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15 09:30:38 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下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二)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4、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本文个别语句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因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本文作者感情流露又很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课文,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诵读教学法、课前资料交流、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等。

  四、 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人数均在55人以上,且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言语沉默,甚至思维 “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

  (二)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在课后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与作者同游、与作者对话,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写作能力;

  4、人人都来当导游,写写导游词并与同学、老师交流,提高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2、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3、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柳宗元与《小石潭记》的资料。

  对于文言文阅读,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它的好处在于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工具: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伴随着一曲《高山流水》展现一组充满大自然魅力的山间图片,教师缓缓导入,

  随之课件展示课题 。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导入语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2、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内容作补充(用多媒体展示柳宗元的生平、“永州八记”以及写作的背景);如果学生交流能较好地完成这一环节,教师补充省略。

  我设计这一环节,为下面深入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了铺垫。

  (三)、走入《小石潭记》

  1、朗读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

  2)范读,教师放伴有音乐的朗读录音并给予听读要求;

  3)学生齐读,然后男女学生朗读比赛。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集体质疑

  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

  新课标要求学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两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3、当堂检测

  发放印好的练习,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完成,(练习内容有文学常识一题,重点实词、虚词共10个,2个句子翻译),做好之后全班校对。

  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课堂练习,既检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又获得了信息反馈,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

  (四)与柳宗元同游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做定性评价并板书明确。

  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我设计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2、学做导游,介绍“小石潭”

  1)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2)请4——5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

  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五)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

  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情怆幽邃”。请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你的理解?(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新课标要求学生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六)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二选一)

  1、你也曾游览过一些风景名胜,请写写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按游览顺序写一则游记,要求写出该景物的特征及任务的心情。

  这个作业的布置让学习不再停顿在课堂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这是一题拓展性的练习。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对过去已读过的古代诗文作品加以总结、梳理,然后对自己感受最深、体会最切的一两个名句写一段赏析文字,从而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及象征写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熟读此文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诗歌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朗读带、录音机、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二、课堂活动

  (一)作者简介。

  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二)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1、内容:阅读全诗,整体感知。

  诗歌不是随心所欲之物,它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同样有着严谨的结构,试说说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

  2、方法:先教师作朗读指导, 然后学生自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以读促理解。

  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1、学生明确: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诗节,总括空气的特点;

  第二节至第五诗节,从几个方面讴歌空气;

  第六诗节,总结全诗。

  2、预见性问题:

  学生可能在在划分时出现起止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可从第一节,五节内容上提示,如两节相同内容“无所不在,踪迹难寻”。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1、内容:

  (1)第1节中“我”指谁,“你”指谁?为什么把“你”称做“我的……朋友”?

  (2)第1节中诗人总括了空气的那些特点?

  (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2、3节的内容。

  (4)你觉得第2节中那两个词用得最巧妙?为什么?

  (5)2、3节中是紧扣空气的哪种属性来写的?

  (6)4、5节中有哪些意象,你是怎样理解的?

  2、方法:小组内先个人朗读,然后组内讨论。

  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学生明确:

  (1)我是诗人自己,你是空气,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把空气当作我的朋友来称呼,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述说和直抒胸臆。全诗就像诗人面对知心朋友在真诚述说。

  (2) “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

  (3)第2节在孤独和黑暗中,空气陪伴着我。第3节在我将要窒息时,空气给我生命。

  (4)动词“沉”用最巧妙,两个“沉”字写出了黑暗之深,孤独之深,我被孤独和黑暗包围的绝望。

  (5)空气给予人呼吸,给予人生命。 2、预见性问题:对第六小题中的“意象”一词学生可能不理解,

  (6)第4节中除了空气还有“地牢”“海风”“森林草野的青气”。“地牢”象征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海风和青气”象征“关怀”“希望”“信念”“理想”等等。第5节除了“空气”主要还有“街头”“柳丝”“丁香”它们象征“自由”“幸福””美好地生活”等等。个人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课堂活动

  1、学生思考:

  (1)第六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单的重复?为什么?(3)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空气吗?为什么?(4)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用什么象征什么?

  预见性问题:“象征”一词学生可能理解不透,教师可补充讲解。

  2、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1)内容上是对全诗的总结。因为再次强调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所以与第1节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工稳的结构。

  (2)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除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系:“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一息”,这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真诚的希望。

  (3)不是,借歌咏空气,赞美了人世间的真情。 五、本课小结 这是一首用

  (4)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习焉不察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空气的特点:“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厮守身边”又“默无一语”。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予了诗人对真情、真理、理想、信念的赞颂和呼唤。

  二、问题研究

  1、"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明确: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明确: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拓展延伸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四、课堂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オ

  五、随堂练习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歌颂友谊和真情。

  板书设计:

  致 空 气

  邵燕祥

  象征

  空气--真情 友谊 希望 信念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杂交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给予了我们无穷的探索空间,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启发。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就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

  2、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二、检查预习

  1、正音

  媲(pì)美 挑衅(xìn) 迷惘(wǎ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2、解词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有哪些吗?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旅鼠的奥秘,并讨论交流。(提醒学生,注意勾划)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

  北极旅鼠的奥秘:(1)惊人的繁殖能力;(2)控制繁殖,吸引天敌;(3)死亡大迁移;……

  教师追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请阅读课文,再去发现,提出你的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由发言,诸如:

  (1)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2)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3)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2、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

  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略)

  (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3、插入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文章第11自然段讲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这一奥秘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强,达到了骇人听闻地步了。

  教师渗透:同学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为了使我们现在的猜想更加有依据,我想,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去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猜想。找到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

  4、教师总结文章:

  同学们,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也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刻含义。

  四、讨论与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旅鼠之谜》教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启示: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是因为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那它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记叙的框架。本文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对话的方式。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既通俗又亲切;说明的内容。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六、拓展迁移

  1、老师在开课的时候说了,神秘的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你读完了这一篇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请把它谈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课后观察与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七、总结全文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结合研讨与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读,写──写。

  3.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4.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二、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1.导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2.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3.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问题的答案。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自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第二板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讨论

  讨论后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4.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5.学生齐读。

  第三板块:学习作比较的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

  (1)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2.教师小结第-2题。

  (1)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2)明确拟人的修辞手法。

  (3)强烈的对比效果。

  (4)再次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第四板块:世纪老人的述说

  1.展示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的图片。

  2.畅想表达:如果我是世纪老人,我该如何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lOO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三、课后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3、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重难点突破

  重点: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自读点拨法:结合学习过程,点拨学生研读文章,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2、情境设置法:利用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情境感,引领学生感受勃朗峰景色之美。

  学法:

  1、阅读品味法:通过反复研读与细致品味等活动,深入文本,感受这篇游记的独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充分准备,学习游记的语言和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CAI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

  学生: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勾画语句,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约5分钟)导入法一:

  出示勃朗峰的图片,介绍:

  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90米(20xx年9月15日),它是西欧的峰。勃朗峰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滑雪、登山等等,勃朗峰也深深吸引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去游赏。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位大作家走近勃朗峰。(板书课题:登勃朗峰)

  导入法二:

  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本文的作者是美国小说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有一次因为看不惯国会议员在国会通过某个法案,因此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报纸一卖出,许多电话随之而来,这些国会议员可不认为自己是混蛋,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更正。马克?吐温于是又刊登了一个更正:“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有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电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这位幽默大师真是机智幽默啊!今天,他给我们带了怎样的惊喜呢?请看他的散文《登勃朗峰》。图片具有可视性、直观性可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课文的内容,同时运用图片导入生动形象,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趣闻轶事导入,可激发学生对作者作品的阅读兴趣,同时加深对作者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投影)

  翌日(yì)尘埃(āi)络绎不绝(luòyì)

  辚辚(lín)焦炙(zhì)俯瞰(kàn)

  蠼峻(chán)独踞(jù)苍穹(qióng)

  纷至沓来(tà)霓裳(cháng)骤然(zhòu)

  皑皑(ǎi)拾阶(sh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投影)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2)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4)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指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5)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6)名副其实:副,符合,彼此相称。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7)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8)骤然: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9)拾阶:拾,轻步而上。逐步登阶。

  3、介绍作者及著作。(投影)

  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他被誉为“文学的林肯”。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等。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

  ①文章记叙了作者一行登勃朗峰的过程。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6段):描写作者登上勃朗峰的见闻

  第二部分(第7~11段):叙述作者一行下山的经历。

  5、具体分析:

  (1)本文是一篇游记,请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梳理作者登勃朗峰的过程。

  学生在默读的同时进行圈点批注,探究答案:

  明确:

  早晨八点多,徒步上路,路上见到很多坐车的男女。

  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看到诸多美景。

  拾阶而上,看到巍峨壮观的勃朗峰及其周围的山峰。

  就地而坐,饱览美景,心有所悟。

  雇了马车,美餐畅饮。

  车夫车技高超,一路颠簸疾驰,先于其他人到达沙蒙尼,住进旅馆的上等房问。

  (2)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登勃朗峰途中所见美景。凉爽的树林,巉峻的岩壁、巍峨的勃朗峰,奇形怪状的山峰,色彩斑斓的彩霞,瞬息万变的光影,无不令人神往。

  (3)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写人叙事。这一部分主要刻画了车夫的形象:他性格豪爽、车技高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夯实基础,因为语言文字是感情的载体。

  介绍作者,加深学生对马克?吐温的印象,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入文本,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运用各种符号标记、批注、勾画,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逐层深入把握学习重点,结合文章内容,由整体到具体,

  三、合作探究。

  1、理解重点句子。

  ①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乘坐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学生交流后回答:旅游,本就是置身自然、亲近山水。作为游客,应该尽可能脚踏实地,徒步而行,感受自然的魅力。而这些人乘车、骑骡,不但“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能“在树林中避暑纳凉”,而且失去了旅游的乐趣和意义,岂不“可怜可悯”!

  ②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朗读?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学生交流后答:这段话要读得轻松、轻快。作者为自己感受到了旅游的乐趣而喜悦。“物有所值”一词褒义贬用,表达了作者对乘车、骑骡的人的含蓄嘲讽。

  ③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学生交流后答:这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感慨:生活中美丽精致的东西,都是过眼云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美丽的肥皂泡终会破裂。因此,我们要珍惜当下,乐活当下。

  ④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后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由于车夫的技术高超,他们才能够赶上并超过长长的游客车队,得以住进上等房间。作者对此欢欣庆幸并对车夫驾车的技术表示赞叹。

  2、归纳写作技法。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小组合作交流后,教师明确:

  作者写上山,用的是散文笔法,绘景抒情:通过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和变幻的光影,表现勃朗峰周围的奇妙景色,引出作者的无限感慨;写下山,用的是小说笔法,写人叙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幽默风趣,吸引读者。

  3、小结:

  本文记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蜂的过程。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勃朗峰美不胜收的景物,并刻画了一个驾车技术高超、性格豪爽的车夫形象。研读、揣摩句子含义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揣摩语言,养成揣摩语言的习惯可以加深其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理解,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小结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性。

  四、对照梳理。

  (约6分钟)本文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为游记,但阅读后的感受大不相同,请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同桌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

  1、两篇文章都是游记,都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景。不同的是,本文写景重在表现自然的赏心悦目,令人热爱与赞美;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重在表现自然的庄严神圣,令人敬畏与崇拜。

  2、两篇文章都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全文。本文运用变化的笔法,先以散文手法描绘景物,抒发感慨;再以小说笔法叙述事件,刻画人物。细细读来,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则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突出了雪域高原的壮美、神圣,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崇敬,给人印象深刻,让人久久回味。这一环节,通过比较阅读把两篇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鉴赏,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19、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上山见闻:浓墨重彩绘景抒情 表达多样

  下山经历:简笔勾勒写人叙事 笔法多变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

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2-22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09-24

八年级语文教案下册10-20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05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2-06

语文八年级下册优秀教案01-21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