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26 19:43:4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锦集10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中班音乐切西瓜教案:小班音乐游戏

  小班音乐游戏:《找小猫》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合着音乐节拍,两拍一下做切西瓜动作,并对歌曲的结尾有较强的终止感。

  2、能记住自己旁边的`朋友是谁,并在绕一圈后回到原来的位置。

  3、乐意与同伴快乐地游戏。

  活动准备:

  欣赏过歌曲《大西瓜》。幼儿座位排成圆形入坐。

  活动过程:

  1、在《剪羊毛》乐曲伴奏下,全体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拍出节奏型×-×-│×××-∣。

  2、复习歌曲《夏》。

  a) 齐唱歌曲。

  b) 边唱歌曲边拍歌曲的节奏。

  3、学玩游戏“大西瓜”。

  ◎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地拍手。

  ◎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做其他身体动作,如:拍腿、拍头等。

  ◎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地用右手做切西瓜动作。

  ◎教师做切西瓜人,站在圈外。边唱歌曲,边从任何一个幼儿起,依次在两人之间做切西瓜动作,当唱到歌曲的最后一个字时,被“切”到的两边的幼儿随即站起到圈外,分别向反方向绕一圈后再回原座位坐下。先回原位者,下次游戏时做切西瓜人。

  ◎全体幼儿唱《大西瓜》歌。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开始部分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春天有盛开的小花,变绿的小草等。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一副图,让幼儿看看都有什么?

  2、教师进行小结:这就是春天的图画,引出课题《春天歌》

  3、先让幼儿范听歌曲。

  4、教师再范读歌词,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5、教师再逐句教给幼儿。

  6、幼儿进行集体唱,分组唱,单个唱。

  结束部分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歌,小朋友都表现得很好,可有那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演唱一下呢?

  活动延伸

  活动课带幼儿到室外演唱美丽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名称:音乐

  活动内容:歌曲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以欢快的情绪较完整参与演唱。

  2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

  3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布娃娃,引出主题

  教师以布娃娃的身份讲述在幼儿园的`高兴事,激发幼儿愉快的心情,因出歌曲。

  二 教师师范演唱歌曲。

  三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 教师领唱,幼儿跟唱。

  2 重难点句教唱,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

  3 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4 集体和分组练习演唱。

  5 请个别幼儿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 幼儿集体演唱,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乐段不同的情绪特点,能随音乐韵律自由表演动作。

  2、喜欢参加唱歌活动,大胆地用歌声表达对父母、教师爱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歌词图形谱的.挂图一张、节奏卡一张。

  活动过程:

  1、练声

  2、节奏练习

  3、学习新歌〈心中有爱〉

  (1)教师以柔和、优美的声音为幼儿范唱,使幼儿熟悉曲调。

  (2)利用歌词图形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引发讨论:为什么这样比拟:爸爸的爱像太阳,妈妈的爱像海洋,老师的爱像春风细雨?

  (3)幼儿学唱歌:整首跟唱和分句教唱相结合。

  (4)幼儿熟悉歌曲后,帮助幼儿分析如何表现歌曲。

  (5)采用多种形式,如全班唱---分组唱---个别唱---表演唱,引导幼儿用热情欢乐的情绪表达自己心中爱的情感。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1.粗浅地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旋律,学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歌唱。

  2.学习用喜欢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后高兴的心情。

  3.在熟练歌曲的基础上替换歌词

  活动准备:

  1.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2.小熊、小刺猬、小松鼠、小花蛇的贴绒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小鸟飞》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学小鸟飞进教室

  二、练声《小动物醒来了》

  1.出示春天的背景图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有些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都醒来了。它们在哪呢?我们来找找看。

  2.教师和幼儿分别找到小松鼠、小熊、小刺猬、小花蛇,唱一唱这些小动物醒来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

  三、学唱歌曲《小青蛙捉害虫》

  1.出示小青蛙指偶,激发学习兴趣,池塘里真热闹,是谁在叫?(教师学小青蛙叫)小青蛙醒来了,可小青蛙有重要的事要做,小朋友猜猜看它有什么重要的事?

  小朋友自由讨论

  2.教师无琴声伴奏演唱,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小朋友猜的对不对,让小青蛙唱给你们听。

  3.师和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幼儿跟着琴声轻轻地唱

  5.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演唱

  四、根据歌词内容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编相应的动作

  1.集体在座位上边唱边做动作

  2.创编小青蛙捉到害虫后高兴的动作

  3.个别、集体进行歌曲表演

  五、替换歌词演唱

  将“一只小青蛙”可更换成2只、3只、许多只等等

  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由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小青蛙捉害虫,并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和创编,用其他数量词替换歌词中的“一只小青蛙”,拓宽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演唱中让幼儿充分思考、讨论,总结出小青蛙捉害虫既轻巧又灵活。在演唱中注意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主题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美中不足的是表扬孩子的话太少,生硬,形式太单调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准备材料:《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重点难点: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设计】

  我班正在开展“多彩的春天”主题,“雨天”为“多彩的春天”的子主题。为了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春天多变的天气,于是我设计了《大雨和小雨》这节音乐活动。这首歌曲描述了下雨的情境,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能用强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小雨》。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准备】课件《大雨小雨》,音乐。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能唱出大雨、小雨的强弱力度。

  【活动难点】用动作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意图:产生兴趣。

  主要提问:

  1、(播放两种下雨的声音)你听到了集中下雨声?下雨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2、哗啦啦的声音下的是什么雨?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淅沥沥的声音下的事什么雨?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了两种下雨的声音,哗啦啦的大雨声和淅沥沥的.小雨声,真好听。

  过度:现在我们一起去听一首下雨的歌《大雨和小雨》。

  二、学唱歌曲

  ●意图:理解歌词,感受大雨、小雨的强弱力度。

  主要提问:

  1、欣赏歌曲,说说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2、谁也喜欢下雨天,为什么?

  3、用儿歌和唱歌两种方式夸夸大雨和小雨。

  4、引导孩子尝试唱出歌曲中的强弱。

  小结:原来唱的时候声音稍微响一点可以表示下大雨,声音稍微轻一点又可以表示下小雨,真有趣。

  过度:刚才你们唱的真好听,现在大雨和小雨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三、表达表现

  ●意图:角色扮演大雨和小雨。

  主要提问: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别扮演大雨和小雨,并做出大雨和小雨的动作。

  【活动反思】

  选材适宜

  《大雨和小雨》符合“雨天”的主题。这首歌曲的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优美,深受幼儿喜欢。

  不足与调整

  1、情境性不够。

  小班幼儿喜欢情境性的故事,整个环节没有情境导入和贯穿始终,所以活动中,有的幼儿表现的没有兴趣。

  2、教具表现形式较单一。

  活动开始时老师仅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大雨和小雨两种不同的声音,但是由于两种声音的区别不明显,如果利用图片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边看边听不仅激发了幼儿探索的,而且更能让幼儿感受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特点。

  3、目标没有达成。

  活动的重点目标没有达到,幼儿一直在表演动作,如果在活动中通过大声拍手或跺脚,轻声说话,让幼儿匹配下雨的声音的大小,幼儿可能就能较容易的领悟强弱关系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在故事情节中,倾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能愉快地表演,体会互助、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媒体课件、爆米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猜猜看看小熊的家。

  ----“小熊在干吗呀?”(在睡觉)怪不得没人来开门。

  二、感受不同音乐形象

  ●倾听、表演,快乐的小鸟。

  -----“咦,好像有客人来了,看看是谁?”

  ----“小鸟是用什么飞?小鸟的翅膀是怎么样的'?我们也来学小鸟飞到小熊家”。

  (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飞)

  ●倾听、感受小猫的脚步声。

  ----“又有一位客人要来了,仔细听一听,是谁呢?”

  -----肢体表演大猫和小猫,并学学唱唱大猫和小猫的声音。

  ●倾听音乐,想象动物形象。

  -----“听一听可能是谁又来了”, “你觉得这音乐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动作暗示)

  ●听着音乐和鼓声,模仿表演大象走路的样子。

  -----“看看到底是谁?” (语言提示:一群大象但是走路很整齐哦!)

  ●“大象看小熊在睡觉,会说什么?”,幼儿用大象粗粗的重重的声音说说聊聊。

  三、情感迁移

  ●幼儿迁移经验说说自己妈妈是怎样叫宝宝起床的。

  ●教师扮演熊妈妈,用香香的爆米花把小熊叫醒啦。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学前幼儿音乐教育

  期末考试

  组长 (讲课):胡杰

  组员:董蕊、马芮、高杨、李奕涵、侯洋洋、孙迎新、韩茹、徐珊、张紫蔷、张昕

  奥尔夫音乐教案 小班《粉刷匠》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

  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

  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

  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平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爱婴提示:

  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教学反思

  09教育专二班

  组长:胡杰 学号:09130711079

  优点:1、准备材料丰富,音乐很吸引幼儿。

  2、老师教态很好,能够使幼儿集中注意力。

  3、整堂课的内容很丰富,能够很好的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

  缺点:1、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2、备课不是很充分,导致因为紧张而说谜语时不够连贯。

  3、与配班老师之前沟通不够,所以开始时音乐没有完全准备好。

  建议:本节课更适合亲子班教学。

  组员:董蕊学号:09130711080

  优点: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准备的十分丰富。

  2、教学内容很有吸引力,能让幼儿融入到教学中。

  3、在提问环节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内容,启发幼儿的思考,并且还能吸引幼儿对老师的注意力。

  4、能够在课前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5、在课上以问好的形式进行幼儿的发声练习。

  6、课后以同样形式向老师告别。

  7、语言生动,语速也较适当。

  不足及建议:1、可以多放松,语句可以更流畅。

  2、建议可以多使用几样乐器进行重复练习,让幼儿能感受更多乐器的演奏。

小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模仿小狗的动作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

  2.展现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模仿小狗蹲、吃骨头摇尾巴等典型动作。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内容,能够大胆进行歌唱表演

  活动难点:根据歌曲内容有节奏地进行动作模仿

  活动准备:

  有关小狗的谜语

  小狗头饰

  小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听音乐进教室《小动物走路》

  二、展开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提问小狗最爱吃什么?怎样吃?请幼儿模仿小狗啃骨头的样子。

  指导语:你还会模仿小狗的哪些动作?请你来做一做。

  3.做游戏《我来说你来做》(熟悉歌词内容)

  4.教师示范表演歌曲,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1)小节:两手五指并拢放在头的两侧当耳朵,同时上下摆弄手指两次。

  (2)小节:两臂胸前,两手交叉搭臂两腿半蹲

  (3)小节:身体直立,两手大拇指与食指放在眼前

  (4)小节:两手握拳放在嘴边做吃骨头状,身体稍向左右转动。

  5、幼儿完整学唱歌曲,熟悉之后,学做动作。

  6、播放音乐,师生头戴小狗头饰围成圆圈进行表演,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心情。

  三、教师评价表扬大胆表演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教育幼儿关爱小动物。

  活动反思:

  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那一定是小动物了。在音乐活动中,要达到好的效果,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有适合幼儿使用的教具,场景等,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还要运用夸张、亲切的身体语言来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这样幼儿才会学的轻松、有趣。

  由于是小班幼儿,在独立演唱时声音较小,在控制“汪汪”叫之前停顿时间是该活动的难点,有的幼儿掌握的不是很好,不过在最后的游戏中幼儿又达到了高潮,幼儿争先恐后的扮演角色,玩了好多次都不进尽兴。

  总结这次的`音乐教学,我觉得选材方面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狗的形象幼儿都愿意去模仿,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并能大胆表演。在活动的设计上思路比较清晰,过渡自然,教态也能做到大方、亲切‘与幼儿简历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不足: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欣赏歌曲时可适当增加次数,幼儿表演的空间较小走动的较少。今后我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是自己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3-08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春天》03-20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04-25

小班音乐教案:春天04-27

小班音乐教案《抱抱》04-27

袋鼠小班音乐教案03-07

小班音乐《汽车》教案03-24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2-09

小班音乐教案伞02-16

小班伞音乐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