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12 12:03:1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模板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模板七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时传好的项链,进行提问:

  1、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去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观看录像及收集材料,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禽中之最。

  2、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鸟类的愿望和好奇心。

  3、丰富词:猛禽、水禽、鸣禽等。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环境创设:

  收集“鸟类之最”的资料,以及有关鸟的分类资料。

  重点与难点:

  了解各种鸟类之最。

  活动过程:

  一、认识禽类

  1. 鸟又可以叫什么?(“禽”,初识汉字)

  2. 禽类可以分成哪几类?

  归类:

  (1)被人饲养的禽叫什么禽?(家禽)

  (2)食肉的、凶猛的禽,叫什么禽?(猛禽)

  (3)栖息在水边的禽,叫什么禽?(水禽)

  (4)叫声婉转动听、悦耳的禽,叫什么禽?(鸣禽)

  每种举例:家禽——鸡、鸭、鹅……

  猛禽——鹰、鹫……

  水禽——鹈鹕、丹顶鹤、鱼鹰……

  鸣禽——画眉、夜莺、黄莺……

  (5)其他一些不属于以上几类的鸟,叫普通飞禽,如:麻雀。

  (6)不会飞的'鸵鸟式比较特殊的一类禽。

  3.哪一类禽是最凶猛的?

  二、了解禽中之最

  1.鸟类中最大的鸟是什么鸟?(鸵鸟)飞禽中最大的是什么鸟?(安第斯秃鹰)

  2.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

  3.最重的鸟是什么鸟?(鸵鸟)会飞的鸟类中最终的是什么鸟?(鸨)

  4.飞得最快的鸟是什么鸟?(针尾雨燕)

  5.最长寿的是什么鸟?(鹦鹉)

  6.最短命的是什么鸟?(燕子)

  三、看完整的录像:这些都是鸟类之最。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剪纸非常感兴趣,经常把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借此契机让孩子再把圆形变成纸条的过程中,通过动脑,比较,培养孩子的认真观察,手眼的.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养成做事细致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观察与比较,知道粗细会影响纸条长短的变化。

  活动重点:

  把圆形变成螺旋形。

  活动难点:

  说出圆形变成螺旋形的方法。

  活动准备:

  一人一把剪刀、圆形纸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把圆形变成长纸条。

  小朋友们,老师这有一个圆纸片,你们能把它变成一根纸条吗?用你们手中的小剪刀一起试一试吧。

  二、第二次操作,尝试剪出螺旋形。

  1、小朋友们剪完以后剩下了很多纸片,可不可以一点也不浪费,把一整个圆形都变成一个长长的纸条呢?

  2、那请小朋友来试试看谁可以剪出长纸条。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方法:顺着圆形一直往下剪。

  3、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说出剪螺旋形的方法。

  三、第三次操作,比比谁剪的长。

  1、 比较纸条的长短:纸条都剪完了,你们剪得纸条一样吗?(不一样)哪不一样?(长短不一样,)还有哪不一样?(短的粗,长的细)如果让你剪出一个长长的纸条你会怎么剪?(剪得细一点,剪得越细纸条越长)

  2、 现在我们来比赛请小朋友们剪出一个长长的纸条,谁剪的最长,谁就是冠军。

  3、 评出冠军 。

  四、总结:

  除了圆形可以剪出一个长长的纸条,那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能不能剪呢?让我们一起回班剪剪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探究轮子的特征,并乐意与他人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2、幼儿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上的轮子,对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产生好奇心。

  3、幼儿在活动中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比赛搬书的录像带、轮子的图片等。

  2、各种形状的积木人手一份、轮子一个。

  3、马路背景图、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图片和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观看大班幼儿搬书比赛录像幼儿观看比赛前半部分,猜想哪一队会取得胜利。

  2、幼儿继续观看录像,初步了解轮子的功能。 师:最后谁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使用整理箱会取得胜利?

  二、动手动脑,探索轮子的特性。

  1、幼儿玩各种形状的积木玩具,尝试哪些形状的积木玩具可以做轮子,哪些形状积木玩具不可以做轮子?

  2、同伴交流:玩的是什么形状的玩具?可以做轮子吗?为什么?

  3、请幼儿讲述并演示可以做轮子的积木与不可以做轮子的积木。

  4、教师小结:原来轮子是圆形的,只有圆形做的'轮子才能连续不断的滚动,其他形状的积木不可以做轮子。

  三、联系生活,拓宽幼儿视野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过有轮子的物体,并通过观看有轮子物体的图片,进一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对轮子产生好奇心。

  1、师:你在生活中见过那些东西是有轮子的?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有轮子的物体图片,进一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涂涂画画,学做设计师

  1、幼儿给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设计合适的轮子。

  2、幼儿将画好的交通工具展示到马路背景图上并互相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让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不必恐惧和害怕。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准备

  1.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有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2.录有刮风、下雨、打雷声音的录音带《奇妙的.声音》及《电闪雷鸣》录像带。

  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听录音《奇妙的声音》。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录音,并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看录像,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在我们的生活里,天气经常变化,有时会刮风,有时会闪电和打雷,有时会下雨,雨后还会有彩虹,有时还会下雪。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可以去探索这个奥秘。

  建议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界其他现象的图片,如雾、霜、冰等,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自由观察。

  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萌发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

  2、能在背景中观察到具有保护色的事物。

  3、初步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二、活动准备

  1、让幼儿对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2、绿地上有红黄绿色的小虫若干,印有生活背景颜色和无色小动物的'操作纸。“动物保护色”课件。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游戏,初步感知保护色

  游戏“小鸡捉虫”帮助幼儿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出示不同颜色的小虫,放在青草丛中,请幼儿作小鸡捉虫。“为什么绿色的小虫没捉到”

  小结: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害人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观看课件,巩固理解保护色

  观看课件“动物的保护色”让幼儿真实地看一看大自然中的动物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进一步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保护色?

  集体游戏,再次巩固保护色。

  游戏:我会隐身。师做老虎,小朋友演小动物,当老虎来时,小动物们要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寻找合适的背景环境躲藏起来,躲避老虎的追击。

  游戏:救救小动物。幼儿根据背景颜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为动物们设计保护色。

  3、经验拓展,理解保护色

  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会使用保护色,你知道是怎样利用的呢?

  播放一些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人类保护色。

  活动延伸:亲子观察活动:了解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利用保护色。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使鸡毛飞起来,感知用力大小与鸡毛飞起来的关系.

  2.乐于探索,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有鸡毛飞起来的经验.

  2.物质准备:鸡毛若干,吸管,扇子,硬纸板

  活动过程:

  1.玩吹鸡毛游戏

  (1)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一样好玩的东西,请你打开来看看是什么?(鸡毛)

  (2)你们玩过吹鸡毛的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3)小结:刚才我们都是通过嘴巴把鸡毛吹飞起来的,由于我们的力气比较小所以鸡毛飞的不高.现在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他们来帮助我们,使鸡毛飞起来.

  2.鸡毛飞起来了.

  (1)出示材料,你们认识吗?请幼儿说一说

  (2)这些材料是我们平时都比较常见的,现在请小朋友选一样材料试一试.怎样使自己手中的鸡毛飞起来.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使鸡毛飞起来的?

  (5)小结:原来用嘴巴吹.用吸管吹和用扇子扇都是因为有风才使鸡毛飞起来的'.

  3.鸡毛飞的高,飞的远

  (1)在活动中老师发现我们能通过各种方法使鸡毛飞起来,那怎么样使鸡毛飞的又高又远呢?

  (2)请小朋友选材料尝试

  (3)集中交流:你是怎样使鸡毛飞的高的?

  (4)小结:原来同样使用一种材料,用的力气越大,鸡毛就飞的越高.

  4.游戏:鸡毛抗争赛

  (1)接下来我们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来开展一个比赛.

  (2)教师交代比赛规则:请出两组幼儿,分成红黄两队.各自使用自己的方法使鸡毛不落下来,鸡毛先落地的就输了.

  (3)幼儿分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2-26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3-11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认识粗细》04-09

中班奇妙的磁铁科学教案03-03

中班科学教案:买菜02-11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02-13

中班科学教案:弹性04-27

《睡莲》中班科学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