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24 10:06:35 教案 我要投稿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年份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猜生日

  2、导入利用学生的生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观察、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图片师:大家一起看看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候?(出示主题图,播放课件第2张到第5张。)

  A、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B、谁也无法忘记20xx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中国赢了!”“北京赢了!”一刹那间,就如一个喜炮炸响了,撼人心魄的欢呼声淹没了天安门广场所有的一切。

  2、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呀?

  师:记住这些有意义的日子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时间单位?

  生:年、月、日。

  3、认识年历卡

  师:那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里有一张20xx的年历卡,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年历卡,然后在小组内完成下面的几个问题。(课件逐一出示问题)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4、学生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的操作和板书)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1天)

  4月、6月、9月、11月(30天)

  二月(28天)365天

  小结:同学观察的很认真,回答的也非常完整。像这样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作“大月”,一年中有几个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作“小月”,一年中有几个小月?(继续完善板书)

  大月:1、3、5、7、8、10、12月(31天)

  小月:4、6、9、11月(30天)

  5、对比今年的年历,让学生去发现大月和小月中的月份是否一样。

  6、探索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师: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又快又牢固的记住哪个月有多少天?

  生:老师,我们可以用拳头来记住。

  师:喔,这真是个好办法,请你到前面尝试数出各月。

  师:你真是了不起,告诉了大家一个这么好的办法,同学们要注意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师:我们跟着电脑博士再来记一遍。(播放课件第8张)

  师:谁能用儿歌的形式教给大家记住大月?

  生: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播放课件第9张,全班同学齐读一遍)

  师:谢谢你告诉大家一个这么好的方法,在这两种方法中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牢固。

  师:记好了吗?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听好了,游戏的方法是:老师来报月份,若是大月请男生起立,若是小月请女生起立,准备好了吗?下面开始:(教师所报月份依次如下:1月、4月、3月、6月、5月、9月、7月、10月、2月。)(适当提问为什么要起立?)

  强调:二月是个特殊月。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找出你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

  2、我会填

  (1)一年有()个大月,有()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月()日。

  3、我是小法官

  (1)13个月就是一年零3个月。()

  (2)每年只有2、4、6、8、11月是小月()

  (3)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儿童节了。()

  (4)4月12日是星期三,4月19日也是星期三。()

  四、制作月历

  老师搜集到了些月历的图片大家来欣赏一下,欣赏之后,那么制作月历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说说。(知道上个月是星期几,要制作月份共有多少天?)

  课堂总结:

  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二期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22-2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

  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m2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

  我们美丽的校园占地面积约0.03平方千米。

  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平方千米。

  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交流)

  小结:平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强烈对比,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

  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m2太大)

  板书

  km2 1 m2=100dm2 1 dm2=100cm2 [通过记忆性口答与形象的手势感知,双重复习所学面积单位,再现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3、感知练习

  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

  在下面( )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二、探究阶段

  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熟悉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习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如果1 m2可以挤下17人,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 km2等于多少m2 ,即km2与m2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 km2可以挤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

  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 km2就是边长为1 km的正方形的面积,(出示边长为1 km的正方形图形)。

  那么km2与m2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 km2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1)组内尝试解决,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解法:(板书)

  1km × 1km = 1 km2

  1000m× 1000m = 1000000

  m2 1km2=1000000m2

  (3)再次交流:通过在1km2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互相交流一下。

  3、问题解决:知道了1km2=1000000m2,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交流。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

  1 km2=( )m2 1 m2=( )dm2 1 dm2=( )cm2

  [通过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km2和m2的进率。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量感,启发学生从定义去推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尝试计算中直观获得1 km2=1000000m2 。其实学生以前在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时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在这里学生运用以往的经验解决今天所学的新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间关系的探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面积的含义和进率的由来,促进学生表象记忆的形成都有好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以下单位换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运用阶段

  1、分层训练:(说出思考过程)

  (1)25 m2=( )dm 23 km2=( )m2

  (2)3400 dm2=( )m2 9000000 m2=( )km2 580cm2=( )dm2

  (3)70000000 ㎡ -7k㎡=( ) k㎡

  [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量、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经验,并且会用小数表示单位之间的.转换。这里先安排两组“从高到低”与“从低到高”的单位转换练习,就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换算的一般方法: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乘进率,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从而在思考方法上予以归纳提升,建构单位换算的基本策略。接着出示带有不同单位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借助学生思考过程的表达,便于检测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演绎思维。]

  2、拓展练习(同桌讨论)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 c㎡

  (2)教室的面积约30d㎡

  (3)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 c㎡

  (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善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判断纠错练习,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

  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原上植树,如果每平方米栽1棵树,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交流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了“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板书)的面积单位,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的收获?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一、教学内容:

  77页例1。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初步体会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观察讨论、游戏活动等发挥学生尝试自主探究的'能力,培

  养他们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践与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思品教育,培

  养学生爱科学,珍惜时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及特殊二月的区分

  五、教学准备:

  1、日历一本

  2、每人备好年历卡,20xx年——20xx年,月天数填写表一份

  3、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幻灯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生:“日历”。

  师: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日历每天都要撕去一张纸到了年底只剩下日历皮了”。

  生:“日历有三百多页纸,每过一天就要脱衣服一件。”

  师出示“一本日历”观察。

  师:“日历上都记载着什么?”

  生:“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观察20xx年历,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3、师:应该先研究哪个问题?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为什么?

  生:知道了一个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个月的天数乘上12就会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师:观察我们已备好的年历卡,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在已备好的表里。(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自己的表格)

  4、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一组交流发现规律,指名发言。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已经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材选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生分析

  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时间。

  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和初步会判断平年或闰年。

  根据以上分析和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及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模式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使自主探究的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方法与手段

  ①应用媒体整合,突破教学难点。

  ②采用课前准备、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提示课题。

  1、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课伊始,以激动人心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了一些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的的瞬间。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让学生说画面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最后定格在三幅画面。让学生找这里在记录事件发生时用了哪些时间单位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年月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一:观察年历,回答问题。

  1、合作学习阶段:

  为了有效的学习新知,我放手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使课堂教学的起点对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然后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观察年历,并回答问题。如:“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等,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课堂变成了同学们畅所欲言的地方。

  2、交流成果阶段:

  (1)这一阶段是课堂的重中之重,学生要把自己通过查找、总结、合作学习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出示课件)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并板书:

  ①一年都有12个月。1、3、5、7、8、10、12每个月都有31天。我们把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

  ②4、6、9、11每个月有30天。我们把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

  ③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突出2月份这个特殊月。

  7个大月和4个小月再加上2月正好是12个月,(板书12个月)。

  这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日,在年历上圈出来,加强学生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每一个学生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发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

  (2)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怎样把每个月的天数很快地记下来?我先让学生思考,再小组讨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推荐巧记年月日。(课件出示)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认识大月小月,并掌握各月天数的目标)

  (3)教学到这,我考虑到小学生天生好动这一特点,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老师报月份大月请男生起立,是小月的请女生起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使知识得升华。)

  探究活动二:探究平年或闰年。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二月的天数不一样,那么2月份的天数有什么规律吗?出示1993-20xx年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四年一闰的问题。课件演示:闰年来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规律,通过多媒体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平闰年的判断方法的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这时我设计了巩固练习:判断1949、20xx、20xx、1900年都是什么年?引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知识。

  最后是知识拓展计算平年、闰年的全年天数。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很重要,由于计算年份不同,学生有两种不同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三)拓展应用,开发智力

  整个练习的设计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基本练习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练习是一个猜生日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了解一些必要的社会知识和重大节日。

  (四)总结归纳,落实主旨。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节课又要过去了,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反馈,而且重视了情感的培养,从而起到了知情共融的良好效果。)

  五、板书设计: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六、教学反思:

  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

  反馈。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习。

  P95页做一做1、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下课后,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一、创设情景、感受旋转

  1、出示3张图片:风扇、风车、礼花

  师:这些物体都在怎样运动?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旋转现象。(揭题)

  出示旋转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二、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出示转杆图片

  提问: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转杆分别是怎样转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转动例子?

  (3)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含义,转杆打开与关闭时,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

  三、认识旋转的三要素

  出示方格图: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90°

  师:“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这个点能动吗?学生自练

  师: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师:你觉得将图形在旋转时,要确定什么?

  出示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观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从6:00到9:00与从9:00到12:00时针都旋转了90度。

  (3)如果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转盘上的指针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共同小结: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相交于A点的两条邻边的位置;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旗杆的位置。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1)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2)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

  (3)你是怎样画的?最后一个图形只旋转一次能成吗?它一共旋转了多少度?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将图形按一定角度旋转时,要注意什么?

2022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基本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欢玩的风车。

  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一玩。(生操作)

  其他孩子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谁来说说,在风车的运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解决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

  出示钟面

  在数学里,我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手势,比划。

  小结:在刚才的运动方式中,我们可以说,

  风车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或者风车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会说了吗?

  二、新授: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的是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想知道吗?)

  那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那么我们选一副简单的图案,由易到难研究它是通过怎样的简单图形,怎样旋转而成的,请仔细观察。

  课件展示

  为了便于研究,老师还专门做了一个这样模型把它粘贴在黑板上。

  讨论: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形状、大小都不变)

  师:从图形A到图形B是如何变换的?

  是如何旋转的。(绕点O顺时针方向。)

  旋转了多少度?

  你是怎样判断它旋转了90°的呢?

  (有什么方法,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结合图例,图中画出对应边,标出旋转角。测量。

  这个度数叫做旋转度数

  小结出,图B可以看作图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谁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强调三要素。

  师:从图形B到图形C是如何变换的?

  图形A到图形C呢?

  同学们,我们可以说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图形C;还有其他的说法吗?(配合手势)

  逆时针方向

  看到这副图,你还能像这样说些什么吗?

  师小结,只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三者都确定了,旋转以后的位置才能确定。

  三、巩固练习:

  1.转一转。(动手操作)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四、欣赏,升华。

  感受旋转的美,数学的美。

  由什么简单图形旋转而成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2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6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1-14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8

【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0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03-0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3-06

【热】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0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02-28

【精】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