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28 10:45:2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合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合理想象,理解图中小白兔是如何帮助小蚂蚁和鸟妈妈的情节与主题。

  2、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中的主要情节发展过程。

  3、引导幼儿在讲述时感受到帮助别人之后的快乐。

  准备:

  1、教学挂图《粉红色的雨靴》

  2、一双实物雨靴

  过程:

  (一)、感知讲述对象

  1、出示一双雨靴,问:小朋友们说说雨靴有什么用处?雨靴橡什么?它可以做什么?教师:如果把雨靴给小蚂蚁,想一想,它可以做什么?把雨靴送给小鸟,它又可以做什么?

  2、(出示挂图,教师可设想):

  教师:下雨天,小白兔穿着什么出去了?它又遇见了谁?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小蚂蚁为什么哭?小白兔又是怎么样帮助它的.?它走着走着,又遇见了谁?鸟妈妈为什么哭?小白兔又是怎么样帮助它们的呢?小白兔帮助了这么多小动物,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二)幼儿运用经验讲述:

  教师:谁能够看着这几幅图画,按照图画内容,试着讲一下,好,先在下面互相讲一下,然后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讲一讲,并给予表扬。(小朋友讲述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采用插话的方式帮助纠正)字串6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下面我们小朋友可以来听听老师是怎么样讲的?(我们小朋友在讲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方式讲讲)(1)小白兔穿着什么出门了?它听见谁在哭啊?小蚂蚁为什么哭?小白兔是怎么样帮助它的?小白兔走着走着又听见谁在哭?鸟妈妈为什么哭?小白兔是怎么样帮助鸟妈妈的?小白兔帮助了这么多小动物,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好,小朋友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老师一起来讲一遍,看哪个小朋友讲得语句连贯。

  (四)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我们小朋友可以动脑筋想一想,小白兔还可以用雨靴去帮助谁呢?请个别小朋友大胆讲一讲。并给予表扬。(下课以后我们可以互相讲一讲,它还可以用雨靴去帮助谁,怎么样帮助的?我们该怎么样向它学习呢?

  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今天听了看了小朋友帮助人的事情以后,我们小朋友以后要善于去帮助别人,因为被帮助的人会很快乐,而帮助别人的人更加快乐,让我们大三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变成一个乐于帮助人的小朋友。

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在欣赏故事时,孩子们特别喜欢配乐故事,他们听的时候也非常认真。于是,我就想是不是让孩子亲身尝试一下,给故事配乐呢?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他们听后都欢呼起来,这更加增强了我的信心。在准备语言活动《大象和蚊子》时,利用师生合作的方法,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配器演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

  2、能在倾听故事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能认真、安静的听完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三、活动准备

  小鼓一面,串铃五对,响板两个,大象头饰一个,蚊子头饰5个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随音乐拍手走进教室,师生问好,做律动,让幼儿感知乐曲的旋律。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二)、活动开始:

  1、故事导入

  (1)教师用问题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一会儿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大象和蚊子》的故事。谁先来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

  (2)出示大象的图片,让幼儿感知一下大象的外形特点。

  2、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大象和蚊子》,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教师边引导边提问:大象怎样走路?蚊子怎样飞?大象怎样摇尾巴?大象发怒时怎样?大象怎样跺脚?(让幼儿用肢体和语言模仿)

  3、根据故事情节配上乐器

  (1)故事很好听,小朋友们模仿动物的声音可真像,那我们要是用乐器来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会怎么样呢?

  (2)老师出示乐器,引导幼儿讨论:

  想一想: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大象走路?

  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大象摇尾巴?

  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蚊子飞?

  大象生气跺脚时怎么用乐器模仿?

  (3):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响板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连续敲打鼓表示大象生气。

  (4)师生合作,教师边讲故事,让幼儿用乐器模仿动物的声音

  教师用游戏的方法选一名幼儿扮演大象,选一名幼儿扮演大象的尾巴,选几名幼儿扮演蚊子。教师边讲故事几名幼儿边用乐器表演,其他幼儿一起用语言和动作配合

  (5)教师引导幼儿表演:大象来了,(幼儿用鼓声模仿)大象太累了,休息一会吧,(幼儿用声音模仿)一群蚊子飞来了,(幼儿用串铃模仿),扮演蚊子的.幼儿一起说:“好可爱的屁股呀,我们一起叮叮它吧”大象这时醒来,用尾巴驱赶蚊子,(幼儿用响板模仿甩尾巴),蚊子飞走了,(用串铃模仿),大象又睡着了,蚊子再次飞来,大象又用尾巴驱赶,反复几次,大象生气了,(幼儿连续敲鼓)这时大象站起身用大脚重重地一跺,“咚”(幼儿用鼓模仿)大象把蚊子都给吓死了!(幼儿用动作表演)

  五、活动结束

  老师幼儿的表现,然后伴随着音乐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律动,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父母合作,选择一种动物,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动物的生活特点。

  附故事

  大象和蚊子

  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的,走起路来又重又慢。有一天大象出来散步,咚咚咚咚咚咚,它走累了,就趴在草地上睡起觉来。一群蚊子飞来了,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好痒呀!就用尾巴赶蚊子,蚊子被赶跑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蚊子又飞了回来,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啦!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安全用电

  活动要求:

  1、使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得粗浅知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电源插座或插头在什么地方?

  2、讨论:幼儿园班级里的.插座为什么都要安装得这么高?(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很危险的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3、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手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里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内。

  4、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和与纸、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

  5、让幼儿说说在家中用电器时要注意什么?

  活动延伸:

  散步时,可以带幼儿从远处观察高压电的标记,教育幼儿高压电很危险,一定要远离高压电。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住在鸟窝里的小鱼》是20xx年江苏省早期教育杂志上的一个故事,讲述的内容是:小鱼莫卡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天它的妈妈和兄弟姐妹们都被鱼网捉走了,莫卡很伤心,不吃不喝,一只小鸟发现了它,为了使它快乐起来,给它唱歌,做窝,冬天来到了,虽然小鸟去南方过冬了,但莫卡住在温暖的鸟窝里感到非常的幸福。

  整个故事充满了温馨的情感色彩,情节脉落清晰明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在动物认知方面的一些前期经验,并且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积累更多关于动物的信息,因此可以尝试着把这个教学活动安排在大班上学动物王国的主题中来开展。

  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也尝试改变了以往故事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模式,从头至尾教师都没有讲述故事,而是借助音乐引发幼儿猜想、提供图片帮助幼儿架构故事框架,表达自己的感受,最终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浓厚情意,凸显语言活动中对幼儿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展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了解故事中紧张、悲伤、快乐、温馨的情节脉落,并能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

  2、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萌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

  2、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关键性提问: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个小客人,(多媒体画面出示动态的小鱼),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莫卡,你们猜猜莫卡可能会住在哪呢?”

  幼儿:莫卡可能会住在水里/莫卡可能会住在大海里/莫卡可能会住在鱼缸里

  分析:从幼儿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幼儿对于水生动物的经验,在这里教师主要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不要做过多的评价。

  小结:刚才小朋友说莫卡可能会住在水里,可能会住在大海里,也可能会住在鱼缸里,可是莫卡是住在鸟窝里的,为什么会住在鸟窝里呢?”

  二、幼儿借助音乐猜想故事情节。

  关键性提问:

  1、(播放黑色画面及第一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一段。教师:“你们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莫卡被水草缠住出不来了/莫卡被大鱼吃掉了/莫卡被人钓走了/有人在河里放了污水,莫卡透不过气来

  2、(播放灰色画面及第二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二段。教师:“这时候,你们觉得怎么了?”

  幼儿:莫卡死了/莫卡的妈妈不见了/莫卡不开心了/莫卡走丢了

  3、(播放红色画面及第三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三段。教师:“接下来又怎么样了?”

  幼儿:莫卡找到妈妈了/莫卡没有死,逃出来了/莫卡没有危险了,高兴地唱歌呢4、(播放粉色画面及第四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四段。教师:“现在小莫卡会感觉怎么样呢?

  幼儿:莫卡感到很幸福/莫卡感到很开心/莫卡很舒服/莫卡觉得很温暖

  分析:在分析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情节非常鲜明,完全可以借助音乐来引发幼儿猜想,并且这个猜想与故事情节即吻合又不约束幼儿思维,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表达。这里的提问都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要把握的关键是让孩子在音乐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去表达自己仿佛看到的故事情节,同时也可以借助自己情绪和体态语帮助幼儿捕捉线索更好地进行表达。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围绕本月主题活动“我们的家”拓展为祖国妈妈也是我们的家进行这次的活动。随着上海逐步向国际化大都市靠拢的进程,也随着世博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们选择来上海游玩甚至旅居。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遇见外国朋友的几率也在逐步上升,那么在遇见外国朋友时,我们的小朋友怎样以稳定、平和、亲切的.主人翁姿态来热情友好地招呼外宾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探讨和学习的。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外国客人,能主动地问好。

  2、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难点:了解外国客人,并能主动问好。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5幅,四名大班幼儿,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回忆国庆节去了什么地方游玩,谈论自己看到的事物。“小朋友们,你们好!国庆节已经过去了,老师很想知道国庆节放假的时候,我们的宝宝们都去了些什么地方,碰到了些什么事情啊?我请XXX”

  二、请大班幼儿情景表演,逐步导入开展活动。

  “你们说得真好。接下来老师请你们看看有些小朋友在国庆节碰到的事情。”然后大班幼儿开始表演,在表演之前让大班幼儿自我介绍表演的角色。表演过程中老师不断的拍照。

  三、表演结束后,老师一一出示挂图并适当作出说明。

  1、“谢谢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再见。”送走大班幼儿。

  2、“老师把刚才哥哥姐姐表演的照片印出来啦,你们看!”“这张是小美躲在妈妈身后的照片。”贴上数字1;“这张是小美拉着妈妈想快点逃走的照片。”贴上数字2;“这张是小美把头一扭装着没看见的照片。”贴上数字

  3、“这张是小美开心的和外国小朋友说‘你好!HELLO’的照片。”贴上数字

  四、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随之做适当的引导并归纳、总结。

  1、“好了,现在让小朋友们来说说最喜欢小美的哪张照片?”请XXX来说。”“是第几张照片呀?照片里的小美是怎样的呀?”教师适当引导。

  2、“大家说的都很好,因为祖国妈妈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小主人,看到外国小朋友要笑眯眯的打招呼,打招呼可以说什么呀?”(HI!你好!HELLO!你早!早上好!)五、律动“HELLO”的儿歌请幼儿上前表演。“

  我们学过的“HELLO”儿歌还会不会唱呀?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吗?”“大家预备好,一起唱。”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经典)大班教案09-16

[精选]大班教案09-07

(精选)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2

[经典]大班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