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2 09:22:0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汇编(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按照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作者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的心情变化。

  3、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感情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

  教学难点:

  从小作者心情变化的描写中比较两次爬树的不同,渗透对比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对比法,自学法,合作法,探究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主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平时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里玩呢?生汇报:我和爸爸妈妈到花溪公园玩。妈妈带我去天佑城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顺峰山。在家乡时爸爸带我爬过村边的大榕树。……

  2、引出课题。

  3、审题。从课文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你想进一步了解什么?如果让你来写,你会写什么?

  生:我了解到作者通过写我学会了爬树来体现爬树的乐趣。我知道这是一写事的文章。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想像爸爸教我如何爬树?

  师:你为什么要用上“想像”?

  生:因为我爸爸不要说教我爬树,就是我要出去玩他都不准,说不安全,何况这里也没有树爬,所以只能想像。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水渠qú 桧guì树 槭qì树 凹āo进去 恍huǎng惚hū

  3.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说说你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词语?

  大呼小叫 热身赛 莫名其妙 恍恍惚惚 盘算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学生浏览课文,看看在爬树的过程中,作者又记叙了哪些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板书小提纲——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

  三、自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在爬树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有哪些变化?小组内阅读交流。

  (二)集体交流,共同品读。

  1、围绕本单元主题“乐趣”,查找文中能表示“乐趣”的相关语句。

  (爬树“非常舒服”“很快乐”“很舒服”等语句,明白了这种感觉来自树,来自树上能看到而在地上看不到的景致,也来自“爬”的过程,来自爬树过程中体会到的父子情。这便是爬树的乐趣。)

  2、交流:爬树前“我”的心情怎样?

  (“我开始担心起我能不能爬上树,爬树要有什么本事,要不要带一些手套、护膝”这句话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担心”。)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担心。

  4.交流第一次爬树时作者的心情。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紧张地爬上树杈,手死死地抓住,腿不顾一切地翻下去,肚皮和胸脯全都不敢松劲地树身上······”),抓住“爬上,抓住,翻下去,贴在”等描者动作的语句体会。

  5.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板书:紧张。

  6.交流第二次爬树时作者的心情。

  (“不知怎么的,我越来越觉得身子底下的树干很亲切似的,我贴着它,抱着它,抓着它,好像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有时,还会觉得它是活的,而且很温暖,不像爬铁管那样令人发抖。······我的四周都是枝条、绿叶,我像只猛兽,站在地球上!”)

  7.学生交流,老师板书:自豪。

  8.比较:第一次爬树和第二次爬树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爬树:大呼小叫,像动物。

  第二次爬树:觉得亲切,像猛兽。

  9.交流爬树后作者的心情。(围绕课文第19—22自然段谈自己的感受。)

  10.教师相机板书:快乐。

  四、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1.结合课文中的疑问句“人在树上真的很舒服。为什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的主题。

  3.引导学生深思:现实生活中“爬树”不太可能,那么应该怎样回归自然呢?有没有回归自然的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想与?

  4.课堂练习。

  鼓励学生把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

  5.课堂。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仿写一习作:《爸爸带我去 》或者《××带我去 》。

  六、板书设计:

  爸爸带我去爬树

  爬树前 担心

  第一次爬树 紧张 回归自然

  第二次爬树 自豪 热爱自然

  爬树后 快乐 保护自然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带着课后问题默读课文,体会小豌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操;

  2. 展开想象,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3. 本课要求的`会认字有:豌、懒、瘦、移、楚、扶。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豌豆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课件一:展现豌豆的成熟过程)我们今天见到的这颗小豌豆它有个美好的愿望(出示课件四),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这个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0课。(板书题目:一颗小豌豆)

  二、 试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默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默读是本课读文的主要方式。要让学生按照默读的要求,在反复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把课文读通顺,读懂课文内容。

  三、 读中感悟,自主发现

  1. 读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 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交流。

  四、 从学生的质疑中,筛选典型问题

  1. 小豌豆说了那些话?找出来读一读,从它的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 小姑娘原来病得怎样?随着小豌豆的一天天长大,小姑娘有了什么变化?你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姑娘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3. 故事中的这颗小豌豆你喜欢吗?为什么?(小豌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五、 感悟朗读

  课文要学完了,在这篇课文中,你最想读哪几个自然段,请大胆地站起来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兴趣朗读,品悟小豌豆和小姑娘的情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六、 总结课文

  师:小豌豆的愿望就是能为大家做点好事,能把爱心奉献给别人,它以绿色的叶,粉红色的花陪伴着小姑娘,看着她一天天好起来,说明的愿望已经实现,因为它得到小女孩的感谢。

  七、 作业

  想像一下其它四颗小豌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选择其中一颗豌豆的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

  20.一颗小豌豆

  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瘦瘦的 黄黄的

  笑吟吟

  坐起来

  站起来

  心底感谢

  小女孩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学习22课《云房子》上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字词,现在,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出示词语:(要求正确、清晰、响亮)

  (小老师带读词语)。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云房子是谁在什么时候造的吗?请一位小朋友起来朗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思考问题。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生读文段,回答)

  我们也可以用练习3中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大雨过后的天空——“雨过天晴”。(指名回答)

  雨过天晴,天空空出现了一朵朵美丽的白云。送词语“白云朵朵”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书本,一起朗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段。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教师边说边播放多媒体)。这么美丽的景色把小鸟引来了,它们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话!

  1、(出示句子):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1)指名读,

  (2)让我们通过朗读听听,哪只小鸟最想造云房子,指读。

  (3)齐读。

  2.好吧,那就抓紧时间开始造云房子吧!

  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出示课文: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1)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

  小鸟们造了哪些模样的云房子呢?请你用横线把写云房子的样子词语划出来。

  (2)品读各种各样的云房子。

  出示句子请同学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

  b.“有的像大冬瓜那样横着。”

  课文中多了一个“傻傻的”——多了这个词呀,这个大冬瓜立刻变得傻乎乎的,真……?(可爱)

  我们把这个词放到句子里面读一读,你能读出大冬瓜那种傻乎乎又可爱的样子吗?(指名读句。)

  b.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这朵花儿是怎样地开着?点红“美美地”

  这句话我先请第一、二组同学来读一读,希望你们能把这朵花儿读得美美的。

  一二组齐读。

  嗯,这花儿开得真美!三、四组的同学也来试着读一读吧,我相信你们可以让花儿开得更美!

  三四组齐读。

  我们看到了像大冬瓜那样傻傻的横着云房子和像花儿那样美美的开着云房子,天空中还有别的云房子吗?

  c.有很高的大楼房

  什么样的大楼房?谁能把这么高的大楼房读好,你可以加上动作,比划一下这高度?

  指名读。

  d.有很宽的大礼堂

  这大礼堂真宽敞,有哪一小组愿意来读好它吗?[

  指名小组读。

  e.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小鸟们还造了一种云房子,和前面的可不一样呢!它呀,只有一点点小,究竟有多小呢?……(请小朋友看看图,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嗯,看来这云房子呀,可真是小,我们能一起读好这幢小小的云房子吗?

  指名读。

  f.云房子丰富多彩,有大冬瓜那样的,有花儿那样的,有高的,有宽的,有小的,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师范读,加上动作。)

  (4)齐读(看投影)。

  小朋友们也把五幢云房子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注意要像老师一样加上动作哦!

  (4)指导背诵。

  课文把云房子写得多美、多有趣啊!你能试着背一背吗?老师给你一点提示。

  有的像,有的像

  。有,有,也有,小得。

  3.句式转换练习。

  出示句子: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看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云房子,不知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里的大冬瓜和花儿是用“有的像……有的像……”连接起来的,而大楼房、大礼堂和一点点小的云房子则是用“有……有……也有……”连接起来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现在,老师将两种说话方式互换了一下,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出示句子:有很傻的大冬瓜,请同学试着填写:有很美的花儿。

  出示句子:有的像大楼房那样高高的,请同学试填:有的像大礼堂那样宽宽的,有的'像小麻雀住的房子那样一点点小。

  *哦,看来这样表达的意思和原来的句子是一样的,只是说话方式发生了改变,小朋友也要学会这样的灵活运用啊。

  4.其实啊,小鸟们还造了其他的云房子呢。你想看吗,出示图片,看这幅图上的云房子像什么呢,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来表达吗?(出示2张图)

  例:这幢云房子像(笔直的大树)

  这幢云房子像(大树)那样(笔直的站着)

  【生练】:

  (2)这幢云房子像(欢快的小鱼)。

  这幢云房子像(小鱼)那样(欢快地游着)。

  指名回答。

  生活中有更多的云房子等着我们小朋友自己去发现。我们要留意观察。

  5.齐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小鸟们造了这么多可爱美丽的云房子,它们的心情怎么样?请你从第3段里找个词来形容一下。(开心极了)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它们很高兴?请小朋友们轻声读一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出示第三、四自然段)

  指名回答。

  a.小鸟们从什么样的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什么样的云房子飞过去?

  b.“叽叽喳喳叽叽喳”是什么?——小鸟的叫声,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3.齐读让我们齐声读一读这两小段,跟着小鸟一起到云房子里去转一圈吧。读出小鸟那种开心的感觉。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鸟们开心的时候,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小朋友们,这下发生了什么啊?

  1、出示句子: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咦?”变红)

  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个“咦?”表达了小鸟什么样的心情?(吃惊,疑惑)谁能把小鸟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小朋友们还记得小鸟们刚刚看到那么多白云时是怎么说的吗?

  2.出示:“哇,这么多的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指读:“哇”“!”变红,这时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非常惊喜,高兴)

  3.同桌互练分读,体会小鸟们感情的前后变化。

  4.分组读。不同的语气表达了小鸟前后不同的心情。都被我们读出来了。

  5.这云房子到底到哪里去啦?——被风吹走了。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小鸟说,没有了没有了,虽然云房子没有了,不过天空还是很美的。同学们齐声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引读第六自然段)

  2.“天空湛蓝湛蓝的,像洗过一样干净”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这就叫“一碧如洗”。读词

  3.指名朗读这一碧如洗的天空谁能读给大家听?

  4.云房子不见了,天空中还有什么?点红“笑眯眯”“水汪汪”(水汪汪的天空就像是被水洗过之后非常干净的天空)

  5.训练训练ABB形式的词语。

  6、齐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

  大自然是神奇的、是美丽的。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你就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做个有心人,观察大自然,你会在大自然中有更多有趣的发现。

  *最后,让我们再次捧起书本,将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七、学习书写生字“及”、“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本课10个生字,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耍,阵,洗,净”。

  2、看笔顺图,说说“阵”字笔顺容易错的地方,右边的“车”字第一笔为“横”。

  3、耍——上半部分是一个“而”,不是一个“要”,应写得扁一点,下半部分是“女”,写得扁一些,“横”要写得长。

  净——两点水,左窄右宽,右边的争,横要长。

  这些左右结构的字,有一个共同点:左窄右宽。

  八:课时作业

  完成《习字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2.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 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 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 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二、赏析第一节诗

  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回答:“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2.诗中三个“这”字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个“这” 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呼应 ,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 “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 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回答:“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5.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三、赏析第二节诗

  问: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会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揭示全诗主旨。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 意。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四、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 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激起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课件2:指生说说图上有什么?

  课件3:树上有十只鸟,被人射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

  课件4:如果只给你一张“弓”,就让你射下天空中正在飞翔的“大雁”,你能办的到吗?

  2、古代的射箭能手更赢就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更赢有关的成语——惊弓之鸟。(课件5出示“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射箭能手的奥秘。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课件7)听一遍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flash课件播放课文朗读),生回答后出示答案(课件8),师同时板书:

  不用箭

  【更羸—————┐

  |

  |“射”

  |下

  ↓

  大雁】

  师: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动画演示)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正确、流利;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找到突破口

  1、师:那么,课文哪一自然段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9自然段,课件10)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9自然段,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

  叫得惨——孤单失群】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前半句”,女同学读“后半句”。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它受过箭伤)

  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孤单失群)

  5、现在由老师引读前面,同学们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的关系。

  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课件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读,齐读

  8、师: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

  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出示板书:观察)

  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出示板书:分析)

  师引读:最后更羸推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

  出示课件12:

  认真观察:看到,飞得慢

  听到,叫得惨

  分析:受过伤、孤单失群、害怕

  推断: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四、进入对应点

  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自然段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五自然段)

  2、指名两组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

  (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5自然段,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出示课件13)

  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

  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九自然段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九自然段。交流。(拼命)

  老师请一个同学用“一个劲儿地”来替换“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6、老师来读第五自然段的句子,同学们来读第九节中相对应的句子。

  师:只见那只大雁……生:它一听到弦响……

  五、朗读训练重点

  1、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2、出示三句话:(课件15)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3、魏王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

  学生自己试着读读,再分别指名读。

  4、齐读这三句话。

  5、现在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读之前应想一想:更羸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魏王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

  六、朗读总结

  1、师: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找答案,指名读句子。

  出示句子(课件16):【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

  【能手: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师: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王广玉同学因为字得很好,所以是写字能手。

  课件出示句式:【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的句式来说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师: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3、交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同学们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七、拓展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课件flash成语的含义)

  师: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种人。)

  3、师:说得对。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同学们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4、出示相关资料、知识训练、扩展知识(flash)

  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10、惊弓之鸟

  不用箭

  更羸—┐

  |

  |“射”

  ↓下

  ┌飞得慢—受过箭伤┐弦响→害怕→高飞→

  大雁∣∣

  └叫得惨—孤单失群┘使劲→裂开→掉下

语文教案 篇6

  一、复习生字词

  芦苇白鹅珍珠一只姐姐水波吹气鲜红

  指名读词。

  师问:大自然的事物中哪些可以用上“一只”来形容?

  生:一只羊儿

  生:一只鸟儿

  生:一只鲜红的气球

  生:一只弯弯的小船

  生:一只牛儿

  师:有哪些东西是鲜红的呢?

  生:鲜红的国旗

  生:鲜红的红领巾

  生:鲜红的花儿

  生:鲜红的气球

  生:鲜红的血液

  【低年级语文课的第二课时开始后,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词语,是老师们使用的常规武器。然而,词语的复习方法确实很多的。张华老师的词语复习颇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词语的选择上。哪些词要重点强调,哪些词只一带而过,课前总是要斟酌一番的;二是学生读词语,老师的倾听,及时点评,诸如:你读得真好听;听着你读“珍珠”这个词,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颗善良的珍珠;三是适度拓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伺机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凡此种种,恕不赘述。】

  二、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师:春天到了,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春天到了,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生:春天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生:春天到了,雪白的梨花开了。

  生:春天到了,粉红的桃花开了。

  生:春天到了,柳树绿了,小草也绿了。

  生:春天到了,春笋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是明亮的,是啊,春天多美呀,让我们一起去郊外找春天吧,想去吗?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不少语文老师上语文课时,为了烘托气氛,把音乐带进课堂。至于何时播放音乐,也是有考究的。一般地说,有人喜欢先播放音乐在引领学生想象,也有人认为先交流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回味。不管怎样,恰当的选择播放一段轻快活泼的乐曲,很容易把学生带到大自然那精彩的世界里,学生边欣赏乐曲边展开想象,很快就会“入境”。】

  (2)师:伴随着歌声,我们来到了郊外,小朋友们快快看,你看到了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平静的小池塘

  师:你看到的小池塘是怎样的呢?

  生:我看到的小池塘是圆圆的。

  生:我看到的小池塘是静静的.。

  生:我看到的小池塘是清澈见底的。

  (3)师:平静的小池塘似乎还在睡觉呢,谁会来喊醒它呢?怎么喊呢?

  生:一声春雷“轰隆隆”喊醒了小池塘。

  生:“哗啦啦”的春雨喊醒了小池塘。

  生: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好一个“谁来喊醒它呢”这富有童趣的儿童化的语言,恰似“轰隆隆”的春雷、“哗啦啦”的春雨、柔美的春风姐姐,不仅喊醒了平静的小池塘,更喊醒了可爱的孩子们。】

  师:谁来读读书上第一句是怎么写的呢?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呢?这是一位怎样的春风姐姐呢?

  生:这是温柔的春风姐姐。

  生:这是有爱心的春风姐姐,就像我的妈妈一样,轻轻地喊醒我。

  师:说得好!温柔的妈妈,温柔的春风姐姐,谁还能读出这样的感觉?

  再指名读

  师: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温柔的春风姐姐。

  (4)师:春风姐姐这么轻轻一吹,小池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中下面的两句话。

  生自由读接下来的两句话。

  (5)交流、学习。

  学生回答,出示多媒体动画。

  师:课前布置小朋友们观察水波了,能说说你看到的水波是什么样子吗?

  生:水波是圆圆的。

  生:水波是从里向外扩散的。

  生:水波是一圈圈的。

  生:那圈圈是越来越大的。

  生:那圈圈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密的。

  【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水波”,学生能够更直接更直观的感受其形成、变化的过程。因为有了这样的直感,表述也就显得真切、自然、丰满。当然,生活在水边的孩子如果学习“水波”一词,恐怕无需这样去做了。】

  师:为什么水波会“一闪一闪的”呢?

  生:因为春风姐姐在吹。

  生:因为有阳光的照耀。

  师:看看,为什么说小池塘像大眼睛呢?

  生:因为小池塘圆圆的,大眼睛也是圆圆的。

  生:因为小池塘是明亮的,大眼睛也是明亮的。

  师:让我们观察同桌的眼睛,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她的眼睛上长着长长的睫毛。

  师:那么,小池塘的眼睫毛长在哪里呢?

  生:芦苇就是小池塘的睫毛。

  师:是呀,春风姐姐一吹,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就像给小池塘镶上了长长的睫毛,真美呀!你能读出这美吗?

  师评:我看到了一只亮闪闪的大眼睛!

  这是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睫毛可真长啊!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如何让一年级小朋友理解,张华老师没有就比喻讲比喻,而是从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想象,在想象中意会。】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小朋友的眼睛也非常明亮,让我看看,呀!我在你的眼睛里看见我了。小池塘这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会看到些什么呢?

  (2)师:下面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小池塘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看到什么了。

  (3)交流。

  师:你从文中知道小池塘看到了什么。

  ①学生回答,师板书。并逐句出示动画。

  ②理解“倒映”。

  师:昨天你在家照脸盆里的水了吗?

  生:照了,我看见那里面有我自己。

  生:我也看见了一个笑嘻嘻的我。

  师:小池塘水很清,很静,就像一面镜子,很多东西都能映出来,上面有一个,水中就有一个倒过来的,这就是“倒映”。

  【对于词语的解释,可能会列出许多方法,当然,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张华老师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操作,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理解,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情趣。】

  师:这些事物中,你喜欢谁呢?指导朗读。

  ③师:这四种事物能同时出现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吗?

  生:不能,白云和太阳是白天出现的,月亮和星星是晚上出现的。

  男生读白天出现的事物,女生读晚上出现的事物。

  ④师:大眼睛里就只倒映出这四样东西吗?

  句式练习:桃花倒映在池塘里,像()。

  柳树倒映在池塘里,像()。

  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

  倒映在池塘里,像()。

  【源与课文,高于课文,适度拓展,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要坚持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一类的例子俯拾即是,作为语文教师,应随着年级的不同,教材的不同,结合课标要求,深入挖掘教材中这类“因子”着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是呀,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师:“五彩”是只有五种颜色吗?

  生:不是只有五种颜色,是说颜色很多,很漂亮。

  师:哪些成语的意思与五彩的意思一样呢?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三、背诵积累,升华感情

  1、看插图。

  师:图中小鱼在池塘里游动,嘴巴也在快乐地一张一合着,它在说些什么呢?

  师:池塘边有两个小朋友在拍手、欢呼,他们又在说些什么呢?

  2、指导背诵课文。

  师: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们的美要靠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

  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文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吧。

  师:先读读课文,然后尝试背诵,可以自由轻声背,也可以与同桌一起背。

  3、指名上台配乐背诵。

  四、指导写字

  播放《写字操》,师生共同活动关节,为写字做好准备。

  【自实施小班教育以来,我们要求语文课的写字指导前,师生共同做一遍写字操,一是让学习了一节课的小朋友活动一下,达到放松的目的;二是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三是提供一个师生再次沟通的平台,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然,也是尽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出示生字:姐

  1、认读。

  2、观察结构以及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

  4、生描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乐园教案04-04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优秀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