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15 11:19:1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常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常用[8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之美。

  2、初步学习用甜美、自豪的声音朗诵诗歌。

  3、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幅;图夹文儿歌大图片;小图卡:文字“南”、“北”。冬爷爷、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围着火炉吃西瓜。

  2、抒情的背景音乐,笔记本。

  3、教师和幼儿事先共同收集“祖国大、祖国美、祖国物产丰富”的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探究祖国之大。自然认读文字“南”、“北”。

  (1)老师要请小朋友看一样东西。

  (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什么?谁能在地图上找到祖国的最南边和最北边?

  (2)教师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南”、“北”,幼儿自然地认读。

  (3)地图上最南边和最北边是哪里?(最北的地方是漠河,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

  2、了解南方与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1)讨论:每个地方的天气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那里的'孩子又会做些什么呢?(北方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南方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2)随着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3、幼儿欣赏诗歌。

  (1)教师结合小图卡,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教师: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注意让幼儿感受到祖国的大、祖国的美,激起幼儿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3)教师:这首诗歌是怎么赞美我们祖国的?它的语句听上去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简练。)

  4、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看着小图卡,跟着教师朗诵诗歌。

  (2)幼儿分成两组轮流朗诵诗歌的第二句、第三句,共同朗诵第一句和最后一段。

  (3)全体幼儿起立,跟随教师在音乐声中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4)结合诗歌内容表演相关的动作。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有节奏地朗诵。

  2、通过观察图夹文的儿歌形式,每一句儿歌结尾与下句句首的形象一致。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策略记忆儿歌内容。

  3、利用不同的表情、动作体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活动准备:

  1、板书儿歌文字,西游记角色图片各2张。

  2、幼儿用书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语言的形式,引出主题,激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

  下面我给幼儿念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二、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出示幼儿用书,放在实物展示仪上放大,教师边念儿歌边指放出来的图文。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找出儿歌中的规律。

  教师:你们仔细看看图夹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句首尾人物相同”的规律。

  教师: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幼儿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每两句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幼儿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启发幼儿借助实物展示仪放出来的图夹文儿歌的表现形式,尝试有表情地记忆和朗诵儿歌。

  4、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可引导幼儿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念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

  重点: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会朗诵儿歌。

  难点: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并找出和发准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效果分析:由于孩子们对孙悟空特别感兴趣,活动开始前我先出示这四个人物的形象,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一下子激发出来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情绪饱满学的都很高兴。活动效果也非常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2、喜欢玩影子的游戏,对影子的变化感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幼儿已初步了解影子的成因与特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夜晚的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那跟我一起到森林里去瞧一瞧。小动物在黑森林里找到了一样东西,猜猜看这是什么?

  (PPT出现灯光图片)老师:原来,一群小动物找到了一只手电筒啊!一按按钮,咦!墙面上出现了一只手的影子,是谁的手呢?大家慌忙四处看。原来是两只小兔子。你们看看,小兔子的影子怎么会是一只手呢?

  总结:原来两只小兔子肩并肩坐着,兔耳朵照过去就是手指的样子。

  二、观察图片,讲述内容

  1根据兔子造型,猜想影子形状老师:哈哈真好玩,这下俩只小兔子觉得很有趣于是又变了一个动作,你们瞧这次的'影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2打开 大象与蝴蝶图:

  观察并且讨论:这是谁的影子呢?会是谁编出来的呢?

  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小蝴蝶是怎么摆出水龙头开关的造型的?

  3打开 全体动物图老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小动物们玩的很开心!本文大象对小伙伴们说:我们一起来玩吧!于是大家都走到了手电筒的面前!瞧。这次这么多小动物会变出什么样的影子呢?他们是怎么合作的?

  总结:原来大象躺在地上,小动物都站在大象的腿上才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变出了一颗大树的影子呀 。你们觉得小动物们有趣不有趣?

  三、出示图片,欣赏完整故事老师:接下来请听周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给你们讲一讲(附故事)夜晚的森林里,动物们发现了一个手电筒,一按按钮,一束圆圈的光照在墙壁上。咦?谁的手?大家慌忙四处查看,原来是俩只兔子坐在手电筒面前。怎么回事?"手影"又变了。哦,原来是俩只兔子背靠背坐在那里。哇!真好玩!这下所有的动物都高兴起来,他们轮番表演,又摆出了好多种姿势,墙壁上出现了好多有趣的影子。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最后大家集体合作,做出了一颗大树的影子,用的可是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哦!

  四、活动延伸

  老师:动物们合作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照出意想不到的影子,玩的十分开心。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好伙伴一起合作照出有趣的影子呢?你们能想到什么造型呢?我们可以去班级里的区域角玩一玩,试一试。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和平,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音乐的美。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提琴音乐、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头饰、狐狸头饰、小鸡头饰、老虎头饰、兔子头饰等。

  3.自制大图书一本。

  4.梨子树一棵,自制梨子小提琴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导入主题,为故事的讲述创造氛围,让幼儿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欢音乐吗?

  (2)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3)听,你们想知道这段音乐是谁演奏的?请他出来吧﹗

  2、配班老师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现,讨论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大图书中的一幅,引导幼儿想像创编故事内容。

  (1)这是在什么地方?

  (2)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他会怎么做呢?

  (3)它为什么要做小提琴?

  4、随着音乐完整观察图书一遍,让幼儿说自己的感受。

  5、结合画面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并详细分析故事内容。

  (1)小松鼠发现了大梨子是怎样做的呢?

  (2)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小松鼠拉琴的样子闭上眼睛吧!

  (3)狐狸听见了什么?它会对小鸡说什么呢?

  (4)狮子听见音乐,它会怎样做呢?

  (5)种子落到地上会怎样?

  (6)假如你是小松鼠,看到那么多的梨子,你会怎么做呢?

  6、运用多媒体欣赏第二遍故事后,讨论:

  (1)如果没有音乐,森林会是什么样呢?

  (2)如果你听见了音乐,你想干什么?

  (3)小松鼠用音乐给大家带来快乐,你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7、总结结束,幼儿尝试用梨子小提琴模仿演奏。

  活动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节比较经典的大班语言活动。为了让其更加适合我们班的孩子学习,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我做了一定的修改。从活动的实施效果来看,目标达成度还是较高的,活动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始终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孩子,将鼓励的目光投射给孩子,始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还注意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提问都比较有价值、有意义。

  运用生动而形象的PPT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将《我和你》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其中,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和童话的'的意境美。通过听、看、想、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

  设计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去体验和感受作品的内涵,有了对自己角色的正确感知,孩子们表演的时候显得更投入、更能将角色特点表现出来了。此时的我扮演着大树和孩子们一起表演,和孩子一起感受到了故事表演所带来的乐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2、了解外出行走的基本常识,培养安全意识、

  3、发展走、跑、平衡等方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好游戏场地。

  2.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快上小学啦·上学去》。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讨论。

  (1)图片上是什么地方?

  (2)你能自己走路去学校吗?

  (3)过马路有红灯怎么办?

  (4)走路应该走马路的哪一边?

  2.体育游戏——到学校去。

  (1)教师讲解并示范“到学校去”的行走路线和相关的.动作:绿灯亮后步行出发,跳过小沟,走小小桥,给汽车让路,横穿马路到达“学校”。

  (2)幼儿分组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3.活动小结:教师鼓励幼儿自己走路上学去。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利用亲子手册中所提供的游戏棋棋纸,与幼儿一起玩“上学路上”游戏棋。

  2.语言区中提供有关“上学去”的图片,图书,引导幼儿讲述、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

  2、知道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会谦让。

  3、乐意参与讲述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小熊、山雀、小刺猬、小山羊、小狐狸 、哪条路离小兔家最近?哪个人能摘到上面的苹果?音乐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音乐盒)打开音乐盒里面就会传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可真神奇啊!那你们觉得这么漂亮的音乐盒会是谁的呢?瞧他来拉!

  二、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插问:

  1、这可真是一个难题,你们赶紧给他想想办法吧!

  2、好的,那小熊是怎么做的呢?

  3、咦,小刺猬会想出什么好办法?

  4、音乐盒没翅膀,怎么会飞呀,赶紧出出主意?

  5、小狐狸又会想出什么好办法?

  6、你们觉得谁想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小结:小熊有了好东西并没有独自分享,而愿意跟大伙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中家的意义,萌发幼儿爱家爱国的.情感。

  2、感知诗歌中美丽的情景和优美的语言。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大海、森林、果园、天空(只有线条,不上色彩。)

  2、小插图:小鱼、小鸟、星星、桔子、娃娃。

  3、中国的标志性建筑“长城”、“天安门”等。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教师演示动画)春天:小鸡尾巴挡雨夏天:蜗牛尾巴扇风秋天:小兔尾巴扫叶冬天:小猫尾巴保暖

  (2)说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2、完整欣赏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继续仿编新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结合礼仪宣传单"中的图片,尝试用完整而连贯的语言,讲述出礼仪宣传知识。

  2。具有环保意识,并体验做礼仪宣传员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知道些礼仪相关的知识。

  教学具准备:宣传员绶带一条;礼仪宣传单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了解什么是"礼仪宣传员"

  导语:看看,今天老师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知道"礼仪宣传员"是干什么的?

  小结:原来,礼仪宣传员就是向周围的人宣传一些礼仪知识,呼吁大家共同来讲文明、懂礼仪的。宣传的`时候要注意礼貌用语哦!(“您好!打扰一下,我是幼儿园的小小礼仪宣传员,能耽搁您一点时间吗?”)

  二、自由表述,唤醒原有礼仪经验。

  提问:你们都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这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结合宣传单图片,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宣传"的内容。

  1。集体看图,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1)提问:这是一张关于什么的宣传单?

  如果浪费水,会带来什么危害?(幼儿讲述,教师记录)

  谁能结合图一句完整地话来说说危害?

  (鼓励孩子用如果就的句式讲述)

  (2)提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呢?

  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提问:珍惜水资源,我们生活就会变得怎样?

  (4)提问:谁能把这张宣传单上的内容完整地说出来呢?

  2。分组讲述,尝试用完整而连贯地语言表述

  提出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宣传话题;

  在"危害"和"行动"一栏,贴上你想宣传的内容。

  谁说的完整而连贯,就可以带上小绶带成为一名"礼仪宣传员"。

  (1)幼儿分组自由讲述。

  (2)集体交流分享

  四、延伸内容,结束活动

  结束语: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到哪里去进行宣传呢?

  就让我们从家人、亲朋好友等身边的人开始,呼吁他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9-09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