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29 08:01: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能根据指令变化,调节自己的动作,在开车的过程中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交通标志若干个,如左右拐弯、限速、停车等。

  2.每人一辆小汽车。

  三、活动过程:

  1)引题------玩车

  1.小司机们,你们看,这是什么?那它和平时在马路上开的汽车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我们来做快乐的小司机,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幼儿自由玩……)

  2)快乐的小司机

  (一)置身情境

  1.小司机们,你们想不想到大马路上去开一开。想一想,到大马路上开要注意一些什么?

  (要注意安全……要看好红绿灯……要看好标志……)

  2.看一看,我们的`大马路上有哪些标志?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红绿灯……转弯标志……不同的车道标志……禁止通行……停车场标志等)

  3.它们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小司机要怎么开呢?(幼儿泛讲:看见红绿灯,红灯停、绿灯开……)

  4.快乐的小司机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这次我们开的时候要看好标志,出发了!

  (幼儿看好标志开车,老师注意观察和指导)

  (二)组织幼儿游戏

  小司机学好了本领,我们准备上路了,你们要保护好自己,路上有很多交通标志,大家要看清楚哦。

  1.我们前面遇到了什么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呢?(红绿灯)

  2.继续往前开,又遇到了什么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呢?(限速60码)

  3)体验游戏的快乐,表扬安全行车的幼儿。

  1.幼儿游戏数次。

  2.进停车场休息。

  3.放松动作。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红、黄、蓝三个圆片、红绿灯以及若干不同类型的汽车。

  2、幼儿事先参观过马路。

  3、幼儿绘画用具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红黄绿三色圆片。

  问幼儿这些是什么颜色?这些圆片可以变成什么?

  教师用“超级变变变”变出红绿灯的`图片。

  二、说说红绿灯。

  1、红绿灯安置在马路边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了红绿灯会变成怎样?

  2、说说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说说黄灯亮了汽车会怎样?说说绿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3、马路边除了红绿灯外还有什么灯?(行人灯、转弯灯等)

  三、学学红绿灯

  教师分别出示红黄绿三色圆片作红绿灯,幼儿扮驾驶员在马路上开车。出示红色圆片——停车;出示黄色圆片——慢慢走;出示绿色圆片——跑步。

  四、画画红绿灯

  1、动物王国听说我们人类自从有了红绿灯,马路上秩序可好。他们也想造几座红绿灯,小朋友你们愿意设计一下设计师呢?

  2、幼儿画红绿灯,鼓励画得快的幼儿添画汽车,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3、鼓励幼儿大胆的和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4、展示幼儿作品。

  5、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红绿灯?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物体排列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2、初步学习按照物体特定规律排序,如:ABC、AABBCC等重复排列,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3、尝试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物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排序课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串珠;纸帽、纸腰带、回形针、贴贴纸。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1、引导语:今天是维尼的生日,老师准备了许多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珠子,请小朋友串一条很美很美的项链送给小熊,好吗?

  2、幼儿操作———串项链。

  3、集中交流分享幼儿第一次的作品,引导幼儿多角度感受项链的美丽。

  小结:小朋友串的这些项链都很美,有些项链只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简洁大方,这是一种简洁美;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这是鲜艳美;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看起来很整齐,这是规律美。

  二、演示课件,分析物体的排列规律。如:ABC 、AABBCC等。

  引导语:老师也用这些美丽的珠子串成了三条项链,这三条项链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规律的排列。

  1、分析第一条项链的排序。

  提问:这条项链用了几种珠子?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项链用了3种珠子,是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重复排列;如果老师把圆形用英文字母A表示,正方形用字母B表示,三角形用字母C表示,那么我们可以记录为项链是按ABC重复排列的。

  2、分析第二条项链的排序。

  提问:这条项链有几种颜色?(红、黄、蓝),是怎么排列的?谁来说一说?

  小结:项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是按两个红两个黄两个蓝重复排列的,可以记录为是按AABBCC重复排列的。

  3、观察第三条项链的排序,尝试接着往下排。

  这是一条还没有串完的项链,它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谁能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它的排列规律?如果让你接下去排列,应该怎么排列? (请一个幼儿上台操作)

  **小朋友排对了吗?

  4、总结。

  这些项链都是按两种以上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有的是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数量进行排列,这些都是有规律的排列。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串项链。

  第一组: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

  第二组:提供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

  交流分享:你的项链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总结:相同的`材料,可以排出不一样的有规律的序列。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准备了帽子和贴贴纸,请小朋友用在帽子上装饰有规律的图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三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第二环节,分析有规律排列的项链;第三环节,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再次串项链。我认为取得成功之处有:

  1 、 活动设计有创新。

  本次活动主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指导,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次活动设计上进行一次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说教、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活动中,用简单相同的材料,分前后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来完成,第一次操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这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气氛轻松,幼儿有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幼儿的作品看,串的项链多种多样:有些是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成的,看起来很简洁;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整齐排列的。然后,老师根据幼儿的作品来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为下一阶段学习了有规律排序打下伏笔。

  2、活动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第二次串项链,操作目的是幼儿学习了有规律排序后,引导幼儿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设计项链的序列。从幼儿的第二次串的项链来看,每个幼儿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都获得了发展。比如:第一次操作,懂得用有规律排序的孩子不多,就5、6个人,排的序列也是比较简单,都是以AABB 、ABAB的形式排列,在学习了有规律的排序后,幼儿的作品非常丰富,排的序列也是比较复杂,懂得用三个不同的物品间隔重复排列。相同的材料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能力有很大进步,他们的体验更深入、规范、条理化,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3、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来提供材料。

  为了照顾到幼儿能力的个别差异,我提供的材料有难易之分,比如: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供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操作,还有提供两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三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供能力中等和能力强的孩子操作。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韵律,初步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2.感受音乐的趣味性,在游戏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享受角色游戏带来的乐趣,并能从中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活动准备: 故事背景图、竹篱笆、牵牛花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师:孩子们,见到你们真高兴!让我们随着一段有趣的音乐跳起来吧!(放完整音乐)

  二、情景导入师:你瞧这,又老又旧的竹篱笆,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他的心情会怎么呢?(幼儿自由述说)有一天,他听到一阵哭声,是谁在哭?

  三、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韵律,幼儿初步感受乐曲旋律(部分旋律)

  1.操作教具,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1)师:竹篱笆说‘别难过,别难过,让我你’!牵牛花听了高兴地跑过去了!“竹篱笆会想到什么办法他呢?“(教师操作教具)

  (2)根据教具操作,幼儿自由述说“办法”

  师:原来竹篱笆是让牵牛花从他的身上绕着爬上去的。

  (3)牵牛花是怎么绕的?根据音乐感受重音。

  (4)讲解规则:重音时,停!

  2.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律动玩游戏

  (1)师:一只手臂变成竹篱笆,一只手指变成牵牛花。

  (2)幼儿个别、集体角色游戏。

  四、幼儿完整感受乐曲,初步会玩游戏。

  1.完整听音乐,找出藏有牵牛花绕着向上爬的音乐。

  2.根据音乐,集体站在同心圆玩游戏五、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并能从中得到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教育。

  (1)讲述故事后半段。

  师:帮助别人,原来就是帮助自己呀!

  (2)那别人要是遇到难过的事情,你都有什么开心法宝让他快乐起来呢?

  :你们想的方法真多,可以帮助好多的人,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都要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跳双圈集体舞。

  2.在彩带提示下,掌握交换舞伴的方法,体验找到、猜出朋友的惊喜。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右手扎着黄或蓝色的丝带,地面画有一个圆。

  2.录音机,磁带,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1.和客人老师打招呼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朋友,快和她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唱,提问"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你们也来试试用歌声向老师朋友问好吧!

  两遍,第二遍"小手举高,和后面的老师朋友打个招呼吧!"

  2.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除了摇摇手和朋友打招呼,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幼儿每说一个动作,师引导幼儿找个朋友游戏。

  3.学习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1)欣赏完整的音乐。

  师:"今天,杨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跟着这段音乐唱一唱,我们还可以玩更好玩的找朋友的游戏!""拉上你的好朋友,站到圆上,轻轻盘腿坐下来。先听杨老师唱一唱。"

  (2)提问:"刚才杨老师的歌里,除了打招呼问好,后面还唱了什么?说了什么?"

  (3)幼儿学唱。

  师:"刚才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如果有会唱的小朋友就请和我一起唱一唱。"

  (4)教师示范游戏。

  师:"很多小朋友都会唱了,真不错!那这个找朋友的`游戏可以怎么玩呢?轻轻站起来,先看杨老师玩一玩。"引导幼儿观察:看,我现在站到什么地方了?我把朋友推了前面。你们也来学一学这个找朋友的方法吧!

  (5)幼儿分组练习游戏。

  指导语:"请蓝丝带的小朋友到里面来,黄丝带的小朋友蒙上眼睛。"蓝丝带在老师带领下练习找朋友。提示"一起说--请你看看我是谁",提醒幼儿换位置后大声说出朋友的名字,然后"抱抱"。

  交换后黄丝带也练习一下。

  (6)完整游戏。

  教师带领两个幼儿玩游戏。"这个游戏真好玩,下面我们完整地玩一玩。谁愿意和我一起玩的。"请4个幼儿独立玩游戏,交换朋友后再玩一次。

  4.双圈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师:"谁还要玩?大家都想玩啊,那我们变成双圆一起玩!"

  (1)学习沿着丝带的方向依次找朋友。

  师:"看,这就是我们站成双圆的样子,本来红宝宝和红宝宝是朋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呢?我们也来试一试。"师:"好,请黄丝带的小朋友原地不动,外圈小朋友伸出有丝带的手指向你对面的好朋友,然后沿着丝带的方向走走走,指着下一个好朋友。这就是我们要交换的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边摇手一边走到他的对面,和他打个招呼。"

  (2)练习外圈幼儿到里圈找朋友。

  双圈游戏时,我们请里圈的幼儿蒙眼睛,外圈的幼儿到里面找朋友。

  师清唱后面部分,指导幼儿玩游戏。

  (3)交换朋友后,教师清唱幼儿完整玩一遍游戏。

  有问题说问题。也可以问幼儿"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杨老师?"

  (4)完整听音乐游戏一次。

  提示幼儿"外圈的孩子请摇摇手找下一个好朋友,里圈的幼儿请原地摇摇手等待新朋友的到来"。

  (5)完整听音乐游戏四次。

  5.总结。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朋友,也找到了许多快乐,那今天就玩到这儿,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学习数数的兴趣。

  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能手口一致的数数。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带有编号的车票若干张、小椅子连成的火车厢、棋盘、棋子。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坐火车去森林小区(集体活动)

  互动问题:小朋友们,森林小区要搬迁了!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我们需要坐火车才能到森林小区呢?这些是火车票,你们要按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一会列车员会检票的。

  指导要点:幼儿能够根据车票编号找到位置,如第2节火车厢第4号。

  二、给小动物们搬家(集体活动)

  互动问题:森林小区到了,我们快下车吧。看,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横队迎接我们。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教师提问a。从左向右排第4个小动物是谁?b。从右向左排第8个小动物是谁?

  指导要点:幼儿能说出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三游戏“击鼓传花”

  火车转向后停下来,由最后一个小朋友往前传花,火车头的小朋友拿到花的时候赶紧跑到老师这排队,其他的小朋友看看谁是第一

  活动反思:

  这次的数学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孩子的教育要来源于生活,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开火车”游戏情景贯穿始终。在活动中,仔细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对孩子讲“列”“排”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只停留在“有丰富的玩教具”上。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情境中,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从生活中认识“数”。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是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8

中班教案12-29

中班教案12-29

中班教案12-29

中班教案12-30

中班教案12-30

中班教案12-30

中班教案01-01

中班教案01-01