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6 07:16:0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华3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精华3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充气玩具充气中的音乐形象,并尝试用肢体动作予以表现。

  2、随音乐的变化再现玩具充气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对充气玩具有一定的了解。

  2、音乐。

  (1)软绵绵的音乐。

  (2)充足气的音乐。

  (3)充气前音乐。

  (4)漏气的音乐。

  (5)离场音乐。

  3、充气玩具一个。

  4、纸和笔。

  三、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

  1、观察没有气的充气玩具,谈论这是什么玩具,发现其充气的特点。

  2、听赏音乐(1),感知没有气的`玩具软绵绵的样子。

  3、讨论:让玩具充气的方法。

  (二)掌握充气的节奏,感知充气玩具充气时的音乐形象。

  1、播放音乐(2):

  (1)第一遍: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为充气玩具充气,让幼儿感知充气玩具充足气时的形象。

  (2)第二遍:教师当场画图谱,幼儿听赏音乐,进一步感知充气时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观察吹气的节奏是不同的,有长有短,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越是吹得快。重点练习最后一句。

  第三遍:教师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模仿。

  3、思考其他充气的方法(如:手动式打气筒、用脚踏式打气筒)。

  (1)第四遍:教师和个别幼儿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用手动式打气筒打气。

  (2)第五遍:一个幼儿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用脚踏式打气筒打气。重点:节奏准确、有力。

  (三)表现充气玩具。

  1、教师模拟长颈鹿充气玩具,幼儿模拟为长颈鹿充气的工人。

  2、幼儿尝试按着节奏来给长颈鹿充气,教师用肢体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长颈鹿逐渐充足气的样子。

  3、播放音乐(3):

  (1)幼儿按自己的想象扮作各种充气玩具。

  (2)表现充气玩具没有充气时的情景。

  (3)教师当充气工人,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奏打气,充气玩具一点点地变大、变结实。

  (4)音乐结束,个个表现出充足气的模样供“充气工人”检查。

  4、播放音乐(3)——漏气的声音:

  (1)幼儿随音乐表现为逐渐放气。

  (2)进一步进行经验迁移,表现各种充气玩具在充气时的音乐形象,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身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妙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子宫和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视频仪、录音机、磁带、碟子,幼儿每人一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想一想

  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婴幼儿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

  幼儿议论并按自身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视频仪,了解婴幼儿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看一看

  1、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婴幼儿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小婴幼儿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婴幼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婴幼儿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婴幼儿。婴幼儿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婴幼儿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婴幼儿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协助下婴幼儿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看碟子,观察婴幼儿在妈妈体内长大的实况过程:--议一议

  讨论:"婴幼儿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婴幼儿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

  教师小结。

  四、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做一做

  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标明婴幼儿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五、听音乐扮演婴幼儿的生长、出生过程:--跳一跳

  最后师生共跳《猜拳舞曲》结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遇到突发事件时,幼儿能镇定并选择安全地带逃离。

  2、幼儿熟悉安全撤离路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幼儿园紧急撤离图

  活动过程:

  1、观看讨论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暴力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提问:"如果遇到暴力事情时怎么办?"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图示解释

  (1)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3、实践演习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3-27

[经典]大班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经典)大班教案09-16

[精选]大班教案09-07

(精选)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