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8-28 09:03:0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共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共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撕扯、粘贴棉花,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大图一张。

  2.教学VCD,电视机,《小黑羊,小白羊》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白棉花、胶水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请幼儿听听《小黑羊,小白羊》的歌曲,边听歌曲边带领幼儿随音乐节奏做相应的舞蹈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提问:“丁丁被一阵龙卷风吹到了哪儿?发生了什么事?他找到自己的衣服了吗?最后他用什么代替了自己的羊毛做衣服?”

  3.播放教学VCD,观看小雪姐姐是怎样用棉花给丁丁做出漂亮的棉花衣服的。

  4.与幼儿一起小结制作步骤:

  1)用小手把棉花撕扯成大小合适的'小棉团。

  2)将绘本中丁丁的身体上均匀地涂上胶水。

  3)将撕好的棉花粘贴在涂有胶水的地方。

  5.播放《小黑羊,小白羊》的音乐,幼儿开始制作,教师进行指导。

  6.出示大范例,进行集体制作。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剩余的棉花粘贴在大范例的绵羊身上。

  7.将幼儿作品和大范例进行展示。

  附《小黑羊,小白羊》律动:

  小黑羊,小白羊, (双手食指分别放在额头两边,当作小羊的犄角)

  羊毛纺线长又长,(两手握拳,在胸前交叉转圈做纺线状)

  毛线可以织衣裳,(握拳后伸出食指做毛衣针,根据音乐节奏做来回织衣动作)

  穿上毛衣暖洋洋。(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随音乐点头)

  附:制作步骤图(拍摄)

  ①制作准备:棉花、胶棒及创意绘本

  ②打开胶棒,将胶均匀的涂在绵羊身上。

  ③将绵花粘贴在涂有胶的地方。

  ④绵花全粘贴完成后,作品完成。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我班民族幼儿较多,汉语基础也没有,所以上课时我会比较慢的教幼儿,等他们熟悉了小动物的名字后才开始进行情感教育。我园室外活动场地有限不是每天都能在外面让幼儿活动,所以在教室我也会安排些活动,所以上课时游戏会让他们动起来。

  活动目标

  1、会说小动物的名称。

  2、喜爱小动物并愿意保护小动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会说小动物的名称。

  活动准备

  小动物(小猫,小狗,牛,羊)图卡,小动物视频,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身边的'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说它们的汉语名称。

  二、教授新知

  1、老师先给你们播放一段视频,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请小朋友和老师学说(看着视频老师教幼儿跟说)。

  3、随机指小动物,全体幼儿来说。

  4、请学的快的幼儿站起来说。

  5、分组说。

  三.小游戏

  1、开火车。

  2、看谁跑的对。

  A、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在地上画四个大圆,每个前面圆摆个椅子背对圆,椅背上贴上小动物图卡,幼儿带头饰,老师说到什么小动物,带相应小动物头饰的幼儿就跑到贴有相应小动图卡的圆内,跑错了的小朋友自己选择表演节目表演。(并请汉族幼儿示范)。

  B、请民族和汉族幼儿一起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我班幼儿是民族学生居多,有部分幼儿不爱说话,特别是在学习汉语时更如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个别指导,直到他们愿意主动学习,现在他们已经愿意参与并积极主动的来活动了。

小班教案 篇3

  小班活动《糖果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

  2.尝试用绘画、剪贴等形式表现想象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学习资源圈6第18~21页,《糖果雨》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语言CD(盒带)。

  2、油画棒、画纸旧的颜色画报、印章、物体模具、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你们听说过糖果雨吗?从前,有一个城市就下过一场奇怪的雨。”

  二.基本过程:

  (1)教师结合课件完整的讲述故事。

  (2)提问并引导幼儿感受想象的'乐趣。

  “这是一场什么雨?你喜欢糖果雨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天空中的魔法师,你最想下一场什么雨?”

  (3)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画场奇怪的雨

  “今天,我们也来当魔法师,画一场奇怪的雨吧!”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中的故事画面。

  (2)教师提供画笔、废旧彩色画报、印章,幼儿自选喜欢的材料以剪贴或绘画的方式,在幼儿用书上画场奇怪的雨,如巧克力雨、爆米花雨、玩具雨、皮球雨等。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想法,并展示幼儿作品。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经典的儿歌,孩子们非常喜欢,儿歌有节奏感,易于幼儿理解。在活动中,我抓住幼儿兴趣,请幼儿看手偶表演,念着每一句诗歌来表演着手偶,让幼儿轻松地记住了儿歌。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幼儿练习创编动作表演,幼儿体验到了表演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老鼠和猫的手偶(玩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师生共同自由表演小老鼠的样子。

  二、教师请幼儿看手偶表演,学念儿歌。

  1、教师边讲述儿歌情节,边用手偶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2、教师利用手偶为幼儿完整地念一遍儿歌。

  3、教师表演,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

  三、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创编动作。

  1、以提问形式,加深幼儿对儿歌曲内容的印象。

  (1)那你们有没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上灯台,偷油吃)请幼儿一起念几遍。

  (2)小老鼠来到灯台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来)

  (3)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谁能上来做滚下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学念:叽里咕噜滚下来)

  2、教师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教师念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时,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教师念到“喵喵喵,猫来了”时学小猫走。

  3、启发幼儿想想“叽哩咕噜滚下来”应该做什么动作?

  教师提示幼儿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

  4、幼儿自由练习动作,感受其中的乐趣。

  5、伴随儿歌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儿歌的韵律。

  玩法: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当小老鼠,一组当猫。师幼共同说儿歌,如果声音小小的,就是小老鼠出来偷油吃了,所以要轻轻的走;如果声音变大了,就是猫出现了,猫是用力走出来的,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活动延伸】

  幼儿听歌曲《小老鼠上灯台》自由表演动作。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一次预设的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石头》中,幼儿对石头的造型很感兴趣。他们把石头想象成各种形象和样子,有的说石头像汉堡、像人、像小动物…等等,幼儿对石头都展开了各种联想。于是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即使生成了美工活动《有趣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石头想象成各种形象,并用石头和橡皮泥做成一个美丽的作品。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有爱护作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各种各样的石头若干块。

  活动过程:

  1、出示石头和橡皮泥,请幼儿讨论石头可以做成什么,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介绍活动规则:

  (1)、爱护橡皮泥,不随意乱放。

  (2)、拿石头轻拿轻放,不影响别人制作。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石头制作。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在作品上。

  (3)、鼓励幼儿形象尽量做得美丽一些。

  4、展示作品: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鼓励幼儿向制作美丽作品、会大胆想象的幼儿学习。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都很感兴趣,选择好石头后会先想象好以后再进行制作。制作的形象和他们想象的作品基本一致,其中幼儿制作的人物和动物比较多,也有部分幼儿会制作汉堡、房子、糖果等;人物的形象以小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人为主,动物以小兔子、小狗、小猫、小鸡等幼儿自己熟悉的动物为主。幼儿制作的每个形象基本都没有重复,能根据石头的基础样子制作成一个完整形象。

  不足的是幼儿选择橡皮泥的色彩不够多,选择单种颜色的幼儿比较多,所以做出来的作品色彩还不够漂亮,同样的有一小部分幼儿制作的动物手脚、五官等部位用的.是不同色彩的橡皮泥搭配,这样看起来的效果就更美。建议在活动前先组织幼儿欣赏各种漂亮的形象,丰富幼儿对各种形象的色彩美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做出来的作品一定更美。另一建议可以将这一活动改成美工分组活动,有的用手工、有的用水分或水彩绘画、有的还可以将石头描画下来,再给它添画变成各种想象等等其他的方法。这一活动中大班也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班改动一下目标,又可以变成另一手工活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教案

  Teaching Aims(活动目标):

  1. new word:milk

  2. Review:cake

  3. 激发宝宝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

  Teaching Aids(活动准备):

  1. cake、milk的.图片

  2. 一盒milk的实物模型

  3. 音乐磁带

  Teaching Procedures (活动过程):

  1. Warm up:

  (1)律动歌曲:《Butterfly》

  (2)Greetings:

  T:What’s your name?

  S:I’m ××.

  T:How do you do!

  S:How do you do!.

  2. :New word

  (1)T:Look at me!教师出示milk的实物模型问:“What’s this?”

  教授“milk”读音。

  Game:品尝milk

  玩法:教师请幼儿上来品尝milk,然后说出品尝的东西的名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

  (2)Play:Run and Touch

  玩法:教师手上分别拿cake、milk的图片,请两名幼儿上来比赛,教师说到哪个单词,幼儿就去拍哪张卡片,反应快且拍对的幼儿可以得到奖励。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体验颜色的混色过程。

  2.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儿歌":《你好吗》(请参见幼儿用书)。

  2.食用色素(红.黄.蓝色),面团。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用书中的《你好吗》,和幼儿一起学念儿歌《你好吗》。

  2.给幼儿每人一块白色的面团,允许他们随意揉捏成圆形.长条形等。

  3.拿出红色.黄色.蓝色的食用色素,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加在面团里(食用色素的量不要太多,以免颜色太深,不易变色),揉一揉,捏一捏,看看面团变成了什么颜色。

  4.请幼儿从自己有颜色的面团上取下一块,和别的幼儿交换一块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将两者并在一起,揉一揉,捏一捏,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5.请幼儿利用变色的面团自由进行造型。

  6.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变色的原因。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我变小了后发生的事情。

  2、感受变小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熊一家(小熊、变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妈妈、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图四张(我变小后发生的事情)

  2、故事ppt《我变小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出示小熊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小熊,你好!)

  ——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

  师:看看我家里有谁?(爸爸、妈妈、姐姐、哥哥)

  3、师:今天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关于我们的。

  教师继续讲述: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里的我和现实的我有什么不一样?(大、小)

  教师小结:有一天,我梦见我变小了。

  二、仔细观察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我变小了后发生的事情。

  1、出示大图一(我和爸爸)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用故事里的话来总结;个别——集体)

  (1)师:瞧,我和爸爸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

  教师用书里的话请幼儿说一说:爸爸带我出去玩,让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2)师: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还需要走路吗?

  (3)师: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觉怎么样?(不用自己走路,真好!)

  (4)师:你会把爸爸带我出去玩的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教师带幼儿一起说一说;幼儿自己说一说)

  2、出示图片二(我和妈妈)

  师:我和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呢?妈妈给了我什么呀?这根棒棒糖怎么样?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

  3、出示图片三、四

  师:在梦里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自己选一幅图来说一说。

  讨论、交流 师:我变小了,姐姐让我干什么了?

  师:我变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

  3、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师提问:当我梦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三、完整欣赏故事《我变小了》

  师:我们完整地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如果你会说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来说说,好吗?。

  教师提问:你觉得变大好,还是变小好?为什么?

  (鼓励幼儿交流变大、变小的美好感觉。)

  教师最后小结:其实变大、变小都很不错。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 | 小班英语教案:Thislittlepigwenttothemar03-20

小班艺术教案:等汽车 _小班艺术教案07-15

小班教案:怪汽车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教案【精选】07-25

小班教案(经典)07-23

(精选)小班教案08-18

小班教案【经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