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03 09:36: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集锦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2、3的加减。

  2、通过操作,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算式的含义。

  活动准备:学具:一些图例(如: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疑问号、两匹马、一匹马、疑问号)数字、符号卡若干

  教具:小图例(如:一个气球、两个气球、三个气球、疑问号)

  活动过程:

  一、复习2、3的分合

  带领幼儿玩碰球游戏,复习2、3的分合

  二、看图说图意

  一)

  1、(出示大图例)小朋友看,黑板上有很多的.小图,我们先来看看每幅图里都画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图摆在一起可以说出一件事情?先想一想,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请幼儿自由思索,并互相交流意见)

  2、请一些小朋友来说一说吧!(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进行操作)

  如:幼:把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的图摆在一起。(教师进行操作)

  师:那请你把这三幅图的这件事情讲一讲吧?

  幼:河里有一条鱼在游玩,又来了两条鱼,河里一共有三条鱼。

  师:他这样摆可以吗?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这件事情呢?

  幼:算式。

  师:请一个小朋友下来摆出这道算式吧。(幼儿操作1+2=3)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道算式吧。(带领幼儿读算式)

  提问: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这个加号呢?(请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讲述这道加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二)

  1、(教师摆好三幅图:两匹马、一匹马、疑问号)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三幅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幼儿回答。肯定幼儿合理的说法。如:草地上有两匹马在吃草,又来了一匹马,草地上一共有三匹马在吃草;或草地上有两匹马在吃草,走掉了一匹吗,草地上还剩下一匹马在吃草)

  3、请你把这道算式摆出来吧。读一读这道算式。

  三、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和活动要求:小朋友,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这样的小图卡,有的是一些小动物,有的是疑问号,请你们像刚才一样,把三幅图摆在一起,并用一件事来讲述这三幅图,然后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件事,并把这道算式写出来。写好后读一读。

  2、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检验操作结果:展示部分有特点的作业,请幼儿进行集体检验。纠正幼儿出现的一些错误。

  四、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帮算式宝宝搬家的过程中,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进行分类。

  2、能迅速准确地进行8以内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算式卡片(8以内加减算式卡)分类图一张

  学具:分类图、加减算卡、看标记写算式的小鸡图

  活动过程

  一、 学习游戏:

  1、 碰球(7、8)

  2、 开火车(8以内的加减)

  二、 帮算式宝宝搬家中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

  1、 算式宝宝要搬家了,他们想请小朋友一起去帮忙。有那些算式宝宝要搬家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分类图读一读)这些加法、减法算式宝宝应从哪条路上走呢?(引导幼儿讲出按运算符号走)那这些算式宝宝的新家在几号楼呢?(引导幼儿讲出按得数找家)

  2、 教师先示范,然后请部分幼儿练习按两个特征分类,随机引导、纠错。

  三、练习活动:

  1、 帮算式宝宝搬家

  2、 看标记写算式(小鸡图)

  四、讲评活动:出示个别幼儿的小鸡图,集体检查,然后带标记读算式、去标记读算式。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大班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选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

  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结束活动

  在复习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师:电话铃响,老师接(经理需要球体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体的产品吗?在加工之前先要知道怎样做球体,(教师边说边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圆,做好后还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小朋友会做了吗?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加工厂去做球体的产品吧?

  (幼儿出活动室)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2、在图形的移动、翻转、拼接中,发展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3、探索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课件、大记录表。

  2、幼儿用具:可操作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人4个、几何图形底板每组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重点: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难点:尝试合作将16个三角形装入底座中。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复习图形,了解图形方向改变但形状不变。

  2、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导入活动。

  二、拼搭图形,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图形碰碰乐(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师: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

  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2、宣布、讲解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然后就去取几个三角形。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完全“碰”在一起才可以。你拼出了什么图形就在记录纸中相应的位置划对号表示出来。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小朋友马上转向老师,小手放在膝盖上。

  3、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图形吗?

  小结: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mamanv)又能碰出哪些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是“几个图形碰碰乐”。请小朋友边操作边记录。

  小结:真神奇,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碰出这儿多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是长方形、梯形也可以有不同的拼法。

  三、送三角形回家,学习运用图形拼搭的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数一数每张桌子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合起来有多少呢?

  现在这些三角形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可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6个三角形的家,小朋友猜猜哪一个底座才是16个三角形的家呢?请说说理由。

  2、幼儿尝试将16个三角形送回家。

  小结: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小,16个三角形住不下;正方形(底座)太大,住不满;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3个、8个、12个等角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圆片和球体及圆柱体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在实践中感受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小箱子,乒乓球及各种球体、圆片纸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组织教学。

  二、边看边玩,引导探究。(区分圆形与球体)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2、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4、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5、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6、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三、自主尝试,认识区分。(区分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

  2、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4、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5、小结: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参与游戏,巩固练习。

  “奇妙的箱子”。让幼儿逐个摸出箱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形、球体、圆柱体分类。

  五、活动小结,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

  六、课后完成,亲子活动

  1、开展一次家庭球赛。

  2、将家里的卫生纸叠一叠,看看能叠几个,明天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百科:一个半圆绕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空间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半径即是球的半径。球体是有且只有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这个连续曲面叫球面。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两位数加法的含义。

  2巩固两位数多笔直加减的珠心算印象。

  3激发幼儿参与珠心算、手指数算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玩具柜布置成商品柜台,商品若干,计算题卡若干,算盘。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小朋友,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虎年)在虎年里,老虎想为大家做点事,它想干什么呢?它想开一家百货店,今天老虎百货商店要开业了,它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帮忙,小朋友想去吗?(想)想去帮忙我们就要在家练好本领,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对听令:

  你拍1,我拍9,,1和9补成10。

  你拍2,我拍8,,2和8补成10。

  你拍3,我拍7,3和7补成10。

  你拍4,我拍6,4和6补成10。

  你拍5,我拍5,5和5补成10。

  你拍6,我拍4,6和4补成10。

  你拍7,我拍3,7和3补成10。

  你拍8,我拍2,8和2补成10。

  你拍9,我拍1,9和1补成10。

  还有很多好朋友打来电话,为老虎祝贺,小老虎把电话号码都记下来了,请小朋友记一记,(看数拨珠,数译珠)

  372469541576424572876…………

  还有一些号码小老虎也记不起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它记好吗?(教师在算盘上拨数,幼儿念出,并用手指表示)(珠译数)

  26924758399086………

  二、讲授新课

  1、下面我们就去老虎百货店帮忙,请幼儿听音乐参观老虎百货店,老虎百货店的商品摆放的很不整齐,我们来帮忙整理一下吧,引导幼儿分类摆放。

  把商品分类:文具类、交通工具类、动物类。

  2、出示老虎百货店商品示意图:

  书包(25元)小车(6元)小熊(21元)书(10元)小狗(11元)

  小飞机(12元)船(50元)笔(4元)小鸭(2元)小兔(5元)

  3、小朋友来到百货店想买一些商品吗?请一名幼儿选择商品,选择了商品需要多少钱呢?用什么办法来计算?

  幼儿尝试拨珠,教师演示

  如:25、10、4,先拨25,再加10怎么拨,最后4怎么拨?

  剩下的题目继续实拨。答案都等于39元,为什么?

  4、再请一名幼儿购买商品,需要多少钱?快来试一试吧。

  幼儿实拨,算出答案。

  5、请幼儿继续买商品,小朋友继续算价格。

  小结:在多笔两位数直加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档位上的数和珠要对齐》

  三、游戏活动:(手指数算)算一算,比一比

  今天老虎的百货店卖出了很多商品,请小朋友帮忙给算一算,今天赚了多少钱呢?教师念题,幼儿用手指数算算出得数,请两名幼儿把得数用算盘都加起来。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今天高兴吗?(高兴)你们今天帮助小老虎做了很多的事情,小老虎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帮助了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因为你又多了一位好朋友,有了朋友我们就更快来了,小老虎今天也非常高兴,它为了感谢大家,它邀请我们玩具paty,我们一起去吧。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数的守恒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03-04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12-30

大班《新车出厂》数学教案02-28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03-16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7-24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3-26

优秀大班数学教案05-03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