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04 10:13:2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必备[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必备[5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综述本活动将现实生活中的多种运动形式及力的作用渗融在童话情景中,使物理现象集中自然,而又夸张滑稽地表现出来。幼儿在忍俊不禁的大笑中,更具体、更清晰地认知了运动形式和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夸张、滑稽的故事,具体、清晰的认知运动形式和力。

  2、对运用各种工具、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情形进行描述。

  重点难点

  幼儿对用各种工具、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情形进行描述。

  教具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7—19页

  活动流程:

  一、大床、大桌、大椅子。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小节。

  2、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国王睡在很大很大的床上,

  他起了床,怎样下去呢?坐在大大的椅子旁吃早饭,怎样把吃的东西运上去呢?吃完饭,怎样从大大的椅子上下来呢?

  3、故事里是怎么讲的呢?教师讲述故事第二节至第六节(从“每天早上”至“仆人们又用滑轮把他吊下来”)。

  4、吃完早饭,住在大宫殿里的国王还会有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大宫殿、大花园、大澡盆。

  1、吃完饭,国王想到花园里去,可是国王怎样才能走出那么大的宫殿呢?国王的.花园更大了,他怎样才能走上一圈呢?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如何省力的、比较快的走出宫殿,并在花园里走上一圈。

  3、幼儿充分反思后,教师讲述故事七至八节。

  4、国王玩累了,到一个很大很大的澡盆里洗澡,会怎么样?

  5、引导幼儿想象,并描述国王在大大的澡盆里洗澡的情形。

  6、教师讲述故事第九节至结尾(从“国王玩累了”至结尾)。

  三、喜欢大东西的国王

  1、这个国王的一天有趣吗?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个故事,还要想一想仆人是用什么办法帮国王的。2、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

  3、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17——19页,引导幼儿结合画面。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地进行想象。

  2、 能大胆表述,积极参与故事的续编。

  3、 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图片、笔、美术纸、KT板、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开出租车的小猴”,引起兴趣。提问:你们坐过出租车吗?森林里也有一辆出租车,看看都带了谁?

  二、 教师边演示图片边有表情的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问:小猴说“别急,包你满意”,他会帮小熊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老师继续讲述故事内容,并提问:

  1、 蛋宝宝为什么在马路边伤心地流泪?

  2、 小猴是怎样帮助它的?

  3、 小动物得到小猴的帮助开心吗?

  4、 小猴开心吗?为什么?

  三、续编故事

  1、 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小猴出租车,看看又有谁来了?(出示长颈鹿的教具)讨论并提问:如果它来坐小猴出租车会遇到什么困难?请你想个办法帮它解决。

  2、 教师运用故事里的对话示范续编故事。

  3、 出示更多的小动物(大象、小白兔、企鹅、螃蟹等),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学习续编有趣的故事情节,自由讲述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在集体中大胆地讲述自编的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省编教材《动物王国》,在孩子的心目中动物的形象是非常可爱的、善良的',他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更想了解动物的特征,进入此主题之前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了有关动物的书籍和碟片,以及游玩了红山动物园、常州恐龙园,因此选择了这节以小动物为主题的语言课,符合幼儿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合理想象的能力,也促进了幼儿续编故事能力的发展。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喜欢大东西的国王》将现实生活中的多种运动形式及力的作用渗融在通话情景中,使物理现象集中自然,而又夸张滑稽地表现出来。幼儿在忍俊不禁的大笑中,更具体、更清晰地认知了运动形式和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夸张、滑稽的风格。

  2、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故事中的幽默情节,并能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

  3、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运用已有经验,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选择和匹配。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纸、记号笔、自制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喜欢大东西的国王》,国王会喜欢哪些大的东西呢?请你们猜一猜。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想,关于这位国王的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师:“从前有一位国王,他什么东西都喜欢大大的,他造了一座大大的宫殿,宫殿里有大大的桌子、大大的床。”

  师:大大的床到底有多大呢?请你们仔细看看图片。(幼儿看图片描述,床的大小)

  师:那么高那么大的床又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师:你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错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王的仆人们用了什么好办法?仆人们用了什么办法啊?

  小结:原来仆人们用滑轮把王国吊下来,仆人们为什么要用滑轮呢,滑轮有什么好处?看来滑轮的本领还真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便捷。

  师:国王起床后,坐在桌子旁准备吃早餐,你们看他的桌子怎么样啊?国王吃的食物怎样才能摆放到又高又大的桌子呢?

  师:别着急,你们瞧仆人们搬来了什么?跷跷板,他们会用跷跷板怎样把食物送到大桌子上呢?

  师:你们的这个点子给仆人们很好的启示,(仆人们把面包放在翘翘板上,一个仆人仆人往上一跳,只听“呼”的一声,面包往大桌子上飞去。仆人们又把苹果、梨子、桃子放在跷跷板上,有一个仆人往翘翘板上一跳,呼”“呼”“呼”一样一样的水果都飞上了大桌子)。有趣吧!

  师:那接下来国王还会被哪些大大的东西所困扰呢!你们瞧仆人们带来的几样工具分别是带磁铁的吊钩、溜冰鞋、滑轮吊篮、请你们利用这三样工具,帮助国王解决烦恼?给它们配配对,连连线。

  师:说说选择的理由

  师:你们的选择合理吗,能帮得上国王吗,赶紧来看看聪明的仆人们是怎样选择的。

  二、自主阅读,提升主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故事。

  师:听完这个有意思的故事,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被逗笑了。看来我可以封自己为“幽默大王”了。你们想当”幽默大王“吗?大胆试一试吧!师:请用好听、有意思的话,将国王在大桌子上吃饭的事情,完整的表达出来。

  要求:1、用好听的词语、句子,或者象声词,如“嗨哟嗨哟”“呼哧呼哧”等。

  2、谁能把大家逗笑,谁就是“幽默大王”。

  幼儿自主阅读,完整讲述。

  师:看来我们身边藏着这么多“幽默大王”,原来自己讲故事是一件这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请你们再次翻看故事书,你发现什么了?最后一页是空白的。国王还会喜欢什么大大的东西?还会碰到什么困扰?请你把它画出来,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明天把故事书带过来跟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我用谈话的方式引出了喜欢大东西的'国王,首先让幼儿猜测:国王喜欢什么大大的东西。然后我进行故事第一部分的讲述。第二个环节,我仍然将问题抛给孩子:国王的床和桌子非常大,他应该怎么解决困扰呢?经过孩子的讨论之后,再讲述故事的下面一部分。第三个环节请孩子思考:喜欢大东西的国王还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可以用什么工具来解决。最后一环节是孩子自主翻阅图书,进行完整讲述故事。

  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来看,故事本身还是相当吸引大家的。由于故事是分段讲述的,并且并没有一开始就完整地讲给孩子听,所以虽然请孩子们猜测了很多次,但他们的兴趣始终很高。

  本次活动切入的目标是借助夸张的故事情节来体验故事的夸张和滑稽,同时更整合了一部分科学知识的渗透,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关注这几方面的融合,哪个是载体部分,哪个是目标重点,哪个是渗透介入的。只要教师把握好了各方面的尺度,才能真正把活动上成有价值的语言活动,否则就只是故事的简单复述。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卡片。

  2.幼儿用书:《一望二三里》。

  3.可敲击出柔和声音的`木筷、积木。

  4.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播放古筝音乐)这段音乐好听吗?你感觉是在什么地方?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呢?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古诗,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欣赏一下吧!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1.教师第一遍朗诵时,运用手势、速度缓慢地进行。当说到数字时,手指点相应的字。

  2.分析诗中内容。

  (三)出示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画面的意境。

  1.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2.引导幼儿共同寻找答案。

  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以及动作、语言,逐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重点让幼儿理解“望”、“烟村”等词义。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这首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四)教师借助动作引领幼儿学念古诗。

  (五)用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可安排幼儿分个别或小组背诵诗歌。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于是我在活动准备中特意增添了相应的字卡和图示,在活动的相应环节给予幼儿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幼儿借助字卡来记忆每一幅图的内容;还有就是活动环节一经过调整后组织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将幼儿两两讲述改为师生共同讲述后,幼儿在老师的言语带领下讲述得更是带劲,再加上讲述时教师对个别表现突出幼儿的及时表扬,更增强了幼儿大胆讲述的信心;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成率较高。

  整节课的各项常规都非常好,孩子们与我的合作很好。本节课让我体会到:一节课要想上的好,不仅平常要对各项常规的培养;更需要的是准备好上课的各项思路和物质。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我们正在开展"春夏秋冬"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探索、发现着四季不同的特征。现在正值春季,孩子们发现花朵们最喜欢春天,春天有色彩斑斓的花。"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优美的散文,散文中色彩斑斓的鲜花变得神奇,会给动物们带来美丽的梦。借助散文,通过渲染优美的意境,激发孩子们想说的欲望,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美梦。

  活动目标:

  1、大胆交流自己做过的梦,体现分享的快乐;

  2、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创编不同的简短诗句。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散文课件;

  2、梦姐姐娃娃;

  3、小花篮。

  活动重难点:

  1、猜猜小动物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取向:创设睡觉的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交流做过的梦的欲望。

  1、PPT出示汉字——花篮师:认识这两个字吗?

  2、出示实物花篮师:真棒,是花篮。看!我这有个花篮,漂亮吗?猜猜是谁的花篮?

  3、出示PPT——梦姐姐(配合节奏拉上窗帘)师:这是梦姐姐的花篮。梦姐姐在干吗啊?嘘……我们轻轻的,别吵醒了梦姐姐的美梦。

  4、说说我的梦师:每个人都会做梦,你们做过些什么梦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经验提升: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有时会做美梦,有时会做恶梦,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

  二、欣赏散文

  1、梦姐姐和她的花篮——课件第一段师:梦姐姐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几个美丽的梦,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价值取向:通过课件、音乐起到感受散文优美意境的作用。

  2、小黄鸡的梦——课件第二段师: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的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猜猜它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价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为交流与创编铺垫。

  3、小青蛙的梦——课件第三段师: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绿色的梦是怎样的呢?

  4、鹦鹉的梦——课件第四段师:鹦鹉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鹦鹉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红色的梦里会有什么呢?

  5、完整欣赏师:梦姐姐的花篮真神奇,会让小动物们做各种各样颜色的美梦,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小动物们的美梦吧。

  小动物们做了这么美的梦,心情会怎样啊?

  价值取向: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体验做美梦的心情。

  三、小朋友的梦师: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比小黄鸡、小青蛙和鹦鹉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现在,美丽的梦姐姐就要来啦,让我们闭上眼睛,看看她会送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那么你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呢?(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花送入幼儿手中)哇,天亮了,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呢?

  价值取向:尝试用"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样的梦。我梦见……"语句表述。

  四、活动结束和同伴、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美梦。

  价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

  活动评析:

  1、教学方法注重情境的渲染,一方面配合活动环节打开与拉上窗帘,营造了天亮了和天黑了的情境,将幼儿巧妙地带进了美丽的梦乡。另一方面,教师扮演梦姐姐趁幼儿做美梦之际,送上各种颜色的花,是活动的点睛之笔,激发了幼儿踊跃交流美梦的欲望。

  2、教学中注重师幼互动,在欣赏散文诗,教师会引导幼儿跟着散文一起思考,并跟着教师一起说,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开口说。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28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