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3-01-12 09:24:1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

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掌握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试听歌曲,确定朗诵内容的'位置。

  1、打开Adobe Audition。

  2、打开歌曲音乐。

  3、标记朗诵内容。

  (二)选取朗诵部分并删除。

  1、删除朗诵内容

  2、试听

  (三)选择歌曲和伴奏。

  1、打开伴奏。

  2、复制歌曲。

  3、链接歌曲和伴奏。

  4、试听音乐。

  5、保存文件。

  四、拓展延伸

  如何将两个音频文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文件?

信息技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投影。

  请看

  (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那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第二节、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

  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

  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讲述此内容

  第四节、多媒体计算机向多媒体方向发展,那什么是多媒体呢?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出现同时配解说)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在信息革命处已提及,此处重提,强调一下)

  网络及多媒体化: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地球村”不再是梦,信息的交流及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从处理文字和数值,扩展到处理声音、图像、影像等。(讨论)简单提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现有水平,指出我国信息技术同世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印度及美国),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第五节、回顾所学的内容:通过投影回顾(总结性的)

  第六节、作业: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旋转出现)课后练习

  1、书面练习:课后作业1-4,课后完成,下一次课抽查完成情况。

  2、查找有关的资料:电脑报、上网、十万个为什么之等信息学科,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自习的能力。

  第2课、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属于常识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常用计算机

  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

  难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三、课时安排:l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了解常用计算机的构成;

  (2)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4)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

  (5)学会对一台简易的计算机进行组装操作。

  2.过程与方法

  (l)通过学生观察计算机,直观地认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扩展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有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3)通过让学生动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内容较多,而且有些还是比较抽象的,学习时要结合实物、图片进行,使一些理念性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事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打开机箱的主机。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台简易的电脑组装起来。

  六、教学组织设计

  通过猜谜语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设问和图片介绍的方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由主机、输入部分、输出部分组成。通过让学生以产品介绍员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计算机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和作用。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认识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装机小能手的活动,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信息技术教案3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素质教育的根本思想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的进行德育渗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

  要落实这些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适合的,而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原理上的“任务驱动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转变学习方式。

  本课以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和任务练习,力求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通过学习画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基本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打下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 小学版 第1册》《龙宫寻宝》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翻转和旋转图形,在学会了缩放、复制、删除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的图形处理功能——翻转和旋转,这是图形处理的特殊技法。除了学会具体的操作技能外,学生还要对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90度、180度、270度)的含义深入理解,才能根据图形处理的需要准确地进行翻转和旋转。

  本课是“指挥计算机画画”这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学习完这一课,学生将进入综合创作电脑绘画作品的阶段,所以,学好这一课能够帮助学生创作更好的作品,提高学生电脑绘画的水平,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线条、图形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及为图形着色的方法,已经对画图程序有了初步的认识。目前是刚刚接触画图程序的图形处理功能,会使用选定和任意形状的裁减工具选定图形并进行缩放、复制、删除,对图形处理这部分也很有兴趣,知道了画图程序不仅能画画,还有很多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神奇功能——图形处理。班内有一半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操作不熟练。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没有水平和垂直的概念,但是知道轴对称图形。他们还没有学过角,没有角度的概念,不知道90度、180度和270度,但是通过学习钟表,他们已经了解了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手段:教具 板书

  技术准备:学生的技术准备:硬件:机房所有机器能正常使用

  软件:学生练习用的.文件

  教师的技术准备:flash、展示用的图片、机房网络教室软件的正常使用

  教具:“福”字、4个箭头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1、熟练使用选定和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定图形

  2、掌握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方法

  3、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通过亲自上机实验,找到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方法,体会探索的乐趣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敢于实践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贴春联等练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风俗的认识。通过创设情境和画面优美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问题框架(可选项)

  基本问题:如何翻转这些错误的路标?怎样用这四个一模一样的半圆形组成一个风车呢?

  内容问题: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是让图形怎样翻转?

  按一定角度旋转是让图形往哪边旋转?

  拓展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只小老鼠的图形经过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以后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北京很多公园都会有庙会,你们去过庙会吗?庙会上都有什么呀?今年春节,我就带着自己的小侄女去龙潭湖逛庙会了,她看到很多孩子手里拿的风车很有趣,非要买一个,可是我们不知道风车店在哪,于是就拿出了手里的地图。

  [出示地图图片]

  师:你们看看这张地图,按照地图上路标的指示能不能到达风车店呢?

  生:能。不能。

  师:你再仔细观察一下。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有些路标的方向指错了。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如何让这些错误的路标改变方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技能:翻转和旋转

  [板书]翻转和旋转

  (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逛庙会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教学内容)

  二、自主学习探究,归纳总结知识

  1、翻转

  师:前面我们学习移动图形、改变图形大小、复制图形时都要遵循一个什么原则?

  生:先选定再操作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翻转图形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即先选定路标,再翻转。

  [板书]先选定再操作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己试一试将错误的路标转过来。

  [出示幻灯片]提示:1、从菜单栏里查找翻转路标的方法

  2、通过鼠标右键单击调出快捷菜单查找翻转路标的方法

  生:自己朗读提示

  [实践1] 打开“路标”文件,将错误的路标翻转过来

  (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实践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通过在电脑中反复动手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师:打扰同学们了,我们先做到这,有些同学已经找到解决的方法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讲解,演示,将地图中一个错误的路标翻转过来(图像—翻转和旋转—垂直翻转)

  生2:讲解,演示,将地图中错误的路标翻转过来(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翻转和旋转—水平翻转)

  师:都谁也找到方法了?说明你们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问刚才的这两位小老师?

  生:举手。没有。

  师:下面你继续完成任务,让同组的另一个人操作,边做边思考: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是让图形怎样翻转?

  (巩固知识,照顾两个人用一台电脑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练习时间。并给那些动手能力强、操作快的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练习看到知识的本质,深入理解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师: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是让图形怎样翻转呢?出示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生:左右。上下。

  [板书] 水平 左右

  垂直 上下

  师:同学们帮我们把地图修改好了以后,我们就顺利的到达了风车店,风车店的风车可真多呀![出示风车图片]这些大风车都是由哪个图形组成的呢?要想用四个半圆形组成一个大风车就要用到旋转。

  旋转图形也要遵循先选定图形再旋转的原则,在翻转和旋转对话框中单击“按一定角度旋转”,下面又有三种选项,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作用。

  打开“风车”文件

  生:阅读文件中的实践要求

  [实践2] 打开“风车”文件,按要求旋转图形,并用旋转后的图形拼成一个风车。

  (学生自己按照要求完成实践2,教师巡视指导。考察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谁已经把风车拼好了?你们真了不起!

  [展示作品]

  师:说一说他拼的风车怎么样?

  生:他的风车拼对了,而且没有缝隙,拼得很好。

  师:你能把你的操作方法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讲解并演示,将2号半圆形旋转90度,3号半圆形旋转180度,拼风车。

  师:这位小老师讲得清楚吗?你们还有不会的吗?赶快问问他?最后一个图形不用演示,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做出来了。下面就请你们继续完成任务,换一个人操作,也是边做边思考,按一定角度旋转是让图形往哪边转的?

  (巩固知识,照顾两个人用一台电脑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练习时间。并给那些动手能力强、操作快的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练习看到知识的本质,深入理解按一定角度旋转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师:按一定角度旋转是让图形往哪边旋转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播放]

  请你认真观察图形的旋转和钟表上时针的转动。

  生:顺时针旋转

  [板书] 顺时针旋转

  (通过播放帮助学生理解按一定角度旋转90度、180度、270度的含义。)

  师:翻转和旋转的含义你们都明白了吗?那么老师考考你们?打开“旋转和翻转对比”文件,请同学们思考这只小老鼠的图形经过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以后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演示讲解,将图形分别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后,让学生观察对比。

  生:不一样。

  (加深对翻转和旋转的理解,知道对于有些图形而言,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的效果不同,要加以区别。)

  三、综合练习,巩固知识

  1、贴春联、贴“福”字

  师:过春节的时候除了逛庙会的风俗外,家家是不是都会在大门上贴上“福”字和春联?

  老师这里有个“福”字,生活中我们怎样贴“福”字?

  生:倒着贴

  师:有倒着贴,也有正着贴的。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生:福到了。

  师: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个“福”字贴一贴?

  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贴“福”字

  师:打开“过年”文件,把“福”字分别贴在每扇门上,把对联贴在墙上

  生: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并通过贴春联、贴“福”字的练习,增强学生对传统风俗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展示学生作品]

  生:纠正作品中的错误。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操作过程)

  生1:“福”字倒着贴,旋转90度,正着贴旋转270度。

  生2:对联应该旋转180度。

  生3:对联还可以先垂直翻转,再水平翻转,

  2、拼图

  师:在庙会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买回了一个拼图,请你打开拼图文件,咱们一起拼一拼。

  生:完成拼图。

  [展示学生作品]

  师:他拼得对吗?

  生:对。

  师:都谁已经拼好了?你们真聪明!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操作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操作过程)

  生1:水平翻转。

  生2:垂直翻转。

  生3:旋转90度。

  生4:旋转270度。

  四、总结

  师:最后我们回忆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谁说说你今天都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翻转和旋转,知道水平翻转是左右翻转,垂直翻转是上下翻转。旋转是顺时针旋转。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原则:

  激励性、多向性、综合性、全程性

  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2、学生之间互评

  3、教师点评

  评价量规

  1、正确完成练习,作品应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效果,符合原图的效果,不应出现错误,如对联贴完后不应出现上下颠倒或左右颠倒的情况。

  2、操作方法多样化,一题多解,翻转与旋转相结合,灵活运用。

  根据上述标准,主要采取口头回答和口头评价。

信息技术教案4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Pascal语言的产生和特点,初步了解Pascal程序的结构,掌握Pascal的简单编程。

  [教学时间]

  2课时,05年2月26号上午第一、二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Pascal语言的产生和特点,初步了解Pascal程序的结构,掌握Pascal的简单编程。难点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有畏难情绪,如何通过起始教学,引起学生学习Pascal语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Pascal语言概述

  Pascal是一种计算机通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PASCAL语言一种计算机编程的高级语言,它是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N.沃思(NiklausWirth)教授于1968年设计完成的,1971年正式发表。为纪念法国数学家Pascal,把此高级语言命名为Pascal语言。其主要特点有:严格的结构化形式;丰富完备的数据类型;运行效率高;查错能力强。

  二、为什么要学习Pascal语言?

  在高级语言中:

  初级:QBASIC

  中级:Pascal

  高级:C语言、VB等

  三、如何学好Pascal语言?

  1、注意Pascal程序的规范语法,体会与QBASIC的区别

  2、注意掌握算法,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3、认真完成作业与实验报告,理论与上机并重

  4、上课注意记笔记,因为书本写得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所以上课内容与课本差别大。

  四、从一个Pascal程序实例看Pascal程序的结构

  [例1]已知圆的半径R为16CM,编程求它的周长L和面积S。

  1、用QBASIC编程:

  PI=3.1416

  R=16

  L=2_PI_R

  S=PI_R_R

  PRINT“L=”,L

  PRINT“S=”,S

  END

  2、用Pascal语言编程:

  PROGRAMPAS01(INPUT,OUTPUT);←—程序首部

  CONST ←—常量定义

  PI=3.1416;

  说明部分VAR ←—变量说明

  R:integer;

  L,S:REAL

  BEGIN

  R:=16; 程序休

  L:=2_PI_R;

  语句部分 S:=PI_R_R;

  WRITE(‘L=’,L);

  WRITE(‘S=’,S);

  END.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1.一个PASCAL程序由程序首部和程序体两部分组成。程序首部以分号结束,程序体以圆点结束。

  2.程序首部包括三项内容,其顺序是:

  (1)PROGRAM,Pascal程序标志,写在程序的开头。

  (2)程序名,必须由英文字母开头,由作者自行定义。

  (3)参数表,由INPUT,OUTPUT组成,表示输入、输出文件。

  3.程序体是程序的主体,也称”分程序“。程序体由说明部分和语句部分组成。

  (1)说明部分有常量说明、变量说明、类型说明、函数说明、过程说明等,分别以分号结尾。

  (2)语句部分是程序的执行部分,以BEGIN开始,END.结尾,用来描述程序所执行的算法和操作。中间的每一语句均须以分号结尾。

  (3)语句部分中,变量赋值用:=,而不是=,输出用WRITE,而不是用PRINT。

  [练习]

  已知三个数A=15,B=234,C=348,编程求三个数的平均值P。

  四、TurboPascal语言系统的.使用

  目前,常用的Pascal语言系统有TurboPascal7.0与BorlandPascal7.0,下面我们就来学习TurboPascal7.0系统的使用。

  1、系统的启动

  在运行系统目录下的启动程序TURBO.EXE,即可启动系统。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集成环境。

  2、TurboPascal系统集成环境简介

  最顶上一行为主菜单。中间蓝色框内为编辑窗口,在它个编辑窗口内可以进行程序的编辑。最底下一行为提示行,显示出系统中常用命令的快捷键,如将当前编辑窗口中文件存盘的命令快捷键为F2,获得系统帮助的快捷键为F1,等等。

  3、新建程序窗口

  按F10进行主菜单,选择FILE菜单,执行其中New命令。就可建立一个新的程序窗口(默认文件名为Noname00.pas或Noname01.pas等)。

  4、程序的输入、编辑与运行

  在当前程序窗口中,一行一行的输入程序。事实上,程序窗口是一个全屏幕编辑器。所以对程序的编辑与其它编辑器的编辑方法类似。

  当程序输入完毕之后,一般要先按Alt+F9(或执行compile菜单中compile命令)对程序进行编译。如果程序有语法错误,则会在程序窗口的第一行处显示第一个红色错误信息。若无语法错误,则窗口正中央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编译成功。接下来,我们可以运行程序了。

  程序的运行可以通过按ALT+R打开RUN菜单中的RUN命令,或直接按快捷键CTRL+F9。则可以在用户窗口中输出运行结果。通常在程序运行结束后系统回到Pascal系统的集成环境,因此要查看运行结果,要按ALT+F5将屏幕切换到用户屏幕。

  5、程序的保存与打开

  当我们想把程序窗口中的程序存入磁盘时,可以通过按F2键(或执行File菜单中的save命令)来保存程序。第一次保存文件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要求输入文件名(默认扩展名为.pas)。

  当我们要将磁盘上的程序文件中的PASCAL程序装入窗口时,可按F3(或执行File菜单中的Open命令)来装入程序,此时系统也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输入要打开的文件名,或直接在文件对话框列表中选择所要的文件,然后回到打开文件。

信息技术教案5

  知识与技能

  理解元件的概念及元件的作用。

  了解元件的分类和不同元件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会制作简单的影片剪辑元件。

  掌握使用库中元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元件的意义并学会使用元件

  教学准备

  MacromediaFlash8软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Flash中的`元件就像演员一样,在Flash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可以重复使用,让我们的动画看起来更加丰富。

  二、课堂学习

  (一)新建元件

  打开作品“美丽海景”,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打开“创建新元件”对话框,输入新元件名称为“帆船”,并设置元件类型为“影片剪辑”,单击确定就创建好了新元件,并进入编辑状态。

  【Flash中有影片剪辑、按钮和图形三种元件。】

  (二)制作元件

  插入2个新图层,并将3个图层分别命名为“桅杆”、“帆”和“船体”,用直线工具在相应图层绘制好桅杆、帆和船体的轮廓,然后用填充工具给帆和船体填充合适的颜色。单击时间轴上的“场景1”返回到“美丽海景”中,此时,就可以在库面板中看到完整的“帆船”元件的预览图了。

  (三)使用库中元件

  选中“蓝天”图层,单击“插入图层”按钮,在“蓝天”和“水”图层中间插入一个新图层,并将新图层命名为“船”。选中图层“船”的第一帧,将库中的元件“帆船”拖动至舞台中,并使用自由变形工具调整帆船的位置和大小。

  (四)保存并测试动画

  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就可以看到一艘小帆船出现在海上。

  三、课堂活动

  1.自由分组,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

  2.利用元件,在“月夜”图上添加几颗星星。

  3.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前面我们提到了元件的三种类型,除了影片剪辑之外还有图形元件和按钮元件,这三种元件有什么区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了解吧。

信息技术教案6

  [教学内容]:

  1、生活中的信息形式,信息的重要性;

  2、信息的发展,信息道德。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2、了解信息的重要处理工具——计算机;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与相互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信息的概念,信息道德。

  [教学准备]:

  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人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指导学生回答,情感激励;

  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1: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好好想想,身边都有哪些信息技术,并说也信息技术起到的作用。将学生按两组为一队,分为A、B两队,两队轮流说出身边的信息技术,无法及时接上的队输。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应该不再对信息技术感到陌生了,其实信息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并且在日常生活以外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通讯卫星、侦查飞机、机器人、通讯兵、雷达等等。我们每天看新闻的.时候都会听到天气预报,这是科学家利用电脑对气象卫星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

  三、信息道德

  师:在所有的信息技术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互联网了。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假的信息,也有真的信息;有对我们好的信息,也有对我们来说不好的信息。那面对这么多的信息,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上有利的信息,并用去除不利的信息。

  活动2:通过老师口述“小明的一天”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并且当听到一些你认为不正确的行为时,喊“停”,并请同学告诉老师,小明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

  小明的一天:今天轮到小明的班级上电脑课了,小明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电脑室的门口,可是发现自己今天忘了带鞋套,可是小明又不想脱鞋子,就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进了教室。打开电脑后,小明看到了一个名为“日记”的文件,小明就打开来看,原来这是上一节课,其他班级的同学写的日记。后来,小明看到电脑的桌面上有很多文件,他觉得这样看起来桌面很乱,他就自作主张地删除了桌面上的一些文件。下课后,小明为了快点去玩,没有并闭计算机,就离开了教室。

  师生共同总结基本的信息规范和信息道德。

  教学反思:

  第2课电脑能干什么

信息技术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以不同方式打开程序。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放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鼠标的.单击、双击与拖放操作 。

  难点:通过双击进入程序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电脑知识参差不齐。

  教具学具

  CAI课件。

  教法、学法、指导:

  读启、讲授、辅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常规安全教育。

  二、引入新课:

  1、播放cai课件。

  2、指导:要玩好游戏,必须熟练地操作鼠标。

  三、进行新课:

  1、“拯救小兔子”游戏,双击技巧训练。

  游戏技巧:双击排在最前面的小兔子,它就会跳过小河,逃离危险。

  指导:看书——试一试——帮助——交流

  2、“心灵手巧”游戏。

  自学:单击“帮助”

  指导:注意讲清并演示鼠标的拖放动作,要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左键,到目标位置后再松开左键。

  3、玩扫雷游戏。

  注意:熟练掌握鼠标的定位和左、右键的单击技巧。

  四、上机练习:

  完成以上操作。

  五、小结:

  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鼠标小游戏

  打开程序——玩游戏——“帮助”

  七、作业布置:

  1、纸牌

  2、扫雷

  3、梦游

信息技术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

  3、学会鼠标的拖放。

  4、了解玩纸牌游戏的规则。

  教学重点:

  了解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先复习开机的过程,再出示纸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设问:怎么样才能找到纸牌游戏?引入从“开始”菜单进入纸牌游戏。

  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是Windows较为常用的方法,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由于学生接触计算机才一课时,鼠标的操作不熟练,学生难以将鼠标移到特定的选项上,所以教师因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时间。

  教师演示进入纸牌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进入纸牌游戏及其它一些程序。

  此课时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纸牌窗口的组成。介绍纸牌游戏的基本规则时,教师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注意讲清楚鼠标的拖放动作。教师可以演示鼠标的拖放过程,注意应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

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做某件事的例子以及假设围棋挑战赛的过程来梳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循环求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设计出解决某个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3.情境与价值观

  让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交流,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创设相应情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充满乐趣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思维的翅膀,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此算法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上述算法问题同样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另外,如何把人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成熟,对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化成流程图,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教师在课堂上要作进一步引导。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利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做某事的事件,引导学生去探索求100以内偶数和的方法。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我认为不宜直接把现成的算法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求100以内某些数的和,从表面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探索到的规律及平时所学的数学方法顺利求得答案。而计算机与人不同,它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这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个重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训练学生,使学生逐渐学会分析问题,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本案例运用设想的围棋挑战赛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引出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今天在座的有50多位同学,假设今天都去参加围棋挑战赛,而我们要挑战的人就是围棋九段高手常昊,如果有同学挑战成功,那可就名扬天下,成为新一代围棋国手了。

  师(引导):大家思考,通常这个过程会是怎么样的?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往挑战赛的模式上想,提示学生可将过程简要地列出来。

  师生:围棋挑战赛的过程可以描述为:

  确定挑战的人数;

  挑战者和常昊对阵较量;

  一旦挑战成功,挑战者就可以成为新一代围棋国手;

  步骤(2)(3)重复执行,直到最后一个挑战者。

  师:在挑战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步骤(2)(3)是要重复做的,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重复部分要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师:这个步骤重复到什么时候结束呢?

  由学生讨论怎么确定循环的次数,很明显,已知的挑战者个数是判断循环结束的条件。

  根据讨论的结果,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围棋挑战赛的算法和流程图(如图1)。

  以围棋挑战赛的例子启发学生,求出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

  师:根据此问题的特点,我们可以将问题细化为两种情况。

  100以内所有数的和的算法。

  师(引导):现在我们先来求100以内所有数的和,应该怎么办?

  师生共同分析比较挑战赛赛程与此问题的异同,得出此问题的解决步骤:

  设定一个变量sum表示和,初值为0;

  再设定一个计数变量I,从1开始计数,同时它代表要相加的数;

  I和sum相加,和保存在变量sum中

  I累加

  I大于100时输出sum的值,否则继续执行③④

  求100个数中所有偶数的算法

  师(引导):100以内的数相加的和我们已经能求出来了,但是我们只要100以内的偶数相加的和,那么怎么找出符合条件的偶数呢?

  生: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我们可以将符合这个条件的数找出来。

  师生讨论得出的寻找偶数的步骤:

  ①判断数I除以2是否余数为0

  ②和变量sum与数I相加得到新的和

  ③I累加,再次执行①

  得出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

  师(引导):100以内的数相加我们已求出算法,偶数也找出来了,能求100以内偶数的和了吗?具体算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能,将(2)中的语句放到(1)的循环语句中执行就可以了。

  师生最终讨论得出的算法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各变量的定义与作用,如sum表示和,I既是计数变量又可以是用来求值的自然数。

  因为循环次数已知,要加入一个循环控制变量I来计数,当I累加到满足条件的次数后退出循环。

  小结

  回顾以上案例,看似将某个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过程,但是,思路来源于生活,借助生活当中常见事例的解决方式,我们也可以很清晰地理解并得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信息技术教案10

  【教材分析】

  从信息技术知识模块上看,本课是文字输入学习和网络浏览的知识整合。从任务内容上看,本课又是语文写作和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个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站获取文字资料并用写字板编缉成一篇短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网络浏览、文字输入、文字修饰、语言组织等多项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趣味植物”介绍怎样从网上寻找想要的资料;第二部分“为我所用”介绍怎样从网上获取文字信息到写字板中;第三部分“修改”介绍怎样完善这篇短文,并且提出尊重知识产权的初步做法。

  【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时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课前事先准备好动物相关网站,以便练习时提供给学生。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以便理清制作思路。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准备写什么动物,对于学生在中自已写的或修改的部分,应加以鼓励,以引导学生今后的创作活动的方向。

  在使用写字板对文字进行处理的时候,突出编辑时几个键(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的使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文字的美化操作可以通过对画图软件里美化操作的知识迁移来完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掌握收藏网址和从网上下载图片、网页的方法。

  (2)学会如何将每一网页中的其中一段文字拷贝到自己的文件中。

  (3)学会写字板的字体设置。

  2、信息素养:

  (1)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2)通过本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3、能力发展:

  (1)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如何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教学难点:网上信息资料的筛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整合的任务。

  1、出示各类奇特的植物图。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2、对了,有很多同学都认识这些奇特的植物,那么同学们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奇特的植物呢?知道这些图片是从哪里来的吗?

  3、老师告诉你吧,这些图片都是从网上保存下来的。

  4、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旅游,我们一起去"网上游植物园"(齐读)。

  5、揭题。在我们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掌握一个新的本领,那就是保存网上资料

  设计意图:创设美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撼,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打开中国科普网的网站。

  2、大家可以快速的浏览这个网页。

  3、你浏览到哪些信息?

  4、网站上的信息还有很多,有些同学还想带回家去看,我们该怎么办呢?

  5、小组间说说获取文字的方法(把它保存下来)

  6、老师演示并讲解获取一段文字到写字板的过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突出“复制”操作的作用。

  7、完成任务一:保存一篇有关“猪笼草”的材料。

  8、学生作业 展示:展示你刚刚找出来的材料。设计意图:通过演示,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采用边演示边操作的方法。教师在学生汇报中针对难点及时点拨质疑学生,学生在合用学习中突破难点。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觉能力,养成不怕困难,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1、要使它成为一篇完整的介绍,你觉得应增加些什么?

  2、学生讨论(题目、自已想法,引用出处等)

  3、老师示范如何对文字进行处理: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按键的使用,以及对文字做一些字体,字号的设置等。

  4、学生练习:在写字板中对事先保存的资料进行编辑,包括文字美化处理部分。

  5、完成任务二:设计一篇有用的报道,包括对“猪笼草”的认识,以后自己的一些想法等。

  6、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像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完成构建

  1、学生作品展示,比一比哪位同学收集的资料最有价值,进行讨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评价,各抒己见,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综合任务的完成没有归一的答案,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学生作品的过程中,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支持和帮助,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

  【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语文、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文字输入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么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性的发展。

  6、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信息技术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1册课本第1课的《信息以信息技术》。这一节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论知识偏多,“信息”及“信息技术”等的概念也比较抽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解或厌烦。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2)明白信息及载体的.关系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影响

  4)知道青少年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情境创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自学教材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难点:信息与载体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导学案,幻灯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修饰文字字号、字体、字颜色等格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在掌握文字美化的基础上能够使文字颜色搭配合理、大小搭配适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2、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规范。

  教学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文字进行合理的美化。

  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文字的选定操作。运行word,打开上节课的文档“倡议书”。

  2、教师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各种文字选定的方法,并总结:

  选定——行文字

  选定——段文字

  选择几个字

  3、学生活动:打开文档“倡议书”,按要求操作,教师跟堂观察。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屏幕广播:倡议书修饰前后的对比。

  2、教师提问:大家认为哪一筱样式比较好?为什么好?

  3、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4、教师概括:第二个倡议书进行了文字的修饰,使得倡议书文字醒目、重点突出。

  5、引入新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修饰倡议书文字。

  三、讲授新课

  1、设置标题格式

  (1)提出任务:首先我们看标题文字,修饰后的倡议书标题显得突出,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主要是国为对它进行了字体和字号的设置。

  (2)教师演示一:选定标题文字,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右边的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体。

  (2)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

  (3)教师强调: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选定需要修饰的文字,即“先选定,后操作”。

  (4)学生活动:打开自己的倡议书,对标题进行字体设置。

  (5)教师提问:大家直接运行word,并输入几个汉字,看看此进是什么字体?

  (6)学生活动:输入汉字,查看字体。

  (7)教师小结:在不做任何字体设置的情况下,文字的字体为“宋体”,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默认”,也就是汉字的默认的字全是“宋体”,英文默认字体,大家按同样的方法可能得知是“times new roman”。

  (8)教师讲解:我们仔细观察[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当鼠标指针移动到上面时,下面会出现按钮的名称,表明这个按钮是用来设置字号的,它的操作方法和字体的设置是一样的,大家自己试一下。

  (9)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示,设置标题字体、字号和颜色。

  (10)教师巡视:点评,提出不足之处。

  2、设置正文格式

  (1)提出任务:标题需要设置字号较大些,正文则相比较标题要小一些。

  (2)学生活动:自主实践,设置正文。

  (3)讲解演示二:介绍字体颜色设置时,字的颜色不能过于浅,以免影响观看。

  (4)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设置结尾格式

  (1)讲解演示三:相同的格式设置,还可以用“格式刷“帮助快速设置。

  (2)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学生练习:设置倡议书结尾部分格式。

  三、小结、练习

  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信息技术教案13

  课题: 浏览internet

  教学目标:

  l 学会浏览internet

  l 学会搜索信息

  l 学会收藏网址

  l 学会下载信息资源

  教学重点: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②下载信息资源

  教学难点:下载信息资源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预习(布置任务)→练习(解决任务)→辅导(个别辅导)→答疑(共性解答)→评价(检验任务)

  学生使用部分(任务完成有困难时,可随时找老师或身边同学探讨)

  一、游览internet(浏览卡秀网站的过程中认识浏览器)

  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打开ie游览器,进入internet,一般会显示默认主页。

  任务一:根据下面的网址游览卡秀网站:

  卡秀网址:

  操作要点: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按回车键。

  看到“卡秀”网站了吗?通过这个网站,你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一点通:显示在网站的的主页——相当于一本书的封面,从这主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网站上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光标变为手形的位置即是“超级链接”,点击“超级链接”即可进入相关网页(不试一下吗?)。

  “后退”按钮——返回前一网页

  “前进”按钮——前进到下一网页

  “主页”按钮——直接回到默认主页

  “停止”按钮——中止正在连接的`网页

  “刷新”按钮——更新当前网页

  (常用工具按钮介绍)

  任务完成了吗?瞧,你已经会浏览网页了,不难吧!

  二、信息的搜索(查找关于贺卡的资料)

  如果我不知道“卡秀”的网址,怎么办?

  许多的网站提供了网络信息搜索的功能——搜索引擎

  这样的网站有:

  搜索引擎:搜狐:

  新浪:

  雅虎:

  以“搜狐”为例:

信息技术教案14

  用电脑来录音

  一、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录音机的录音。

  二、教学任务:怎样使用录音机来录制自己的声音

  三、教学重点、难点:混合音的录制

  四、教学方法:交流协作、任务驱动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听歌,某同学在获得全校“小歌星”比赛一等奖。他想永远记住这美妙的时刻。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用电脑把自己的获奖歌曲录制下来,制成光盘。你也想录制自己的歌声吗?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吧!

  (二)准备录音

  用电脑录音,必须具备的硬件是:声卡、麦克风和音箱。同学们检查一下你用的电脑是否有这些硬件呢!

  请同学们播放一段音乐检查你音箱的声音是否正常。

  (三)录制声音

  1、打开录音机

  用电脑录音还需要录音软件,我们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软件“录音机”录音。“录音机”软件简单、实用,它可以录制、混合、编辑和播放声音。单击【开始】à【程序】à【附件】à【娱乐】à【录音机】,启动录音机程序。“录音机”程序窗口如下图所示。

  “录音机”既可以录音,又可以播放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单击“录音机”菜单:【文件】à【打开】,就可以播放指定的声音文件。打开指定的声音文件

  【试一试】打开你的.电脑中的一个声音文件,并播放它。

  (四)录制声音【操作步骤】

  第一步:单击菜单【文件(F)】à【新建(N)】,新建一个录音文件。

  第二步:单击录音按钮后。对着麦克风说话,开始录音。

  第三步:单击按钮,停止录音。录音结束后,单击按钮播放录音。

  如果要保存录音,单击菜单【文件(F)】à【保存(S)】。录完声音请同学们检查你的声音是否正常。

  注意:每次录音都只有一分钟,如果超过一分钟的录音,声音还没录完,再次单击录音按钮,“录音机”将接着刚才的录音继续录。

  任务一:请同录制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并保存到D盘。阅读P62-63内容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打开你读的古诗插入背景音乐。(音乐在文件接收柜内)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信息技术教案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智能ABC输入法”和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快捷输入词语以及特殊词语、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输入文字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整个词语和“保存写字板里内容”的方法。难点是特殊词语的输入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并保存文件。

  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迁移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帮助解决新的知识和问题,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探讨学习,受到思想品德等德育教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知识前已经学会了键盘操作知识,能够在“写字板”中输入汉字、数字和符号。因此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演示并加以指导,教学本节内容应该是水到渠成。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本节信息课的教学中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是农村孩子,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平日实际操作训练很少,因此学习兴趣浓厚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此外,小学生动作敏捷灵巧、协调平衡、学习风格多表现为视觉型和动觉型,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从写自我介绍入手,通过创设“想与远方同学交朋友吗?怎样介绍自己?”等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操作,引导学生在“小试身手,比一比、赛一赛”游戏中和任务驱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输入自己的爱好和特殊词语“西安”等,以及巩固练习做一份详细的自我介绍并保存在“写字版”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生在小试身手的比赛中和任务驱动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授课在微机室和多媒体环境中进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象)先跟图上小朋友打声招呼。

  根据学生回答,回顾5.12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品质,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表扬平日用心读书,善于读书的学生。

  2.(课件出示林浩的自我介绍)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课件出示本节课的任务)在“写字板”中写一份“自我介绍”并把它保存起来。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从认识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入手,展示他的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师质疑,学生讨论

  想一想:

  1.想给大家具体介绍自己什么?

  2.用“智能ABC输入法”能一次输入多个字的拼音吗?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可以介绍自己姓名,年龄,爱好等。(课件出示小窍门)你知道吗,为了提高速度,可以连续输入整个词语的拼音。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这一环节通过讨论为新授课做好准备。

  (三)任务驱动,探究学习

  学习输入整个词语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试着输入词语:游泳、下棋、看书、打乒乓球等。

  2.学生发现问题:可以找到词语“游泳”但没有整个词语“下棋”,教师随机讲解示范操作步骤。

  3.教师讲明白原因。

  4.(课件出示比一比谁更快)小试身手。

  (1)打开“写字板”,在里面输入自己的爱好。

  (2)输入词语:历史、古都。

  (3)输入词语:莲藕。

  教师提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互相帮助,想想解决办法。注意输入姿势端正,两手放平,避免使用“一指禅”输入。

  学生会发现输入词语“莲藕”时有困难,教师借机突破难点(课件出示特殊词语的输入方法:要使用隔音符号,如“西安”的拼音“xi’an”,“莲藕”的拼音“lian’ou”)。随后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这一环节中,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教师再示范讲解,以加深学生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

  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

  课件出示操作方法: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选择“保存”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里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

  1.教师示范保存方法。

  2.学生自主操作。

  (四)巩固提高,动手实践

  课件出示要求:在“写字板”中写一份“自我介绍”,可以包括下面几项内容:姓名、年龄、性别、学校、班级、特长、爱好、座右铭等。写完以后保存文件,和同学结成小组,大声朗读“自我介绍”,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通过写“自我介绍”并保存在“写字板”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学生交流收获,教师评价鼓励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自我介绍”及快捷输入词语的方法,特殊词语的使用方法。各小组展示作品,让学生自己评一评谁输入的又快又好。教师作适当提示,但不直接评价谁优谁差。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一步练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以提高打字速度。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恰当、及时的评价往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通过练习反馈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相互交流收获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于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操作正确熟练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于后进生采取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成功的喜悦。

  八、教学反思

  1.思得:本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勤于动手探究。学生从课堂上知道了快捷输入词语的方法,掌握了操作技巧,感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享受成功的喜悦。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达成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收到了信息技术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2.思失:学生喜欢独自操作,不愿意受教师的导控。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有一定困难,甚至有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未必回应。偶尔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互动不够。个别学生操作有一定困难。

  3.思改: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避免学生因畏难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为了避免课堂中常见的气氛沉闷,应尽量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