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29 12:48:29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集)美术教案5篇

美术教案 篇1

  第1课色彩的明度渐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创作图案画。

  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

  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

  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练习、观察

  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

  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用什么变化。(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明度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板书课题)

  二.介绍知识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色彩的明暗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对比柔和的,这种明暗关系的特征,将成为这个设计的色彩效果的`基础。

  按照孟谢尔色寺的明度色阶表,将色彩的明度划成十个等级,即存在10种

  明暗基调。即:低长调、低中凋、低短调、中长调、中间中调、中短调、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全长调。

  在高调中(亮色调):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强色相的对比节奏,这样可以增强高调色的色彩力度。

  低调色(暗色调):有一种重量感和物质感,在处现低色调时,加强冷暖对比可以增强低色调的生动感。

  三.欣赏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渐变来创作一幅画,会是什么效果?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

  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四.交流

  欣赏了这些优秀的渐变画,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调配才能调出明度渐变的效果?

  师总结:只要逐渐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

  五.创作

  1.老师示范:

  教师用蓝色加白色、红色加黑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

  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图案画。

  2.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

  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效果奖”。

  2.你能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说明度渐变的特点吗?

  3.你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现得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七.延伸

  寻找色彩的明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儿童喜爱看动画片,更喜爱动画片中的形象,把《动画城》作为欣赏与评述的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并从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材了《哪吒闹海》、《米老鼠》、《机器猫》、《大闹天宫》和《蓝猫淘气三千问》等中外著名的动画形象。这些动画形象造型生动、色彩夸张、个性突出,易于激发起学生欣赏和评述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动画形象的造型和色彩的美感,了解卡通人物造型常用的夸张法和拟人法。从而唤起同学们的美好情感体验,并能够把自己对于动画形象的感受和认识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述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这些是“欣赏·评述”类型课的基本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注意把握,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动画形象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的提高。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体验其形象美感,感受其夸张与拟人的造型方法。

  2.能够用简短的语言大胆描述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对“欣赏·评述”类型课的学习兴趣。

  4.通过动画形象和故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行和美好情感的教育。

  教学准备

  收集与动画片相关的资料,如经典动画形象的.图片、动画片中音乐的介绍、形象创作的趣闻、动画效果形成的科学知识等;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布置教室。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热启动

  学生在节奏由舒缓逐渐加快的木鱼声中,进入教室就座,然后音乐声戛然而止,使学生为之一振,形成即将上课的概念,自己的思绪,做上课前最后的心理准备。

  二、欣赏分析

  老师:“哪位同学认识老师刚才打击的乐器?”

  “这种乐器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使用?”

  “由什么样的人使用?”

  师生共同欣赏动画片《三个和尚》。

  老师:“这部动画片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在形象上有什么特点?”

  “这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对白,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都是用音乐来表现的,你能听出这是谁吗?”

  播放动画片音乐片段,学生由乐器的不同和节奏的变化来判断。

  (板胡代表的是小和尚;坠胡代表的是瘦和尚;北方的管子代表的是胖和尚。这三种都是民族乐器。)

  老师:“动画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播放相应的音乐片段,加强学生的理解。

  (三种乐器轮流演奏,好像三个和尚在对话——没水吃时,三样乐器“叽叽喳喳”的奏个不停,尾部还拖着一个幽默的长音,表示三个人生气极了,争吵不休;寺庙着火时,三种乐器此起彼伏,抑扬和谐,表示三个人齐心协力扑灭火灾时的忙碌情景。)

  老师:“为什么会产生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呢?”

  学生思索、讨论。

  三、戏剧游戏

  学生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尝试用戏剧游戏的形式再现动画片《三个和尚》的情节。

  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合理的情节、动作、对话、节奏、唱词等,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四、布置任务

  提醒学生自己喜欢的动画朋友的资料,练习讲解、描述,准备下一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第二课时

  一、猜一猜

  老师播放一段动画片中的音乐或对白。

  老师:“谁来猜一猜,这是哪部动画片中的片断?”

  请同学们广泛的发言。

  二、说一说

  老师:“那位同学知道一些关于这部动画片的情况,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自主发言,介绍有关这部动画片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发言告一段落后,教师进行系统地。

  (前面两个教学环节可以重复进行多次,以期达到最佳

  的教学目的。)

  三、换一换看一看

  老师:“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别人,大家都会多一个朋友。”

  “同学们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吗?那就把你的动画朋友介绍给别的同学吧!”

  学生之间交换所自己喜欢的动画朋友的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画朋友的情况,邀请别的同学和自己一起观看动画片,关心动画朋友们。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对人物外形特征和个性神态的敏锐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用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学生作品,范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看学生作品,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

  二、新授:

  (1)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老师和同学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显特征的同学和老师,选择你认为的合适角度去表现他们。

  (2)可以画头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画出老师工作、同学学习或活动时的'情景,还可以画他们的群像。

  (4)争取表现出老师和同学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开个展览会,看看其他人观后有什么想法老师和同学。

  三、指导学生练习:

  1.画前可以观察所绘对象头与身体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铅笔轻轻打草稿,老师和同学再用黑铅笔仔细地勾画,在观察对像轮廓的基础上,注意线条的轻重、粗细和浓淡的变化。

  3.还可以先用软铅笔或木炭笔画出对象,再涂上薄薄的水粉或水彩色。也可以直接用浓重的水粉或水彩色去直接描绘。

  4.画画、贴贴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法。

  四、评析学生作品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具学具: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小结:

  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5

  盒子造型游戏美术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盒子造型游戏:

  (一)综合分析

  本课盒子造型游戏是第11册第8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盒子造型游戏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主要利用一些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纸盒,以及一些废旧的物品,通过学生的创意和实践,在师生相互协作过程中,“变废为宝”,设计出奇妙的造型来,并以此为道具做个游戏来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盒子造型游戏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玩中撞击出创造的火花,产生更有新意的造型。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八课:盒子造型游戏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本课是对整个一单元学习后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其他的一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又有所不同,它不但可以体现在动物、建筑和服装的造型上,它还可以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艺术节中的活动展示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探索”味道,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盒子造型游戏

  (二)教学目标

  情意领域: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体验合力营造一个情境的.自豪与欢乐

  认知领域: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积零碎为宏大的力量,认识到寻常资源可以创造美妙和快乐。

  操作领域:能巧妙地进行单个的盒子造型和盒子的组合造型。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各种纸盒、废旧纸张、绳子、瓶盖、瓶子等废旧物品、剪刀、刀、海绵双面胶等。

  学具:各种纸盒、废旧物品、双面胶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欣赏书上的作品。他们玩得多开心,盒子造型多奇妙啊!

  (2)在操场上让学生把盒子组合造型,做成城堡或奇异建筑切入主题。

  (3)教师把带来的纸盒加以装饰,做成一个怪异服装造型,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讨论课本上“化装舞会”的学生游戏照片。

  ● 教学新授:

  分小组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