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8 12:32:1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7篇[精品]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7篇[精品]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砂纸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打磨工具出现幼儿并不陌生,但在砂纸上作画却是第一次,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教强,喜欢尝试探索,结合这一特点,选择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大胆常识作画,感受砂纸画与纸画画的不同,掌握在砂纸上作画的技能。

  活动目标:

  1、探索尝试用砂纸作画,充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喜欢的画面。

  2、掌握画砂纸画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试涂颜色的砂纸、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纸贺卡、作品展示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砂纸画贺卡激发幼儿兴趣。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半成品贺卡)

  二、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

  砂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砂纸与白纸的不同之处。(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景物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你喜欢什么颜色?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白色、粉色、黄色、天兰色、桃红色、浅绿色、紫罗兰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还可以让幼儿试用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红色、深蓝、绿色等颜色。)

  三、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贺卡准备送给谁?(这么美丽的砂纸画贺卡你想送给谁?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想要送给什么人。

  你想在贺卡里面画些什么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想要画的内容。

  四、教师示范背景色和主要景物的涂色方法,提出要求。

  背景色:时将油画棒横过来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一下一下涂,涂完以后不要再涂。

  主要景物:主要景物画的大、下笔用力。

  要求:

  1、作画时大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画。

  2、先涂背景色再画主要景物,主要景物要突出。

  3、要选鲜艳的颜色,注意画面卫生。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能力弱幼儿大胆作画。

  六、作品展览,幼儿互评。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

  活动分析:

  幼儿在学习砂纸画时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画画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又学习了砂纸画的方法。在处理难点上采用在手背上用手指轻轻抚摸,用力按的方法来表现不同力度,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难点,在评价过程中幼儿饶有兴趣的进行互评,幼儿能根据要求从画面主次层次、颜色、内容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的体验了成功,感受了画砂纸画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对动物、植物及人们生活的作用。

  2、尝试用美工的表现方式设计节约用水的宣传画。

  3、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懂得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环保教育,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加强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懂得节约用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假如没有水》。

  2、画纸、彩色笔、剪刀、透明胶等美工材料。

  3、图片展板:奄奄一息的小鱼、凋谢的鲜花、枯萎的小草等植物,干涸的小溪、裂开的稻田等自然景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了解水的作用。

  1、教师:小朋友,你们每天都用水来做了哪些事?

  幼儿回答(略)

  2、 教师:爸爸、妈妈平时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要用到水?

  幼儿回答(略)

  3、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地方要用到水。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么样?

  幼儿回答(略)

  对“假如没有水”这一话题,幼儿的回答各式各样,大家普遍认为没有水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二、观察图片,感受水的重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三三两两自由地围着图片看,图上的画面把大家都震住了,大家激动地谈论着......

  1、教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略)

  2、 教师:是呀,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环境会遭到污染,那么人会怎样?

  幼儿回答(略)

  在师幼儿互动中,幼儿明白了如果没有水,动物、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三、观看课件,提升经验。

  观赏课件《假如没有水》

  1、教师:假如没有水,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一一段画面。

  2、 教师:看完了这段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回答(略)

  3、教师:是啊,假如没有水,大自然会一片荒芜大海一天天地干涸,动物、植物都会死去,我们的日子也无法过下去。

  四、环保教育,节约用水。

  五、绘画宣传保护

  1、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分组活动

  A组:设计节约用水的标志。

  B组:绘画“请这样用水”

  C组:集体作画“请来保护水资源

  2、展示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1、活动的开始我先从幼儿身边的事谈起,通过启发式提问,层层递进,引发幼儿思考“假如没有水,动物、植物、大自然、人类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为了拓展幼儿的视野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自由观察、和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到水的作用。

  2、课件中,整个自然界从有水到没有水的强烈变化,不仅增进了幼儿对水的作用的了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儿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处在于:在讨论互动环节风有些匆忙,应该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和时间而且还可以拓展到保护水资源同治要单纯地停留在节约用水的方法上。

  活动设计背景

  水对于幼儿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从大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大多只会说如果没有水会口喝、不能刷牙洗脸。对没有水会给生活不便,或是动物会渴死,植物会干枯等认识很浅,于是我利用图片、课件、操作活动等教学活动,使幼儿对水的作用有全面及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萌发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小百科: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可以浪费1至6升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3至25升的水。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本班幼儿动手能力弱,所以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活动以达到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成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绘画成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蜗牛图片、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

  放录音,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边讲边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老师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小蜗牛也去旅行了,你们想一想,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到谁呢?看到了什么?又能遇到什么事呢?请幼儿讨论并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3)对于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听。

  (2)教师协助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录音后送给小班小朋友,教师协助幼儿将绘画作品装订成书,放在图书区供大家阅读。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丰富了幼儿的想像力,幼儿通过画一画,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能通过语言绘画成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不会画的幼儿要粘贴对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方面考虑,对不喜欢换色的幼儿,可让他们欣赏。

  由于幼儿个体差异,能力弱的幼儿不能独立完成作品,并且作品画面不够整洁,在今后日常活动中,对于动手能力弱的幼儿需多关注。

大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幼儿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幼儿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藉此机会与幼儿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划龙舟》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鲜明、说唱结合的歌曲,本次活动通过指导幼儿学唱歌,引导幼儿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内容,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2.尝试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变化。

  3.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看过赛龙舟视频,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赛龙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划龙舟时人们的表情和动作, 引导幼儿感龙舟竞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怎样让龙舟跑得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周围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

  小结:赛龙舟也称划龙舟、龙舟竞渡,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运动。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竞争非常激烈,场面非常热闹。

  2.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划龙舟》,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1)请幼儿欣赏歌曲。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歌词说出划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2)请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提问:从歌声里你听出人们在划龙舟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想什么办法获得胜利?水手是怎样为自己鼓劲的?鱼儿是怎样为水手鼓劲的?引导幼儿练习念白部分,体会参赛者齐心协力想争取胜利的急切心情,感受歌曲欢快、激烈的竞争景象,帮助幼儿理解水手用力划桨、鼓手擂鼓助威、鱼儿热切鼓劲的紧张氛围。

  (3)引导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学唱歌曲,可采用分组演唱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醒幼儿注意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3.引导幼儿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例如:人山人海乐悠悠后的间奏,可双手轮流拍打双腿感知节奏;水手边还喊号子边有节奏地做划桨动作;鱼儿加油可以随节奏握拳跺脚加油助威。

  4.鼓励幼儿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划龙舟的气氛和乐趣。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预防和减少生病。

  2、学习并巩固洗手儿歌。

  活动准备

  盛有水的两个盆、图片若干、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引起生病的原因,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讲卫生的要求。

  活动过程

  1、设入情景,导入活动:出示图片提问:

  (1)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捂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师逐一出示"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天气转变要加衣服"等图片让幼儿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怎样才能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身体健康的好宝宝?

  小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生病,身体才健康。

  3、操作活动。

  (1)哪我们平时怎么洗手呢?讨论进行

  编儿歌:手心对手心,相对搓搓手。 手心对手背,相互搓一搓。互握大拇指,相互转转转。用水来冲冲,小手真干净。

  出示两盆水,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边说儿歌边洗手)

  (2)幼儿观察不同两盆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大班。讲卫生是我们每一个都应该要注意的一件事情,而幼儿就更要注意了,病从口入可不是说说而已,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教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问题。

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准备:

  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北京市”和“天津市”,其中“北京市”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

  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过程:

  一、评选“卫生城市”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北京市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北京市?如果你住在北京市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北京市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天津市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城市”。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的自我保护法,懂得火灾发生时如何撤离、躲避、求救等多种自救方法。

  2、正确拨打火警电话119,面对火灾不慌张,积极动脑想办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感恩消防员的辛苦,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4、初步了解火灾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发言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制作火灾安全宣传画。

  2、物质准备:

  视频、课件“如何面对火灾”、快乐成长宣传片、湿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安全出口标志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讲述视频事件,感受火灾的危害。

  (1)播放失火视频。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觉?

  (2)播放消防员叔叔救火视频。提问:消防员叔叔表现得怎样?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结合火灾后家园的变化图片,让幼儿感知火灾的严重后果。

  二、讨论交流引发火灾的多种原因,了解如何避免发生火灾。

  (1)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火灾?怎样做能够避免发生火灾?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看标志,说出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三、学习运用撤离、躲避、求救方法自救和自护,懂得面对火灾要沉着、冷静,积极想办法。

  (1)通过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如何撤离。

  1、相互交流宣传画,说出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2、模拟练习拨打火警电话的方法,要求幼儿说清地点和人员。

  3、通过图片(电梯、楼梯、窗户、安全通道)判断,让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出口撤离最安全,并引导幼儿现场寻找安全出口标志。

  4、观看视频“火灾自救法”,进一步了解捂住口鼻、弯腰走的重要性。

  (2)通过实地演练,巩固幼儿逃生撤离经验。

  1、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引导幼儿从安全通道撤离。

  2、运用多种方法迅速撤离。

  (3)无法撤离时,如何正确躲避。

  1、当火势很大无法撤离时,应该怎么办?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判断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确的。

  四、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婷婷火场自救”小故事。

  (2)面对险情时婷婷是怎样自救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3)运用儿歌,总结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五、观看公益片“我们快乐成长”,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1)如果你是受灾的小朋友,你现在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感受火灾无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2)张贴安全宣传画,让更多人知道在火灾中自救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温馨提示:

  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120”报告事发地点及情况。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是相当高的,表现在能积极大胆的发言,连一些平时比较胆小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其中,因此,孩子们是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以及了解了一些防火知识,遇到火灾该怎么办。逃生演习使孩子们的感官上有了更近一步的刺激,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并培养了孩子的应变能力。

  不足之处:

  环节的衔接不够流畅,过渡语言不够自然,个别环节丢三落四。

  小百科: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