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5-28 14:23:51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集锦8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在幼儿园的美好时光,回忆孩子们刚入园时哇哇大哭喊妈妈,到现在变成了有礼貌爱学习的好孩子。感受着孩子们那纯真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这个活动还能对孩子们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懂得同伴间相互友爱,激发热爱绿色,保护和向往绿色的情感。

  2、培养幼儿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兴趣,初步了解叙事诗。

  3、幼儿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初步体验诗歌中绿色、灰色所代表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制作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课件。

  2、幼儿人手一面绿旗、灰旗。

  3、诗歌表演的场地布置(森林、鸟窝、小溪、棕榈叶)。

  4、录音机、磁带、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整体欣赏诗歌《绿色的和灰色的》。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屏幕显示诗歌内容、图像、配音)

  2、分段欣赏诗歌,理解诗歌隋节,初步体验隋感。(定格背景)

  “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第一段,体验诗歌第一节的情感:

  教师朗诵第一段,问:“小朋友,你觉得这儿的环境怎么样,心里有什么感觉?”

  (2)欣赏第二段,让幼儿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鸟的善良。教师朗诵第二段,问:

  ①“绿色的草地上谁来了,它为什么要躲进草丛呢?你觉得灰色的狐狸怎么样?”

  ②“小兔知道这个秘密吗?绿色的小鸟会对小兔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用紧张、较快的语气讲述)

  (3)欣赏第三、四段,让幼儿体验小兔的机智、聪明。

  问:

  ①“小兔知道后,它是怎么做的?”

  ②“它为什么顶着棕榈叶走呢?”

  ③“小兔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请幼儿提出疑问并解决)

  教师有感情得朗诵第三、四段。

  (4)欣赏第五、六段,让幼儿体验狐狸的失望。

  教师朗诵并提问:①“狐狸为什么要叹息?”②“它会说些什么呢?”(请幼儿学做叹息的'样子)

  3、表演诗歌,加深理解,进一步体验情感。

  (1)整体欣赏诗歌一遍。

  “现在我们把诗歌再欣赏一次,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屏幕显示图像、配乐、教师朗诵)

  (2)幼儿分组表演诗歌。(屏幕显示诗歌内容、配音)

  “清你先和好朋友轻轻商量,分配好角色,把小动物们说的话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3)请表现突出的幼儿上台表演。

  4、迁移经验,玩游戏。

  (1)讨论小兔安全地经过了草地,要想谢谢大家给它的帮助,那是谁帮助了它呢?(绿色的小鸟,绿色的棕榈叶、森林、小溪、草地)

  问:“这么多的绿色帮助了小兔,你喜欢绿色吗?”

  (2)玩游戏:看画面举小旗。(每个幼儿一面绿色小旗、一面灰色小旗)

  “我们来玩_一个游戏,好吗?等一会儿屏幕上将出现一些画,(画面内容为:①优美、整洁的环境;②落泪的小鸟站在被乱砍的树桩上;③世界各国儿童手拉手;④硝烟弥漫的战场废墟;⑤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⑥小朋友们在植树。)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哪些画的内容可以用绿色表示,哪些画的内容可以用灰色表示。小朋友用小旗来告诉老师,如果你说对了,会奖给小朋友一句很好听的音乐。”

  5、在歌曲:《绿色的家》中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欣赏了诗歌《绿色的和灰色的》,而且知道了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绿色表示,哪些事情可以用灰色表示,你们都喜欢绿色吗?让我们唱一首好听的歌,把对绿色的喜欢都唱出来吧。”

  集体演唱《绿色的家》。

  活动延伸:

  1、课后在表演区让幼儿表演诗歌内容。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哪些事情可用绿色表示,些事情可用灰色表示。

  3、组织开展“我是绿色小天使”活动,让幼儿在实际行动中进一步体验绿色的美好。

  附诗歌

  绿色的和灰色的

  绿色的森林里,

  有块绿色的草地;

  绿色的草地上,

  有条绿色的小溪。

  一只灰色的狐狸,

  躲进草丛,

  等候着小兔经过这里。

  一只绿色的小鸟,

  向小兔报告了这个秘密。

  绿色的森林里.

  有块绿色的草地;

  绿色的草地上,

  有条绿色的小溪。

  一只小兔。

  轻手轻脚——

  课题评价:

  淌过了小溪。

  灰色的狐狸,

  等呀等呀。

  它只看见——

  绿色的森林。

  绿色的草地,

  绿色的小溪。

  你听,风儿送来了,

  狐狸的叹息。

  ——唉!

  效果分析:

  幼儿在欣赏活动中,能够正确运用感官,理解诗歌创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萌发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动作、表情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同时该活动将幼儿体验美的目标要求有机地渗透于诗歌欣赏过程中,充分,教学独特的教育功能,不仅提高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能力的迁移使幼儿在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中,其情感向着积极的价值取向去发展。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对于老房子和新房子的看法,感受生活的`美好。

  2、学习在小组讨论中轮流说话,并能耐心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收集活动资料,共幼儿张贴的大版面,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游上海》

  活动过程:

  1、经验分享:

  教师出示版面:幼儿前期收集的新房子的图片,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信息。

  师生重点围绕“新房子、老房子的不同特点”进行讨论。

  2、拓展话题:

  边听《小风筝老风筝同游上海》故事前半部分,边看图片了解:——“你听到了什么?”

  “小风筝和老风筝各自看到了什么?”

  “它们为什么发生了争执?”

  幼儿相互间辩论:通过小风筝和老风筝一起逛城市所看到的不同房子,引出“新的东西好还是老的东西好”的争论。

  3、大胆表达:听赏故事后半部分。讨论老风筝、小风筝最后的观点:

  ——“故事里,小风筝和老风筝达成一致了吗?”

  幼儿完整阅读《由上海》。

  教师设疑:——“它们约好十年以后再来游览一次,你们觉得那是他们会看到什么呢?”

  幼儿想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像。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小蛇助人为乐的愉快情感

  2、欣赏绘本画面,理解小蛇散步时发生的故事

  3、通过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活动准备:

  PPT课件、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黄老师有个好听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小朋友快看看谁来了?(小蛇)

  师:前几天一直在下雨,小蛇哪也不能去,只能在家里。今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蛇高高兴兴出门去散步。(图2)

  二、引导幼儿欣赏绘本画面,感知故事内容

  1、集体欣赏图3-6,感知故事的发生、发展(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集体欣赏图7-16,通过小蛇和小动物们的语言交流,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仔细观察小蛇的.表情变化。(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模仿,重点小蛇心地善良愿意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小动物们,心情很愉快。)

  师小结;小蛇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他们很愉快,那它帮助了哪些小动物?(小蚂蚁、小蜗牛、小壁虎、小老鼠、大狗和大象)

  3、集体欣赏图17-24,猜想小蛇的行为,观察小蛇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蛇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很开心。)

  师小结:故事中小蛇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大家心情很愉快。

  三、游戏活动

  《给你捶捶肩》,让幼儿体会帮助别人的愉快心情,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知道得到了帮助要说“谢谢”。

  知道故事的名字是《小蛇散步》,向小蛇学习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这样我们也会很开心。

  四、结束活动:迁移和总结

  师:观看照片,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你会怎么帮助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小结: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还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大家也会更喜欢你!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3、体会图画的幽默诙谐,在读图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母鸡手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设悬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萝丝。大家和它打个招呼吧!

  (2)师:这是母鸡萝丝生活的农场,瞧!母鸡萝丝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享受这美丽的农场美景。

  2、引导阅读,想象练说。

  (1)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母鸡萝丝要去散步了,但是在它散步的时候,却发生了好多有意思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师:它快乐地走着,可在这快乐的背后,却藏着危险。看!(出示有狐狸尾随的完整封面)母鸡萝丝知道背后的危险吗?猜猜它最终被狐狸吃掉了吗?(请幼儿大胆猜想)

  (3)她走过院子,呀!狐狸扑上来啦!

  请你猜一猜:狐狸抓到母鸡了吗?如果没有,是什么让她逃离了危险呢?引导观察图中的钉耙,会不会和钉耙有关系呢?狐狸一脚踩到了钉耙,钉耙一个反弹,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脸上。哎!真是虚惊一场!那母鸡萝丝知道身后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

  (4)它继续往前走,绕过池塘, 瞧,狐狸这次离它更近了,当时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场?(蝴蝶、青蛙、小鸟)如果当时你是它们,想想你会怎么说?(提醒幼儿大胆想象说)可是,当时的场景太吓人,小动物们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这只可怜的母鸡,这回估计没救了。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这只倒霉的狐狸啊!没捉到母鸡,倒弄得自己像个落汤鸡。

  (5)接着,母鸡又到哪些地方散步呢?又经历了哪些惊险的`故事呢?我们看着图一起来说说,好吗?

  (6)越过干草堆。萝丝翻过干草堆,狐狸扑了上来,可它一头扎了进去。那母鸡萝丝知道身后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

  (7)经过磨坊。萝丝经过磨面房时脚钩住了一根线,狐狸扑上来时,上头的一袋面粉正好浇了下来。

  (8)萝丝钻过栅栏,狐狸扑了上来,可它跌到在栅栏这边的手推车里。钻过蜜蜂房。萝丝从蜂箱下面走了过去,可那辆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了蜂箱,狐狸被蜜蜂追得抱头鼠窜。

  (9)师讲述:请你猜一猜,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什么?(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3、回味感悟,体会乐趣。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那你们能不能给这个好听的故事起个名字?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演故事。

  2.知道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故事磁带、PPT、白纸、剪刀、胶水

  三、活动过程:说一说-欣赏故事-小制作

  (一)说一说请幼儿回忆并讲讲自己曾遇到的一些不开心的事。

  当你遇到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办呢?你都会用哪些方法使自己变得开心起来?

  (二)欣赏故事幼儿欣赏PPT,并听故事录音。

  老师播放故事的`第一部分(从"山坡上有棵不开心的小树",到"不开心小树着急起来")风儿轻轻吹过,开心小树是怎么样的?不开心小树又是怎么样的?下雨了,开心小树是怎么样的?不开心小树呢?为什么蚯蚓和小鸟也不喜欢不开心小树?

  老师继续播放故事的第二部分(从"冬天的晚上"到"最后)。

  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不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不开心小树变得开心之后,大家都是怎么对待它的?

  (三)小制作:不开心小树指偶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将白纸涂上绿色,剪成细长条状,粘贴在长方形白纸上,在纸的一端画上不开心的表情,另一端画上开心的表情,再将纸环形地粘起来。

  幼儿制作指偶,教师巡回指导。

  请几位幼儿戴上不开心的小树指偶,尝试跟录音磁带表演故事内容。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故事《怪小树》

  教学目标:

  一、引导幼儿理解童话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特点,初步学习归纳作品的主题。

  二、帮助幼儿体验关爱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感。

  三、帮助幼儿感受美丽、灵巧、光秃秃等词汇。

  教学准备:

  一、磁铁活动教具“怪小树”,小蚂蚁,各种形状的小树叶及桔子、苹果、枣子、梨。

  二、音乐磁带。

  三、电脑软盘。

  教学过程:

  一、讨论:树叶有什么作用导入本课。

  二、分段分层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

  1、只剩下一片小树叶的时候,小树是怎么想的?

  2、小树会救小蚂蚁吗?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现在小树变得怎么样了?

  4、这棵怪小树,怪在哪里?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给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树》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第二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初步学会归纳主题。

  五、讨论:

  1、故事中为什么说小树是怪小树?

  2、大家想什么办法帮助小树?(小树是怎样变成怪小树的?)

  3、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它呢?

  4、如果你来种怪小树,你希望怪小树上结出什么东西?回家以后把它画下来。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设计意图与思路(教育理论依据):

  "我要上小学"是我班最近刚开展的主题。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组织幼儿参观了小学,孩子们自然转向了读小学的话题。为此,我们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买书包、学习用品等,并带到幼儿园里来,开展了主题"我要上小学了"。学习活动"小书包"我结合了教材上的主题:我和书包做朋友和书包里的朋友。每一个孩子的书包都有它的来历,我就让他们自主地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激发他们入小学的欲望。书包的识别、书包的整理都是孩子最有益的经验,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各种书包的外形,用他们特殊的方式辨别自己的书包。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以动制静,充分让孩子动手操作,并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当即时生成一些问题,如"书包里是不可以放玩具和零食的"等等,我觉得很有价值,就进行点拨,让孩子充分的交流、讨论,丰富他们的经验。在活动中,幼儿进一步感受到背上小书包的神气,激发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内容与要求: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有入小学的愿望。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点: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活动难点:

  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书包一个;

  2、幼儿参观小学的照片若干;

  3、区角活动的渗透。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幼儿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教学课时:

  一课时(30分钟)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

  师:我们离幼儿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

  师:再过34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交流讨论:

  1、师: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幼儿交流)师小结:吴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

  2、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师: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

  (2)个别介绍

  3、师提问: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幼儿充分讨论)师小结: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4、师提问:你的小书包里放些什么呢?

  (1)上小学可不可以拿玩具?

  (2)书包里可以放点心零食吗?让幼儿充分讨论师小结:原来书包里也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现在让我们把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三、幼儿操作: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2、个别幼儿介绍师:你是怎么样整理的?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师小结:哦,原来书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这样我们拿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四、活动延伸:

  1、和小学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书包,观察书包里有没有缺少学习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铅笔盒。看看铅笔盒的文具,用用、试试,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

  总体来讲,幼儿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积极主动的。不足点是,由于幼儿个别差异,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以后反复巩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