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0 11:21:0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10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

  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鲤鱼的习性等。

  2.通过幼儿说画唱跳的形式让幼儿对鲤鱼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3.让幼儿动手给幼儿喂食换水捞鱼来了解更多的养鱼知识。

  活动准备:

  1.每张桌上有个脸盆,很多小鲤鱼,每个幼儿一个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剪成的小鱼缸,每个幼儿一个捞鱼的渔网,每桌一盆晒过三天的水

  2.鲤鱼的视频,《鲤鱼跳龙门》舞蹈视频,鲤鱼的图片,鲤鱼谜语,儿歌,歌曲,绘画材料。

  3.清洁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老师以谜语的形式点出鲤鱼课题;谜语:摇头摆尾不离水,有翅吐泡不能飞,没脚没胳膊却能行,勇敢能把龙门跳。

  2.老师出示鲤鱼图片,朗诵鲤鱼的儿歌;儿歌:远看水里一朵花,近看凸眼有尾巴,游来游去人人爱,缸里常玩过家家。

  3.老师播放鲤鱼的视频,老师提问幼儿视频里鲤鱼的基本知识。

  4.老师给每组幼儿发鲤鱼,盆等,并让幼儿观察,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鲤鱼的习性等,边观察边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5.老师让幼儿给鲤鱼喂食换水捞鱼来学习养鱼的知识:水必须是晒过三天的水;给5厘米长的鲤鱼喂食,每天只能喂一到两颗,喂食过多就会撑死鲤鱼;捞鱼时鲤鱼会蹦来蹦去,不要因为害怕把鲤鱼甩出鱼缸,鲤鱼掉在桌上地上时间过长就会因为缺水而死;鱼缸里的`水不能过多,不然鲤鱼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去;鲤鱼不能让太阳直晒,不能温度很低,室温控制在16度左右最好。

  6.幼儿用抹布把桌面水擦干净,开始画鲤鱼。

  7.幼儿自评互评绘画作品,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成绩。

  8.老师播放《鲤鱼跳龙门》的幼儿舞蹈,让幼儿随视频边唱边跳。

  9.老师让幼儿把自己盛在盆里水瓶里的鲤鱼放到窗台上,然后老师说:“小朋友回家时把鲤鱼放在窗台上,并给父母讲鲤鱼的知识,好吗?”

  10.播放音乐《鲤鱼跳龙门》,让幼儿做鲤鱼游泳的动作出教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剪贴蝴蝶,丰富幼儿剪贴画技法和表现内容。

  2.使幼儿感受对称自然美。培养幼儿脑、手、眼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进行蝴蝶纹样设计,使幼儿掌握剪贴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概括表现出蝴蝶结构特征是本次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带孩子观察过春天美丽景色。

  2.教师范作,ppt课件,一段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放录像,播放一段画面(远处山、树林、小溪,不时天空飞出几只漂亮小鸟,进出草地、花朵)画面暂停,问:“这段风景美不美?”(美)“但老师觉得少点什么”然后继续播放录像,(镜头出现许多飞舞蝴蝶,各式各样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停止播放。“再加上这样许多美丽蝴蝶是不是更美呀!”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蝴蝶形状。出示蝴蝶照片(用实物投影仪)认识蝴蝶“谁能说出蝴蝶每个部分名称?”(头、胸、腹、翅膀、触角)强调翅膀有两对,都长在胸上,花纹对称。“蝴蝶长美不美呀?”(美)“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几只美丽蝴蝶?”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用彩色纸剪贴美丽蝴蝶,大家有没有信心学?(有)

  二、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展示活动工具:彩色纸、画笔、白色底板纸、固体胶棒、剪刀,进行示范讲解蝴蝶对称画法(视频展示台上操作)。

  1.幼儿一起欣赏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要求:蝴蝶剪好打开后粘贴在底板纸上面部分, 胶水涂在有画笔一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播放背景音乐)

  1.教师巡回辅导,帮助个别能力差幼儿。

  2.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蝴蝶贴好后可以在下方剪贴一些花花草草,注意用剪刀时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用剪刀时安全,并做到纸屑要放入篓子里。

  四、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成花园,播放背景音乐,幼儿互相欣赏。今天

  2.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剪贴作品十分漂亮,都表现出春天美丽,等爸爸妈妈有空时候一定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春天美丽景色噢!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探究的问题:用同样的力,玻璃杯不同的面陷入沙土的深浅一样吗?

  (1)把玻璃杯口朝下扣在沙箱里,用手掌使劲按玻璃杯。

  (2)把玻璃杯口朝上平放在沙箱上,用手掌使劲按玻璃杯。

  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杯口朝下时,杯子陷入沙子很深。

  (2)杯口朝上时,杯子几乎不往沙子里陷。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观察类活动。活动注重让幼儿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认识镜子、理解镜子的用途。首先在孩子观察触摸普通平面镜的基础上,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通过回忆和幼儿操作镜子认识镜子的用途,最后在快乐的游戏中深刻体会镜子的用途。其中对镜子的观察既有个别物体的观察,又有多个物体的比较观察。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没有特定形状的特性。

  2、观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个标准排序。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

  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

  水、各种透明容器,幼儿各自带一个透明容器。

  【活动重点】

  在实验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利用感官发现水的别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水的经验。

  1、介绍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

  2、说说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

  二、玩水。

  1、将水倒入各种形状容器中,说说水的的形状。

  2、讨论:为什么水的形状会改变?;它到底是什么形状?

  3、再现试验证实“水没有形状”。

  4、幼儿自己操作实验,运用自己带的容器装水互相观察水的形状。

  小结:水是没有形状的,当容器变化了,水的形状也就变化了。

  三、帮水比多少。

  1、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个容器里的水多或水少?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2、老师实验?同种大小容器?不同种容器装水。

  小结:原来比较多少时,要将水装入同种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没有形状外,它还有什么特点?

  小结:水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喜爱大自然,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科学认知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各种种子,实地观察体验,事先收集

  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 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苍耳,蒲公英,莲蓬,水盆,放大镜

  3、课件准备

  【活动过程】 1 。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开始,以《蒲公英》这首儿歌导入,歌词和优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声像结合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活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请你轻轻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仔细观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蒲公英吧。

  2。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①外形:观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目的是让幼儿对蒲公英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风力与远近:做实验,请一部分小朋友静静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当风的角色,分两次吹动蒲公英,第一次吹的时候,用力小一点,第二次吹的时候,用力使劲大一点,让幼儿观察蒲公英两次飘落的位置,在远近上的差别。教师在充分引导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风越小,种子飞的越近。风越大,种子飞的越远。幼儿在实验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并且传播的远近与风力有关。

  ③种子特点:取一粒种子观察,根据幼儿对种子已有的认识合作讨论:蒲公英的种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他可以随风飘扬?比较交流,最后教师启迪,帮助幼儿联想种子靠风传播需要的条件。

  3。苍耳的传播方式

  ①苍耳的形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幼儿分发一些苍耳种子实物,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去感知苍耳,教师提问,当你摸苍耳时有什么感觉?让幼儿大胆发言,对触觉有一定感知。

  ②苍耳的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苍耳。放大镜里苍耳的刺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主动交流,对苍耳的形态能做总结性的描述。请小朋友利用刚才幼儿观察苍耳的相关经验,讨论为什么苍耳能紧紧抓住动物的毛:苍耳的刺像弯弯的小钩子一样紧紧抓在动物的毛上。以此为基础,思维拓展,种子依靠动物传播需要的条件。

  4。莲子的传播方式

  ①漂浮的莲蓬:教师设疑:你见过莲蓬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小朋友动手,将莲蓬放到水盆里,进行观察和操作,教师设置障碍:你能让莲蓬沉到水底吗?在试验中得出结论:莲蓬是漂浮在水中的。

  ②莲子的传播:教师与幼儿一同想象莲子在水中漂啊漂,漂到到哪里就在那里安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交流。最后启发幼儿思索:还有哪些生长在水中或水边,植物的种子靠水传播。可以出示课件,也可以根据幼儿经验帮助幼儿提取知识。

  5。经验升华

  《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凝练,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关于种子传播途径的知识,而且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探究的问题: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气球变化一样吗?

  三、试一试。

  幼儿用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

  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四、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手指压的地方深深地凹进去。

  (2)用手掌压的地方没有变化。

  五、游戏:帮小鸡过河

  小鸡要过河,可是它的脚太尖,刚下河就把冰踩碎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小鸡过河?

  (1)给冰上铺上薄板,让小鸡踩着板过河。

  (2)给小鸡做一双大鞋,让它穿着大底鞋过河。

  六、注意事项

  要注意小桌子的安全性。

  七、拓展思路

  在平整的`水泥地上铺一张白纸,上面放一张复写纸,再铺一张白纸,脱掉袜子,用单脚踩在纸上,然后抬起脚拿起纸,在上下两张纸上都看不到脚印。请幼儿用圆珠笔在白纸上轻轻写字,上下两张纸都能留下深深的字迹。

  八、背景资料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所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压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例如:拖拉机很重,在它的轮子上围绕钢质履带,就不会压坏地面或田地了;切菜用的刀把刀刃磨得薄薄的,这样切菜很容易;图钉和钉子的头是尖尖的,这样很容易把它们钉到墙面里去等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体验探索的乐趣。因此,设计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还应该组织幼儿讨论探索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让幼儿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知道两种颜色混合比例的不同变出的颜色也会不同。

  3、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喜悦。

  活动重点:

  知道两种颜色混合比例的不同变出的颜色也会不同。

  活动难点:

  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空水瓶若干,装上清水;涂有红色、黄色、蓝色编上1、2、3编号的水瓶盖;两种颜色不同比例混合后出现的各种颜色的色卡每组一张(红色和黄色、红色和蓝色、蓝色和黄色);幼儿每人一张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变一个魔术,想不想看。

  教师出示2号涂有黄色颜料的瓶盖,让幼儿看到黄颜料,盖在空瓶上,摇晃瓶子,请幼儿观察水的变化。(水变成了黄色)再出示3号涂有蓝色颜料的瓶盖,盖在装有清水的瓶子上,摇晃瓶子,请幼儿观察水的变化。(水变成了蓝色)

  (设计理由:用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给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

  二、颜色变变变

  下面老师有一个问题了,黄色颜料将水变成了黄色,蓝色颜料将水变成了蓝色,那如果我把黄色和蓝色放在一起,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

  我们一起来变一变。

  请幼儿先拿起2号瓶盖,盖紧瓶盖,摇晃瓶子,水变成黄色之后,拿掉2号瓶盖,换3号瓶盖,再摇晃瓶子,请幼儿观察水变成了什么颜色。再请两名幼儿把瓶子拿到前面,其他幼儿观察一下,两个人变出来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找两瓶色差较大的)为什么会不一样?(用力的大小,颜色的混合比例,瓶中水的多少)

  请幼儿从色卡中找出与自己变出的颜色相近的色卡,然后贴到自己的记录卡上。

  教师小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而且两种颜色混合比例的不同变出的颜色也会不同。

  (设计理由:让幼儿在思考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知道两种颜色混合比例的不同变出的颜色也会不同。)

  三、小小魔术师

  刚才我们用了2号瓶盖和3号瓶盖,那还有1号瓶盖上的红颜色没有用起来,下面老师请小小魔术师们自由选择2号或3号瓶盖,将它和1号红颜色一起摇一摇,看看会变出什么颜色?并从色卡中找出与自己变出的颜色相近的色卡,然后贴到自己的记录卡上。请幼儿讲一讲自己选择了哪两种颜色,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

  (设计理由:给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和多变性。)

  活动延伸:给幼儿提供颜料,鼓励幼儿自己调色,比比谁的颜色变的多,提供大幅白纸,让幼儿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并展示作品。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在看、摸、玩小脚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2、培养幼儿感知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体操垫、各种豆子、木板制成的小路。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带着孩子出去散步,来到了音乐厅惊奇的发现了几条特别的小路。

  2、激发幼儿想亲自体验的欲望。师问:“咦!这里有三条好特别的小路哦,走在上面会是什么感觉呢!小朋友想不想试一下?”。请幼儿脱掉鞋子,在路上走走,亲自体验一下。并请幼儿说出走在不同小路上的'感觉。

  3、探究。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的脚,发现脚的秘密(知道脚是由脚趾、脚趾甲、脚跟、脚心、脚背、骨头等组成的)。请小朋友比一比自己的脚和别人的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不一样)。还请小朋友说一说脚的本领(走、跑、跳、踢)。

  4、讨论如何保护小脚。不打赤脚、勤洗脚、勤剪脚趾甲、勤换袜子、不要穿太大或太小的鞋子等。

  5、结束。音乐游戏(光脚丫)。

  附儿歌1:光脚丫

  大脚丫,小脚丫,

  一群光脚丫。

  变成小鸭鸭,

  呷呷呷!呷呷呷!

  附儿歌2:光脚丫

  小娃娃,光脚丫,

  扶着走,跪着爬,

  蹲一蹲,站一站,

  蹦蹦跳,快长大。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2-26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03-11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2

中班科学教案08-0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