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03 07:49:17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科学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知道动物会采用不同的过冬方式(冬眠、南飞、储存食物、换皮毛等)保护自己。

  2、对动物的过冬方式感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归纳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制作成PPT课件。

  2、收集了解有关动物过冬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进一步知道动物会采用不同的过冬方式(冬眠、南飞、储存食物、换皮毛等)保护自己。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讲述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的天气怎么样?那小朋友会怎样使自己不怕冷呢?

  2、总结:我们是穿棉衣、开空调、取暖器、加强锻炼让自己不怕冷的。

  讨论: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的呢?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1、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动物怎么过冬的资料。

  师:我们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也在书上呀、网上,找到了许多关于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资料,现在请你拿着你的资料介绍给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好吗?说说什么动物,它是怎么过冬的?

  2、幼儿相互交流,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倾听幼儿的介绍,并适当的进行引导。

  3、请个别幼儿进行介绍。

  解释:

  (1)冬眠:比如小青蛙整个冬天都躲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动不动地睡觉,到春天才苏醒,这样的过冬方式叫“冬眠”。

  (2)南飞过冬:北方的气候太冷了,小燕子们都是飞回南方过冬的,因为南方比北方更温暖。像小燕子这样南飞过冬的鸟类,我们把它们称作“候鸟”。

  (3)换毛过冬:小朋友冷了会穿上厚厚的衣服,小兔身上会换上一层厚厚的毛,就象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所以不怕冷,这就是换毛过冬。

  (4)贮食过冬:冬天的天气很冷,小动物是很难找到食物,所以它们在秋天里就找了许多食物贮存在自己的窝里,冬天就靠吃这些贮食过冬。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总结:小动物们有很多过冬的方法。靠冬眠过冬的有狗熊、蛇、乌龟、蜗牛;南飞过冬:大雁、天鹅、黄莺;换毛过冬的有兔子、狼、狐狸等;贮食过冬的有蚂蚁、松鼠;大雁、候鸟都是迁徙到南方过冬的等等。

  三、欣赏PPT课件,归纳。

  1、观看PPT课件。

  2、认识更多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提问:刚才,我们说的是生活在陆地上和天上的动物,谁能告诉我,生活在水里的鱼类将怎样过冬呢?

  介绍鱼类过冬:冬天,河面上的水都结冰或是非常冷,但是河底的水更暖和,所以河里的鱼都游到河底去过冬。

  3、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提问:假如这些动物不想法过冬,那将会怎样?

  总结:如果动物们不过冬很有可能会饿死会冷死。动物们过冬是为了保护自己生存。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溶解现象,进一步了解沙子的特点。

  2.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盐、沙子若干,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子每人2只,小勺人手一只,玻璃缸一只。

  2.幼儿用书第4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了解和辨别两种材料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它们要和水一起玩游戏,看看是什么?

  2.请幼儿一一辨认桌子上的盐和沙。

  二、感受盐能溶解在水中

  1.我们一起猜一猜。

  教师:让我们先来猜一猜,盐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

  2.盐和水的游戏。

  教师:请你把一勺盐放到杯子里,用小勺轻轻地搅拌,一边搅拌一边看盐在水里的变化。

  幼儿边念儿歌边实验:“盐巴一小勺,轻轻搅一搅,看一看,变化我知道。”

  3.说说我的发现。

  三、感受沙无法在水里溶解

  1.我们一起猜一猜

  教师:现在先来猜一猜,沙放到水里去,也会像盐一样不见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教师奖幼儿的猜想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在表格“?”栏中。

  2.验证猜想

  教师:请你把一勺沙放到杯子里,用小勺轻轻搅拌,一边搅拌一边看沙的变化。

  3.说说我的发现。

  4.教师也来试一试。

  四、整理工作

  师幼一起整理实验物品。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乐意大胆猜想,尝试集体记录。

  3、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泡泡水 记录纸 各种形状标记 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玩中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1、师:你们吹过泡泡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好了吹泡泡的材料,请你们去吹一吹,比比谁吹得泡泡多、泡泡大。吹得时候请宝宝找个空地方,不要吹到小脸上,也不要把把小工具贴在小嘴上,听明白了,那就行动吧!

  2、交流吹泡泡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吹泡泡的?(幼儿自由说说)

  小结:先拿小工具在泡泡水里浸一下,然后慢慢拿起放到嘴边轻轻吹一吹,这样泡泡就吹出来了。

  2、想不想再试一试?

  好!这次老师要请你们不仅都要吹出大大的泡泡,还要看看你吹出的泡泡什么形状的幼儿再次操作

  二、探索圆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形状并做好记录

  师:宝宝们,真棒!都成功了,告诉我你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圆圆的)哪个小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圆的。

  小结:原来圆形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圆的。我们来找个圆形标记贴在圆形工具的下面。

  三、出示不同形状的工具,大胆猜想

  师:这又是什么工具?(星星形工具)猜猜它又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我们找个标记贴到星星工具的下面。

  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长方形工具并做好猜想记录。

  四、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长方形和星星形吹出的'泡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们自己去吹一吹、看一看。

  五、交流发现并进行记录

  1、师:星星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长方形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2、记录操作结果

  小结:原来不管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泡泡都是圆的,真有趣。让我们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六、活动延伸

  歌曲:吹泡泡

  吹呀吹泡泡,

  有大又有小,

  飞呀飞上天,

  飞呀飞上天。

  咦?泡泡,泡泡,

  泡泡不见了。

科学教案 篇4

  教育价值分析

  幼儿对超市并不陌生,但对超市物品的摆放缺乏认识,也不清楚去超市购物的流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幼儿进入超市后,对超市的物品摆放有所了解,具有生活化的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的用途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引发对超市的兴趣。

  2、能将6~10数量的物体与相应的数字进行对应,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

  了解超市的用途,并学习数物对应

  难点剖析

  幼儿的观察能力不够,所以要对幼儿零散的经验进行输理,拓展幼儿超市购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1、讲述故事,引出问题

  教师讲故事从开始至“可把我累坏了”

  提问:森林里的小动物在买东西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小动物买东西真不方便,你们有没有办法解决他们?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提问:金毛鼠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大家都很喜欢“亮亮大超市”,为什么?

  2、讨论:我喜欢的超市

  你家周围有什么超市呢?超市是怎样的?你喜欢去超市吗?为什么?超市里怎样购物?工作人员都做哪些事情?

  3、数物对应的操作练习

  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并以“亮亮超市”贯穿于活动,便于幼儿理解超市的主要特征。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正是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直接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超市的内容是孩子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也非常激烈、有效。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师的示范讲述引起了幼儿浓厚的讲述兴趣,还让幼儿感受和理解了故事的要素和结构,幼儿在讲述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运用。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分组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硬币16个,装有清水的大盆8个,干抹布4块,记录表每小组一份,水彩笔16支。

  辅助材料:大树叶16片,纸船16个(最好是报纸它吸水快),塑料瓶盖16个,橡皮泥16块,筐子8个(其中每个筐子装有抹布1块)。

  活动重、难点

  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师:(出示硬币)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里,猜一猜它会有什么变化?请小朋友看一下硬币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原来硬币会沉下去。

  二、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三、初次探索,感受辅助材料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

  1.了解实验材料。

  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出示材料大树叶、纸船、瓶盖、橡皮泥,讲解材料名称。)等会通过实验来试一试,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讲解记录表的标记法)。表的第一列表示的是辅助材料,第一列中它们从上到下依次是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第二列表示实际结果,比如说大树叶的`猜想结果应该横着在第二行找到大树叶,再找竖着在第二列找猜想结果。如果大树叶你的猜想是可以浮起来,你就标记“↑”沉下去可以标记“↓”你们现在小组间可以讨论一下,讨论完后由一个小朋友把讨论结果标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一样吗?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

  小结: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它就会浮起来了,有些小塑料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纸船开始会浮起来,也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但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四、第二次探索,感知橡皮泥是怎样浮起来的

  师:橡皮泥说它有时候可以浮在水面上,请小朋友试一下橡皮泥怎样才可以浮起来?

  小结:有些物体改变形状后就会浮起来,比如橡皮泥压扁了。

  活动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上。你们可以说说更多的这种沉浮现象。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刷子04-07

科学教案:泡泡04-06

关于科学教案03-25

有关科学教案03-01

走进科学教案12-08

科学教案范文02-14

科学教案《病毒》04-25

中班科学教案03-11

科学教案:找朋友04-07

小班劳动科学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