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26 12:07: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3篇【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3篇【优秀】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内容:秋天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中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2、理解词语:随风飘荡、饱满、沉甸甸。

  3、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图片 录音 彩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你们看到的秋天是样的?

  2、秋天有些什么?

  二、欣赏诗歌

  1、幼儿完整欣赏教师的配乐朗诵,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2、提问:

  (1)诗歌里说秋天是什么样的?

  (2)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段?

  3、出示图片,再次有感情的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并学习短句。

  4、提问:

  (1)秋天,白杨、梧桐、枫树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裳?

  (2)美丽的落叶在空中怎样?它们像什么一样?(理解词语:随风飘荡)

  (3)为什么说秋天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理解词语:饱满、沉甸甸)

  (4)诗歌中把落叶比作什么?蚂蚱、蟋蟀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三、再次欣赏诗歌

  1、幼儿再次欣赏诗歌,可以跟着录音机轻轻地朗诵。

  2、幼儿边看图片,边跟着老师朗诵。

  3、提问:你觉得诗歌中哪些句子很好听?

  四、画秋天

  幼儿一边欣赏诗歌以便将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附: 秋 天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阵阵秋风吹呀吹。

  白杨、梧桐换上了黄色的衣裳,红红的枫叶正漂亮。

  美丽的落叶随风飘荡,像红蝴蝶,黄蝴蝶在跳舞一样。

  迎着秋风开放的菊花,放出阵阵清香。

  看:蚂蚱蹦蹦跳跳,蟋蟀蛐蛐叫,

  好象在对小朋友说:“快,快,快到田野里跑跑!”

  秋天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

  颗颗稻谷闪金光,朵朵棉桃开口笑。

  粒粒大豆多饱满,沉甸甸的果子压得树枝弯下了腰。

  摘下又红又大的苹果,

  送给农民伯伯和阿姨。

  啊!丰收的秋天多么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和捕捉人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表达。

  2、知道礼物的含义,尝试真诚地制作和赠送礼物。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导入,理解礼物的含义

  ——喜欢礼物吗?为什么?

  ——礼物代表什么呢?

  二、捕捉特征,绘制礼物

  ——孩子们,今天是我们学校五十年的校庆,来了那么多的嘉宾和我们一起庆祝,我们来为大家画像做礼物好吗?

  ——幼儿寻找对象,开始做画。

  教师观察幼儿对人物特征的捕捉。

  ——(反转画板)来猜猜画的是谁?

  请幼儿来说说自己猜出来的嘉宾,并说出猜出的原因

  如:有幼儿很难猜出的画像,请作者来介绍,大家一起修改,协助幼儿一起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小结:画人物时要先看脸型,再看发型,最后看五官和衣着,寻找与众不同的地方。

  三、美化作品,准备礼物

  ——现在,你们觉得可以把画像作为礼物送给客人了吗?为什么?

  —— 什么可以让礼物变漂亮?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办法来美化作品,体现自己的心意和对客人的尊重。

  四、送礼

  ——送礼物吧,怎样可以让别人乐意接受你的礼物

  设计思路: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时逢新年佳节,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加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节日的主要活动中,如: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或者参加PARTY。孩子们经常会接受礼物或赠送礼物,但,我们发现:

  1、孩子们对接受礼物习以为常,却很少由自己向别人赠送礼物。

  2、孩子们觉得礼物都是买来的',贵的就是好的礼物。

  3、孩子们在接送礼物时显得拘束或扭捏,尤其是面对比较陌生的客人时,缺乏自然的态度和方法。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循环”的概念,对“循环”的故事感兴趣。

  2、根据画面线索创编成循环往复的说不完的故事,有序、连贯地讲述。

  3、愿意并能够使用“绿油油”、“哗啦啦”、“一颗一颗”等词语,让创编出的故事更加生动。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图片(树、蚕、雨、食物、牙齿等等。)

  活动过程:

  一、以传统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循环故事的兴趣。

  1、提问: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听短故事还是长的故事?你觉得听多长的故事才过瘾呢?

  2、教师结合PPT讲述经典的循环故事《从前……》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二、集体创编循环故事。

  1、提问:你们可以编一个这样循环、讲不完的故事吗?

  2、出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树木图片,幼儿教师进行编故事PK,创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说不完的故事。

  (1)请个别幼儿根据四季的树木图片,创编循环故事。

  (2)教师和幼儿PK创编循环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故事的独特结构特点——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三、分组创编循环故事

  1、教师提供蚕的生长过程、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等主要关系图片,作为幼儿创编循环故事的素材。

  2、幼儿自由分成四组,创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循环故事。

  3、每组请一位幼儿做代表或集体讲述小组创编的循环故事,教师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现场评价。

  四、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已有的创编故事经验,根据一幅图片创编循环故事。采用接龙的方式请幼儿用“我要去……看……”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后把幼儿所编故事变成一个大的循环的、说不完的故事。

  五、活动结束。玩“开汽车”的游戏,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