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电容》教案

时间:2024-03-17 15:24: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容器、电容》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容器、电容》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容器、电容》教案

  《电容器、电容》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地位与作用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⒉教学目标

  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⒊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二)教材处理

  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突破难点,不仅用实物演示,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对电容器的构造教学,让学生亲手扒开电容器,使学生感到可信,通过动手实验,本来不易于接受的较为陌生的电容器构造,一下变清楚了,使学生认识到就是前面讲过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动态的微观世界真的动了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育心理理论,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动静结合。利用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即为“动态”。教师适时设疑使学生静心思考,即为“静态”。整节课始终处于一种动静交替的节奏之中。

  2、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启发点拨与学生探索分析想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对电容器电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自己探索电量与电压的关系,教师引导得出电容器的公式,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

  沿用了自制教具、洛仑兹力演示仪传统教学手段,又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两种教学手段并用,既激发了兴趣,又增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通过演示感应起电机演示,使学生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放电情况,教师顺势指出:“出现这两种情况与这两个大瓶子有关,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就是莱顿瓶,是一种存储电荷的装置,现在叫电容器”这正是学生脑海中想问的问题,教师顺其自然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求知遇,用洗衣机电机教具展示有无电容器电机启动情况的不同(无电容器电动机不转,只有用手推才可转动,而电容器加上后动机可以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确电容器的重要作用,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首先,学生动手实验,把开电容器展示电容器的构造

  2、演示电容器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器可以充当电源。”从而建立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的作用。

  3、根据上面讲过的实验,指出“使电容器带电这一过程叫充电,使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叫放电”,接着利用模拟实验演示充电、放电过程,从而建立起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的模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4、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建立,我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演示电容器的带电量与电压的关系,让学亲自画出它们的关系曲线,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定义式,为巩固这一概念,又进行了电容器与水容器的对比说明,从而巩固了电容与电量、电压无关的结论

  (三)反馈练习

  根据学生底子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定练习内容。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知道电容器的结构,明确电容器的作用,了解电容器的工作方式,重点掌握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知道它们与电量、电压无关。

  (五)板书设计

  电容器、电容

  练习题

  1、某电容C=20PF,那么用国际单位表示,它的电容为_________

  2、两个电容器电量之比为2:1,电压之比为1:2,则它们的电容之比为()

  3、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正确的理解是[ ]

  A、电容与带电量成比B、电容与电势差成反比

  C、电容器带电量越大时,电容越大。

  D、对确定的电容器,每板带电量增加,两板间电势差必增加、

  4、用两节相同的电池给两个电容器C1和C2充电,已知C1<C2,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的电势差分别为U1和U2,则[ ]

  A、U1>U2、 B、U1=U2 C、U1<U2、

  D、无法确定U1与U2的大小关系、

  5、用两节相同的电池给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C1和C2充电,已知C1<C2,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每板的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则[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Q1与Q2的大小关系、

  《电容器、电容》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电容器概念及基本作用。

  (2)了解电容器的结构,了解常用电容器种类。

  (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2、能力目标:

  了解类比法研究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2、难点:

  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

  3、疑点:

  两极间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电量的多少是衡量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标志。

  4、解决办法

  用充了电的电容器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电容器有“容纳(储存)电荷”的功能。为使学生理解充、放电的抽象过程。用自制的充放电的电路中的示教电流表显示充、放电过程,为使学生理解电容器电量与电压的抽象关系,不同电压、不同电容的电容器充电再放电时的声音与亮光形象的展示这一抽象关系。运用演示实验讲授这一课,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抽象的论证,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电容器、电容》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结合匀强电场有关知识,研究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及电场源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注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讲解了电容的功用,通过介绍电容器的构造及使用,使学生认识电容器有储存电荷的本领,同时介绍了电容的概念、定义式,再讲解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整个这一节的内容,是后面学习lc振荡电路的必备知识,是学习交变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础,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和电容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比较抽象,因此再教学中,可以多增设实验,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在讲解本节内容时,我们通过实验演示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对于设计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纸制电容器的构造,用充电的电容器短路放电产生电火花使学生感受到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显示充放电过程,并用实验演示电容器的电量和电压的关系。另外,可以借助媒体动画、视频将过程再现,这样,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第八节 电容器 电容

  一、教学实验器材

  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各种电容器(包括“25v 4700μf”电容一只和一个可用来拆开的纸制电容器)。学生电源一个,导线若干,起电机。

  二、教学过程:

  (一)课堂讲解

  1、电容器

  教师讲解(开门见山),出示图片: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靠近带电物体的接地导体上有感应电荷。带电体和接地导体便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这种装置我们称为电容器,既“储存电荷的容器”,实际上,任何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贮藏电量和能量,而两个导体称为电容的两极。

  教师讲解: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电容器的结构。

  演示实验1:将一个纸制电容器轻轻展开,让学生观察元件结构,识别绝缘层和极板。

  教师讲解:电容器中将两片锡箔纸作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个极板非常靠近,中间的.绝缘层用薄绝缘纸充当,分别用两根导线连接两极。这就是电容器的结构。(在这里,可以参考媒体资料中的视频类素材“电容器的结构”)

  我们首先将电荷充入电容器中,在使用时再将电荷放出,这两个过程叫做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

  2、电容

  演示实验2:将“25v 4700μf”的电容器与电源(16v)相连,充电后将电容器的两极板短路,产生放电火花并发出声响。演示电容器充放电的课件资料。

  教师讲解:为了深入了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我们用下面的实验装置来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演示实验3:利用起电机对相对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充电,用静电计进行检验,检验两个极板的电荷是等量且相异的。

  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板积累异号电荷越多,其中带正电荷一极电势越高,带负电荷一极电势越低,从而电势差越大。

  问题1:电容器可以充入的电量 是无限的么?电容器容纳电荷多少与什么有关?

  教师讲解:理论研究告诉我们,电容器可以充入的电量 并不是无限的,随着电势差的变化,电量 也随之增大,对同一个电容器, 是一个与电量、电势差无关的常量,对不同的电容器,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要增加的电量是不同的,也就是 是不同的常数,因此,我们认为 能够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并由此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容,符号 ,让 。

  ①定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量特性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用电容器一极的带电量与两极板电势差之比来量度。

  ②量度:

  ③单位:法拉(f)。

  常用单位有微法( f),皮法(pf)。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电容是一个与与电量、电势差无关的物理量,它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结构决定的。那么电容器的电容跟电容器结构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出示平行板电容器:现在我们研究平行板那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4:参考书中110实验。

  (l)构成:两块平行相互绝缘金属板。

  ①两极间距d;②两极正对面积s。

  (2)量度: q是某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给出电容公式:

  为介电常数,k为静电力恒量。这里也可以用能的观点加以分析:电介质板插入过程中,由于束缚电荷与极板上电荷相互吸引力做功,电势能减少,故电势差降低。

  4、出示常用的电容器(可以观看有关电容的视频)

  (1)介绍固定电容器。

  (2)介绍可变电容器。

  (3)介绍击穿电压。

【《电容器、电容》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大班教案桥教案05-26

小班教案_课件教案04-09

《错过》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石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风筝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组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背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祝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