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案

时间:2022-02-11 13:26:1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综合实践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综合实践教案合集10篇

综合实践教案 篇1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

一、活动简介:

  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高温高压气体,喷火的箭称火箭。目前,在模型商店能买到的是用炎药点火燃烧产生反冲的“火箭”,效果当然好,但每发射一次需要400元左右的经费,这对于中学生来讲只能望而生畏。

  现在介绍一种并不喷火,而是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喷火的箭,叫“水火箭”。找个大号可乐瓶,将它装饰成火箭的形状。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推动瓶体冲向空中。

  这项制作、发射活动,近年来在日本的青少年中普通开展。1993年在我国桂林召开的冲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上,由日本的“山猫”学会介绍到我国,这项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任何中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米高;

  4、安全性好,喷水不喷火;

  5、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箭的原理,了解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过程,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会分析改进实验方法,及提高实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准备:

  1、场地:

  制作火箭——教室或实验室;

  发射场——操场或宽阔地。

  2、器材:

  ①可乐瓶(腰部勿弯曲)每组2个

  ②透明胶带每组1卷

  ③即时贴单面纸每组若干

  ④剪刀每组1组

  ⑤模型专用锯(或钢锯条代) 每组1把

  ⑥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全班1-2个

  ⑦实验室用铁架台及铁环全班1-2个

  ⑧打气筒(高压气筒最适宜)全班1-2个

  ⑨自来水及水桶全班1-2个

  3、学生课前探究安排:

  ①分好小组,选好组长,分组了解有关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也可以是网上查找,也可以是去图书室查阅有图片更好),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本小组收集到的资料。

  ②让一两个小组去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4、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范作。

  ②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找3白橡皮塞将下头切去5MM,(如用4号白橡塞就从大头切去5MM),用钻孔器化学(实验室用)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导出活动课题。

  2、组内讨论,反馈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

  ①国内外有关火箭发展的历史知识。

  ②火箭发射的原理。

  ③尝试小组汇报制作发射水火箭的方法与体会,回答火箭发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3、教师出示范作,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①火箭头是圆锥体,在制作过程中是难点。教师作重点演示。

  ②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紧,还可用锉刀把橡皮塞锉成近似圆柱体可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大,塞得紧。

  ③瓶内注水大约在1/3至1/2之间,可实验决定。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④强调使用工具时,要保护好桌面及环境,并注意安全。

  4、原理分析研究及讨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箭体向下喷出气和水,由于它们的反冲作用使之迅速升空。整个过程是一个用压缩空气达到储存能力,而后瞬间释放,推动箭体向上运动的过程。水作为火箭发射时的喷射物质,它的喷射速度与物质的多少是关键。

  气压式水火箭在飞行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暂时忽略不计。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推导得出火箭在某一时刻的速度V,有下列关系式:

  式中:v为某时刻喷出的水相对于箭体的速度;M水为注入瓶中水的质量;M瓶为瓶体的质量。

  从上式可看出水火箭的速度与水喷出的相对速度V成正比;还与瓶体的质量M瓶和注入水的质量M水有关。要使水火箭上升得高,必须增大它的速度。加法有二:

  1、增大瓶内压缩空气的压强,从而达到水喷出的速度V增大,具体方法是塞紧瓶塞,多充气增大瓶内压强,或者利用控制装置使之发射前卡紧瓶口与瓶塞,瓶内气压增加时,瓶塞不自行脱落,可充入更多的空气以增加瓶内大气压值。

  2、增大注水量。M水增大,喷出的物质增多,但是注水量增大后,会使空气在瓶内占有的空间减小,使压缩空气减少,因而影响气压式火箭的速度,所以注水量不能过多,有一个最佳量,可通过实验在注水量1/3至1/2之间得出最佳量。

  5、动力实践制作与发射。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做火箭头的、做火箭尾翼的,其它装饰的等。教师巡视指导,发射时教师可适当帮助。由同学自己记录火箭留空时间,估计高度及气压、注水量影响情况。

  6、评价与交流,先组内再全班。

  ①通过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活动,在科学原理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何心得、收获?

  ②通过水火箭的多次发射实验研究,找出提高火箭高度的要素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扩大有利方面,克服不利因素,你有何新的发现?

  ③在发射过程中,发现瓶塞塞得越紧,发射得越高,启发学生设计一个装置:发射前卡紧瓶口和瓶塞,当瓶内气压加大时,瓶塞不会自行脱落,以便向箭体内充进更多的空气,使火箭发射得更高。同时可以人为地控制发射时间。让学生将设计方案在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和实施。

  7、活动延伸。探究新型的控制装置。

  8、活动后记。

  附:控制装置参考方案:

  用直径或用剪刀剪断即可。发射时,发令员最好能明确、果断、响亮地发布“5、4、3、2、1”的口令,一方面指示发射员集中注意力操作,另一方面更主要是提示观众注意安全。

综合实践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去学校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美丽,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知识。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同时还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变化。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

  在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在“春天在哪里”的欢快乐曲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麽呢?

  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师:是的,春天已经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想不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生:想。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学生自己录的去公园、农村、野外“寻找春天”活动的录像片。同学们很快在片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高兴地呼着同学的名字,专心致志地看同学找春天的一举一动。)

  师:片中是哪位同学在找春天?

  生:是邢云、夏彬彬、曾庆楷三位同学在找春天。

  师:他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下面我们请录象片中的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他们找春天的经过及他们的发现。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妈妈陪我到水上公园去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绿的草。

  生:我和爸爸到郊外的田野去寻找春天,我发现小麦苗都长高了。

  生:星期天我到游乐园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多了。

  (教师随着学生介绍将他们发现的春天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几位同学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信息。那你们又是怎么找春天的?发现了哪些春天的信息?想不想和同学说一说?下面我们就继续找春天,研究春天的特点好吗?

  (此环节设计对凝聚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先在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比一比谁发现的春天特征多。

  1小组交流(约5分钟)

  当录象片中的同学向全班展示了他们找春天的活动后,其他同学也希望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介绍给同学,这时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讨论中,学生纷纷拿出收集的动植物图片、照片;小玻璃瓶内装的蚂蚁、蝌蚪、乌龟;种植的各种花、蒜苗等。大家边看边议,热烈发言,逐步认清差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认识得以提高。教师在班里巡视,观察学生收集的东西,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典型材料,为全班汇报做好准备。

  2全班汇报(约10分钟)

  生:这是迎春花(出示照片)。冬天时迎春花的树枝是光秃秃的,春天来了开满了小黄花。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一看到迎春花开了就知道春天来了。

  生:这是小蚂蚁(实物)冬天它藏在地里,天气暖和了,它们就开始活动了。所以我知道春天来了。

  生:我带来的是小草(实物)。春天天气暖和,小草长出来了,看到绿绒绒的小草说明春天来了。

  生:现在白天渐渐长了黑夜渐渐短了,说明春天来了。

  生: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说明春天来了。

  ――――略

  (教师随学生汇报,把春天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中教师可以提一些建议性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你带来的什么?冬天时是什么样的?现在和原来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还可适时进行咨询,如这些植物的标本是从哪儿收集的?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活动向正确发向发展。

  3归纳春天特征

  归纳环节是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方法,概括春天的特征,完成对春天尽可能多的认识。

  师:(指黑板)看,黑板上同学们贴的小草、树枝、花,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圆圈把他们圈起来归为一类?你们知道归为哪一类吗?

  生:……这些都是植物。

  生:那这些小乌龟、蚂蚁、蝌蚪……我们也可以归为一类

  (依此方法,引导学生按动物变化、天气变化、人的变化进行分类,归纳春天的一般特征。)

  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春天变化,真不简单!老师也收集到一盘表现春天的录像带,想不想看?

  生:想。

  (借助电教媒体,播放教学录象片“春”既可以帮助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欣赏春天,了解儿童难以看到的动植物,了解各地春天的不同景色,又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第三阶段:体验阶段。

  组织学生将本节课还未做完的事或还想做的事落实,使活动能继续下去。

  师:课上我们研究、认识了春天的特点,那么课后还能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做些什么呢?

  (大家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一致同意继续开展以下活动:

  1、继续开展种植活动,做好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

  2、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种方式(绘画、手工制作、照片等)展示出来。布置以“春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环境。

  3、课后师生共同把鸟窝放在树上,给小鸟安家。

  4、用制作的风力小玩具游戏,充分体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乐趣。

  课后每个同学选一个项目去做,下节课继续进行交流。

综合实践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活动一大家一起踢纸球

  活动二剪纸小作坊

  活动三纸桥承重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剪纸,了解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设计制作纸桥、纸球、剪纸等一系列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剪纸的技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纸在日常是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更多的剪纸技法和技巧。

  2、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具准备: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视频展示台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大家一起踢纸球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足球的结构及质地还有运动员对足球的要求。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利用纸制作球,了解制作过程及要求。

  3、了解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会制作纸球

  2、怎样才能让球更牢固,不会散。

  教学准备:

  彩色纸张,剪刀,足球,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研究足球

  1、师出示足球,生观察、了解足球的结构、质地。

  2、请班上几个爱好足球的男生上来踢足球,谈感受。

  二、制作纸球

  1、对怎样做纸球进行讨论。

  2、确定做纸球的步骤

  思考:怎样才能让纸球更牢固、不会散呢?

  三、试做纸球(视频展示台)

  大家试踢纸球,谈感觉。

  不足之处:

  太轻、踢不远

  弹性不足,落地后起不来。

  ……

  四、改进纸球

  分析纸球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合实践教案 篇4

  综合实践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对教师来说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我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通过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三、在现有的条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

  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实践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四、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 “教” 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启动才短短几年,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我一开始就布置他们写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基础,很快方案就出来了。但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一开始担心他们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动,安全问题是我比较担心的,还有一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的。但是实践下来,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五、要改变旧的观念,增强新的血液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趣全无了。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六、“单兵作战”与“集体协作”

  教师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综合实践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综合实践教案 篇5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活动主题:

  感恩活动成员:

  五年级全体同学活动背景:

  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着,却不知父母生活的劳累艰辛,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他们总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从来不会从父母的角度,去为父母想想,体谅生活的忙碌与劳累。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谢父母,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感谢、关注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思想准备:想一想,怎样感谢父母,怎样为父母分忧。

  2、物质准备:收集家庭生活的照片及有关父母关爱我们的生活资料以及歌颂父母的光盘或录像带、VCD机、实物投影仪;铅笔、小红花。

  3、组织准备:活动时采取个人表达、小组交流、角色表演和班内展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播放音乐《爱进我家》

  2、主持人在音乐声中出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与疼爱之中,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他们操碎了心!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了几位家长参加我们的活动,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叔叔、阿姨的到来,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家长对我们的活动予以指导。

  (二)感受父母的爱

  1、问卷调查主持人: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谁来说说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呢?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参与进来,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请这位学生的家长来验证,体现一种教师与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现在我想问问叔叔阿姨们,你们能说出自己孩子是生日吗?(请家长回答)通过这个小小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有大多数的同学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生日,而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生日却相当清楚。唉!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因为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要多于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正因为他们的这种爱,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了解才会比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多,所以他们对我们的生日相当清楚。同学们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2、调动情感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她永远把你放在心中,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面请听一个震憾人心的故事——《从狼嘴里交换来的母爱》。(生讲故事,播放音乐《天下父母心》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偎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然而天下不孝的子女啊,却在摧残着我们生命中的守护神。下面请欣赏《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

  (三)话说父母的爱主持人:爸爸妈妈全力保护我们,呵护我们,让我们从小到现在一直都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爸爸妈妈把我们抚养大,从不让我们受一点委屈,我相信每个同学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下面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来夸夸我们的爸爸妈妈吧!让每个同学都了解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或DV录象进行介绍,配上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四)回报父母的爱

  1、主持人:看到这一张张承载着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的照片,听着那一段段令人怀念的故事,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已深深牢记,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感谢爸爸妈妈这些年对我们的爱吧!

  2、妈妈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爸爸教我们学会走路、做人,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步脚印都有爸爸妈妈的汗水和眼泪,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去爱你的爸爸和妈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在今后大家能向你所说的那样去做,去爱你的爸爸妈妈好吗?有几位同学想通过朗诵诗歌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下面请听诗歌《献给爸爸妈妈》。

  4、这些同学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意,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吧!请看几个小片段。(投影出示几个提示,同学表演,之后集体讨论)(1):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时一名同学扮演爸爸,一名同学扮演妈妈,下班回家时,做到椅子上,很累,孩子帮助爸爸妈妈把拖鞋准备好,让爸爸妈妈换上,给爸爸妈妈倒一杯水。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同学做的对吗?我们还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2):添饭,妈妈也添饭时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我们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做的呢?(接着看完片段)(3):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一名学生自语: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一定要给爸爸一个惊喜(边说,边扫地,擦桌子)爸爸回来,很高兴,夸奖孩子:你长大了,真是爸爸的好孩子。主持人: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在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为爸爸妈妈打扫房间,那你准备在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怎么为爸爸妈妈过呢?(指名回答)

  (五)、感恩

  1、主持人: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学习上,生活上处处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爸爸妈妈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还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为我们日夜操劳,最辛苦,最任劳任怨。他们每天不顾自己上了一天的班劳累,不管刮风下雨,都接送我们上下学,为我们辅导功课,而且无怨无悔。每个父母,都不会计较辛苦的付出。父母的恩情深似大海。我们应该从现在起,自强、自立、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对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您”。

  2、让我们给爸爸妈妈戴上一朵小红花,这花虽小,但都是我们亲手制作的,表达了我们对您的一片真诚的爱心,爸爸妈妈,请接受我们的爱吧!(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3、下面请班长公布班委会倡议书,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家长在今后的生活中来监督我们。(向全体同学发起倡议)

  4、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参加了我们的班会,请家长们谈一谈他们的感受。(家长自由发言)

  5、总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伴着这首动听的歌曲,我们的主题班会将要拉下帷幕,最后,让我们集体把对爸爸妈妈的爱通过歌声告诉他们吧!

  6、齐唱:《感恩的心》

综合实践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 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 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六、研究蚂蚁的其他行为和习性。

  1、学生讨论自己研究的项目。

  1、教师重点指导有难度的小组。

  2、学生自主研究。

  七、教师课堂小结。

综合实践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

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综合实践教案 篇8

  课前预习:

  1、 回读《背影》《慈母情深》,标记让自己感动的细节

  2、 回忆生活中能表现至爱亲情的细节,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来

  相关课程标准: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捕捉生活中亲情细节

  2、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亲情细节,歌颂亲情

  评价任务:

  1、谈谈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让自己感动的细节

  2、对老师提供的情节添加细节描写,发现生活中不易察觉的亲情

  3、把自己感受到的亲情细节讲给本组成员

  4、捕捉生活中细小情节,抓住人物的细微动作、神态,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进行描写,写片段,歌颂亲情。

  教学过程:

  (一) 讲故事,唤醒亲情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著名歌手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曲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二)聆听歌曲,感受亲情

  学生聆听歌曲,品味《天亮了》歌词中对亲情的赞美

  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

  (三)明确目标

  1、捕捉生活中亲情细节

  2、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亲情细节,歌颂亲情

  (四)感受文学作品中的亲情

  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动?为什么?

  第一步:小组内交流、讨论

  第二步:学生发表看法

  《背影》中父亲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话语,蹒跚的身影,爬月台时艰难的背影等等。

  《慈母情深》中母亲反复着搂着孩子的动作,用龟裂的手毫不犹豫给孩子钱买书等等。

  这些小小的细节恰恰能折射出亲情的伟大。

  第三步:教师小结

  世上最真挚、最无私的,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们都在这种爱的呵护下成长的。这种亲情也许没有华丽的语言、惊人的举动,常常是朴素的、自然的,一如包围我们的空气。粗心的我们,甚至不觉得它的存在。

  (五)发现生活中的亲情

  第一步:学生参考老师提供的生活中的情节

  1、母亲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满脸的喜悦。

  2、 风雨中雨伞呵护着孩子,父亲身子被淋湿。

  3、我在朦胧中听到熟悉的声音,“快起来!小琬!”醒来一看是妈妈。我有气无力地说:“妈妈,我好象有点发烧。”妈妈给我量体温,“四十度!”,妈妈惊叫起来。她马上给我的班主任打电话请假。我想,妈妈这肯定十分着急。 我高烧不退,喝了药后汗流浃背。妈妈又忙着换毛巾给我擦背,一直忙了个中午,连饭顾不及吃。

  第二步: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情节添加细节描写

  成果展示:

  1、母亲伸着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满脸的喜悦中露出甜蜜的紧张。

  2、 风雨中雨伞呵护着孩子,父亲身子虽被淋湿依然笑声朗朗。

  3、我在朦胧中听到熟悉的声音,“快起来!小琬!”醒来一看是妈妈。我有气无力地说:“妈妈,我好象有点发烧。”妈妈赶紧给我量体温,“四十度!”,妈妈惊叫起来。她马上给我的班主任打电话请假,接着,妈妈又赶紧拿起杯子倒水给我喝。我无意间发现妈妈的额头上有豆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滚。我想,妈妈这肯定十分着急。 我高烧不退,喝了药后汗流浃背。妈妈又忙着换毛巾给我擦背,一直忙了个中午,连饭顾不及吃。

  第三步: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亲情细节讲给本组成员

  第四步: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引导:学生只是能表述出情节,忽略了细节,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人物的语言、特别是一些细小的动作、神态等。

  第五步:教师总结

  亲情的特点:

  日常性、朴素、无条件、不求回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自然无雕饰,甚至于“打是亲骂是爱”。可能是一个眼神,可能是一句安慰,也可能是一个动作……不要认为只有“重大事件”才能体现亲情,要重视从细小事情中感受亲情的温暖。

  (六)写片段,颂至爱亲情

  写一个表现亲情的片段,字数在200左右。

  要求:(1)捕捉生活中细小情节。

  (2)抓住人物的细微动作、神态,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进行描写。

  第一步:学生欣赏范文片段

  忽然我的耳膜一震,一串细细的脚步声,那么脆,那么轻,生怕打扰了我。这声音再也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数不尽的爱,奔走在俩扇门之间。“吱”,门轻轻的开了,母亲走到我身边,轻轻的说:“不早了睡吧,别写了。”“要睡你去睡,没看我正忙着么!”我没好气的说,似乎能把所有闷在心里的气全部发泄出来。母亲无语。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么轻,那么脆,不同的是那声音越来越远了。 唉,我怎么能那么跟妈妈说话呢?这样妈妈会伤心地。我眼前一阵模糊,两滴泪落在眼前的书上。这时,又响起一阵脚步声,只是比刚才更轻,更脆……这回,母亲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我的书桌上说:“孩子,喝茶吧,提提神别累坏了身体。”

  第二步:学生鉴赏范文,谈一谈范文抓住了哪些细节?这样写得好处?

  第三步:学生片段写作

  第四步:小组推选朗读优秀片段,同学谈谈优点、缺点

  教师指导:

  优点1、绝大部分同学能抓住生活中一些细小情节进行描写。

  2、能对人物展开语言、动作描写

  3、能将人物放在特定情景中进行描写,例如寒风中,饭桌旁,病床前。

  缺点:忽略了人物神态的描写以及极其细小的动作描写,文章感染力不够强。

  第五步:修改、完善片段练习

  (七)布置作业

  以 “ 的爱”为题作文。

  要求:1、选身边事,抒心中情

  2、抓动情点, 以小见大

  3、鲜活细节, 表现人物

  课程资源:

  《语文课本》《语文教学用书》《七年级优秀课时教案》

  故事、歌词、范文来自网络

  教学反思:

  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感受身边的亲情,歌颂亲情,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所以我决定给学生上一节作文指导课。我觉得无论成功于否最起码我尝试了,学生或多或少会有收获,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肯定会有影响。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投入,有不少同学眼圈发红,我相信这节课已经深深烙在他们的脑海中。我很欣慰,同时也是深深感受到作为语文老师的成就感。本节作文指导课以说写结合为主,结合初一学生的基础设计完成,其亮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作文指导课以欣赏、学习范文为主,这节课我并没有煞费苦心的找范文,而是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的经典篇目中感受亲情的细节。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基础自然会有话可说。

  2、 “在发现生活中的亲情”环节,我也是精心设计。为了降低难度,我先给学生提供生活中表现亲情的情节,然后让他们发挥主动性添加一些细节描写。在此基础上下面的说和写就变得容易的多。

  3、 在写得环节,我再次明确要求并且给学生提供精彩片段让他们去赏析。赏析的过程是学生感悟生活中亲情细节的过程,是感悟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在层层铺垫下,学生的片段练习水到渠成。成果展示时,学生们一段段动人的文字让我动容。

  不足:由于时间紧,在课堂最高潮展示环节没能让所有想表现的孩子读出他们对亲情的赞美。我相信他们内心有遗憾,我更觉得遗憾。

  可能怕耽误时间,大部分展示的机会留给了优生,忽略了一些后进生。我总觉得或许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可能会改变他们一生。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关注他们。

综合实践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帮助学生了解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从而唤起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2、通过扮演小患者角色,帮助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初步了解患者看病的顺序。增加社会生活小常识。

  学生全面、公正、客观地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认识到每个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服务

  一、导入。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背景资料,引出学生发现“医院看病是怎样的顺序”。

  二、活动过程。

  1、想一想。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开个小小医院应该做哪些准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收集来的信息回答问题。

  2、玩一玩。

  进行体验于实践。设计下面几种情况:

  医护人员互相配合得非常好,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医护人员互相配合不默契,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医护人员态度和蔼、配合默契,但患者却在诊室大喊大叫……

  医护人员态度生硬,患者、陪者小心回答着各种问题……

  对于以上的`各种表演情况,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因为这些情况在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对于表演非常好的组及时表扬和鼓励。

  3、议一议。

  针对学生表演的几种情况,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反思于交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医患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评价。

  在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上。学生还可以自由地交换意见、发表看法。

  四、活动延伸。

  在课下进行,学生可以向周围的人去了解医护人员是怎样工作的,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并试着练习用体温表测体温。练习用体温表测体温。

综合实践教案 篇10

  活动由来:

  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俗话说:民以食为生。健康的饮食能提供人体生长、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让人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拥有健康的人生,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但是,生活中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卫生、不合理、不科学的饮食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展开这次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比较实用又非常有价值。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活动准备:

  一、提出活动主题

  不管是胖还是瘦,都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你了解我们的饮食情况吗?我信的饮食是否科学?饮食是否均衡?我们的身体健康吗?哪些食物对我们的生长有好处?哪些食物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在班里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与你的共同的想法?哪些同学想研究的主题与你的有一定联系,组成一个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活动主题。

  二、制定活动方案

  师:活动主题出不了,那还是第一步哟!要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与小组同学一起,对活动过程中主要研究什么,怎样活动、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安排,相信你们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详的活动方案。

  小组在书上填写小组活动方案。

  三、活动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

  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

  3、编制调查表。

  4、关注身边肥胖或消瘦或体重正常的人员,确定调查对象。

  活动过程:

  一、交流、整理资料

  1、你找到了哪些有价值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吧!

  2、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你了解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二、调查与分析

  1、同学们,你平时的饮食卫生吗?有没有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有没有吃过期、变质的食品?你的'饮食习惯科学吗?你周围的人呢?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次调查,了解一下你和周围人的饮食卫生。

  2、分小组设计调查表。

  3、学生调查。

  师:在我们周围的同学中,有不少“小胖墩”或“豆芽菜”,他们平时吃些什么呢?他们的胖与瘦和他们的饮食有关系吗?请你作一个小调查,现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活动地点:学校、家庭、小区。

  活动时间:一周。分散在平时。

  4、调查汇报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的?观察分析小组成员的调查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介绍方法:《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5、撰写调查报告

  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与分析,前后联系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撰写小组的调查报告。

  三、实践活动

  针对学校菜肴的实际情况,结合有些同学偏食、厌食等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开展一次科学饮食宣传活动,可自由组合进行设计,以建议、提醒食堂工作人员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学生的均衡营养,提醒、教育身边的同学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身体。

  1、分组讨论,动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或拟写一份倡议书。

  2、收集整理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资料,下发给食堂工作人员。

  3、在学校、家庭或社区等场所进行宣传。

  四、拓展性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活动,比比哪组的设计棒!

  五、活动总结

  1、汇报与展示

  (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分析的结果,展示活动方案和活动资料,整理活动所得、改进之处。

  (2)班级汇报,互相学习,共同分享。

  (3)交流典型的事例、倡议书等材料,展示“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成果。

  2、收获与体会。

  通过参与本次主题活动,我们亲身体验到了资料收集、调查分析、设计宣传等活动,一定有许多收获与体会,把它们写下来吧!

  学生写“我的收获”并交流。

【综合实践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案07-13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7-29

综合实践教案三篇07-11

【精选】综合实践教案4篇06-07

【精选】综合实践教案3篇06-19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2-21

综合实践教案15篇11-1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3-12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3-13

精选综合实践教案合集五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