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时间:2022-08-24 09:02:4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树有多少棵》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范文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范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P2—P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节课,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新的学期里有新气象,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数学王国,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一、复习:

  1、口算:(出示课件)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看,这里有这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想吃吗?只要你答对这些口算题就可以摘到苹果。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摘的苹果又多又快?

  咱们一起来看:2×3=6,5×8=40,9×2=18,3×7=21,4×6=24,8×4=32,7×7=49,6×9=54,小朋友,你摘到了几个苹果呢?

  2、说一说:

  看来同学们对二年级所学的乘法知识还没忘记,那谁来说说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有小朋友说它可以表示2个3相加或者3个2相加。说得真不错!那9×2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呢?对,它表示9个2相加或者2个9相加。下面请同学们在这些剩余的算式中任选一题和你的同伴说一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吧。

  看来同学们对之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就在已经掌握的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来学习乘法的知识——小树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复习二年级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嗯,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让我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减少沙土的形成,防上沙尘暴。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吧。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有小朋友说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有3捆小树,每捆有20棵。看的很仔细!那你能根据图上的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吗?

  有小朋友问小树一共有多少棵?同学们能通过自己思考提出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真是了不起,那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想好后再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2、交流算法:

  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老师发现有小朋友是用加法计算的:20+20+20=60(棵),那么在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笑笑是这样理解的:一捆小树有20棵,有这样的3捆,也就是有3个20相加,所以20+20+20=60(棵)。解释得很清楚!这时有同学马上发表不同意见了,他觉得这样太麻烦了,用乘法还要简便一些。因为每捆有20棵,一共有3捆,也就是求3个20是多少,算式是:20×3=60(棵),那你知道这里的20,3,6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对,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小树,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

  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20×3”的结果的?有的小朋友说因为2×3=6,所以20×3=60,一共有60棵小树。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把20看成2×10,这样20×3就变成2×10×3=2×3×10=60了。还有的小朋友说先不看20的个位上的“0”,先算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就可以了,所以就等于60。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在乘的时候先用2×3=6,再在6后面添一个0,也就是60。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小结: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计算方法都是非常正确的,虽然运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但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都是60棵。无论你用的是哪种方法,过程都要写完整,算式后面要写单位名称,最后要写答语。你们认为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呢?很多同学都选择了第3种方法。像这样在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题时,一般把整十数看做几个十,再去乘一位数,结果就是多少个十;也可以先用整十数末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乘完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其实只要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用哪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3、试一试:

  (1)如果我这里有这样的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吧。算出来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想的,因为每捆有20棵,求4捆有多少棵也就是求4个2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为:20×4,因为2×4=8,2后面有1个0,就在末尾添上1个0,所以20×4=80,4捆小树一共有80棵。算的非常正确。

  5捆有多少棵呢?算法是一样的,因为每捆有20棵,求5捆有多少棵也就是求5个20是多少,算式为:20×5,因为2×5=10,有的同学就把2后面的那个0给丢了,这就不对了我们还要在末尾添上1个0,所以20×5=100,5捆小树一共有100棵。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夏天的时候被蚊子盯过,很不舒服,所以大家都讨厌蚊子,你知道哪种昆虫吃蚊子吗?对了,蜻蜓吃蚊子,一只蜻蜓每天能吃掉300只蚊子,你知道它一个星期能吃掉多少只蚊子吗?有的同学是这样理解的,因为一个星期有7天,要求一个星期能吃多少只蚊子,也就是求7个300是多少,像这样的题用加法计算就比较麻烦了,我们一般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00×7。那怎样计算呢?我们在计算300×7时,可以先算3×7=21,因为第一个乘数3后面有两个0,所以就在乘积21的后面添上两个0,也就是300×7=2100(只),所以它一个星期能吃掉2100只蚊子。

  小结:

  像这样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就可以先将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两个0。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可以先用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3个“0”。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积的末尾添0时,所添0的个数一定要与乘

  数中多位数末尾0的个数相同。小朋友,记住了吗?

  (2)找规律: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3组题,你能快速的口算出来吗?我们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做一组题,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那赶紧打开课本第2页做一做吧。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组,3×2=6,30×2=60,300×2=600,第二组:5×4=20,50×4=200,500×4=20xx,遇到这样的题一定要仔细,最后可千万别忘记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与整十、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哦。第三组:6×7=42,6×70=420,6×700=4200,小朋友这几组题你都做对了吗?现在我们观察这几组算式,竖列有什么规律?用自己的话和同伴说说你的发现吧。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多少倍。(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本第2页第3题)

  (4)比较大小:

  三、巩固练习:

  现在老师想来检查一下我们小朋友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做几道练习题。

  1、写算式:

  请你写出几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积都是180的算式,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多又快。

  我们在做这样的题时,先看所给数的0前面的数是哪两个数的乘积,就在这两个数中的任意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与所给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即可,现在请你再写出几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算式吧。

  2、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3、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2题。

  4、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5、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下面就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吧。学校要给音乐兴趣小组购买5把小提琴,每把小提琴20xx元,王老师带了8000元够吗?请小朋友动脑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有小朋友说要知道王老师带8000元够不够,要先计算出5把小提琴一共多少钱,再和8000元进行比较。每把小提琴

  20xx元,买5把小提琴一共用了5个20xx元钱,也就是20xx×5=10000(元),因为10000元﹥8000元,所以王老师带的钱不够,那还差多少钱呢?再用10000—8000=20xx(元),因此还差20xx元。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6、数学游戏: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一起来回忆一下吧。有小朋友说我们今天学习了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在口算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吧。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范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小树有多少棵》。P2—P3

  一、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况,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创设“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标精神,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思。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属于市一级学校,因此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挂图、学具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三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新教材,新教材图文并茂,加上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并且喜欢与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在计算主面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2、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后和同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具备解读情境中所隐含意思的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学会从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探索口算方法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学生尝试计算。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①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②因为2×3=6,因此20×3=60

  ③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60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为了体现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比较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3、解决问题:4捆一共有多棵?5捆呢?

  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练习:

  3×2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5、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6、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或整百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立性。)

  五、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3=60(棵)

  20+20+20=60 2×3=6

  20×3=60

  六、教学反思: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由于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也没有创设这方面的练习题,我想下节数学课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应当适当加强,以更好的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

  七、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树有多少棵”这一场景教学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学校或社区每年都进行植树活动,可以说每个学生都亲自经历过。在本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植树这一生活场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重视算法的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案例中得到体现。本案例教师能够利用教材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训练。最后,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整十、整百或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相关文章: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07-13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9篇03-10

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01-06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04-22

《小树叶》教案08-11

爱护小树教案09-22

小树的朋友教案10-06

《爱护小树》教案10-04

小树谣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