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29 09:12:0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必备9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了解围兜的作用,乐意尝试制作小围兜。

  2、 体验为娃娃做事的快乐。

  环境创设:人手一张圆形纸,一根纸条,胶水,蜡笔。

  重点观察:引导幼儿大胆制作小围兜

  活动流程:

  一、情景导入。

  师: 小朋友很小的时候都要爸爸妈妈喂饭,可每次给娃娃吃饭时,总是把娃娃的衣服弄的很脏,怎么办呢?

  用什么方法才不会使娃娃衣服变脏?

  (出示小围兜)幼儿认识。

  二、演示讨论。

  1、观察围兜

  师:谁来说说围兜是什么样子的?

  幼:是半圆的`。

  有一根东西系在身上的。

  师: 师:那谁来帮老师想想办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幼: (把圆形折掉一半)

  2、 师演示放线并粘合半圆形,变成小围兜。

  师:围兜要系到身上还缺少什么啊?

  幼:绳子

  3、装饰围兜

  师:好了,围兜做好了,可是围兜上什么也没有,好看吗?看看老师要变魔术了。

  (用蜡笔画画装饰,结合已有经验——绕毛线)

  三、表现创作。

  略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初步尝试在记录纸上做标记。

  2、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3、 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用语言进行多维的命名。尝试学习记录标记

  三、活动准备

  教师: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图形

  1、今天有许多图形宝宝也来做客了,我们来看看是些谁?带领幼儿认读图形。

  2、他们都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大小不一样,可以用大标记,小标记来表示,颜色不一样,可以用红标记,绿标记来表示。形状不一样呢?可以用三角形标记和圆形标记来表示。

  (二)初步尝试游戏大转盘

  师:小朋友想做游戏吗?请轻轻闭上眼睛,拿去标记,看少了什么?标记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大转盘,跑到这儿了,

  1、 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三)再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并学习用标记记录。

  1、师:图形宝宝累了,我们该送他回家,图形的'家在哪里呢?出示二个盘子,分成几家?二家。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 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分好了说说是谁的家?在纸上做个标记。

  3、 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 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

  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四)提高尝试:

  1、 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分完后要说说是谁的家,在纸上做个标记。

  2、 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

  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告诉幼儿以后再玩)。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颜色、花纹、形状等方面的词汇描述各种各样热带鱼的外形特点。

  重点难点:

  用颜色、花纹、形状等方面的词汇描述热带鱼的外形特点。

  活动准备:

  教学电子资源;《漂亮的热带鱼》、热带鱼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给幼儿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各种热带鱼的图片,请幼儿观看并说一说热带鱼的样子。

  鼓励幼儿用较为丰富、准确的词汇说出热带鱼的颜色、花纹、形状等。1.这是七彩神仙鱼,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2.这么多热带鱼,你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同时出示多张热带鱼图片,请幼儿观看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参考热带鱼的相关信息,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什么是热带鱼,以及热带鱼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方式等。

  四、小结。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手偶(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表演儿歌。

  三、游戏: 请幼儿戴上水果手偶,练习儿歌。如老师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手偶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手偶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延伸活动: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水果是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绿色的?都可以把它们编进儿歌里。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蛇多多》是一篇富有童趣、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它以小蛇多多看见各种水果为线索,引出了故事的主题,虽然不具备太强的文学艺术性,但却拥有吸引幼儿的趣味性、以及引发幼儿思考的逻辑性。因此,我把这一故事作为激发幼儿大胆讲述的载体,开展活动设计,并对故事进行了加工,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本活动主要通过情境引导和思维引导两大策略推进。一方面通过教具、问题等情境,努力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支持性语言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渐进式的思维引导:从“物——形”观察讲述的正向思维,转接由“形——物”猜测游戏的逆向思维,再过渡到“肚子里的水果都飞出来”的跳跃思维,把活动引向高潮。

  活动目标:

  1、能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通过欣赏故事,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得太多。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能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活动准备:

  香蕉、葡萄、苹果各一个,《小蛇多多》ppt,小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演示小蛇教具: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让我们大声说:“朋友朋友快出来!”我就把它请出来……

  小蛇多多想到外面去玩,于是跟妈妈打了招呼,它就出发了。

  (二)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前半部分:(重点)

  1、播放PPT,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讲述

  1)走着走着,小蛇多多看见了什么?

  怎么样的香蕉?

  你猜猜:小蛇多多看到了一根……的香蕉,它会怎么做?

  “啊——呜”一口吞下香蕉后,多多的肚子会怎么样呢?

  它的肚子变得怎么样了?

  2)走着走着,小蛇多多又看见了什么?

  什么样的葡萄?

  你猜猜:小蛇多多看到了一串……的葡萄,它会怎么做?

  “啊——呜”一口吞下葡萄后,多多的肚子又会是什么样呢?

  2、猜测游戏,引导幼儿讲述:

  1)小蛇多多还是没吃饱,它又扭啊扭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这一下它又会找到什么好吃的?

  猜一猜:它一口吞下了什么?

  你觉得像……,为什么?

  出示苹果:猜对了吗?这是怎么样的苹果?

  2)小蛇多多还是没吃饱,这一下它又会找到什么好吃的呢?

  猜一猜:它一口吞下了什么?

  你觉得像……,为什么?

  出示苹果:猜对了吗?这是怎么样的西瓜?

  (三)运用PPT的方式,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小蛇多多吃了这么多的水果以后,肚子会感觉到怎么样呢?看看它的表情怎么样?

  很难受。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小蚂蚁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蚂蚁在多多的鼻子上爬来爬去,多多觉得鼻子上痒痒的,它实在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阿嚏!”哈哈!肚子里的水果都飞出来啦。多多再也不一个人吃那么多东西了,它把水果送给了小蚂蚁,自己轻轻松松地回家了。

  (四)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

  提问:你们有没有像小蛇多多那样,看见好吃的东西就一次吃很多呢?

  总结: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多了肚子会涨涨得、很难受。

  (五)结束:

  (操作小蛇教具)第二天,多多又起床出去了,它看到好吃的东西还会一下子吃那么多吗?我们还是悄悄的跟在多多后面,去看一看……

  附故事 《小蛇多多》

  有一天,小蛇多多要到外面去玩,妈妈叮嘱它不要乱吃东西。小蛇多多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走着走着,小蛇多多看见了一根香蕉。它想:香蕉软软的,吃了一定很舒服!于是多多吃了一根香蕉。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串葡萄。它想: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下了一串葡萄。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个苹果。它想: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又吃下一个苹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经饱饱了,可是,不一会儿,多多又看见了一块西瓜,它费劲地把西瓜也咽了下去。哎呀呀!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不能动了。肚子涨涨的,真难受呀!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

  这时,一只小蚂蚁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蚂蚁在多多的鼻尖上爬来爬去,多多觉得鼻子痒痒的'、痒痒的,它实在忍不住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大大的、喷嚏――“啊嚏”咚咚!肚子里的水果都飞了出来。多多把水果送给了小蚂蚁,轻轻松松地回家了。

  活动反思:

  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集体教学形式仍有太多的束缚。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讲述,而不是受束缚于教学课堂中的种种要求。考虑到既不能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又不能使他们流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我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设计:

  1.利用操作教具,激发幼儿倾听兴趣。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故事是孩子们非常爱听的,也是他们深感兴趣的。因而在故事讲述形式上就得首先吸引幼儿的目光,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教学有效开展。孩子们看到具体形象的教具操作,对故事进一步理解。

  2.利用猜测形式引出故事。孩子在倾听故事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想法产生,也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只是一味的压抑孩子的想法,那效果将适得其反。利用猜测形式,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猜测,并且想出更多我们成人所想象不到的办法。

  3.利用图谱,学说短句。在学说短句时,孩子对枯燥的教学方式总会感到乏味。通过形象的表情与手势,并且利用图谱,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短句。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能够很快学说出短句,并且大多孩子能说出"甜甜的"、"酸酸的"等词。

  4.利用游戏创编短句。其实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创编短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孩子有基本的水果经验,孩子们就能创编出来。于是利用情境,将小蛇多多融入到孩子们中间一起进行游戏。可能由于天气逐渐的转凉,孩子们水果也吃得较少了,因此对说过种类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造成在创编短句时,有的孩子讲的句子还是围绕在刚才的四种水果中。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保护它们的家。

  活动准备:

  1、挂图2幅

  2、音乐磁带《森林的早晨》、《动物世界》VCD

  活动过程:

  导入

  播放音乐《森林的'早晨》,请幼儿欣赏。

  展开

  1、提问:

  从刚才播放的音乐中,你听到了谁的声音?(各种鸟的叫声、小朋友的嬉闹声、流水声等)

  2、(依次出示图1、图2)请幼儿观察挂图上的小鸟怎样了?宝宝是怎样做的?谁对谁错?并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爸爸捉到一只小鸟,把它关在笼子里,送给宝宝。宝宝虽然很喜欢小鸟,但他想到小鸟被关在笼中回不了家,多想妈妈呀!再说老师也讲过鸟是人类的朋友,就把小鸟放飞了。

  3、提问:

  ①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

  ②怎样保护动物?

  4、教师小结

  因为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比如:狗能帮人们看家;啄木鸟是大树的医生;猫头鹰能捉田鼠等等,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捕捉小动物,也不能伤害小动物,更不能破坏小动物的家。

  活动结束

  播放《动物世界》VCD,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延伸

  请幼儿做个“宣传员”,将保护小动物的知识讲给周围的人。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春天天气和花草、树木特征,能发现身边自然景色变化。

  2.乐意在老师引导下观察初春景色,喜爱春天。

  活动准备:

  1.选择花草树木、变化明显,并有迎春花地方。

  2.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发芽树。

  3.《幼儿画册》(第一册P28)和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天气。

  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鼓励幼儿表达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感知春天来了,春天真暖和。

  2.花草、树木怎么了--观察春天花草、树木。

  (1)带领幼儿观察迎春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知道春天来了,迎春花最早开放。

  (2)与幼儿边走边欣赏春天花草、树木,知道春天花是无颜六色,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芽。

  3.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发现。

  (1)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幼儿运用恰当词汇表达。

  (3)带幼儿到户外游戏。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说儿歌配动作,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活动准备:

  自制手指套若干(纸制)。头饰“羊”“狗”。

  活动过程:

  1.认识手指: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

  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出示手指套,每个幼儿一个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戏。教师说指名,幼儿将指套套在该指上,或幼儿任意自套自报指名。

  2.引起说儿歌的'兴趣:“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种动作。”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食指拇指碰碰,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动物的嘴,(小鸡)做食指中指并拢分开(像剪刀)。捏个拳头敲敲(像榔头)。做翘起拇指(是赞扬)。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3.复习朗诵儿歌“小羊买鱼”,出示角色头饰“羊”“狗”,分角色表演儿歌。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自然现象--风的存在,知道风能使风车转动。

  2、通过玩风车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用拨、跑、甩、吹等方法使风车转起来,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风车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设计说明:

  小2班一共有30名幼儿,除了3位幼儿有过上学经验,其余全部是第一次上幼儿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观察水平较低,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对多种材料的比较探究和细致观察有困难,不善于整体或多角度地去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因此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以引发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而孩子们都很喜欢会转动的东西,而风车又是他们熟悉和常会接触到的物品,因此孩子不但不会感到陌生,并且还会十分感兴趣。因此为了让孩子既能玩道风车,又能激发幼儿对探索风车的兴趣,所以我决定开展这一活动。

  活动准备:

  风车、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玩风车,初步获得让风车转起来的经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1、教师出示风车,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请小朋友和我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

  2、教师提问如何能让风车转动,请幼儿思考。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1)观察孩子探索风车的玩法,总结典型的玩法。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你的风车宝宝是怎么转起来的,快告诉小伙伴吧!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4、引导幼儿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玩风车的发现。

  (1)让孩子停止玩风车,坐下来休息。

  教师:小朋友带着风车宝宝回家了。你们看老师的'风车宝宝多听话,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休息它就休息。小朋友你们的风车宝宝听不听话,我们也让它休息下吧。小朋友和风车宝宝玩的开心吗?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教师:"你是怎样和风车宝宝玩的?"请幼儿演示给同伴看,同时请同伴一起尝试风车的玩法。

  (3)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知道用嘴巴吹吹,用手拨,迎着风跑、顶着风推、甩、用手搓等方法让风车宝宝转起来。风车宝宝可高兴了。他们要跳集体舞给小朋友看呢!

  二、多观察,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风车的兴趣,拓展幼儿的思维。

  1、教师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可以让风车转起来,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小风扇,给幼儿吹风,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并利用风使风车转起来。

  3、幼儿相互讨论。

  提问:人不跑动,风车会转吗?怎么才能转起来?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风扇可以让风车转起来。

  4、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好我们的小风车,用刚才我们想到的方法和风车宝宝开心的玩吧

  活动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为孩子先准备好材料,幼儿只要制作就行了,这样就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而这次我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制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脑筋选择材料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而且孩子们对于自己选择的材料很喜欢,制作风车的过程也十分顺利。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艺术教案:等汽车 _小班艺术教案07-15

小班教案 | 小班英语教案:Thislittlepigwenttothemar03-20

小班教案:怪汽车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03-23

(经典)小班教案08-29

(精选)小班教案08-18

小班教案【经典】08-1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精选)小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