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2 19:07:3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科学教案4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目标

  1、积极动脑,尝试用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起来。

  2、感知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

  二、准备

  1、纸板,吸管,纸扇,气球,风车,风筝。

  2、制作课件。

  三、过程

  1、课前导入

  教师:

  今天由徐老师带你们一起玩游戏,学本领,开心吗?那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做段音乐律动吧!(播放《去郊游》音乐)。

  在做音乐律动时收到"无风国国王"送来的求助信。(亲爱的xx班小朋友,我是无风国的国王,我有个烦恼,最近我们国家的温度特别高,但又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听说xx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而且还很乐于帮助他人。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教师:

  那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发,去无风国帮助国王吧!

  国王:

  欢迎你们来到无风国,快请坐。我又件非常苦恼的事情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忙,我们的国家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请你们想想办法,帮我制造风。

  2、探索:制造风

  教师:小朋友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风?

  教师: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制造出风来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老师带来了风车和一些材料,分别有纸板,纸扇,吸管,气球。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制造风,让风车转动起来。(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种方法制造风,让风车转动,下面我要请小朋友到坐位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怎样制造风的。(请幼儿上来演示,并给予奖励。)

  总结:我们用材料让空气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国王:谢谢xx班的'小朋友,帮我想出了这么多制造风的好办法,现在我就回去告诉大家。再见!

  3、拓展:风的作用和危害

  教师:我们知道如何制造风,而且风在热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凉快,那你们知道风还有什么作用吗?(播放视频)

  小结:风力发电:因为有风,风力车能为我们发电。

  帆船: 因为有风,航海员才能扬帆远航。

  种子传播:因为有风,蒲公英的种子才能洒满山坡,甚至更远。

  放风筝: 因为有风,风筝才能飞得更高。

  教师:风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风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什么情况下的风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看看视频,看看风到底有哪些危害。(播放视频)

  小结:

  原来台风、龙卷风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在的危害,甚至还会危害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4、结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风的知道,还动手制造了风,风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小朋友表现的很棒,老师准备了风筝,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放风筝和风做游戏吧!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知道其用途。

  2、学会正确地使用肥皂,增强自理能力。

  3、在吹泡泡活动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肥皂若干。

  2、纸塑杯子、盛水脸盆、擦手毛巾、吸管若干根。脏衣服一件。

  活动过程:

  1、通过触摸、闻等活动,引出肥皂话题,并引导幼儿感知它的外形特征。

  (1)请出“神秘嘉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将肥皂用布包裹好,放在不透明容器里,摇一摇、闻一闻、摸一摸。

  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展示出来。

  (2)引导每个幼儿通过多种感官亲自感知肥皂的外形特征。

  (3)共同讨论,。

  2、操作实验,感知肥皂遇水后的.特征。

  (1)引导幼儿将手沾水后擦肥皂并搓一搓。

  (2)提问引起幼儿思考,肥皂遇水后的特征。

  3、了解肥皂的用途。

  (1)出示脏衣服,启发幼儿谈谈怎样让它变干净。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洗衣服。

  (3)与幼儿讨论、说说肥皂的用途。

  4、玩吹泡泡游戏,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自然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

  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

  2.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3.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4.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5.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资料链接: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

  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

  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

  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

  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科学教案 篇4

  科学意图:

  影子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是最易让幼儿忽视的,因为幼儿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我们应该将幼儿无意识的观察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学习兴趣。

  材料准备:

  手电筒、小玩偶(不透明物体)、玻璃杯(透明物体)、塑料杯(半透明物体)、记录纸、笔。

  实验操作:

  (1)把三种物体放在地板上,让幼儿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观察并记录其影子。

  (2)变换手电筒位置照射小玩偶(不透明物体),观察、记录玩偶形成的影子。

  (3)手电筒不动,变化小玩偶离手电筒的距离,观察其影子大小的变化。

  指导建议:

  为了得到满意的.活动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不透明窗帘遮挡住。

  引导幼儿分析影子形成的原因及光源位置对影子的影响。

  拓展与替代: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供投影仪、应急灯、聚光灯等供幼儿做游戏。

  观察夜晚中物体的影子,并寻找光源。

  在户外选择一样物体,让幼儿画下该物体在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并进行测量与记录。

  科学小知识:

  光在直线传播时如果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就会在物体背面形成影子。光可完全透过透明物体,所以完全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光穿过半透明的物体时会透出一部分光,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影子。光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大小就会不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不同,影子的大小也不同。

  活动反思:

  让幼儿知道影子与光源的关系,明白影子随光源移动发生的变化,让幼儿探究你还会在哪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让幼儿再现过去生活,体验感受影子的存在。即让幼儿在活动中游戏玩耍,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一切结论都是幼儿自主探究与发现的结果,幼儿的思维灵感达到了颠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科学教案03-01

科学教案:刷子04-07

科学教案:泡泡04-06

科学教案《病毒》04-25

科学教案范文02-14

走进科学教案12-08

关于科学教案03-25

【精选】科学教案六篇12-29

【精选】科学教案八篇01-13

科学教案四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