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26 12:53:25 教案 我要投稿

【荐】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1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

  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1、3题。

  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

  1.尝试。

  刚才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现在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

  2.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行了分类,现在又把一种物品进行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

一年级数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下前后的的位置关系,大家掌握的也很不错,现在老师考考大家,有没有同学知道还有哪些方位啊?

  生:左右。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说,上下楼梯应该从哪边走啊?

  生:右边

  师:我们这节课就开始学习左右。现在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应该从哪边走啊?(展示图片)。

  (学生指出从哪边走,指对的给予表扬,指错了请其他同学再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举起左手,认识一下左手,再举起右手,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左手和右手有什么区别(请同学单独说)

  引导学生说出左手和右手手指的顺序不同。

  (二)活动中感知,认识左和右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我们思考一下,我们的两只小手平时用来做什么呢?

  生:右手写字、吃饭,左手压书。

  师:左右手师一对好朋友,它们配合起来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你身上还有这样的“左”和“右”的好朋友吗?快来找一找。

  生:左腿和右腿,左眼和右眼,左脚和右脚等等。

  师:大家说的很对,下面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请几位同学到台前来做游戏,他们要听老师说的话做动作,大家看看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不对,错的最多的同学,我们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开始

  师: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请表演错误最多的同学表演节目)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几位同学,从前往后说他是第几人,从左往右数他是第几人。

  老师先做一次示范,再让学生起来说。

  师:出示一张和教室座位一样的图片,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图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请几位同学找出自己的位置。

  四、课堂练习

  数学书P12第4题。

  五、课堂小结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一共学习了几个位置。

  《左右》教学反思

  《左右》这节课,我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游戏活动。学生始终在老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

  下面是我对《左右》的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的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特点,转化为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教学活动。

  二、游戏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这节课中,我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增强成功感,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和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掌握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些同学对新知识的掌握还不够。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这方面我会更加努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设疑。

  1、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

  2、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

  4、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由思考,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回答。

  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欣赏范图手形游戏

  2、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

  学生观察范图,并比较范图的差别,自由的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3、师:你能说说这些手形画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吗?哪一幅色彩最鲜艳,

  4、哪一幅想象最丰富,哪一幅花纹最好看?

  5、请几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并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看谁表达的手最有趣。

  6、学生上台大胆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手形,并作大胆的联想。有认识手转入如何表现一双或者一只美丽并富有创意的手形画。

  三、看示范讲步骤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业的全过程。

  2、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发言提问。

  3、熟悉手形创意画的整个表现过程,形成印象。

  四、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

一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 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 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 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展台、彩色圆片 师生双边活动: 活动一:

  引入新课: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吧,哪个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么玩吗?今天,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件)

  你观察到什么?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

  [本课是在拔河的情景中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因此,要启发学生对拔河这种活动的认识,明白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的时候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能用自己的话

  说说对拔河的`认识,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看懂图意,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描述图中的事物。]

  活动二

  你说我讲: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

  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图片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看出哪边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此处引入“一一对应”的观念,但学生如果有别的摆法,只要正确就应该给予肯定。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能够正确的进行操作,并能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三

  今天,老师介绍数学王国的两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可像啦!先请它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仔细观察两个式子,你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孪生兄弟吗?

  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62--63面。

  教学目标:

  1、加强“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训练。

  2、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的摆设。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教室真漂亮,今天我们就一看、说说我们的教室。(板书: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读“教室”。

  2、放足时间让学生观察、同桌互相说说。

  3、让学生自由发言,把自己人看到的说出来。

  4、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里的摆设。

  5、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家里的摆设,再同桌互相说说。

  6、生发言说说自己家里物品的摆设。

  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

  三、练一练。

  1、练习1。

  生:自己指着文具盒说一说,再同桌互说、互评。

  师:要求个别学生边指边说,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指得好、说

  得好。

  2、画箭头,并说一说。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动手在书上画出路线。

  生:把自己画的路线告诉大家。

  师:引导画错的学生改正。

  3、看图回答问题。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观察并说给同桌听听。

  生:发言说说淘气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其他同学评一评说得好不好。

  师:引导学生帮助说错的同学再次观察。

  四:。

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给事物分类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题卡、书本、图形卡片、数字卡片、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训练

  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新课探究,构建模型

  1.动手实践,分类整理书本

  师:每一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些书本,都是些什么?

  生:语文书、数学书、生字本、数学本、拼音本。

  师:通过上节课《整理房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整理物品之前,先做什么?

  生:给物品分类。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分类整理自己的桌面的东西,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2.介绍并讨论不同的分类方法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

  生1:我是把语文的东西分成一类,数学的东西分成一类。

  师:哦,你是按语文和数学学科不同分的.,(板书:学科)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把书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

  师:嗯,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是按用途的不同分成书和本子,的确了不起!(板书:用途)还有其它分法吗?

  生3:老师,我把大书放在一起,小书放在一起。

  师:对了,这位小朋友与众不同,他是按大小来分的(板书:大小)

  师小结:小朋友们在整理这些物品时,想了许多方法,有的按学科分类;有的按用途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可见分类方法不止一种,当分类方法比较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

  三、拓展巩固

  1.给人物分类

  师请几名小朋友上台来。其它小朋友认真观察,然后按一定的标准给讲台上的人分类。

  生1:我分两类,一类男的,一类女的,从性别分。

  生2:我分成大人和小孩,是从年龄分的。

  生3:我分成戴发卡和不戴发卡的,还可以分成长头发和短头发的。

  师:这几位小朋友观察角度很特别,可见分类时,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分法。

  2.给图形分类

  师:小朋友拿出准备的图形卡片,你会给它们分类吗?

  先在小组内分一分,再全班交流。

  生1:我按颜色分成红、黄、蓝三类。

  生2:我按形状分成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生3:我按大小分,分成大、中、小三类。

  3.给算式分类

  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算式卡片:

  6+2=8 10-1=9 5+4=9 10-1-1=8 3+4+2=9 3+2=5 9-1=8 5+2+1=8 9-4=5 9-2-2=5

  (1)读一读这些算式卡片

  (2)先说一说你想怎样分类

  (3)在小组内按不同的标准具体分一分

  4.给图片分类

  师出示图片:熊猫、小鱼、自行车、小狗、汽车、飞机、轮船、蝴蝶、老鹰。

  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

  (1)可以分成动物和交通工具两类

  (2)也可以分成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和水里游的三类

  然后在本子上分一分。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出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分类,而且分类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2.师总结: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有于实际中,学会自己分类整理书包,分类整理其它物品,做一个生活的小主人!

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玩中认图形 (教师在桌子上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品,有印泥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

  师:你们喜欢玩魔术吗? (教师给大家表演:先放一张白纸在讲桌上,挡住学生的视线,隔一会儿再让学生看白纸,咦,白纸上怎么有一个圆?学生很奇怪。)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 (由于所用的物品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很快明白了魔术的奥妙,纷纷举起小手:我知道,我知道!)

  师: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给大家看一看?(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生纷纷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印出不同的图形。

  生1:老师,我用长方体印了一个长方形 生2:我印了一个正方形,是用正方体印的 生3:我用三棱柱印了两个三角形。

  (就这样,在玩中,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在动手玩中,具体感受到了面在体上这一数学思想。)

  (二)活动二:分中找图形

  师:我们的淘气遇到了一点麻烦,你们能帮帮他吗? (听说要去帮助别人,学生马上聚精会神地听我说。于是,我出示了各种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他们进行分类。)

  师: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生1:长长的是长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 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把这几种图形的特征分析得很透彻。)

  (三)活动三:动中摆图形

  师:你们能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吗? (很快地,一双双小手摆出了各种图形。)

  师:有一个图形你们谁也没摆,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圆的边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我们没办法摆出来。

  生2:老师,我摆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样长。 生3:老师,我摆长方形时,有两边用的小棒一样长,另外两边用的小棒也一样长。

  生4:老师,我用一样长的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生4:老师,我摆三角形时用的小棒不一样长。 (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各种图形的本质特征,很了不起。)

  (四)活动四:忆中说图形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生1:教室的门是长方形。 生2:应该说教室门的表面是长方形的。

  生3:我们到酒店吃饭时,很多桌子的面是圆的。 生4: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大家众说纷纭,气氛非常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不愿离开。)

  〖教学反思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案例点评

  《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地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四个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增强理性认识。其次,教师也注意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如,用小棒摆图形这一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圆与其他图形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全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一年级数学教案9

  一、 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课前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整理书包并不是难点,关键在于借助整理书包让学生建立分类的概念,学会寻找分类的标准或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为此,我还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4名同学,每一小组选一名组长。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书包,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整理方法上,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书包》。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

  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形状、颜色、大小)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五、教具准备

  书本图片若干、人物头像图片若干、帽子图片若干、大小圆纸片、大小正方形纸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小朋友们争相回答:“书包。”

  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平时都是谁整理的呀?

  生:“爷爷”、“奶奶”、“妈妈”、“我自己”。

  师:这几个同学平时是自己整理书包的,这个习惯真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好孩子!你们愿意做好孩子吗?

  学生齐答:“愿意!”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理书包。

  2、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们赶快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谁来说一说,今天你们的书包里都装着什么呀?

  生:语文书、数学书、语文基础训练、数学基础训练、拼音本子、数学本子……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怎样整理自己的书包,这样每天上学的时候才能很快的拿出需要的书本呢?

  学生开始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整理好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流整理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学科分的,有按书、本子分的……(学生边介绍边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不同分类方法)

  (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活动一:分人物头像

  (1)师:小精灵同学的家里来了很多的客人,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来了?(老师将人物头像的图片,依次摆在实物投影仪上)哎呀,这么多客人呀!小精灵一边忙着给客人们倒茶,一边在开动小脑筋了,这么多客人可以分几类呢?小朋友能猜一猜小精灵是怎么给客人们分类的吗?请组长把一号信封里的客人请出来,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类?

  (2)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之后,纷纷举起手来,要求汇报不同的分类的方法。

  (3)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年龄分;按性别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是否眯眼睛分;按是否戴帽子分……(老师请学生上来汇报,同时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的过程)。

  活动二:分帽子

  (1)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帽子,藏在二号信封里。赶快拿出来,小组合作分一分,看看你们能想出几种分法?

  (2)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颜色分;按款式分……(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汇报、展示不同的分类方法)。

  活动三:分车子

  (自行车、卡车、公共汽车、小轿车)

  (1)师:小朋友们有本领把车子也分分类吗?把书翻到第55页。这回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先独立思考,想想我要怎么分,按什么分,分几类?看哪个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合理。

  (2)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大致有: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按车轮的个数分……

  活动四:给小组同学分类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想想,你们组的人可以怎样分?

  (2)学生分类的结果有:按性别分;按是否少先队员分;按衣服的颜色分;按是否戴眼镜分……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平时,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把分类的本领掌握得更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们的书包谁整理呀?

  (四)校外实践活动

  同学们回到家里,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柜、衣柜整理好,然后请爸爸、妈妈参观,好吗?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

  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六、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朋友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动物朋友。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

  生:是大象过生日。

  师:让我们齐唱一首《生日歌》,祝大象爷爷生日快乐!

  生:(唱歌,有的还站起来表演动作)

  师:我代表大象爷爷谢谢大家的祝福!

  二、主动探索,经历过程

  1、统计客人情况。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

  生1:大象家来了很多客人。

  生2:我看到小狗、小猪和小猴都来了。

  生3:我看到两棵大树,有4只小猴子爬在树上。

  生4:我看到有一只小狗在妈妈袋袋里。

  生5:我看到有的动物手里还拿着鲜花。

  ……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从图上看,大象家来的客人比较多,排列得有些乱,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来各有多少。你能想个好办法让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来了哪些客人,它们各有几个吗?

  生:我们让小狗家站在一起,让小猴家站在一起,让小猪家站在一起。

  师:这个办法好!我们先来把客人分一分类。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这些小客人的头像,我们来给它们排一排队。

  (请六个学生上台自由组成二人小组合作排小动物。一个人指着图上的一只动物,另一个人就拿一个它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老师提供的动物头像是有多余的,供学生选择。)

  生排列的结果如下:

  狗狗狗狗

  猴猴猴猴猴

  猪猪猪

  师:三种小动物的队伍都已经排好了,谁来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只。

  生:小狗有4只,小猴有5只,小猪由只。

  师:(根据学生数的结果板书:)

  ( 4 )只 狗狗狗狗

  ( 5 )只 猴猴猴猴猴

  ( 3 )只 猪猪猪

  师:看着这张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猴家来了最多。

  生2:我知道小猪家来的最少。

  生3:我知道大象家一共来客人12个。

  生4:我还知道小猴比小狗多1只。

  生5:小猴比小猪多2只。

  ……

  师:象刚才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统计。

  通过刚才的'统计我们比较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板书课题:统计,并注上拼音)

  2、统计鲜花情况。

  师:在这张图上,我们还能统计什么?

  生1:可以统计大象收到的鲜花。

  生2:可以统计动物们穿衣服的情况。

  生3: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树上,哪些在树下。

  生4:还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大象的左边,哪些在右边。

  ……

  师: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大象收到鲜花的情况。

  生:(小组活动: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张作业纸,一个1号信封,里面放着大象收到的五种颜色的鲜花。请小组合作,先按照颜色分一分类,再把同一种颜色的花排一排,贴在虚线方框内,最后数一数各有几朵,填在括号里。)

  师:(巡视指导,把各组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业)

  学生作业中有的小组把花横着排列,有的小组竖着排列,还有一个小组是斜着排列的(见下一页),老师也肯定了他们独特的排列方法。

  师:经过这样的统计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大象收到黄花3朵,红花5朵,绿花4朵,紫花2朵。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生1:大象收到的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最少?

  生2:大象一共收到多少朵鲜花?

  生3: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生4:紫花比绿花少几朵?

  生5:大象最喜欢哪种颜色的鲜花?

  ……

  紫 黄 绿 红

  紫 黄 绿 红 a

  黄 绿 红 a a

  绿 红 a a a

  红 a a a a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下面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

  小面值人民币(1元、1角、1分)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5角、2角,5分、2分 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

  大面值人民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

  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 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

  从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

  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第68页利用小朋友在商场门口的画面,引出本单元的课题。前后共3次提问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想想做做第69页第1题、第71页第1题根据价钱把物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用线连一连,不仅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了人民币的面值。

  教材没有对元、角、分间的进率采用灌输式教学。第68页插图中笔记本1元钱,引导学生认识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1元=10角,并类推到1角=10分。再通过第69页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进率。

  在学生知道1元=10角以后,教材通过试一试在换钱活动中巩固进率。1张1元币可以换2张5角币,5张2角币可以换1张1元币,因为2个5角与5个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第72页第3题先通过1张5元币可以换5张1元币,体会几元就是几个1元。然后进行大面值人民币的换钱活动,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验证换的钱是否正确。有了换钱的经验,才能在购物时合理付钱。

  2、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

  买东西要付钱。教材第70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思考从1张5角币、2张2角币、5张1角币里怎样拿出5角钱。这道题取钱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种币(1张5角或5张1角),也可以取几种币合起来(2张2角与1张1角、1张2角与3张1角)。第5题怎样付8角钱的问题能使学生明白,付钱时要根据自己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并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付几种不同面值的钱是比较难的,第70页第2题和第71页第2题为此作了铺垫。

  第70页第4题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第73页第6题可以怎样付钱、第7题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等问题能让学生知道,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价钱,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地确定付钱方法。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为此,教材里安排了一些算找回多少钱的练习。如第70页第4题、第72页第4题。

  教材让学生在付钱的问题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思维能力。第72页第5题提出买1个单价48元的足球,都付10元的人民币,应该付几张的问题,再次体会应付的钱不能少于、尽量接近物品的价钱。这题如果付40元显然是不够的,付60元是不合理的。第73页第8题也以付钱经验为基础,在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买东西的过程,积累经验。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参加购物实践是认识人民币的最好方式。第73页第9题引导学生走进商店了解物品的价钱,观察他人的购物过程,体会买东西时的主要活动,为自己购物作准备。

  《小小商店》是一次实践活动,有两部分内容: 一是在购物环境中回答几个问题(第74页)。这些问题涉及买东西时经常进行的计算、估计和判断,都是买东西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小商店,大家都来买东西(第75页)。商品由学生带来,价钱由学生规定,买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几名学生当营业员,负责收钱和找钱,其他学生当顾客。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东西的经过吗这一问题是学生参加小小商店的购物活动后,对买东西过程的回忆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 )

  39和41的中间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

  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口算

  48 -15= 91-3=

  34-22= 23- 5=

  56-34= 42-9=

  47-27= 72-7=

  2、交流:从每组中找一道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究新知

  师:看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生2: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

  生3: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1、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2、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竖式计算:

  4 0- 2 8 1 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个人试做。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算法:

  (1)32-20=12,12-8=4;

  (2)32-30=2,2+2=4;

  (3)30-28=4,2+2=4;

  (4)28+( )=32;

  (5)用竖式计算。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3、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

  教学目标 :

  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标的'排列规律,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利用口诀进行熟练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建立本单元知识系统,巩固知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

  学生小组回忆交流,然后在班内汇报。

  2.教师小结,并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体验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空表,组织学生回忆归纳,把口诀填入表中。

  2.读表中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表中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学生从横看、竖看、斜看等几方面尽可能的观察仔细、全面。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

  1.学生分组摆乘法算式卡片,摆成一个有规律的表。并把本组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2.出示第65页第2题图,学生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每个小朋友手里还拿着一朵花。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帮助小动物找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08-18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案01-14

一年级数学教案01-1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3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2-24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2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8-23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01-08

【热】一年级数学教案01-29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门】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