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2-06-23 09:56:20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2.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理解“……其实……”“如果……就……”“虽然……但是……”等关联词语的作用。

  教学重点: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具准备: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导学过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太阳,可是关于太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介绍太阳知识的课文。(板书课题)

  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作板书,)

  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课文,是不是写这些东西。

  二、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1)一边读,一边对照刚才的问题在课文中的哪部分,想―想每段写什么。

  (2)自学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识记字形。

  三、证实审题推测。理出课文思路。

  根据审题时学生推测的'内容,逐一与课文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板书:

  远(1)

  特点 大(2)

  热(3)

  太阳 动植物(4)

  关系 天气变化(5-6)

  (4-8) 防治疾病(7)

  总结全段(8)

  四、学习“提示”,对照以上板书,明确阅读训练重点,给课文分段。

  1.看板书,说说课文安排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以分几段。

  2.齐读“提示”,对照刚才的归纳,看看是否归纳正确,强调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作者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五、检查字词学习情况(词浯表中11个词语),重点教学“繁殖”、“水蒸气”两个词。

  六、细读第一段。

  1.读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A.其实(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B.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 )它却大得很。

  C.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 )要走3500年。

  D.中心温度估计( )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七、作业

  1.抄写课后习题4中的词语,含生字的词多写两次。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太阳有哪三个特点?用数据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细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

  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划出总起句和总结句。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边讨论边板书:

  (1)动植物人的吃穿用靠太阳

  关系(2)云雨雪是太阳带来的,

  密切(3)热冷风是太阳带来的

  (4)太阳光可用来防冶疾病

  3.齐读最后―个自然段。讨论:

  (1) 这段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总结,强调)

  (2)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正面叙述和反面叙述配合),哪―段也是这样说明的;

  (3)在段中分别找出“光明”和“温暖”的反义词:

  4.朗读第4和第8自然段。

  师导读:“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关系密切。”作者从正面叙述― 生接读:有了太阳……

  师导渎:从反面叙述――

  生读:如果没有太阳……

  三、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这类文章一般有什么特点呢?

  (可从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及语言方面来认识,详细见《教参》)

  四、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写太阳离我们很远的句子是哪几句?

  可不可以单列为一段?与原文相比,哪种开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传说”)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第3、4、5题。

  板书设计

  太 阳

  远 1.5亿公里

  特点 大 130万个地球

  热 6000度1800万度

  植物、动物 吃 穿 用

  与地 气候 云 雨 雪 风

  球的 疾病 细菌

  关系 地球 人类、世界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

  1.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定)

  二、体会坚定。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

  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

  (必须、感叹号)

  (3)指名读,齐读。

  2.(多媒体出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得从容而又如此坚定。

  (2)练习读。重点强调“现在”、“还有”。

  3.(多媒体出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这句话。练习读。

  4.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三、体会鱼大

  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

  不就是一条鱼吗?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

  (这是一条大鲈鱼)

  2.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

  3.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多媒体出示)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5.放?不放?

  6.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7.汤姆舍得吗?(不舍得。)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阅读文章就是让自己的情感不断贴近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

  2.同桌合作读,指名读。

  3.要走进一个人物,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知其心。除了课文里写的,这里还蕴含了一些潜台词,能把你读出来的潜台词加进去吗?

  五、合作讨论,指名读。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多媒体出示)

  他只好……这么大的鲈鱼了。……这么大的鱼。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多媒体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4、这似乎更加让人遗憾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六、迁移明理

  1.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多媒体出示)

  当你看到有人在学校的花圃里摘花的时候,你应该( )的对他说:_____。

  当我看到( )的时候,我就( )对他说:_____。

  2.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复述课文。

  1.简要复述

  2.详细复述

  三、思考。

  1.结合文中的语句初步认识一些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练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

  板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惊喜赞赏

  不情愿反对

  无可奈何

  (自觉)遵守规定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读写“暴、壁、饿”等生字,理解“准备、偶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情节。

  3、能有根据地预测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故事内容,能有根据地预测故事情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老屋挂图,引生说感受。

  是啊,这是一幢破旧老屋,它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可是它却总也倒不了,难道是被施了魔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总也倒不了老屋》,去找一找原因吧!

  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老屋倒底有多老?

  3、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文中字音,读通句子,注音体会文中感情。

  二、初探课文,把握大意

  1、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

  暴凑喵孵叽饿偶尔

  (2)我会写:

  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晒

  (3)我理解

  准备偶尔使劲

  2、讲读课文。

  (1)指生读课文第1—2段,结合文段中词句,说说老屋到底有多老?

  师出示相关文字: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2)读这段话,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屋很老了?

  (“黑窟窿”“破了洞”“没人住”可以看出老屋很破旧了。)

  (3)出示第2段:

  “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它这样想,便准备往旁边倒去。

  (思考:它为什么觉得自己“到了倒下时候了”?

  “准备”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3、我来猜猜看:

  破旧老屋想要倒下去,它真倒下去了吗?你猜老屋后来会怎么样呢?

  生说自己猜测。

  引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

  2、出示老屋图片,引生观察评价。

  指生说话:

  这是一个老屋;

  这是一个老屋;

  这是一个老屋……

  (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图中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旧,那么慈祥……它想倒下去,却总也倒不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故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

  1、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2、老屋总也倒不了,是因为——

  (1)小花猫要来避雨

  指生读第3自然段。

  注意“暴风雨“中暴字法,理解“老花”含义,感受老屋“老”。

  指导学生读出小猫可怜语气。

  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回答呢?

  指生读第4段。你觉得老屋是个怎样人?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热心助人品质。

  师:小猫走了,它们认真道了别,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这时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它是——

  (2)老母鸡要在这里孵小鸡

  ①指生读第7段,了解老母鸡困难。你们猜一猜,老屋听了老母鸡请求,它会怎样回答呢?

  ②生说自己猜测,并说出依据。

  ③师及时评价,肯定学生思考。

  ④指生读第8段,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结合旁批,想想此时老屋心情。

  ⑤体会“低头”“吱吱呀呀”等词,读出老屋因衰老、体力不支而带来疲惫感。

  ⑥指生分角色朗读第7—10段,注意读出老母鸡请求和老屋体弱却平静语气。

  师:二十一天过去了,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你觉得老屋会倒下去吗?会不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呢?

  (3)小蜘蛛要在这里织网捕食

  ①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第11—17段。

  ②指生回答:

  A、谁又来找老屋了?它提出了什么请求呢?

  B、老屋会怎样回答它呢?

  C、老屋最终倒下去了没有呢?

  ③读了这一部分,你觉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质?

  ④师小结:破旧老屋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小动物度过难关,它那舍己为人精神让我们感动万分。可是越来越老老屋最终会怎么样呢?

  三、想象情节

  1、师:老屋听着小蜘蛛故事,过了一天又一天,老屋越来越老了,它会一直站在那里,听小蜘蛛给它讲故事吗?

  2、仔细阅读课文,并发挥你想象,老屋还可能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小动物吗?它们又会有怎样对话?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3、组内交流,推荐优秀同学展示。

  4、师:老屋不断帮助别小动物,估计它不会倒了吧?你能来猜一猜老屋结局吗?

  5、学生续写故事结尾,师巡视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创造故事结尾依据是什么。

  6、班级展示,评出创意故事结局。

  四、小结

  1、学生谈自己在本节课收获。

  2、师:预测故事发展,要有一定依据,文章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当然,预测内容可能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4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练。

  2、理解词语的意思:俊俏映衬

  3、每段的意思。

  4、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查阅资料:燕子。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板书“燕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屏幕出示字词:自由读 指名纠正读 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布置作业

  1、习字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小组内练读:

  (3)、小组比赛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二、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指导用偶尔造句。

  指导朗读、背诵。

  2、指名读。

  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文中两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3 燕子

  样子

  增添生趣

  飞行

  休息

  特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学生,颁发小奖品。

  【通过跨于课内外的“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他们既可以获得课文学习的经验背景、知识,又锻炼了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风情、景观又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揭示课题。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配乐,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趣味识字。

  (1)教师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1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3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4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3、学生试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要注意右边的构成。

  “雀”:“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六、作业超市

  1、感情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加深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积累语言。

  4、布置综合性学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进行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第1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1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点评后再指名练习。

  4、配乐朗读这一段。

  第2、3自然段:

  1、师引入。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4、想象描述。

  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画面?

  学生想象描述,并朗读有关句子。

  第4自然段:

  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营造与课文内容相适合的情境,回应导入时“假想参观”,既引导学生自然抒发对民族小学、对美好的学习生活的赞美,又首尾衔接,自然作结,使教学过程圆合无缝。】

  3、抒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自由选择段落感情朗读。

  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

  五、作业超市

  1、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还可以画图画,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在积累本上。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和格式方面的要求。

  2.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日记,格式正确。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日记本。

  2.课件。

  教学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呢?(日记本)

  2.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4.好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日记。(板书题目:我来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怎样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回顾第16课《护士长日记》。

  2.通过《护士长日记》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3.师小结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1)日记的格式: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日记的内容: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还可以写做过的事。

  (3)写日记并不是把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而是应该选择印象最深的`、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感动的内容。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生谈体会,师相机指导。

  (1)日记内容不限。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格式正确。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出示课件)

  主要内容:写一篇日记。

  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课件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善于观察。

  (2)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4.从这几篇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

  5.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6.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按什么顺序写?

  (3)表达怎样的心情?

  7.小组汇报交流。

  8.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写法,组织练写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上节课自己的选材内容,把它们写下来。

  2.学生试写,老师巡视指导。

  3.朗读交流。

  4.师生评议。

  5.完善习作。

  通过刚才的评议,同学们一定还想把自己的日记读一读,改一改吧!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吧!可以同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也可以自己独立修改,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好!

  二、眷写习作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掌握约请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在交际中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设计:

  一、解题出题,激发兴趣

  1、板题解题:约请,就是预先说定邀请。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约请”的本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一个文明人。

  2、出题激趣: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准备由中队长约请教音乐的顾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

  二、例文示范

  中队长:顾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们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主题队会,想请您抽空去辅导一下我们排练文艺节目,好吗?

  顾老师:好!我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放学就去辅导你们,行吗?

  中队长:行,谢谢顾老师!

  三、方法点拨

  1、约请时要有礼貌;

  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

  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

  4、结束时要表示感谢。

  四、按题同桌训练:×月×日是你的.生日,你约请你的同学参加你的生日会,你该怎么约请他们。

  五、小组自选提问评议考核:先在小组内约请,评出选手再进行全班表演约请。并请同学给你打分,全班交流评议。

  六、实践训练: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约请,学会约请。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8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

  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3、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1)重点:

  ①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3)德育点:

  ①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4)创新点:

  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5)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三年级# 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1、学习第二节:

  (1)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2)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①设计问题:

  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露的土地。

  ②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③指导朗读。

  ④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⑤小结。

  2、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点、德育点)

  (3)句子训练: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空白点、创新点)

  (4)理解“柴烟”: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德育点)

  (5)指导朗读。

  3、学习第4节: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1)理解“不错”。

  (2)出示句子:

  引读第四节。

  (3)情境再现。(课件)

  (4)谈感受。

  (5)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学习第五节:

  (1)出示句子:

  引读最后一节(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2)指导朗读。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1、小结:

  板书:保护环境

  2、情境再现:

  出示98年洪水的图片和各种污染环境的图片。

  3、谈感受:

  任选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1)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们,我奉劝你们──

  (3)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美丽的村庄、咆哮的洪水细细描述给你听!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创新点、德育点)

  延伸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作业请各小组任选其一来完成。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2、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年轮、树冠、指南针、稀疏、密集”等词语。

  2、按课文的不同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有关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知识,热爱树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树冠、年轮的形成和作用,学习按课文不同内容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年轮实物。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喜欢)假如你去郊外旅游时不小心迷路了,你会怎么办(自由说)有的同学提到可以用树木辨别方向,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有关树木的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话》,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以谈话形式导入,贴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姿势端正,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边说教师及评价)

  3、找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同桌互读。

  4、回答:课文写的是谁和谁说悄悄话?你都知道了什么?

  (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难题,知道课文中是老槐树和小槐树在说悄悄话,为继续学文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条理性。

  我用()方法来辨别方向的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辨别方向的方法。

  (1)年轮(出示实物)观察年轮是怎样辨别方向?(贴图)

  (2)树冠(出示图片)指名到板前哪部分是树冠?树冠的形成(板书:南北)

  4、自学年轮的作用。

  (问绕文中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一中心议课进行研读,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进行认真感悟,研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和整体,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引导,并结合进行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情朗读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出示课件)理解老槐树是个怎样的人,采用多种形成读读老槐树说的话,(指名读、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评价,认为读的好为同桌画一个笑脸。

  2、指导读小槐树说的话(尝试,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采用自评方式,读好的为自己画个笑脸。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对话部分,不读叙述部分,边放课件边读,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其中。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适时评价,进而更深刻感悟课文内容)

  五、课外延伸,扩展知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还没听够老槐树和小槐树说的悄悄话呢?你们呢?假如你是老槐树爷爷你还对小槐树说些什么?请在课下查找一下有关数目的其他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扩展延伸,让学生知道树木的其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板书设计】

  院子里的悄悄话

  干旱低温

  温暖多雨

  南年轮图树冠图北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幻灯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

  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

  2.基于学生不甚理解,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

  3.交流: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

  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

  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羡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

  3.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博莱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继续故事

  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2.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3.交流。

  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队长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

  4.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让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再次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5.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走出故事,升华认识。

  1.教师诵读最后一节。

  2.这长时间的掌声是送给谁的?

  3.虽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但你知道他们还会议论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升华课文主题。融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

  四、巩固积累,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博"、"截"、"默"、"羡慕"

  五、课外练笔,引申主题。

  1.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文章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略)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CAI出示生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CAI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

  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齐白石的的几幅画?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找一找介绍了哪几幅画?指名答。

  (1)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什么?小组交流后指名答。重点指导:

  A.感受小鸡争夺蚯蚓的乐趣,指导读。

  B.想象蝌蚪嬉戏时的快乐,指导读。

  C.欣赏蝗虫美好、灵动,感受劳动气息,指导读。

  D.感悟小虾的栩栩如生、齐白石绘画技艺的高超,指导读。

  (2)根据学生喜好分角色读小鸡、蝌蚪、蝗虫、小虾的句子。

  (3)引导理解:生动亲切。

  A.齐白石的画真让人感到——(引导学生从书上找词接答:生动亲切板书:生动亲切){学法指导:抓关键词}

  B.他怎么能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呢?这和什么有关?(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

  C.在齐白石的眼里,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画,难怪作者说——指导读句子“如果没有……生动亲切的。”

  (4)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妙。(齐读第4自然段)

  2.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齐白石还画了哪些事物呢?默读课文5、6自然段,勾画。

  (1)指名答。(出示相关句子)

  (2)齐白石画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引导说出与生活、劳动有关)

  (3)那他怎么想到要画这些呢?(体会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指导读句子。

  (4)齐白石画的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不起眼的东西叫什么?(理解:微不足道。出示相关句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透过齐白石的笔却有了深长的意义。这深长的意义正是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生接)热爱。指导读句子。

  (5)对比原有中国画和齐白石的画,体会“清雅孤高”和“民间的活泼精神”。

  A.其他名家都画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对比欣赏一下。(出示名家画作)你能说说这些画和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区别么?

  B.用书上的哪个词能概括这些名家画作的特点?(清雅孤高)而齐白石的画就显得怎样?(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

  C.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生齐读)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板书:民间活泼精神)

  (6)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读,生接读5、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让我们走进齐白石画中的美丽世界。(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把你们的评价送给齐白石吧!(齐读第7自然段)

  2.看板书小结本课所学知识:齐白石的画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画不仅(生接答)生动亲切,而且富有(生接答)民间活泼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还想看看齐白石画了哪些有趣的东西么?(出示画作)请你选一幅你喜欢的画,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它们。

  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齐读

  5.延伸课后:生活多么美好啊,只要我们像齐白石一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请同学们课后把你们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通过句子比较,体会到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2、自选句子读一读或写一写。

  情感目标:

  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背诵。

  3、自选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4、激发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写字。

  教学难点:把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

  二、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检查背诵课文3或5自然段。

  引导:一只小喜鹊掉到了地上,被好心的郭奶奶带回了家,郭家母女对小喜鹊关怀备至请你背一背描写郭家母女关心、爱护小喜鹊的自然段。

  从此,小喜鹊就离不开郭家母女了,小喜鹊都是怎样做的,你再背一背。

  三、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

  狂刮弱存至展跃止撒跳蛋

  2、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合体字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存至止可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也可以按笔画或笔画加部件的方法记。

  注意:撒、坠、巢的读音

  3、指导书写。

  展:被包围部分是7画,不要在竖提旁边加一撇。最后两笔是撇、捺。

  存:书写时注意“丨”、“子”的位置。

  跃:右边是“夭”不是“天”

  4、写生字。

  要求:

  A、从整体上去观察一个字,观察时,要用心地把字形记在心里,然后一气呵成,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B、写好后,要对照范字进行自我反馈,要争取每写一个字都有所进步。

  四、完成课后习题。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3个生字,希望大家记住所学生字,并能运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或“我知道的益鸟”为题写稿,向板报组投稿。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读或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

  11小喜鹊的两个家

  展撒

  课后反思:生字掌握的较好。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

  课文学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在学习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话能力。

  4、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重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难点: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小喜鹊的两个家》,请同学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喜鹊有两个家

  师:同学们你们有几个家呀?

  生:一个

  二、整体感知。

  师:奇怪了,小喜鹊怎么会有两个家呀?它到底有哪两个家呀?请同学快速读课文后告诉我答案。

  生:一个是大喜鹊建的鸟巢,也就是它自己的家;一个是郭奶奶的家。(师板书:郭奶奶的家、小喜鹊自己的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书读得真仔佃!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下面谁再来说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使小喜鹊本来有自己的家――鸟巢了,怎么还会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自己的家?

  (一天,狂风刮断了树枝,鸟巢从树上掉下来,三只柔弱的小喜鹊坠落到地上,其中两只当场就死了,只有一只幸存。被郭奶奶发现后,救回了家并对它关怀备至,使小喜鹊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

  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狂风过后小喜鹊的家被破坏成什么样了吗?(指名说)

  生:散了、烂了。

  师:假如你在现场看到这种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特别伤心、特别难过

  师: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生:立刻把小喜鹊救回家。

  师: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这种现象是不是也会这样做呀?

  生:是

  师:那好,带着你的感情出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是怎么做的?

  师:谁来给我们读读(指名读)

  师:郭奶奶也跟你们的做法一样,把小喜鹊带回了家。下面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把小喜鹊带回家后是怎样照顾它的?请你在书上画下相关的句子(生自读)谁来说说。

  生:1、买漂亮的鸟笼;2、每天用小米、鸡蛋喂它;3、把长大的小喜鹊放飞。

  师:你们能想象一下,郭奶奶给小喜鹊买了一个什么样的鸟笼呀?

  生:特别大、特别好、特别漂亮。

  师:它怎么个漂亮?

  师:你们再想象一下郭奶奶平时是怎样照顾小喜鹊的?(提示:那么柔弱的一只小喜鹊在笼子里呆着多孤单呀,郭奶奶会跟它说什么呢?在喂小喜鹊吃食时又会对它说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照顾非常好、非常周到。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那好,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师: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一下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好到什么程度?

  生:关怀备至。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吗?(指名读)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关怀备至”这个词,郭奶奶对小喜鹊怎么“关怀备至”了。

  生:对小喜鹊特别的关心,特别的好,什么都为它想到了(吃的,喝的,住的',还陪它聊天)。

  师:你觉得谁对你关怀备至呀?

  师:带着你的感情再给我们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这一段(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

  过渡:

  师:小喜鹊在郭奶奶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地长大了,于是她们就把小喜鹊放飞了,小喜鹊找到了妈妈,回到了自己的新家,心情多么高兴呀!请你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来读读第四段。(学生出声自由读课文)

  四、体会小喜鹊对人的友好。

  师:小喜鹊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它忘记了郭奶奶一家人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同学们快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

  1、读一读,比一比,体会他们的不同。

  ①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

  ②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

  ③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立即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2、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写的具体,生动。)

  3、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小喜鹊与郭家母女的亲密程度。)

  提示:①抓词体会。“立即”“跳跃不止”“撒娇”

  ②抓句子体会。“欢快地跳跃不止”、 “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方法:想象一下你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是个什么样子呀?)

  生: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

  师:你能读读第③句让我们也体会一下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吗?

  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第③句。

  师:文中还有没有说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好的句子,谁来给我们说说?

  生:郭奶奶的女儿上班时,小喜鹊会跟随着她;郭奶奶的女儿下班回到家时,有时小喜鹊会在门口叫喳喳地迎接她。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一谈吗?(比如:你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你送到学校,放学时又把你接回家。)

  生:小喜鹊和郭奶奶一家很亲密。

  师:你来给我们读读吧!

  师:同学们也来读读体会一下他所说的。

  师:还有没有。

  生: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鹊就会回郭奶奶家过夜。

  师:小喜鹊为什么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呀?

  生1:因为小喜鹊想要去陪伴郭奶奶。

  生2:因为小喜鹊已把自己当成了郭奶奶的女儿了。

  ……

  师:你真是拥有一颗童心的孩子,把小喜鹊当成人来看待了,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说的真好!

  4、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小喜鹊为什么会与郭家母女相处的这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体会人对小喜鹊好,小喜鹊也会对人好,因为动物也是通人性的。)

  5、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对小喜鹊的关爱?

  ①小喜鹊受伤了,郭奶奶把它救回家;②为小喜鹊买鸟笼,喂它小米和鸡蛋;(师:这些是最有营养的东西呀,也许平时郭奶奶自己都不舍得吃,今天为了受伤的小喜鹊也拿出来了。)③大喜鹊在原来的那棵大树上又造了一个新家。(师:同学们对这一条可能会提出疑问了,这句跟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好没关系呀?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实际上有没有关系,谁来给我们说说?生:有,郭奶奶如果对小喜鹊不好,大喜鹊就不会再在原来的地方做窝了。)④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跳跃不止;⑤郭奶奶的女儿上班,小喜鹊会跟随着上班,下班会在门口迎接;(师:小喜鹊和郭家母女那么亲密也从侧面说明了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⑥晚上在郭奶奶家过夜。(师:小喜鹊决得在郭奶奶家过夜安全,它才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呢?如果郭奶奶对它不好,它也就不会回来了。)

  五、总结全文。

  师:回到我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小喜鹊为什么会有两个家?”谁来说说?

  师总结:就是因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关爱,使得小喜鹊对郭奶奶一家产生了感情,才和郭奶奶一家相处的那么友好,小喜鹊才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才使得它有了两个家。从而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幅人、鸟共处的合协画面。

  六、写作。

  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去关爱它们呢?请你以《关爱————》为题,范围: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动物、关爱社会、关爱世界、关爱自然等。展开思维的翅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字数(300字左右)。

  板书:

  11小喜鹊的两个家

  关爱

  郭奶奶一家小喜鹊一家

  友好相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蝈蝈的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前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了解蝈蝈及其他小动物的`歌声。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三、朗读评比:

  四、学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1.把课文读给

  爸爸妈妈听。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四、语文实践活动: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感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弄清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正在屋里说话,一头小驴待在驴圈里。这幅图描绘的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非常有意思,你想读这篇故事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贼、纵”是平舌音,“颠、旋”是前鼻音。

  (2)学生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3)提示:“脊背”的“脊”应读三声,“颠”的读音要注意,是diān,不要读错。

  4.课件出示“积累词语”。

  (1)“窟窿”的“窿”读轻声。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走南闯北”。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语。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教师提示书写“喂”“贼”“狼”“抱”。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是上中下结构;“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不是“力”。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为阅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后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第1、2自然段),经过(第3~18自然段),结果(第19、20自然段)。

  4.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

  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叙述顺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四、读懂起因,感受有趣。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画出描写小胖驴、老虎和贼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小胖驴的图片和相关句子。

  (1)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小胖驴非常诱人)

  (2)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老虎和贼都惦记着小胖驴)

  设计意图:

  欣赏图片,朗读句子,感受小胖驴的诱人,弄清老虎和贼的特点,体会故事的有趣。

  五、课堂小结。

  小胖驴有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多么诱人啊,老虎想小胖驴的肉肯定很好吃,贼想小胖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那么,老虎和贼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3.回忆故事的起因。

  板书:小胖驴老虎贼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故事的起因,弄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为理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做准备。

  二、细读经过,感受有趣。

  1.默读课文第3~18自然段。

  2.想一想故事里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交流汇报体会,学生读勾画出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写老虎和贼来偷小胖驴的句子最有意思,一个“抓”字和一个“挖”字写出了老虎和贼的急切心情。

  (2)老公公和老婆婆说话的时机真巧,正当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的时候,他们说话了,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3)老婆婆说的话真有意思,先说什么都不怕,再说就怕漏,让老虎和贼摸不着头脑,都以为“漏”比自己厉害,所以害怕起来。

  (4)描写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形象。出示句子,学生读句子,然后把这两句话改为陈述句,理解“莫非”的意思,体会老虎和贼的心情。

  ①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②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5)描写贼从屋顶跌下来摔到虎背上的句子很有意思,真是不巧不成书。

  板书:骑虎

  (6)描写老虎往外跑的句子真形象,有心理描写还有动作描写。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7)老虎驮着贼跑得真快呀,“筋都快断了”“贼骨头架都快散了”,真是速度惊人,使尽了平生的气力。板书:驮贼

  (8)描写老虎和贼逃跑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有意思。

  ①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②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③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这几句话写出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谁都以为对方就是“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二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形象。

  (9)描写老虎和贼把对方甩掉的句子真具体。出示歪脖老树图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0)读了老虎和贼在歪脖老树跟前相遇的情景,如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读课文第16自然段。

  (11)老虎和贼都被吓得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吓昏了过去,真可笑啊!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读课文第18自然段。板书:滚下山坡昏了过去

  4.自由读课文第3~18自然段,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5.小结:一个“漏”字,把走南闯北的'贼吓得腿脚发软,把翻山越岭的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他们使尽平生气力逃跑,想方设法甩掉“漏”,最后竟然让“漏”吓得昏了过去,这“漏”的本领真大啊!

  设计意图:

  通过感受故事里最有意思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性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在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感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三、品读结果,感受有趣。

  1.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结果。

  3.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婆婆说的“漏”是漏雨了,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

  4.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和同学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感受老虎和贼的狼狈、小胖驴的悠闲,理解“漏”的真正含义,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

  四、回顾总结,感受有趣。

  1.借助课后第三题,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道听途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采取行动)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教案12-10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0-26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8-2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27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04-29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2-18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优质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