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30 07:53:09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科学教案5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初步建立分类的概念。

  3、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纸,在活动中激发探究的兴趣。

  难点:根据纸的用途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

  1、环境及物质准备:各种手工纸、广告纸、餐巾纸、报纸等及纸工作品供幼儿操作。

  2、经验准备:老师、家长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各种纸让幼儿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1、出示漂亮的'纸袋,这是什么?可以放什么?

  2、老师在纸袋里放了小朋友认识的纸宝宝,请你上来摸一摸把纸宝宝请出来?

  二、自由发现,讨论分享经验。

  (一)、探索餐巾纸

  1、餐巾纸有什么用?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鼻涕的?擦过的餐巾纸发放哪里?

  2、除了装成小包的餐巾纸,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餐巾纸?(盒装的、袋装的)

  3、一包包的餐巾纸和盒装的餐巾纸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4、出示手帕餐巾纸让幼儿欣赏。

  (二)、探索手工纸

  1、手工纸为什么很漂亮?它有什么颜色?

  2、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剪、撕)

  3、出示折纸作品让幼儿欣赏。

  4、你还认识哪些手工纸(皱纸、色卡纸)

  (三)探索广告纸

  1、么地方的广告纸?超市的广告纸为什么花花绿绿?它有什么用?

  2、儿上来自由发现、认说广告纸上的各种物品。

  (四)、探索报纸

  1、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新闻)

  2、你的家里有哪些报纸?爸爸妈妈看哪些报纸?(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现代金报、宁波日报等)

  3、纸有什么用?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

  三、游戏分类、整理经验。

  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纸宝宝朋友,请小朋友把这些纸宝宝整理一下送到各自的家里去。幼儿上来操作分类。

  四、废纸利用、动作感知。

  1、过期的报纸有什么用?出示纸球,告诉幼儿这是用旧报纸做的玩具。

  2、幼儿捏一捏、团一团、用力捏做纸球,比一比谁的球儿最结实。

  3、幼儿玩纸球:踢、滚、抛报纸球。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需要动静交替的,因此,我在最后一环节,让幼儿与坐在一旁的家长一起动起来,利用各种纸的用途来制作小礼物。一面可以让幼儿对纸宝宝产生兴趣,另一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从中生成出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动。

  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参与,而这堂课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我讲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幼儿。

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知道玩具是各种各样的,非常有趣。

  2、能按玩具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掌握正确的玩具使用方法,知道要爱护玩具。

  准备

  1、收集节日里收到的各种玩具、礼物,并布置成展览。

  2、玩具分类标签、大玩具筐若干。

  过程

  一、玩具展览

  1、节日里我们收到了许多玩具,今天我们开个展览会。

  2、引导幼儿边看边谈论玩具的'名称、样子、玩法来源等。

  二、组织幼儿操作与讨论。了解玩具的多样性。

  1、幼儿选择玩具,进行探索游戏、交流玩具的玩法。

  2、讨论:这些玩具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发现玩具的不同点。

  3、再次互换玩具进行游戏进一步感知玩具的多样性以及趣味性,并自由交流游戏中的感受。

  4、小结:这些玩具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外形不同、制作材料不同,玩法不同、作用不同,玩起来非常有趣。

  三、分类整理玩具

  1、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分类整理玩具。

  2、共同讨论分类的方法,出示相应的分类标签。

  3、将分类标签贴在大玩具筐上,让幼儿再次明确共同讨论分类的方法。

  4、幼儿分类整理,并将玩具摆放整齐。

  5、共同分析收拾的情况是否合理。

  四、分享喜悦心情,知道如何爱护玩具

  1、你是如何得到这个有趣玩具的?

  2、得到这个玩具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想到些什么?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总结规律,运用规律。

  2、掌握按颜色、数量的排序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3、发展幼儿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版一套;幼儿镶嵌板每人一套;一套有规律的串珠,一套没有规律的串珠;卡片3张;绿色、红色珠子若干;活动课程实录:幼儿随音乐有序取牌入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大家好,我是小熊,小朋友欢迎你们来我家,你们能告诉我刚才是怎么进教室的?(我们是听音乐进教室的,我们是取牌进教室的)幼儿入座后,互相观察牌的颜色,感受规律。

  二、操作探索:

  游戏㈠观察串珠,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师:出示两串串珠(一串是有规律的,一串是没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串串珠各有什么特点?师:哪串珠子串的有规律?

  师:哪串是没有规律的?

  师:哪串珠子串的漂亮?

  师:那就请小朋友也试着串出一串有规律的串珠吧!教师播放动感音乐,小朋友开始串珠子。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我是按二个绿色二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我是按三个绿色一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幼儿纷纷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大家的作品都很好。下面,就带好自己的串珠,摆个姿势小熊给你们照个相吧。

  小结:设计本环节,就是让幼儿感知有规律的串珠更美,并能从中找出简单的规律。

  游戏㈡迎新年。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1、铺地板。

  教师在演示版上布置小熊的家。说,"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小熊开始装修自己的房子。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小朋友愿意帮助小熊吗?"幼:愿意。

  师:小熊说,铺地板得按着它要求的规律来铺。"小熊小熊装新房,地板铺得真漂亮。黑白黑白有规律,铺完地板又刷墙。"(老师拿出一张自制的黑白变化规律的地板图片,请幼儿观察。幼儿观察地板颜色变化的规律后,按规律镶嵌)

  2、刷墙。

  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了,再帮我刷刷墙吧。"小熊家的墙壁是要刷彩条状图案的。小朋友仔细听,墙壁彩条的'颜色是怎么排列的?"小熊小熊装新房,又铺地板又刷墙。红蓝黄、红蓝黄,按着规律来刷墙。"(老师拿出自制图片,请幼儿观察墙壁彩条,按着彩条规律在插板上镶嵌)

  3、挂彩灯。

  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墙壁刷完,再来帮我挂彩灯吧。"小熊家的彩灯也是有规律的。看谁设计的最好,小熊就选谁的彩灯挂在门口。

  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表扬"彩灯"设计有创意的小朋友。并请最有创意的小朋友在教师的演示版上"挂彩灯"。

  小结:设计本小节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规律,按规律推理,并能用镶嵌在插板上把规律摆出来。

  游戏:"风水轮流转"

  4、身体体验:幼儿围成一圈,按规律做动作。

  师:游戏方法:小朋友一边跟我说儿歌"请你先来拍拍手,请你再来拍拍肩,最后再来跺跺脚。"一边从壮壮小朋友开始,依次做这三个动作。轮完一圈为止。如果哪个小朋友做错了动作,就进圈里给小朋友表演个小节目。好不好玩?

  幼:好玩!游戏开始……

  三、活动延伸:小朋友今天来小熊家玩得开心吗?接下来和小熊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很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的。

  活动反思: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2.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3.感知蛋壳艺术美,并对蛋壳工艺感兴趣。

  教学重点

  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教学难点

  让幼儿能够利用不同的工具区分生蛋和熟蛋,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纸盒,里面有两只玩具小鸡,生、熟鸡蛋每人一枚,盘子若干。

  2.手电筒20个、放大镜20个,每个小组一盆盐水;小粘贴、彩笔若干、黑板、粉笔。

  3.教师制作的蛋壳工艺品,如不倒翁、脸谱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律动:动物怎样叫,师生问答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引导创编:师: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

  2.分组讨论

  教师出示小鸡:“可爱的小鸡叽叽叽,小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再提出一个关于小鸡的问题让你旁边的小朋友回答好吗?”

  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讨论,回答对方的`问题。

  (二)组织活动

  1.启发思考

  提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鸡的妈妈是谁?可爱的小鸡是鸡妈妈用鸡蛋孵出来的,是用我们平时吃的鸡蛋吗?熟鸡蛋能孵出小鸡吗?

  2.尝试探索——游戏“鸡妈妈的蛋”

  a.教师取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后提问:“鸡妈妈分不清了,我们怎样才能帮它知道哪一个是生鸡蛋哪一个是熟鸡蛋呢?”(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回答后将两个鸡蛋剥开,引导他们观察熟鸡蛋蛋黄和蛋清的区别。

  磕一磕试试(教师演示磕开生蛋和熟蛋)。

  带领幼儿观察磕开的生蛋和熟蛋,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小结:生蛋会流动,是液体,蛋清是透明的;熟蛋不会流动,是固定,蛋清是白色的;

  b.自由探索

  提出要求:不碰碎蛋壳,怎样区分生蛋和熟蛋呢?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提问幼儿想到的好办法。把幼儿的想法以记录表的形式画在黑板上。请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工具,为熟蛋做好标记。

  教师小结:

  闻一闻:用鼻子

  看一看:用放大镜

  照一照:用手电筒

  转一转:用小手

  放一放:放入盐水中

  c.鼓励讲述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怎样做标记,采用什么方式,并记录发现的结果。

  (三)总结评价

  对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给予鼓励、肯定,并再次启发:除了鸡妈妈外,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

  小结:蛋也叫做卵,凡是会生蛋的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动物。

  (四)欣赏图片

  1.提问:“小鸡是我们最熟悉的卵生动物,鸡蛋也非常有营养,是我们每天都要进食的食物,可你知道蛋壳有什么作用吗?

  引导幼儿思考。

  2.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蛋壳艺术作品图片,激发幼儿对蛋壳艺术的喜爱。

  师:蛋宝宝的用途可多了,它不仅能孵小鸡,还能吃,还有鸡蛋壳还能做成漂亮的艺术品,蛋壳可以做小人,碎蛋壳还可以做漂亮的粘贴画呢!

  (五)活动延伸

  尝试用蛋壳制作工艺玩具,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六)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不仅帮鸡妈妈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还欣赏了这么漂亮的蛋壳,开心吗?”

  师:“回到家后,把我们今天学到的怎样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方法,教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火锅里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锅可以暖和身体。

  2.体验大家一起“吃火锅”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前墙面和语言角张贴“火锅”的图片;幼儿有品尝“火锅”的经验;故事录音;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冬天里我们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身体暖和起来?

  2.欣赏故事

  (1)听听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是怎么让身体暖和起来的?(吃火锅)

  (2)火锅里都放了些什么呀?为什么?(重点:各动物喜欢的食物对应起来)

  3.说说议议

  (1)你们吃过火锅吗?

  (2)在吃火锅时你最喜欢吃什么?

  (3)大家一起吃火锅感觉怎样?

  小结:冬天吃火锅,大家围一桌,又暖和,又开心。

  4.操作体验

  (1)今天我们也来“吃火锅”。请你选择能放进火锅的.东西把它撕下来黏贴到火锅里。

  (2)幼儿操作。

  (3)交流分享

  你的火锅里放了些什么?

  4.延伸活动

  (1)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能放火锅里面烧?

  (2)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也不能放火锅里烧?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幼儿进行操作时在桌上垫上报纸,避免浆糊粘到桌面。

  2.活动结束后,可以在娃娃家放置相关的火锅材料,对活动进行延伸。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科学教案【经典】08-16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经典)08-21

科学教案(精选)08-24

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精选]08-13

【精选】科学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