情”、“忠诚”和“心头的记忆”呢?似乎还是很抽象,不容易解释。怎么办?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品读。

  (二)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眼神”中所表达的“爱情”的三层内涵。

  主要步骤:

  教师提出突破口问题→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圈画、思考→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点拨

  1.第一层:突破口问题——上帝为什么惊呆了,并且那么生气?

  联系第6段:“当上帝创造人类时……”“你们在一起过日子吧!延续后代……”

  第7段:“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总之,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

  第24段:“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但是,只有人懂得爱……”

  爱情是青年男女彼此的吸引和爱慕,这种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融早已超越了上帝造人的初衷,在上帝眼中,人就是一种生物,男女在一起就是过日子、延续后代,与其它生物没什么两样,但是人类的男女却创造出“爱情”,这是独属于人类的情感,比上帝创造的一切都要美得多。

  2.第二层:突破口问题——你能从第14段“眼神”的上文中寻找到有关内容,帮助你解释“忠诚”吗?

  “50年后”、“一座非常好的小木屋代替了原来的小棚子,草原上修起了花园……”、“在小木屋门前坐着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

  “忠诚”是经历漫长时间考验的彼此相守,“忠诚”是在漫长的日子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同甘苦共患难的不离不弃。

  3.第三层:突破口问题——你怎么理解“心头的记忆”?

  联系第18段:“那好吧,你们的日子不长了,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爱情将变成什么。”“男人坐在小山坡上,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

  “心头的记忆”超越了生死界限,永存于心中。

  (三)朗读第22、23段,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述你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所悟到的“爱情”的内涵。可请学生稍做准备。

  参考:什么是爱情?爱情是青年男女的彼此爱慕,爱情是经历时间磨砺的.彼此忠诚,爱情是超越生死的情感记忆。它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四、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用意,懂得要明智地爱,明智地生活,才能真正为人,真正获得幸福。

  (一)教师引导:什么叫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已经向女儿解释了,那么这是不是这位父亲写这封信给女儿的最终目的呢?

  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思考圈画。

  (二)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父亲的这封信用意在于“促使她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萌发”,启发女儿懂得爱的真谛,懂得爱是一种人性美,从而明智生活,善于生活,获得真正的幸福。

  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兼作本课结语。

  六、布置课后作业

  从身边的人和事或阅读材料中寻找“爱情”,写一篇短文,题为:那就是爱情。

  教学建议

  如果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在“抓住‘眼神’,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爱情’的三层内涵”这一环节中,也可以采取提出总突破口问题的方式,给学生以较大的阅读自由度。总突破口问题为:你最欣赏那一种眼神?为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回答。

【《一封信》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一封信》教案08-31

语文《一封信》教案(通用16篇)07-08

一封信教学反思01-16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小学作文09-02

给杨红樱阿姨的一封信小学作文09-03

小班教案_课件教案09-22

给老师的一封信初中作文08-17

中学生作文给父母的一封信12-07

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