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6-08 10:30:5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

  板题:小黄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

  (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

  (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

  (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

  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节指读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坐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10.

  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1.会数数量是10的物体,会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及10的组成.

  教学难点

  10的组成及写10.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计数器、直尺、点子图、小棒、红花、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1数到9,从9数到1.

  2.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进行有关的思考教育.

  学生观察图,看懂了什么?使学生明确:有10个人,10个气球.

  2.出示有关印刷体10,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用学具摆10个物体,多次感悟10是数出来的.

  3.出示计数器,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9再添1是10.

  4.出示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然后从1数到10,从10数到1,从2数到10,从10数到5……

  5.比较数的大小.

  观察点子图,互相交流,并在○填写,用手势表示.说一说9小于10,10大于9.

  6.10的组成.

  (1)同桌同学用小棒摆一摆,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学生填书.学生说一说,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2)进行对口令练习.

  7.10的书写.

  (1)教师指导10是一个数,由1和1组成,写成两笔.

  (2)电脑演示动画“10的写法”,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练习写10.

  三、巩固发展.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连线.

  3.出示组成卡片.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10比0~9这几个数都大,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写1,右边写0.通过摆小棒,我们还知道了10的组成情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 □ 8 □ □

  □ 9 □ 7 □

  2.如果有10个草莓让你和爸爸、妈妈三人分吃,你会怎样分配呢?看有几种分法?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教案点评:

  本节内容是在9的认识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前先安排复习9以内的和9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准备。

  教学时注意抓住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体验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直观到抽象,学生边摆小棒,边填写组成,并用语言表述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时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巩固发展,学生多次体验,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

  探究活动---手指游戏

  游戏目的

  熟练数10以内数.

  游戏过程

  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手指,边数边比边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好朋友,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十指排排队.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2、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3、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

  4、学习猜谜语。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了许多本领。今天我们就要去语文俱乐部语文园地六中去大显身手,参加四关擂台赛,看看哪个小组、哪个小朋友是俱乐部的擂主?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第一关:我会说看谁说得多

  1、出示题目中带偏旁的字认读。(在汉字王国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汉字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汉字朋友有什么特征?能说出他们的偏旁吗?指名学生一一说出9个字的偏旁,教师相应板书。

  3、认读偏旁。

  4、偏旁大搜寻。(有这些偏旁特征的`汉字朋友还有很多,把他们邀请出来。小组成员合作,比一比哪一组邀请的汉字朋友又快又多?)

  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教师根据偏旁的字数给每一小组加分)

  6、扩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偏旁?都有哪些汉字朋友?

  第二关我会连

  1、认读词语,找朋友。分组合作连线,交流汇报。

  2、你发现外面下半圈红红的、绿绿的、白白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

  3、读出词的不同意思。如:把可爱的与小猫连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一是小猫很可爱;二是可爱的是小猫,不是别的。指导读好语气)

  4、扩充练习:可爱的还可以与谁交朋友?找出课文中外圈词更多的朋友。(哪个小组找得多,得分最高。)

  第三关读读说说

  1、过渡:小朋友真聪明,顺利地闯过两关,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能开开心心地读读这些词语吗?(出示课文中的四组词语认读)

  2、我的发现:每组前后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

  3、应答赛。师说前面两个词,生答后面的叠词。或师说后面的叠词,生说前面的词。

  4、加赛:你知道还有那些词也能这样说?

  第四关我会猜

  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我们马上就要抉出今天的擂主。

  1、读两则谜语,做到读准音

  2、集体交流:分组读谜语、猜谜语,猜对的小组加分,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

  3、扩展活动。

  对抗赛:分小组出谜语,其余小组猜。出谜语的小组与猜出谜语的小组加分。

  总结、颁奖

  1、总结

  2、对今天获得擂主的小组颁奖。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本课生字

  2. 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成诵

  教学设想: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时,首先出示课件的精美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熟知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部分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可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

  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4.

  2.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3.初步建立序数概念,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4的含义,掌握4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4的组成.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数字娃娃,你们看,谁来了?

  演示动画3的组成

  生:1来了.

  问:1的后面应该是几?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师:对!现在2也来了.谁说说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2的后面是谁呢?

  师:对!是3,看3也来了.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几和几组成3?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你们知道3的.后面是谁吗?

  师:对!就是数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图片4的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辆拖拉机在收割,后来又开来1辆,一共是4辆.

  我还看到有4位农民伯伯.

  师:4台拖拉机、4位农民等,它们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4来表示.(出示4)

  师:这就是印刷体的4.你能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吗?请你试一试.

  请你用掌声表示4.

  问:谁愿意模仿小动物叫4声?

  4里面有几个1?几个1是4?

  2.了解4以内的数序

  演示:先拨3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问:3添上1是几?4去掉1是几?(再拨去1颗珠子)

  出示图片:点子图.

  问: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4,再从4数到1.

  3.比较大小

  出示图片:方块图

  问:左边的图可以用几来表示?右边的呢?

  比较3和4的大小用怎样的符号连接?为什么?(板书:3<4=)

  问:由3<4你能想到什么?(板书:4>3)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摆学具:将4个小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总结出:

  师生对口令,练习4的组成.

  5.建立序数概念

  演示动画序数

  问: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多有秩序啊!

  问:谁排在第一个?小朋友排在了第几个?

  师:听口令:这一行第4个同学起立,前4个同学起立

  6.指导书写

  演示动画4的写法:学生练习描红,然后独立写一行4.

  巩固练习

  1.填空

  2.按顺序摆出1、2、3、4的数字卡片.

  3.划掉任意4个圆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太空的课件、彩纸、吸管、橡皮泥、kt板等各种材料。

  学生:彩纸、吸管等各种材料。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放音乐及课件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互相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

  要求学生想象出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

  活动二:

  每位学生在小纸上画出想象中太空植物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修改。

  老师和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共同制作一棵太空植物。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一种太空植物。

  在作业过程中肯定学生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的创造和表现。

  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以“探空植物博览会”的形式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太空植物”。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弃材料,化废为宝,进行创作,正当环保小卫士。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学生是否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札记:

  太空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是很具体,但科幻卡通片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是巨大的,好些学生的作品怎么看都是卡通片的布景。学生在这一课里想象力的发挥还不如前几课。卡通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当然也有正面影响。可是在童年时期对想象力的扼杀,其后果也是不堪想象的。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方向意识。

  3、经历探究辨别方向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方向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借助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生活经验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辨别图片上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太阳升起位置的观察,辨别实际生活中的四个方向。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师:谁会背诵《悯农》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

  出示情境图,谁能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师:第一幅图,你怎么看出来是早晨?

  生:公鸡开始打鸣。

  生:太阳刚刚升起。

  师:太阳从哪边升起?

  师:第二幅图你能看出是什么时间吗?

  这是太阳在哪个方向?

  师:第三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太阳要落山了,他在跟我们说“再见”。

  师:太阳在哪个方向落山?用手指一下。

  师:第四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师:北极星指向什么方向?用手指一下。

  刚才我们通过四幅图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谁能用这四个方向再讲一遍故事?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类化练习:老师这里有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东西南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正确的贴在我们教室的墙上?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农夫的一天

  ——方向的认识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北极星指向北方。

  第14课时自主练习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摇篮曲》

  2、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3、表演《闪烁的小星》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 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4.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材分析:

  1.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2.歌曲《摇篮曲》

  《摇篮曲》由戈特(1746-1791)作词,弗利斯(1770-?)作曲。

  摇篮曲是乐曲的一种体裁,有带歌词的摇篮曲,也有根据摇篮曲改编的器乐曲。它具有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点,给人以安静并有一种轻轻摇晃的动感,表现母亲在亲切温柔地摇着摇篮哄婴儿睡觉的情景。

  这首《摇篮曲》是一首单乐段的分节歌,全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6/8拍,节奏平稳,除结尾一小节外自始至终都用了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摇篮曲》,并能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

  2、聆听并学会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能体会歌曲甜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摇篮曲》

  1、完整聆听,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复听,自由做轻柔的动作。

  三、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聆听歌曲,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复听,跟着歌曲,轻柔地拍节拍。

  3、跟录音学唱歌曲。

  4、指导学生用连贯、轻柔的声音,唱准、唱好歌曲。

  1、 小组讨论结尾的处理方式,并一一试唱。

  2、 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5-06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03-21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1-0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2-07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07-15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05-04

小学一年级语文落叶教案05-04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14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教案03-21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