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

时间:2024-03-24 08:19:1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1

  1、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短新闻两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和报告文学贴近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反映了课标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素质提出的要求。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闻作品中的佳作,而且篇幅又不长,非常适合作为学生阅读新闻的范本,多接触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说学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因此学生对于新闻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这种熟悉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把握,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存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3、说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新闻与传记鉴赏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我计划重点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习惯,使学生能迅速、准确捕捉基本信息,就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2)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以及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从新闻的特点可以看出,本文的重点在于揣摩新闻语言简洁、准确、委婉的特点和对细节内涵的领悟力。

  从学情的特点可看出,本文的难点在于把握新闻记者客观冷静叙述表象背后的民族自豪感与喜悦之情。

  4、 说教法

  教学方法有讲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理由是:除了讲读法外,新闻的鉴赏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来实现,讨论和问答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好办法,为此,设计好的讨论题和好的提问是我试图上好这课的重点。

  或:说教法和学法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3、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5、说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用有关香港回归的一些历史图片来导入,边播放ppt边介绍这篇新闻的写作背景。这样既可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又可引出今天所要着重探讨的新闻的内容。

  二、跳出文本,分析体裁。我会先花一到两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介绍通讯、报告文学、消息这三种新闻样式的共同点和区别,这些共同点和区别将以表格形式在ppt上呈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新闻,这样也是为这一单元后面的几篇通讯和报告文学打好铺垫。

  三、聆听录音,初步感知。这个环节主要作用是让学生熟悉文本,并且初步感受平实的语言背后的震撼力与强烈沧桑巨变的自豪感。

  四、一语破的,统领全文。题目创意是本篇新闻的一大亮点,本文语言的庄重含蓄正是从题目开始的。题目不仅凝练地概括了这篇新闻的主要信息而且奠定了整篇新闻的感情基调。我将引导学生从句式(主谓倒装)、历史渊源(《别了,司徒雷登》)、虚实结合这三方面来探讨题目的创意所在。

  五、首段分析,蜻蜓点水。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香港飘扬了------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通过齐读让同学概括出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的终结。

  六、仔细品读,重点讲解。给学生2分钟时间找出2—11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的4个特写的现实场景和有关历史回顾的句段。一个班四个小组的学生刚刚好一个组一个特写场景,让同学来讨论特写场景中给他们感受最深印象最深刻的词语或句子,学生可能找到的有“面色凝重”、“日落仪式”、“雨越下越大”、“广场上灯光渐暗”之类的词语或句子,因为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己找到的,所以他们能够比较清楚地品读出里面的深刻涵义,比如,可以从“面色凝重”读出末任港督彭定康心中的失落,由“日落仪式”联想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雨越下越大”、“广场上灯光渐暗”这些都属于气氛的渲染等,这样就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上,老师此时的作用则是补充总结同学的观点并且引导同学体会语言背后的感情。本篇新闻突出的特点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所以学生可能会将现实场景之间的'对比忽略,比如,第三个特写场景中“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而第一个特写场景中则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强烈的对比使得作者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现实场景之间的对比性。教师在学生的观点上再通过分析这篇新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语“最后”和多次出现的时间,这些时间甚至精确到了秒来进一步强化这篇新闻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和隐藏于作家客观冷静叙述背后的自豪感。最后通过设置一个问题:“如果我仅保留现实场景描写,而将历史回顾即背景材料去掉,同学们觉得如何?”这个问题结合课后的练习一予以点拨,我将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穿插描写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此时不仅要紧密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学生们所熟悉的电影的闪回手法给予说明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主体(2-11自然段),可分四层,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第一层(第2~3段):下午4∶30,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4∶30,降旗。4∶40,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层(第4~7段):晚6时15分,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第三层(第8~9段):子夜时分,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时间: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第四层(第10~11段):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0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小结: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主体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其中有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七、概括总结,深化理解。经过以上的整体分析后相信同学对这篇新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通过设置一个问题:“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盛事,它曾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可以说在1997年7月1日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那么这篇新闻为何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请同学们分析这篇新闻获奖的理由。”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再一次回顾了新闻的题目创意、现实与历史结合的手法、语言风格的庄重含蓄、视角的新颖,以巩固和加深理解。

  八、学以致用,展示自我。新闻是实用性很强的文体结合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我要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回去以“回家了,香港”写一篇通讯报道。

  6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7:45,'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它包括导入、分析体裁、聆听录音、题目创意、提炼主要信息、政权交接过程分析、概括总结和布置作业这8个部分,重点讲解的是题目创意和对主体部分的解读,以达到我教学的重、难点。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

  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裁。

  教学的辅助: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2、在网上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

  教学流程:

  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教师提问: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大唐盛世的骄人成绩,但由于晚清政府闭关自守、软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帝国主义割据占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

  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具体做法: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题目、选材、选取的角度,场面描写,语言特点。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把学生发言的要点板书到黑板上。

  3、板书设计:

  ①题目:拟人手法,突出自豪感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

  ②选材、取材:

  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

  对比突出意义,升——降

  ③场面描写:

  对比

  港督旗帜:“日落余音”中降下,另两面升起

  日落仪式:“不列颠尼亚”一巨幅紫荆花图案

  ④语言特点:简洁、明了、生动(拟人)

  含义深刻: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从网上挑选三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要学生说一说选材的角度。

  5、学生抢答发言:你会选择哪一个角度来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

  6、教师总结: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角度较好。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3

  学习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二、相关知识复习(新闻与通讯)

  1、新闻体裁

  a、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b、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何时  ②、where:何地  ③who:何人  ④what:何事

  ⑤why:何因  ⑥how:何果

  c消息的特点:

  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②短:消息要求短。

  ③快:时效性       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 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5、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特写、社论和广告。

  ①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和正文(背景),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

  ②特写: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③、社论: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

  6、什么是通讯?

  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7、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金手指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金手指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金手指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雏菊(chú) 恢复(fù) 冉冉升起(rán)

  b.图案(tú'àn) 陈迹(jì) 追逐游戏(zú)

  c.凋谢(diāo) 焚尸(fén) 万众瞩目(shǔ)

  d.沼泽(zhǎo) 处决(chǔ) 婆娑起舞(suō)

  2.下列词语中存在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祷告 纳粹 颠倒 难以想象

  b.废墟 掩映 绞刑 惊惧万分

  c.祷告 嬉笑 肯求 心智健全

  d.隐秘 窒息 凝重 表情木然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子夜:半夜。子:半。

  b.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恐惧。怖:害怕。

  c.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责任。使:派遣,支使。

  d.囚徒:囚犯。徒:指某种人(多含贬义)。

  4.在句子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完全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也有人想通过访问 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②一些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 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 的喊叫了。

  ④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 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a.幸存者 遇难者 受难者 死难者

  b.受难者 死难者 遇难者 幸存者

  c.遇难者 受难者 幸存者 死难者

  d.死难者 幸存者 受难者 遇难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

  “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

  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

  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俄国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

  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b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731“。被”731“用作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做”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实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份量。bb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

  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滔天罪行气愤至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馆展和流动展出接待的人数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节选自《生活报》)

  5.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

  6.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

  7.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

  8.XX年时值抗战胜利60周年,”731“罪证陈列馆是否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曾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争论。请就此问题谈谈你个人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4题。

  ①对于德国发动二战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如今的多数德国人都有着强烈的忏悔意识,战后德国的表现赢得了世人的称道,令人感到这个民族经过浩劫之后更加成熟起来。

  ②事实上,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人在经历了很短的感情反复之后,就对本民族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比较客观和清醒的认识。联邦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奥多尔-豪斯、阿登纳、赫尔佐克、约翰内斯、科尔、谢尔等人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

  ③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敌“法国真诚道歉,因此赢得了法国的宽容,为法德和解奠定了基础,也为欧洲和平做出了贡献。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他面对的是600万犹太人的亡灵,他是”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1985年5月8日是德国投降纪念日,当时的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认为德国在战后四十年一直将这一天定为”战败日“是不妥的,”今天我们大家应当说,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们大家从国家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中解放了出来。“1995年6月,科尔总理继勃兰特之后,再次双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歉意。

  ④在战后60多年里,德国一直在心甘情愿地进行彻底的赔偿。1998年,现任总理施罗德在获得大选胜利后发誓,要对那些还没有获得赔偿的纳粹受害者进行赔偿。德国的一些大公司如西门子、奔驰、大众等,提出了为”纳粹劳工“设立巨额赔偿基金,一共拿出50亿美元,对遭受纳粹迫害的100多万劳工幸存者进行最后一次赔偿。此外,德国还先后向波兰、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国家尤其是受害的犹太民族赔偿近1100亿马克,约合550亿美元。

  ⑤为让子孙后代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无辜牺牲者们曾经有过的不幸遭遇,德国政府将多处纳粹集中营遗址辟为纪念馆,供国民参观;他们还在教科书中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内容,以起到警钟长鸣的教育作用。除了语言道歉和精神忏悔以外,德国议会还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防止纳粹沉渣泛起。

  ⑥德国的一系列言行向外界传达着明确的信息:德国政府和人民不断肃清纳粹的影响,勇敢而严肃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就像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24日在第59届联大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所说,德国绝不会忘记发生在纳粹集中营的种种可怕的野蛮行径,并将始终致力于建设没有偏见的宽容与开放的社会。(slowen)

  9.“宿敌"这个词还可以写成 ,它的意思是 :。这个词在文中打上引号,是表明:

  10.为这则新闻报导按导语、主体、结局进行分段(只填序号)。

  11.二战后多数德国人”强烈的忏悔意识“及其”一系列言行“表现在哪些方面?

  12.”道歉应从娃娃抓起“是原文中第5段的小标题,请用同样的字数,为第3、4段设小标题。

  答:第3段小标题为 ;

  第4段小标题为 。

  13.”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句中”沉渣泛起“用的好,为什么?

  14.前不久,日本有些人在教科书上大做文章,删掉了”二战“部分中许多有关”侵略“和”暴行“的词语和内容,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相信你的感受也一定会十分强烈。请以”道歉应从娃娃抓起“为题,写一篇感言。

  参考答案

  1.d(a冉rǎn;b逐zhú;c瞩zhǔ)

  2.c恳求

  3.a(子:子时,旧时记时指夜里十一点到一点。)

  4.d

  5.本文主要取材于”所闻“的材料,主要素材来自于陈列馆馆长王鹏和解说员的介绍。而《奥…》文的素材来源是作者的亲历、亲见和所闻所感。

  6.一是通过与纳粹作比较,显其罪行更重;二是通过典型事例显其无比残酷。

  7.表明普通日本民众的正义感,间接地与日本右翼分子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8.“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太少了;同为二战三大遗迹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都早已成功申报了世界遗产。

  9.夙敌;一向对抗的敌人;历史上是夙敌,现在已不是夙敌。

  10.①为第一部分,导语部分。②③④⑤为第二部分,主体部分。⑥为第三部分,结尾部分。

  11.历任总统和总理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甚至下跪);心甘情愿地进行彻底的赔偿;教育后人并颁布反纳粹法。

  12.第3段小标题:历届首脑真诚道歉  第4段小标题:甘心进行战争赔偿

  13.纳粹的残渣余孽还存在,还可能蔓延滋长。比喻贴切、生动。

  14.(略)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4

  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二是注意新闻汇聚一般消息类文章所有的特点于一身,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深入挖掘其魅力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知识。

  2. 品味文章的语言。

  3.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4. 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新闻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缺乏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重要信息,体会本篇新闻的突出特点(描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回顾,使作品厚重感增加)

  教学难点: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我将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图片,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由于香港回归是97年的事件,当时虽然很盛大,但距今已有十五年。高一学生对此体会并不深刻。因此,授课前,我会安排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让学生在重温当时回归画面的同时,根据教师指导,独立阅读课文、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作为新闻单元的第一篇,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新闻知识,明确这篇新闻的结构。由于作者按时间顺序,在抓取重要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加以分析,体会文章中的深含的思想感情。

  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过程设定为以下环节: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在《东方之珠》歌曲中,展示香港繁荣的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一起走进新课。

  (二)、复习旧知 掌握新知 先提问文体知识,由于初中学习过新闻。所以在这里简单复习新闻定义,而《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所以重点介绍新闻特写。

  (三)、独立阅读 掌握字词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学生读过后,教师提出需要掌握的字词

  (四)、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

  1、在排除字词干扰和独立阅读基础上,学生找出本篇新闻的结构

  2.由于结构中,重点是主体部分,我设置两个问题:

  (1)主体部分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描写的?(2)这部分写了几个重要场景?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行文思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容易明确:主体按时间顺序描写,共抓取了四个重要场景。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情景描写进行分析,找出文章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学会抓文章的有用信息,学习作者融合二者的方式。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根据文章内容与特点,我设计了归纳式板书,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得把握课文。具体的板书设计我将在授课过程中为大家呈现。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前由学生对诗歌作品的介绍。

  2、复习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先观看三段电视解说词,多媒体展示)

  3、导入新课,看了几段电视解说词,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二、认识特写

  谈话:如果我们把刚才这些电视解说词的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文体就是特写。

  媒体展示:特写的含义

  抓含义中的关键词强化理解。“真实的再现”

  三、小组的形式学习本文。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上读书符号。

  2、小组学习。

  全文选取了几个场景。

  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可以选择你喜欢或适合你组的方法进行学习。

  建议使用方法:朗读体会、角色表演、抓住重点句或关键句体会深刻含义。

  3、讨论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学习结果。

  5、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比较阅读

  比较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的异同点。多媒体给出。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特写,说说其含义。本文选取了四个场景,详细的写出了香港回归的情形。语言极富特色。

  六、课堂作业。课后练习1、2、3题。

  板书设计:

  (特写)一傍晚降旗

  别了,不列颠尼亚二交接仪式

  三子夜告别感悟→情感

  四零点40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6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闻,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知识积累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事其基本特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标题又分为主题、引题和副题三种。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有的新闻还有背景,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村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尾时指新闻消息的结语,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

  三、整体感知

  本文选取了五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作为典型性的特写镜头,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试找出并概括这些场景(按时间顺序)

  4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四、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第一次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但这一次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彻底结束,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相应的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请在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降旗仪式,令人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最后结尾,从1841年1月26日……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这些背景材料靠现实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也使得现实场景有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事件本身的现实内涵,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使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这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彰显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复兴。

  五、分析鉴赏

  1、准确得体的语言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明确:准确生动地描写出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时黯然神伤的神情,以及他对大英帝国失去香港的失落感。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自豪。

  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2、恰当的对比和议论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明确: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性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金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明确:“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金花图案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金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归祖国。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明确:短短13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的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3、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许多记者也写了很多篇新闻,但这篇新闻却独胜一筹,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

  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在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寓虚境寓实景,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角度选取独特。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的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多么的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六、板书设计

  主体:4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结尾: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04-14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信息化教学设计04-14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