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18 08:50:4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锦集【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中班教案锦集【4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做个好孩子并不难》的主题活动中,第三个部分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生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逐渐形成相应的习惯。

  《我会整理》就是在具体的生活物品中,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分类,并学习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并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2、学习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并尝试设计标记。

  活动准备:

  1、玩具、食物、服饰三大类物品的图片若干

  2、三个颜色不一样的盒子;幼儿人手一张白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请小朋友说说妈妈是怎样整理家里的物品的。

  一、物品大展示

  ——豆豆家里的东西可真多,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教师出示各种物品的图片,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

  ——豆豆不会整理,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该怎么整理呢?

  二、物品大分类

  ——整理就是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那么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处?哪些属于是同一类的?

  ——幼儿将图片根据用分成3类。

  ——集体检查分类情况,说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处,属于什么类别?

  ——出示三个小盒子,幼儿依次将整理好的物品图片摆放到盒子里。

  三、物品大标记

  ——今天,我们帮豆豆将家里吃的、玩的、穿的都整理好了,那怎样让豆豆知道盒子里装着什么呢?

  ——如果盒子里装着吃的东西,可以画什么标记?

  ——都是玩的怎么画标记?

  ——有什么标记一看就知道是穿的东西?

  ——请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发挥创造想象,画出标记图。

  ——幼儿按自己设计的标记贴到相应的盒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幼儿标记展示

  ——幼儿共同欣赏同伴设计的标记,进行评价。

  认识物品,简要讲述物品用途。

  激发兴趣

  引导幼儿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个别、小组操作)

  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为同一类物品设计简要的标记。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时、乘车过程中及下车时的安全常识。

  2、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用小椅子搭建一个公共汽车的场景,方向盘一个。

  2、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乘车时应该注意什么。

  1.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地方秋游。乘什么车去呢?乘车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内容,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操作卡片,让幼儿分析原因,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2.你们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的呢?

  3.小结。

  我们乘车时,首先要依次排队上下车,不能拥挤;上车后找到座位坐稳或用手抓住扶手站稳;乘车时不能哄闹,不能将头、手伸出窗外;在车上不能吃带壳、核、小颗粒的.或棒状食品;车停稳后才可以依次下车。

  二、组织幼儿在设置的汽车情境中游戏,巩固幼儿的安全乘车常识。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2.将幼儿扮演乘客和安全检查员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中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趣。

  2、了解眼睛、耳朵等五官各有用处,并懂得保护自己的眼睛与耳朵。

  二、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同的五官(眼睛、鼻子、嘴巴等)各有不同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嘘………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听到的?

  小动物也有耳朵,你们知道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本领吗?可是,有一只小公鸡却要向别的小动物借耳朵,别的笑动物会借给它吗?为什么?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第一遍,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 故事里讲了什么事?

  * 小公鸡向哪些小动物借耳朵了呢?它们借给小公鸡了吗?

  3、利用挂图分段讲述故事,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

  第一段:故事从开始讲至“小公鸡发愁了。”

  提问:小公鸡的眼睛怎么啦?为什么发愁?怎么办?

  第二段:续讲故事至“没有耳朵我会被大灰狼吃掉的。”

  提问:*小公鸡向谁借耳朵?小狗借给它了吗?小狗是怎样说的'?

  *小公鸡又去向谁借耳朵?蝙蝠借给它了吗?蝙蝠说了什么?

  *小公鸡第三次向谁借耳朵?小兔借给它了吗?小兔说了什么?

  第三段:续讲故事至结束并讨论。

  提问:小公鸡借不到耳朵,它的妈妈是怎么跟它说的?

  *小公鸡后来是怎么做的?

  *说一说眼睛有什么用处?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眼睛?

  小结:我们小朋友要少看电视,多看绿色植物,上小学后看书写字多了还要天天做眼保健操,保护我们的眼睛。

  4、教师生动有表情地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5、讨论:

  *小动物们为什么不愿意借耳朵给小公鸡呢?

  *你知道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用处吗?(如:兔子的耳朵很灵,能散热;松鼠的耳朵很多毛,适合住在上等等)

  6、教师总结结束。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会听音乐信号,大胆地运用身体(躯体、四肢等)表现各种各样的门。

  2、喜欢和同伴一起玩音乐游戏,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

  1、创设古城情境;积木、门帘、门童图片等;

  2、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以“带大家到古城里玩”的口吻组织幼儿随《坐火车》的音乐愉快地律动入室。

  (二)练声《古城在哪里》

  提醒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学会和教师进行对唱。

  (三)学习歌曲《城门打开》

  1、教师以“进不了城门”的口吻引出歌曲,并有表情的范唱。

  2、以“过第一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3、以“过第二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练习难句“我要我要走进来”。

  4、以“过第三道门”的形式鼓励全体幼儿结合动作有表情地演唱。

  (四)音游《城门打开》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及玩法,并扮成城门宝宝示范游戏。

  2、全体幼儿扮成城门宝宝游戏,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变门方法。

  3、男女幼儿分角色游戏,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

  (五)律动出室

  以“天黑了,该回家了”的口吻组织幼儿搭火车出室。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精选]10-06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30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