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18 08:00:3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1、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2、学会抽象的数和记录长方体和正方体个数。

  活动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的礼盒若干。

  2、正方体、长方体平面图。

  3、作业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以新年快要到了,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的礼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幼儿辨别长方体、正方体。

  1、教师根据礼盒讲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请幼儿重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进行巩固。

  三、让幼儿学会数。

  1、出示摆好的`长方体和长方体礼盒。

  2、教师和幼儿共同数一数是几个。

  3、重新摆好再让幼儿数(连续进行几次)。

  四、让幼儿自己摆一摆,数一数。

  五、出示平面图数一数。

  1、教师幼儿共同数一数。

  2、幼儿自己数一数。

  五、学会记录。

  1、让幼儿把自己所数的个数记录到作业纸上。

  2、教师点评,共同数一数。

  七、活动延伸

  1、让幼儿找一找活动室哪些事物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

  2、数一数活动室里有多少长方体,多少正方体?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长江的宏伟和壮美,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

  2.自主探索、了解长江流经的省市及地理位置。

  3.萌发热爱长江、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教学用课件,视频《长江》。

  2.幼儿已经了解长江文化艺术节的相关内容。

  3.幼儿操作材料:拼图地图、地图涂色纸、大幅长江和省市图。

  4.背景音乐:《长江之歌》伴奏。

  5.电脑5台,幼儿用课件《长江流域》。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长江吗?你见过的长江是什么样了的?请你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现在让我们走近长江,欣赏长江的风采吧。

  看,这就是长江!从高空往下看,长江是什么样的呀?(暂停)是呀,长江蜿蜒曲折,穿过崇山峻岭。长江水奔腾不息,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从近处看,长江满面怎么样呀?(暂停,动作提示。)非常宽阔,真是一望无际。

  看长江水怎么样啦?长江水波涛汹涌,此起彼伏,非常有力量,有气势。来让我们也来学一学长江水此起彼伏的样子吧!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长江的风采,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小结:长江就像一条长龙,蜿蜒曲折地流淌在中国的大地上,它是我国最长的一条河流,全长有6300多公里呢。它还是我们的母亲河,滋养了长江两岸的人民。

  (评析:活动一开始,结合着《长江之歌》背景音乐的长江的视频,一下子就让幼儿走进了长江。在欣赏中,孩子们从高处、近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欣赏着长江的风采,又通过说说、议议、做做等不同的方式,感受着长江的气势磅礴。这一环节有效地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让孩子更加深刻了感受了长江。)

  (二)多种形式,了解长江流域。

  1.整体感知长江。

  教师:地图上的长江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

  (1)地图上的.长江在哪里呀?谁能指出来?看上去像什么呀?

  (2)在地图上这是西面,这是东面,长江是怎么样流的呀?

  教师介绍:在我国的西部有很多的山地,而东部就比较平坦,河流一般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长江就是从西流向东的。

  (3)长江从这里起源,那么青海就是长江的源头。那它的尽头在哪里呢?(原来长江流到这里就进入大海了,这就是长江的尽头。)是在哪个城市呢?(点击进入。)东方明珠塔 是亚洲第一高电视塔呢。

  (评析:活动中,通过课件的使用,点击后放大长江流域,及鼠标放于长江上,长江闪烁等电教手段的参与,突出了整个长江流域,让幼儿能一目了然,很好地了解了长江。)

  2.自主探索,了解长江流经省市。

  教师:长江从源头流到尽头都流经了哪些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请电脑来帮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5台电脑,待会儿,请你们自己去看一看。如果不认识字,可以点击上面的色块,电脑就会告诉你了。比一比谁找到的又多又正确。

  ① 幼儿自由分组探索。

  ② 幼儿交流。

  教师:你知道长江经过哪些地方呢?谁找到了不同的地方?你的小眼睛真亮,找到了这么多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川:川剧(游戏变脸)、云南:孔雀舞(学动作)、江西:庐山(回忆古诗)。

  师幼小结:长江经过了哪些省市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个省市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评析:这一环节的自主学习中,老师提供了可操作可支持的电脑学具,鼓励孩子借助电脑,在与电脑的交互与互动中去探索长江流域。活动中,他们几个人自由组合,在电脑前通过点击课件,了解了很多的内容。同时部分省市中具有特色的动物、景色或文化的图案,如云南的孔雀、四川的川剧等,很受幼儿喜欢。在游戏变脸中,师幼一起在一声声“变”中不断地变化表情,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这种图文并茂、具有支持性的交互学习材料不仅引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操作兴致,更便于孩子主动学习和记忆,让孩子快速方便地掌握了长江流域。)

  3.自选游戏,巩固理解。

  教师:那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吗?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里有三种材料,看,这是第一种材料,它比较容易一些,请你把这11个省市拼到中国地图上;这一种材料有一点难度,请你把五角星贴在这11个省市上;在这块布上有着长江,请小朋友将这些省市图在长江两岸摆一摆。可能有点难,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

  ①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② 幼儿检查,个别幼儿介绍。

  小结:刚才你们是怎么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都摆对了吗?为自己欢呼一下。如果没有摆对的小朋友,在课后还可以再去摆一摆。

  (评析:在这一巩固环节中,三种富有层次和差异的材料:拼图长江流域、贴星长江流域;在画有长江图案的布匹上拼长江流域,为不同能力的孩子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孩子们在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和操作方式,因为是自主选择,所以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都更好地发挥出来了。)

  (三)了解张家港与长江的关系。

  教师: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长江流域,那你们知道我们张家港在哪个位置上吗?

  1.标出张家港。

  教师:张家港属于江苏省,在长江的南边,离上海很近,我们用一个圆形来标出张家港的位置吧。

  教师介绍:其实,在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江滩,张家港就是由长江冲积而成的。

  2.长江对张家港的益处。

  教师:那长江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请小朋友到电脑上去看一看,找一找。

  ①幼儿相互交流。

  ②个别幼儿介绍。

  提问:谁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发现。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小结:我们张家港可离不开长江呀。长江让我们的生活幸福多彩。我们要不要感谢长江呀?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感谢长江——感谢你,长江!

  (评析:这里又是一个自主学习,孩子借助电脑了解了长江对张家港人的作用:我们饮用的长江水、食用的长江鲜、便捷的水上交通运输,丰富的长江水资源的灌溉,长江带给我们家乡的是繁荣、便利和幸福。在这些画面的渲染下,孩子们感恩长江的情感自然被激发出来,由此也自然真实地呼唤出“感谢长江”的感人话语。)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知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眼下正是秋高气爽,农民伯伯忙于秋收的季节。孩子们对田园的农作物既熟悉又陌生,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农村的家长很少能在劳动之余和孩子进行知识的沟通。再加上农村幼儿园教玩具较欠缺,不能满足全体幼儿的的需要。为此,我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稻草绳作为活动材料,为幼儿创造一个极好教育契机,通过创意活动,将孩子们的兴趣内化,他们那种表面的对稻草绳的兴趣无疑会转化为对创意活动的主动参与,并为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进行表现和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玩稻草绳的过程中进行创意建构,既能满足幼儿展现自我的愿望,又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稻草玩具带来的乡土情感,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

  2.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和合作,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3.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地进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活动前丰富幼儿的稻草的知识,稻草绳每人一根,稻干若干,一段轻快的音乐。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大胆尝试创造草绳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能与同伴合作尝试利用草绳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并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跳草绳舞,激发兴趣。

  全体幼儿手持稻草绳进活动室,听音乐跳草绳舞。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来变一变,玩一玩稻草绳,看看谁玩得方法多。(反思:第一环节我直接利用草绳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稻草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第一次自由探讨用草绳的多种玩法。

  师:请小朋友拿着草绳四散玩玩,玩得时候要注意安全。(幼儿自由玩时,教师个别指导,及时表扬玩得认真花样新颖的幼儿。)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法,让其它幼儿学一学。

  师:××小朋友,你刚才把草绳变成了什么?是怎么玩得?(尾巴、跳绳、项链、数字6、9等。)

  (反思: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基本部分,我让幼儿拿着草绳有目的去玩,充分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想出多种玩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索过程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丰富幼儿的玩法,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幼儿第二次合作探索尝试玩稻草绳

  师:刚才小朋友用稻草变成了许多东西,有的变成当尾巴,有的.变成当马鞍等,想了这么多种玩法。刚才你们玩草绳是几个人一起弯的(一个),其实草绳是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这样可以变出更多好玩的,现在就请你们去找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合作玩草绳吧。(引导幼儿说出用许多根绳子可以变成长长的草梯)。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草绳变成一条长长的梯子,在草梯上可以怎么玩?

  (反思:第三环节我让幼儿尝试合作创造草绳的新颖玩法,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一环节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当幼儿想出比较新颖的玩法,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大胆创造想象更丰富的玩法,从而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游戏《跳格子》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⑴将草梯平铺在地上,幼儿双脚并拢从草梯一端跳到另一端。⑵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跳格子比赛。⑶先跳完人数者为胜利。

  (反思: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竞争意识,并较注重结果,此时安排玩跳格子竞赛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活动推向高潮。)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小朋友玩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来变稻草绳玩玩,变变变,我将稻草绳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草球)怎么玩?我再变,变成飞盘它又可以怎么玩呢?草绳有很多种玩法,那你们知道草绳除了玩还有什么用处吗?请你回去好好想想。

  活动延伸:

  1.课后将稻草绳放区角,让幼儿自由探索玩。

  2.此活动还可以生成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鞋、草帽等美工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住在皮球里、气球里等等,当幼儿在玩皮球时,总会说,老师,这个皮球不好玩了,好象没气了。如果将幼儿置身与游戏中,空气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通过玩皮球,学动作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积极诱发了幼儿自主建构的一个学习环境。皮球里住着谁,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这能大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的作用。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空气住在皮球里,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空气住在皮球里,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充足气的皮球两个。

  2、没有气的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皮球的不同运动状态

  1、老师今天带来了朋友,看,是谁啊(皮球)

  你们会玩吗?我请一个孩子上来玩

  2、提问:玩皮球的时候,皮球是怎么动的?(蹦跳、滚动、飞起来)

  孩子边讲边请他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如: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请小朋友学一学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样子)

  二、 谁住在皮球里

  1、皮球为什么会蹦会滚,又会飞呢?(自由发言)

  皮球按下去硬硬的,好象有谁住在里面,你认为是谁住在皮球里呢?(发散思维)

  2、大家有这么多不同的想法,那么究竟谁住在皮球里呢?我们来听个故事吧,听完后你们告诉我是谁住在皮球里?幼儿完整地听故事一遍。

  3、故事里说皮球里住着谁?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吗?

  三、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有趣的皮球探索皮球里有什么。

  1、请幼儿捏一捏、压一压,说说有什么感觉?

  皮球很硬很硬,一定有什么东西住在里面,是什么呢?(空气)

  教师给一个皮球放气,请多名幼儿上来挤压,或对着小朋友的或者脸放弃,感知皮球中的气体。

  你们感觉到什么东西从皮球里面出来了?(空气)皮球变得怎么样了?(扁扁的)那皮球里面住着谁啊?(空气宝宝)

  2、请幼儿上来玩瘪皮球,拍、滚、踢。皮球里没有空气会怎么样?(没有空气皮球蹦不起来,滚不了几下,也飞不起来。)

  3、怎么样让皮球再次跳起来,再滚起来,再飞起来呢?教师用气筒给皮球打气,然后玩皮球,表演拍皮球、滚皮球、抛皮球。

  小结:只要皮球里充满了空气,它就像兔子一样蹦,轮子一样滚,喜鹊一样飞起来,空气真了不起。

  四、延伸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里,除了皮球需要空气,还有谁需要空气呢?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元旦的含义,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材料

  课本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看图讲述:

  请幼儿翻开课本第34—35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小图,说一说图上画有什么,人们在做什么。

  2.教师小结

  新年就是新的一年,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为了迎接新年,人们一般会在元旦前后举行一些庆祝活动,称为迎新年。

  3.启发幼儿回忆过新年的情景,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过新年的感受。

  4.鼓励幼儿积极参加迎新年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初步了解人眼睛的结构及动物眼睛的一些特殊功能,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与同伴、父母一起观察眼睛的'样子、收集有关眼睛的知识。

  2. 操作活动材料:电筒、镜子、小鸟旋转卡片、表情图。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眼睛知识

  (一)介绍观察到的人眼睛的样子。

  1.谈话导入。

  2.幼儿根据记录单介绍观察结果。

  3.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二)介绍动物特别的眼睛。

  1.幼儿介绍收集的动物眼睛知识。

  2.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录像等及时进行补充,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知识。

  二、分组探索眼睛的秘密

  1.提出探索要求。

  2.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发现的秘密。

  三、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看电视要保证房间有足够的亮光;离电视机1.5米远;每看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看书也要避免光线太强和太暗,距离书本30厘米……

  四、延伸:了解关于眼睛更多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引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拉线玩具的正确制作方法;

  2、 鼓励孩子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初步掌握拉线玩具的正确玩法;

  3、 体验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四个洞的圆片积木,粗的毛线,细的棉线,剪刀,视频转换仪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拉线玩具,了解制作材料;

  1、教师出示拉线玩具介绍: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一种玩具,叫拉线玩具,你们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幼儿观察讲述:积木和线;

  2、你知道这个拉线玩具是怎样玩的吗?

  请幼儿来试试,后教师示范。

  3、提出操作要求:请你也来自己动手做一个拉线玩具,玩一玩。

  二、引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拉线玩具的正确制作方法

  1、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可适当帮助个别孩子学习打结;

  完成的孩子可以玩,教师要注意观察孩子玩的情况。

  2、集合介绍,了解穿线的方法和线的粗细不同对拉线玩具的玩有一定的`影响;

  (1)请拉线玩具转不起来和能转的孩子来示范,通过比较发现穿线的时候只能穿对角的两个洞。(教师利用视频展示,使幼儿掌握)

  (2)比较线粗细的两个孩子玩拉线玩具的情况,得出粗线可以,细线不可以。

  3、根据讲述的情况请部分幼儿调整自己的拉线玩具。

  提醒孩子可以利用剪刀剪去打结的部分,重新打结。

  三、鼓励孩子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掌握拉线玩具的正确玩法

  1、在孩子第二次玩拉线玩具的基础上再请孩子来示范比较,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连续的转起来,有的孩子却不能。

  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教师总结:一定要将线多绕,直到套线的手指有很紧的感觉,而且手的动作要一拉一松。

  2、孩子第三次玩,鼓励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经验。

  四、延伸活动

  1、鼓励孩子同伴间进行比赛,看谁玩的时间长。

  2、为孩子提供不同数量洞的积木,不同粗细的绳子,鼓励孩子尝试再做一个,有所比较的玩一玩,发现不同之处。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以散文诗 < 春天 > 为背景

  春天到来的时候 ,春风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吹开了鲜花,吹醒了野许多冬眠的动物,青蛙开始 “ 呱 呱 叫,像是在说 “ 春天来了”,燕子随着春风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用草和树枝搭成崭新的窝,成了我们的新邻居,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穿那么厚重的棉衣,我们可以轻快地和春天赛跑了。

  活动目标

  1 、认识春天的特征。

  2 、热爱春天。

  3 、理解”春天” 内容,学习”吹绿” 、“吹开” 等词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春天的植物、动物特点 。

  教学难点: 学习春天的特点后,对春天的仿编 。

  活动准备

  准备春天的一幅画 (略)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散文的名字 , 出示图片,教师提问,图上是什么季节 .

  2、 和幼儿一起读散文一遍,教师提问,春天到来的时候发生发什么变化?为什么说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 , 吹开了鲜花……幼儿如果回答不全 ,引导幼儿认识到,因为小草和树上的嫩芽是绿色的,所以散文里说 : “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启发幼儿思考:春天里还有什么是绿色的?

  3 、游戏 : “ 表演春天 ”。让幼儿扮演散文里的 “ 青 蛙 ” 、” 燕子” 、” 小朋友 ”

  4 、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在放学的`路上观察树木和小草有什么变化,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到来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穿那么厚重的棉衣。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春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以散文诗 < 春天 > 为背景

  春天到来的时候 ,春风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吹开了鲜花,吹醒了野许多冬眠的动物,青蛙开始 “ 呱 呱 叫,像是在说 “ 春天来了”,燕子随着春风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用草和树枝搭成崭新的窝,成了我们的新邻居,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穿那么厚重的棉衣,我们可以轻快地和春天赛跑了。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春天的特征只能说到简单几点,对不明显特征掌握不够,创编、仿编有困难,活动结束后 ,在散步和春游时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特点 . 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2 、这一堂课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既有幼儿喜欢的散文诗,又有春天的图画,所以生动形象 , 收到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活动目标。

  1 、幼儿对春天的特征只能说到简单几点,对不明显特征掌握不够,创编、仿编有困难,活动结束后 ,在散步和春游时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特点 . 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2 、这一堂课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既有幼儿喜欢的散文诗,又有春天的图画,所以生动形象 , 收到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活动目标。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各不相同,生长在各自的果实之中。

  2.通过观察了解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生长的部位。

  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如菜椒、苹果、玉米、葫芦、向日葵、花生、丝瓜及各种豆荚。

  2.有籽西瓜1个。

  3.每组小筐1个,塑料刀1把,小碟子若干,抹布1块,水果刀1把(教师用)。

  4.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各自带来的植物果实,引起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说出植物或果实的名称及特征。

  2.教师出示西瓜,引发幼儿对西瓜种子的关注。

  3.教师:今年的西瓜成熟了,我们把它摘下来。明年,我们还想吃西瓜时,怎么办?

  4.引发幼儿对自己的经验猜测并知道可用用种子种植。

  5.教师:西瓜有种子吗?你见过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6.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描述西瓜种子的特征。

  7.教师:西瓜种子藏在哪里呢?

  8.根据幼儿提议切开西瓜,找出西瓜籽并观察。

  (二)探索其他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

  1.教师:你们带来的果实有种子吗?找一找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

  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将找到的种子放在小蝶子里。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或敲开部分坚果的硬壳。

  3.教师:你带来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你是怎样找到它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4.引导幼儿谈论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用什么方法找到种子,以及种子藏在哪里。

  (三)观察各种果实中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1.教师:我们找到了种了,再来看看植物和果实内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2.幼儿讲述,教师示范切开部分果实,引导幼儿观察果实中的种子的排列方式。

  3.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中几种果实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4.教师:在种子不同的排列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观察发现种子的异同。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对比观察不同的种子。

  教师:看看你个同伴找到的种子,种子的形状颜色一样吗?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幼儿对自己与同伴的各种种子做进一步的观察,自由说说对种子的新发现。

  3.教师:这些种子长得不一样,可为什么都叫种子吗?种子有什么用呢?回家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去找一找还能找到哪些种子。

  活动延伸:

  将幼儿带来的植物的果实放在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种子生长的不同部位或观察种子的排列形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喜欢和同伴一起探索弯管的秘密。

  2、进一步培养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验证的方法。

  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初步获得有关材料特性的经验。

  活动准备:弯管、小盘、手电筒、棉签、带螺母的线人手一份,水彩笔、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获得有关材料特性的经验。

  活动难点:初步掌握科学验证的方法。

  活动分析:

  1、介绍材料,设置情景,引出课题

  向幼儿介绍弯管、小盘、手电筒、棉签、带螺母的线等材料,设置情景“赛跑看谁能通过弯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2、预测实验结果

  出示实验预测记录表,和大家一起讨论,谁能够通过弯管。通过举手表决的方法得出预测结论,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记录,同时向幼儿示范正确记录的方法。

  3、验证并记录

  (1)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引导幼儿积极的动手操作,将结论记录下来。

  (2)将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以上是活动的难点部分,采用集体与分组相结合的.形式,运用操作法、讨论法、验证法进行突破。

  4、联系生活实际,获得知识经验

  结合记录表和操作材料,共同讨论:空气和带螺母的线为什么能过弯管?棉签和光线为什么不能过弯管?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重在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进行突破。

  5、活动延伸:用什么样的办法让棉签通过弯管?

  6、活动评价:表扬活动中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的幼儿。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2-21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1-01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7-05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4-24

科学活动教案4篇03-12

科学活动教案3篇03-14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3-27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3篇03-3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4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